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这样我还有家人
繁体版

第八章 论求而不得还是求而得之

    吴明听到老君问话,飞快的整理好之前准备好的说辞,执弟子礼,对老君说道:“弟子只是来为老师,两位师叔请安,孝敬些微不足道的小东西,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老君看看桌上的物品,对吴明说道:“吾与汝素未谋面,汝缘何说是吾弟子?”

    吴明闻言,心中一喜,暗道:“有戏!”老君并未把话说死,而是让自己说明缘由,就是给了自己一次机会。若老君直接拒绝,那才是真正的没有可能。

    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有一个和你关系不错的单身女孩儿(单身很重要,特别重要)。在你精心营造的开心愉快的氛围下,你对他说:“从现在起,我就是你的男朋友了。”

    女孩儿听到你的表白,排除极限概率的女生同意以外,大体会出现如下结果:

    其一,是以拒绝为主,如:滚!、别闹!、别开玩笑等委婉的言辞。

    听到女孩的拒绝,表白的男生会有上,中,下三种表现,我们先来说最下等的回答:“和你开个玩笑!”

    这个答案无疑是最烂的,简直等于和女孩儿画上了句号。连表白这种事都可以开玩笑,如何能带给女孩儿信任和安全感呢?

    女孩子被人表白,不管脸上如何表情,但她们心里其实是很开心的,这毕竟是别人对她们的肯定。但此时你说是开玩笑,这便是赤裸裸的打脸了。可想而知,和这个女孩儿的姻缘之路也就基本断绝了。

    中等原则是:做个舔狗继续努力,舔狗这个光荣的职业虽然大概率还是会一无所有,但确实有相当多的舔狗得偿所愿,抱得美人归。俗话说金城所致金石为开,知道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上等原则就比较复杂了:首先便是要收集女孩信息,根据女孩的喜恶,有针对性的准备发言稿,从女孩的角度考虑,将选择你的好处罗列出来。

    让女孩子知道,你站在她的角度认真思考过你们的关系,她们才会去认真考虑你所说的话,只有当她认真对待你后,你才有可能。

    相比于拒绝,女孩儿问出:“为什么呀?凭什么呀?”就要比被拒绝的情况好很多,最少她给了你们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之人的。于是,吴明将准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弟子如此说,原因有三。“

    吴明眼珠子一转,说道:其一:“师傅,师叔为盘古正宗,举手投足都蕴含大道,天下练气修真之士,寻的便是天道。老师和师叔皆是天道化身,弟子欲拜师求道,当要寻本溯源,拜在老师或两位师叔门下,才是正理”

    吴明说完,偷眼看向三人表情,老君奉行中庸之道,道法自然,因而面色不变,元始天尊注重脸面,听了听吴明这么说,面有傲然之色,微微颔首,对吴明的马屁颇为受用。通天教主率性豁达,抬头对老君说道:“此子倒是聪明,颇合我心意。”

    想想也是,通天教主好最就是吃这一套,想想他最喜爱的弟子叫什么长耳定光仙的好像也颇为擅长此道。其实吴明想的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一套,在哪里都能用。

    整理了一下思绪,吴明继续说道:“老师为人教掌教,弟子出身人族,生来便是人族弟子,为人族发展鞠躬尽瘁。当下人族当兴,弟子以人族之身拜入人教,也是顺应大道,愿老师垂怜,不弃人族弟子向道之心。”

    这一番指鹿为马,强行牵引因果的言辞,吴明也是想了许久,人族当兴确是天命所归,然而人族贫弱,体质远不如以前的巫妖二族,老君也在为如何让人族大兴费劲脑力。

    听到吴明的话,不由找到一丝灵感,也就没去理会吴明的强词夺理,偷换概念,当下颔首,看着吴明说道:你且继续说。心中却在思索吴明的话,人族拜人教,人教治人族...不由心中一喜,困扰他许久的问题仿佛有了一丝答案。

    吴明心中此时七上八下,将最后一个理由说出:“弟子曾与睡梦中得师尊传道,早已定下师徒因果,弟子不敢欺瞒老师。”言罢,俯于石台之上。

    三人闻言,皆露出震惊之色,他们之所以留下吴明问话,主要是因为吴明拿出的东西他们看不懂,算不出,所以心存疑虑。

    听到吴明如此说,通天教主率先问出:“你且说说,师兄传何道法与你?”吴明此时非常的镇定,一切都和他算计好的一样,只见他缓慢的起身,调整好身形,尽量让自己的动作,表情语气都和梦中的老人一模一样,缓缓的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随着吴明缓缓的诵读,三人的表情越来越凝重,三人都是近乎于道的存在,对吴明诵读的内容也是很容易理解,越是理解,越是震惊。

    通天教主失神的说道:“师兄对大道的理解已经至此了吗?”

    能够触及大道是一个层次,能够把大道讲出来是另一个层次;此时的三清,还不具备把大道公之于众的实力。吴明并没有把全本的道德经诵读出来,此时是人族初兴,三皇未现之时,人族茹毛饮血,还未掌握火焰,何谈君臣?

    吴明也怕说的太多,泄露天机,只是把道德经中对道的阐述说了出来。

    当吴明诵读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篇时,老君不由心动,觉得此篇颇合自己心意。当诵读到上善若水篇时,老君甚至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而到了有物混成篇时,老君只觉得浑身通透,困扰自己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老君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道德经是老君经过封神之战,执掌人教多年,游历各国后的产物,此时的老君是写不出道德经,他只觉得此书与自己有莫大的因果,仿佛是自己所著,一番掐算,却不得要领,心中不由想到:“此子拜于我门下,莫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命?”

    吴明诵读完毕,石台之上一片宁静,不论是形态,语气还是吴明所诵读的内容,三人都能看得出,吴明却是得老君传道,一时间,谁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吴明知道,此时的大家都需要一个台阶,于是躬身,从背包中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盒子(盒子是吴明从度厄真人哪里要来的),朗声说道:“弟子偶然间得了几个仙果,端的是美味至极,弟子不敢藏私,特拿来孝敬老师和两位师伯”言罢,打开盒子,里边却是三颗黄中李,盒子一开,顿时香气四溢。

    老君闻言,回过神来,手一挥,三个果子自行飞起,分别朝着三人飞去,转过身,笑着对通天二人说:“尝尝吧,我这徒儿倒是有心,这黄中李倒也是难得的灵果”通天教主打趣道:“这次倒是沾了师兄的光”,此话一出,三人皆哈哈大笑。

    到了此时,吴明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说实话,虽然准备的很充分,但他的心里也是没底。

    三人笑罢,只听得老君说:“吴明,你且退下,找你玄都师兄学些本事,你天资聪颖,修为着实差了些,以你金丹修为,游历人间尚且不足,去吧,莫要懈怠。”

    吴明称了声是,恭敬行礼,转身离去。待吴明走远,老君缓缓说道:“今人族当兴,二位师弟可有什么头绪?”三人就此话题,开始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