龙隐仙缘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药老头与少年

    徐翌仿佛做了一个离奇的长梦,头脑中似乎多了些东西,模模糊糊又记得不大真切。

    天地灵气早已平复了下来,覆盖在徐翌身体表面的那一层光膜也化作了精纯的灵力被吸收到了体内,不仅将莲子封印了,似乎连同梦境和与之相关的记忆也一并给封印了起来,在他的记忆里,他还是如往常一样的,那个普通的少年。

    此时的徐翌,破而后立,重获新生,如冉冉升起的初阳,朝气蓬勃。

    徐翌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孤苦无依的少年,他的命运轨迹已彻底改变,踏出了一条与山村少年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修仙之路。

    醒来后,徐翌感到身疲体乏、昏昏沉沉,过来好久,他才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原本身体壮实的他,一觉醒来,就只剩下皮包骨了。

    他正纳闷着,发生了什么事情?耳边传来了中年男子的声音,“药老头,你说这孩子到底还能醒来吗?都已经几个月了,也不见有任何的好转,瘦成了皮包骨”。

    老人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知道这孩子经历了什么,看起来伤得很重,又是气血大亏的样子,脉象却异常强劲有力。明明瘦成了皮包骨头,身体却要比寻常孩子好上很多,这症状也确实古怪,昏迷了几个月,不吃不喝的,偏偏还能活着,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听到两人的交谈,徐翌才知道自己被他们所救,昏迷几个月了。

    他们的言谈中没有恶意,感觉到他们不是什么坏人,徐翌心中稍安,却疑惑更甚。

    一个年近四旬身材高大的男子走进屋,生得面容和善,方头大耳,正盯着徐翌,“药老头,这孩子真是命大,竟然醒过来了。”男子惊喜地叫道。男子身后,一位年约六旬的老者,他快步走到床前,老人满头白发,慈眉善目,看着徐翌打量了好一会,神色中透露出一丝震惊。

    当初,夫人和小姐进山打猎,在山中被小姐发现时,你已经深度昏迷,几乎没有什么生命迹象,小姐见你还有微弱的呼吸,于心不忍,就和夫人他们一起将你救起,带回城中。

    你当时的模样极为凄惨,衣衫破烂不堪,沾满了凝固的血迹,像一块块的布条挂在身上,身体好多处裂痕,血迹斑斑,伤势也非常的严重。

    城主夫人见你还有一口气,夫人仁心,连忙派人让我赶过去,当时也只能就地简单救治,为了更好地医治,我就将你带回到药王谷来。

    这几个月来,我尝试了各种办法,不见一点效果,也不见你有苏醒的迹象,后来,我也几乎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了,要不是你脉象强劲有力,我都以为你再也不会苏醒过来了。

    没想到,几个月下来,你身体的外伤竟然自行愈合了,人虽然日渐消瘦成了皮包骨,但你体内的气血却日渐旺盛。

    老人说完,就在床边坐下,冲徐翌摇摇头,示意他别说话,老人为徐翌把脉,仔细地做了一次检查,过来好一会,老人的目光变得柔和起来。

    中年男子这时端来一杯药汁,缓缓地灌入徐翌口中,一股清凉甘甜的药液顺着咽喉流入腹中,让徐翌感到自己精神一振,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的舒服受用。

    徐翌想努力的翻身坐起,下地向老人和中年男子磕头,谢过他们的救命之恩。

    “小娃儿,不要乱动,你这身伤可不轻啊,也不知道你遭遇了什么?”老人连忙对徐翌说道。

    听到老人这般温和暖心的话,自幼孤苦的徐翌,内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他只觉得心头一热,身体内不禁生出一股气力来,虽然周身感觉到还有些乏力,但却让他一下就坐了起来,随后下床,朝老人和中年汉子磕了三个响头。

    你可以叫我药老头,然后指着中年男子,他是范管家。你这个小娃儿倒是命大,伤得这么重,竟然还能活过来。

    老人伸出手抚摸了一下徐翌的额头,然后又给徐翌把了把脉,再轻拍了一下他的头顶,对他说:“重病初愈,重伤初醒,需要多休息”。

    老人就没再多说什么,又让他服下一碗苦涩的药汁后,随即就和中年男子离开了。

    徐翌喝下药汁后,睡意上头,闭上眼睛沉沉地睡去。

    第二天清晨,徐翌醒来,感觉到自己像是睡了一个酣畅淋漓的好觉,身体的各个方面都感觉好了很多,精神似乎也不错。

    徐翌于是起身下床,他舒展了一下快要生锈的身体,充满力量的感觉让他欣喜万分。

    “醒了,来吃点东西”,徐翌转头一看,药老提了个饭盒走进屋内。

    “好香啊”,几个月没吃过热腾腾的食物了,徐翌的肚子里咕咕地叫了起来。老人慈祥地看着徐翌,从饭盒了取出一碗药膳粥,几碟小菜和一些小糕点,让徐翌趁热吃了。

    徐翌雀跃般的跑到老人面前,接过药膳粥,药香浓郁,入口温热,他风卷残云一般将老人带来的食物吞进肚子里。

    饭后,徐翌将自己的身世从头到尾详细地告诉了老人。在得知徐翌是个孤儿,六岁多爷爷去世后,就独自一人在山里谋生,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老人忍不住叹息,时不时插入一两句评语,说村里人冷漠无情,言语上多是护着徐翌,不时的夸赞徐翌,说他很了不起。

    徐翌只记得在一个饿极了的清晨,一只兔子撞在茅屋前的那颗枣树上,自己追捕受伤的兔子,未曾留意追到村后的大山里迷了路。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自己怎么受的伤,变成皮包骨,又怎么来到了这里,他竟然一丁点儿的记忆都没有。

    老人忍不住叹息道:“既来之,则安之。不管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受了这么重的伤都能活下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等下城主要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