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雨雾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形势

    柏家离开长安后,城南也沉寂下来,内部总算是能够暂得平静。

    处理完城内事宜后,简在雾靠在椅子上,虽然有些劳累,但他觉得精神还算充沛。前几天他刚刚完成婚前准备工作,今天他要找李隆基批准一份婚约申请,毕竟是人生大事,也关乎职务调转问题,还算尽早打算。

    此时的李隆基正在处理边境问题,正有些犹豫不决,看到简在雾来访,才倒在椅子上稍作休息。

    “简长史有何事啊?”李隆基问道。

    “实不相瞒,臣下有事相报。”说着简在雾就把手里的申请递给了李隆基。

    “不错不错,你好歹还知道结婚。”李隆基一下子来了精神,“娶的是哪家的姑娘啊?”

    “我说,”简在雾一下子撑在桌子上说道,“不要以为陛下如今当了皇帝就可以随便开玩笑。”

    “咳咳,”李隆基收敛了一点,“没事朕知道你要娶谁。”

    “陛下真是好记性。”

    “简长史还是一如既往的诙谐,你打算什么时候办呢?”

    “臣下请占卜师算过日子了,就定在下个月初。”

    “下个月初确实好,朕当初订婚约时也相中过此日,甚好甚好。”

    “这么说陛下批准了?”

    “于公于私当然批准了,另外你婚约当天的公务轮换情况朕也会吩咐吏部去安排。”

    “臣谢陛下体谅。”简在雾作揖道,“若无他事,臣请告退。”

    简在雾刚要离开,却被李隆基叫住,随后传给他一份简报。简在雾简单看了看,略有些皱眉。

    “这是边境传来的?”简在雾问道。

    “没错,是幽州和营州传来的消息,东北方向的靺鞨和奚有降唐的想法,但营州已经被契丹占去,眼下众人正在商量如何争取这部分东北部族的力量。”

    “不过看这个厚度,”简在雾翻了翻剩下的简报,“不止东北边境的消息吧。”

    “必然,西北部队在洮州和渭州附近发现了吐蕃部队的踪影,加上今年吐蕃使臣来到长安求和,这样的反常现象更让人觉得其中有些不对劲。”

    “吐蕃一向喜欢在暗地里搞动作,还是要多提防。不过陛下把这些告诉臣下,是想让臣下出谋划策吗?”

    “虽然朝中举荐的幕僚参谋名单中有你的名字,但我并不想让你过多参与到对外战争里,只不过老派朝臣又在第二批候选参谋中举荐了你,这其中缘由不得而知。”

    “他们怎么能举荐我一个禁军长史去担当地方军参谋呢?”

    “往年不是没有先例,南衙十六卫和北门禁军都有外出作战的经历,只是你和陈玄礼等人一向与老派朝臣没什么来往,着实令朕感到奇怪。”

    “难懂。”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金城公主和亲才几年,河渭曲地都给他们了,就算真造反也不会趁着这时候干。不过夺取营州的事,可能会需要你的部分参与,但现在只是提出夺取的想法,并没有付诸行动的打算。一切事情,在你完婚之前都是平静的。”

    “虽然此事对臣下来说十分重要,但国家需要臣下的时候我也不会推托,陛下切勿顾虑。”

    “公事私事之间的权衡,朕还是明白的。”

    “陛下决明,”简在雾再次拱手作揖,“若无他事,臣下先行告退。”

    “行,简长史先回吧。”

    简在雾出门后细细琢磨李隆基的话,虽然李隆基一再说明他不会让简在雾轻易去边境当参谋,但实际上是在提醒简在雾:随时做好准备去边境。这样的暗语真是让人摸不清头脑。

    他出门没几步就碰上了一个老将军,仔细一看发现是薛讷,同时打了下招呼,他们是在前不久在禁军调遣部那里刚刚认识的。薛讷是太宗时期名将薛仁贵的长子,一直受到皇室的重用,此次来到长安也是为了商讨营州和吐蕃事宜。

    “薛老将军别来无恙。”简在雾作揖道。

    “劳烦简长史关怀,老朽还算耳聪目明。”薛讷同样作揖道,“听闻简长史不日完婚,老朽在这里先行祝贺了。”

    “老将军客气。”简在雾说道,“老将军也是受陛下诏令前来商讨边境事务的吗?”

    “是啊,陛下听闻河渭和东北边境的情况后便召集了众多将领前来商讨此事,似乎还要抽调部分禁军将领。”

    “原来如此。”

    “不过营州方面的计划还没有结果,吐蕃也没有新动向,就最近几个月来说,应当还是太平的。”

    薛讷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简在雾碍于面子不好明说,只能借口说要准备些事情就溜走了。边跑边想辛亏自己跑得快,要不然得听薛讷唠叨一下午。

    但简在雾也很清楚如今的边境形势。

    不管怎么说,那件事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