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万物今朝行
繁体版

“第七章 整军(4)”

    查巨树在晴日族中就是猛将,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更是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只见他抬起手中直刀,在来刀即将砍上自己光头的一刻轻巧的把它往外一拨,再顺势一刀刺进对方的脖颈之中。出刀的力道和角度把握得炉火纯青。

    查巨树仗着自己身上有甲,便肆无忌惮的往外冲突。他身边两人与他配合默契,也避免了他需要左右御敌的困境。

    自己的援军已经近在咫尺,查巨树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丝笑意。

    “啊”,一声粗犷的吼声从查巨树口中发出。随着这一声吼声,查巨树重重的往前方摔去。他眼前,正有两名高山寨战士用手中直刀砍断了他的双腿。

    查巨树倒地,高山寨后面的战士便顺着这个缺口,瞬间淹没了剩余的巨树寨战士。而倒地的查巨树,也很快的被结果了性命。

    此时巨树寨和高山寨的援军先后而至,战场之上更加血腥起来。由于双方首领的阵亡,两寨的战士越来越多的加入到这场战斗当中,双方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之中。

    “报”。一声拖长了尾音的喊声,传进了尉猛的大帐之中。

    尉猛端坐于正中帅位之上,并没有因为这急切并兴奋的报告之声而挪动身子。

    那斥候行礼之后,大声说道:“高山寨和巨树寨火并,双方几乎全军覆没了”。

    “啊”,帐中诸将发出一阵惊叹之声。

    今日闲来无事,尉猛便叫来诸将推演垚军在岭州的战局,哪知等来了这个好消息。

    惊讶之后,一名年轻将领说道:“将军神算,那两寨人马果真自相残杀起来”。

    “将军神算”。帐中响起众将的附和之声。

    尉猛笑了笑,说道:“那就派人去收拾残局吧”。随后他又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看来不管是哪个民族,这人性一说确实是共有的”。

    众将大声领命而去,因为尉猛早在之前就将发生此种情况后的各将任务作了分配。

    此役,高山寨和巨树寨最后的抵抗力量就此烟消云散。晴日族两位有着雄心壮志的首领,从此消失于世间。高山寨和巨树寨一干人等,无论男女、老幼均被垚军屠杀殆尽。

    正在宁砺在原驰整军探路,尉猛在晴日故地追剿高山、巨树两寨残余势力之时,岭南县城内城外也或明或暗的开始紧张起来。

    若水帮在南天门码头有一处大型的校场,是在重大节日之时聚集帮众的场所。老帮主在时还好,每逢佳节都要把帮众团在一起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可是老帮主一走,这处场地便空置下来。究其原因很简单,不管是万山还是万鸣,在帮内都没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既然大家都办不到,那为什么还要自讨没趣呢!

    不过,这些时日却不一样。先是新帮主万山掌管的岭江堂和与胜堂,再是副帮主万鸣掌管的士江堂、之迁堂和万和堂,都陆陆续续的派人在此聚集。说来也巧,两帮人几乎每天都来却是从来没有在时间安排上发生冲突,就像是两个帮主早已商量好了似的。

    这处校场位于若水帮的势力范围内部,进进出出的都是帮内成员,是以也没有引起官府的警觉。但有心人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诸如这些帮众都是各个堂口的精壮力量;再如这些帮众在进出之间气质上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又如这些汉子总是在出校场之时会显出一副筋疲力尽的样子。诸如上述这些征兆,有心人判断若水帮这两位帮主,看来都在训练自己的部下,要准备通过武力来做这最后的决断了。

    而在城内的偌大校场之中,似乎官府也已经嗅出了若水帮将要火并的味道。负责民勇工作的王东捕头,这些时日也召集在册的预备兵士进行军事训练。为此,他还特意聘请了从军中退下来的军士担任教官。是以,这些预备兵虽然看着没有若水帮的汉子这么精壮,可是经过教官的严格训练,也具备了一些军阵常识。

    岭南县令侯卫东不是笨人,他如何不知道若水帮两个帮主之间的龌龊。不过对于他来说,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点,是自己能在若水帮的这场火并之中得利多少。关于这一点,其实对于他来说可谓是驾轻就熟。两派人一旦发生冲突,死的死、伤的伤,到时候只需要他来收拾场面就行了。到那时,杀人的偿命、欠债的还钱,还不是看自己怎么拿捏了。遗憾的是,自己到来之时这若水帮已是根深蒂固,没有给自己留下培养起属于自己的帮派势力的空间。现在若是有自己的势力,到他们分出胜负的时候,也不是不可以取而代之的。

    第二点,便是这若水帮闹得再大,岭南也不能乱。若岭南生乱传到上峰耳朵里,再治自己一个管理不力之罪,那就得不偿失了。关于这一点,候令东倒是很看好宁砺的。王东定是得到了宁砺的命令和资金上的支持,才大张旗鼓的训练民勇。岭南县地处边境,素来备有兵甲。这些民勇甚至不需要多少军事技能,只需在若水帮火并之时,穿上坚甲拿上兵刃便能将他们镇住。

    沿着原驰大祭司高给的地图,宁砺一行摸索着前进。高给的地图虽然时代久远,但确实是非常的精准。众人一路前行,一路做下记号,并且还详细的记录下何处可以扎营、何处需要拓宽或加固等具体事宜。

    路途虽然艰苦,但好在众人身上都有功底,也能应付得过来。此行宁砺带了五十人,一路走、一路留。留下的人则是迅速的制定方案,等待此路探明便开始具体的开路事宜。

    “停”。在前方开路的典众,向后方发来戒备的信号。宁砺此行虽然人数少,但也严格按照行军的要求,把己方的队伍分为前中后三段。前方的负责侦查开路、后方的负责警戒断后,中间则是宁砺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