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华娱,我的时代
繁体版

第六十五章:窘迫的沈浩波

    在电话中,沈浩波显得有点着急,一点都不像白胖胖所说的民营出版商传奇人物。

    问清了徐埕所在的地址后,第二天上午就拎着东西过来拜访了。

    或许是诗人的原因,送的礼也有点特别,一瓶茅台,一卷茶叶,还有一本他的诗集。

    也或许是嫌送烟有点俗气,他没有送。

    两人稍微寒暄了一会儿,徐埕就从房间里把刘师师从家里顺来的茶具拿了出来。

    当然,茶叶也是刘师师顺来的。

    理由是,家里的茶叶都放着生灰了,还不如喝掉。

    不一会儿,水就烧开了。

    烫壶、置茶、赏茶、温杯、投茶、倒茶,这一套动作,徐埕做的很是熟练。

    能有这么熟练,得感谢朱元峰。

    隋唐剧组延迟开机,那一段时间,他除了写书,基本泡在朱元峰的办公室,然后就学会了泡茶。

    沈浩波看着眼前的徐埕,第一感觉是很好看,比他在萌芽杂志上看的照片还好看。

    第二感觉则是觉得徐埕很有气质,特别是泡茶的时候,有一股韵味,用他文人的话来说,就是书卷气。

    用镊子把一杯茶放到沈浩波面前,徐埕做了个请的手势。

    沈浩波端起茶,在鼻子下闻了闻,闭上眼睛回味了一下,然后浅尝了一口,又尝了一口。

    “铁观音?”沈浩波放下茶杯,问道。

    “对。”徐埕拿起茶壶,给沈浩波的茶杯重新倒满,“看来沈先生也是茶道中人。”

    闻言,沈浩波有点尴尬,他能猜出来,不是品出来的,是那包裹茶叶的纸上写着“铁观音”三字。

    他平常虽然喝茶,但这么好喝的茶,也只在他老师那里尝过几次。

    接下来两人喝着茶,聊着各自的经历,一直没有步入正题。

    聊着聊着,沈浩波好像是遇到了知己一样,跟徐埕大吐苦水,忘了自己本来的目的。

    “徐老弟,你别看我是一个诗人,还是下半身诗歌发起人。”说道这里,沈浩波问道:“下半身诗歌,你懂什么意思吧!”

    徐埕昨天就听白胖胖讲了一堆,自然很懂,就点了点头。

    沈浩波看到徐埕点了点头,接续道:“别看我是写过很多诗,还是下半身诗歌发起人,看起来风光无限,出入各种聚会、论坛,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但其中滋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就说送给你的酒,都是我从朋友那里顺来的。

    后来,我听前辈说,做图书很赚钱。

    我就做了一件以前自己很鄙视的事情,下海。”

    说完,沈浩波有点口渴,端起桌上茶杯,一饮而尽,徐埕自然是继续给他满上。

    “之后,我就找了一个朋友,凑了15万,搞了个图书工作室。”

    “我们运气还不错,发行的第一本书《蜡笔小新宝典》,就卖了两万多册。”

    说道这里,沈浩波情绪有点激动,直接口吐芬芳,“但这破行业,tmd欺负新人,那些卖书的根本不给我结账,草…

    后来,还是托我那个前辈去交谈,那些老板才给我结了账。”

    “之后呢!还在做图书?”

    “对,这次我们总结了一下前面发书的经验,一口气推出了三本书。”

    “哦……又成功了?”徐埕捧了个哏。

    闻言,沈浩波神情有点尴尬,嗫嚅道:“没…有……”

    其实,他还没有后半句话没说,“不仅没有成功,还倒欠几万块钱。”

    “喝茶喝茶。”听到沈浩波说失败了,徐埕也有点尴尬。

    沈浩波喝了一杯茶,好似怕徐埕觉得他发行能力很差,开口说道:“春树你知道吗?”

    听到这名字,徐埕精神一振,他太知道了。

    在谢安明打算让他去现场签售的时候,白胖胖就跟他讲了春树这个人。

    春树简直是一个奇女子,比他还小一岁,高中辍学,然后以自己为原型,写了一部长篇小说《京城娃娃》。

    她也凭借《京城娃娃》一书登上美利坚时代周刊封面,与韩涵、满洲、李阳三人被称为“中国80后代表人物”。

    牛逼的不是这个,是她在签售现场穿了一件红肚兜。

    “知道,她的《京城娃娃》是你出版的?”

    “对。”

    “那她签售会现场穿红肚兜也是你一手策划的?”

    “对。”沈浩波或许怕徐埕误会,觉得他没有底线,解释道:“春树签售会穿肚兜,不是我建议的,是签售会前一天,我俩去逛街,然后春树看见一个红肚兜,很喜欢。

    我就随口说了一句,'如果你明天穿这个去现场,一定会火遍全国。'

    谁想到,第二天春树真的穿了红肚兜过去。”

    说完,沈浩波两手摊了摊,他也很无奈。

    闻言,徐埕不置可否,或许沈浩波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或许是春树太想成名,可这都逃不出沈浩波的用心险恶。

    春树因为红肚兜事件,被打上了“离经叛道”的标签,被全国知名人物各种批评。

    “你知道我看到《悲伤逆流成河》第一印象是什么吗?”

    “什么。”徐埕也有点好奇,下半身诗歌发起人对《悲伤逆流成河》的印象。

    “青春、残酷、早恋、堕胎……跟《京城娃娃》太像了。”沈浩波喝一杯茶,接着说道:“但你跟春树不一样,你长得很好看,而且在青少年群体大火。

    如果你把《悲伤逆流成河》给我发行,我保证可以卖到100万册。”

    “另外,我可以给你12%的版税。”

    闻言,徐埕有点吃惊,野路子就是野路子,不但口气大,胆子也大。

    萌芽给他10%的版税,他就觉得挺高了,毕竟韩涵第一本书《三重门》的版税也才8%,然而沈浩波直接给他12%的版税,这已经是知名作家的版税了。

    不过,他也只是吃惊而已,并没有什么后悔心理。

    他写书只是为了更快成名,不靠它挣钱。

    而且,沈浩波现在发行能力很差,并不能如国营出版社那样,可以直接全国铺货。

    要不然,春树的《京城娃娃》也不会半年才卖12万册。

    现在这个年代,对于图书发行来说,铺货能力真的很重要。

    一般来说,一本新书最佳销售周期是前三个月,之后盗版商就如同苍蝇看见一块肥肉一样,蜂拥而至,侵占、挤压正版图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