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隐仙缘
繁体版

第二章 金鳞传说

    少年与野兔,他们一追一逃。被徐翌追急了的野兔,慌不择路,情急之下往大山深处逃去。此时此刻的少年,他已是饥饿之极,村里代代相传不得进入大山深处狩猎的祖训,早已被他抛之脑后。

    徐翌咬紧牙关,紧追不舍。

    每每在快要得手之际,野兔总能灵机一动,逃脱徐翌的捕捉,等到他捉住那只狡猾的野兔时,他已进入到大山的外围深处,那里人迹罕至。

    巍峨的漓山,连绵数千里,峰峦起伏,石潭村的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漓山外围的山脚下。祖祖辈辈都恪守祖训,在漓山脚下外围捕猎,在村前的金鳞湖中捕鱼,也从未有村民违背祖训,擅自进入到漓山深处捕捉猎物。

    曾经有外乡人来到此处采药,他们不听村里人的劝告,执意深入大山深处采药,村里的人还从未见有进入大山深处采药的那些外乡人从大山里面活着回来过,他们深入大山后,从此便消失在大山深处,音讯全无。

    村后的漓山,最高有九峰,以落日峰为首,直入云端,山腰处常年白云缭绕。传说山里有仙人,也有妖魔鬼怪。

    虽说,村里人从未见过仙人,亦未见过什么鬼怪妖魔,他们对仙人鬼怪等传说深信不疑。

    相传,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个叫徐天星的青年,父母早亡,亦无兄妹,他孤身一人,自幼在湖边长大,练得一身好水性,以捕鱼为生,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一天,湖边的凤凰花开得正艳,微风吹过,仿佛一只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徐天星与往常一样,撒网入湖,拉网时,渔网甚沉。

    徐天星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渔网拉上岸,拉上来一看,渔网里有一条三尺多长的金鳞鱼,金翅金鳞,腰身滚圆。徐天星一看,这是一条带籽待产金鳞鱼,于是他将这条金鳞鱼放回湖里。然后,他又换个地方撒网打鱼,一连换了十几个地方,网网都是这条腰身滚圆三尺多长的金鳞鱼。

    自从他长大至今,从未遇到过像今天捕鱼这样的怪事。

    徐天星转念一想,他将这条待产的大金鳞鱼带回家,养在自家的鱼池里。

    三个多月后的一天,徐天星连同金鳞鱼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从此再无踪迹。

    一时间,各种传言漫天,有人说徐天星一片好心,却最终被湖里的妖怪给吃了,最后落得尸骨无存,好人没好报,真是可怜呐!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风雨交加,雷霆万丈,湖中巨浪滔天,金鳞化龙,携徐天星踏浪而去。

    此后的金鳞湖,湖面风平浪静,村民捕鱼,鱼虾满篓。

    但自此往后,村里极少有人在湖中捕到金鳞鱼了。

    故老相传,漓山深处,陡崖飞瀑,幽奇险峻,山中巨树遮天蔽日,遍地奇珍异草,凶禽猛兽,瘴气横生,绝不是凡人可以踏足的地方。

    若是在平时,徐翌也绝不敢深入漓山半步。可是今天,他却是不管不顾,一头扎了进去。

    这一去,彻底改变的他的人生轨迹。

    徐翌抬头看了看四周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此时自己身在何处,他已经完全想不起来,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此时,他突然想起爷爷的告诫和祖训,感觉到遍体生凉,背脊发麻,木然的站在原地不敢有丝毫移动,生怕发出些许声响,惊动山里不知名的恐怖存在。

    内心里对未知的恐惧难以抑制,捉住野兔的兴奋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少年惊恐万分,恐惧与慌乱中,他如无头苍蝇在林中乱闯,无意中来到一处悬崖边,一阵冷风自下往上吹来,徐翌顿时猛地一个激凌,从慌乱的情绪中清醒过来,他定了定神,俯身往下看去,崖壁陡峭,乱石突兀,下面似乎是一个山谷。

    徐翌抬起头,见四周峰高林密,放眼望去,远处的山连绵不绝,看不到尽头,山崖处更像是一个绿色的囚笼。

    他自幼在山林中长大,大自然教会了山中求生的本领,同时也赋予了他机警的躲避危险的能力。别看他小,只有八岁,他却有着山猫一样的机敏,并且能辨识相当多种类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对于危险,他像是有一种天然的警觉。

    先前,在山崖外的密林里,他感到危机四伏,无处不在的恐惧感,让他的心弦绷得紧之又紧,他不得不时时刻刻提防,片刻都不得松懈。

    这处山崖,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缝隙间长有几株稀疏的灌木,与先前的密林相比,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他顿时松了一口气,心弦为之一松,心情也随之轻松了不少。

    徐翌抹去额头上的汗水,找到一处平坦的岩石坐下来休息,刚坐下,就隐隐听见不远处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听见水声,徐翌心里乐开了花,随手拎着兔子,朝水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山崖的左侧比较平缓,一块的巨石下面,山泉水从岩石的裂缝中汩汩流出,汇成一条小溪,向山谷流去。

    徐翌来到溪水边,溪水清澈见底,掬一捧清泉,入口凛冽甘甜。

    他沿着溪水,找到了一避风处相对平坦的岩石,然后从身上取出一把珍藏的袖珍猎刀,这是爷爷留给他唯一的遗物,他视之为珍宝,随身携带。

    接着,他砍来一些树丫,搭制成一个简易的烤架,随后又捡来一些干的枝叶,不一会儿功夫,就燃起了一堆篝火。

    垒灶生火,剖鱼宰兔,对徐翌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寻常事。

    徐翌用溪水将杀好的兔子清洗干净,沥干水分,然后又从身上摸出一个小包,里面有几小块岩盐,还有一些在山中采集的香叶,山胡椒等香料。

    徐翌小心翼翼地刮了些岩盐碎沫均匀地涂抹在兔肉上,随后又将香料洗净塞进兔子的腹中,等到篝火上的黑烟燃尽,他才将兔子串在一根树枝上,放在简易的烤架上,用篝火细细地烤着。

    徐翌双眼闪耀着兴奋的光芒,他聚精会神地缓慢地转动着烤架上的兔子,在徐徐的翻转中,这只肥美的野兔滋滋响,开始慢慢地泛出淡淡的微黄,几朵小油花也不时地从兔肉中冒了出来,顺着微黄的纹路往下滑,这时徐翌在烤肉撒上一些香料碎沫,沾在兔肉上香料,混合着从烤肉中钻出来油花,在篝火的炙烤下,散发出一股特有的肉香味,渐渐地兔肉变成了金黄色,肉香味在溪水边弥漫开来,沾有香料的烤肉分外诱人,待他将兔肉烤至表面焦黄,香味变得格外浓郁,篝火亦恰是明火燃尽,徐翌接着将兔挂在烤架上,兔腹朝下,靠近篝火堆。

    这时,香气四溢,徐翌忍不住的吞了几口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