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蝼蚁,半生似梦
繁体版

第15章 大一上学期

    军训结束,学期正式开始。

    开班会,按顺序到讲台上作自我介绍,遴选班委。流程简单快速,进教室的时候,第一次见齐整的班级同学。男生都是寸头,黑乎乎的脸,女生12个人,都是齐耳短发,黑乎乎的脸,看起来都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学生。

    直到自我介绍完毕,我才知道,这个班集了全国各地省份,每个省份2-3名,海南本地也才7-8个。五花八门的方言口音,有些根本听不懂。我这南方边境上的山村小孩,听别地区的口音根本无法理解。东北人普通话又快又卷,听起来非常吃力。其他人语速相对慢点,可以听懂,越偏南方听起来能理解了。

    跟我一样从gx来的,是一个漂亮的女生,叫付平,柳州人。我叫边橙,崇左边境人。这两个名字也让其他同学惊了一下,罕见的姓氏,姓名又像。

    不过我们最远的都有东北HLJ和西北XJ,最北的NMG同学了,所以我们班囊括幅员辽阔,五湖四海之外了。我们班主任是个很年轻的女人,话少,但是很睿智的感觉。安排事情干练利落,不累赘。

    选班委直接把需要的班委结构列出来,让大家先自荐演讲岗位,随意发挥。然后大家再统一把纸条上班委结构上填名字,进行不记名投票,最后唱票。无异议大手一挥就这样定了班委,我们其实谁也不认识谁,就是胆子大些的去应征演讲,大家凭着第一印象去选人。

    大学班级活动少,个人活动多,全靠个人自由成长。这就是高中时候向往的“自由”。

    我们宿舍在国庆期间的社团招新上,也是热情高涨的逛遍社团,一大堆的社团介绍传单回宿舍慢慢研究。我们宿舍几个人综合了兴趣和技能,唯一能一起参加的社团就是关爱老人的温馨社团,入社团要交费30元。所以我们一起加入了这个社团。后来参加了一次社团活动,迎新晚会,在操场上围起来一个圈,团建活动。

    然后安排本学期的老人关爱活动,安排去市内的一个保健院,参观了院内的环境,一大帮人浩浩荡荡帮忙打扫卫生,帮老人端茶倒水,跟老人聊天。老人家面对突然出现的那么多人,也很不理解,一脸蒙圈的随我们做觉得对的事情。到傍晚,拉着老人一起跳舞玩游戏,也许是老人家觉得必须配合,也许真心觉得开心。

    后来看新闻,一个老人在保健院,以往孤独无人陪伴。突然有一天所有人都过来看他,一天洗了五六次澡,吃了五六次饭和水果,拍了五六次照片,玩了五六次游戏。过完那天又重新回归无人陪伴。从此之后,我们再也没参加过活动,后面也不知道这个社团生存状态了。

    大学的社团确实是参差不齐,鱼目混珠。加入社团还是看技能,大家能有一样的技能和兴趣,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杂而笼统的社团缺乏主心骨,光有概念,而无以为继的技能传承。吉他社团、主持人社团、爵士舞社团、滑轮社团、文学社团、影视剧社团等等,技能明确,擅长而有才华的人会层出不穷,传承一届又一届。

    后来我们宿舍个人根据自己爱好,挖掘到自己喜欢的圈子。我在混社团失去希望后,跟着闺蜜卖英语报纸。这个有难度,也很锻炼口才和脸皮厚度。需要一个宿舍一个宿舍敲门介绍这份报纸,只有交定金提交资料,才算成交。提成是一份报纸20块,大一上学期前两个月是订购期,一整个下来锻炼胆气比提成收获多。

    推销报纸,推销电话卡的人数不胜数,舍管阿姨打击力度也越来越强。因为商业活动只能在商业街进行,不能带进宿舍。但很多商人雇佣学生兼职拿提成,也是锻炼学生,双赢的事情,没人拦得住。

    到了圣诞节前后,准备要期末考试,抓紧时间去图书馆自习,大学的数学专业比我想象中难,好在大学不在乎名次,达标即可。天天窝在图书馆。

    大课人太多,教室很大,上百人的教室,老师讲课的声音小小的,数学专业总是奇才多,课题和实验做起来666的顺,但讲课却是云里雾里。靠课堂讲课是不可能学到会了,老师讲的知识点听也听不懂,很多步骤不会很详细,再也没有高中老师那么有耐心了。

    好多同学都是自学,攒下问题私下问老师,所以我们班的状态就是上课没人听,下课老师被问的走不掉。而我这种不攒问题问老师的人只能靠自习背题目,多年的自习自律保下了勉强不挂科的记录。

    我们班的同学我没认全,缺课的、我自己缺课的,大课跟好几班一起上,谁是谁分不清。我们班上的八卦也很少,一个宿舍为单位的集体生活,班级神在形不在,只有通知的时候,班委在课后说一声。班主任一个学期开学和结束见一次。唯一的八卦就是,我们班有个同学要转系,很轻易就转成功了。我也动过转系的念头,但是一想到需要考试,我没有把握,就放弃了。缘分使我一直坚守计算机行业。

    元旦的时候,我们班进行了一次年末班会,茶点会的方式。围桌而成,准备水果瓜子,有自主节目,有推荐节目。我们数学专业真的艺术细胞太差了,除了主持人自荐成功,勾兑了半天,没有节目出来,只好采用破冰的方式。

    抽签抽到谁,必须表演一个节目。我记得和一个广东仔抽到了一组歌唱,我们对话如下:“你会粤语吗?”“不会”“你会儿歌吗?”“不会”“…你会什么歌”“我都不会”“那军训时候学的《军中绿花》呢”“会一点点,记不住歌词”“…拿我手机搜歌词给你,你会唱么?”“一个人不敢唱”“…那我们全部合唱吧”“…好”。这是一个多么无趣的我。广东仔是歌坛故乡,对我也是无语至极了。最后我们合唱了一首军中绿花,不用说,效果肯定只有他的声音。我大一胆子比指甲盖那么小,能站出来已经是全部勇气了。

    一月份,就是紧锣密鼓地复习和考试,选修课还没有开始,只有基础课程。七八门课程,复习起来也紧张无比。一科一科考完,下学期开学才能知道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