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万物今朝行
繁体版

“第一章 战场遇险(3)”

    此处位于大寨20公里处,如遇敌情大,军一个时辰即可到达。这有原著居民的居住废址,因为长期战争,居民已经搬到胤国大寨里了。要说有价值的地方,可能也只有后方一块较大的平地适合耕种。晴日族不可能为了这个理由,冒着被胤国报复的危险大举来攻的。

    宁砺很用力地摇了摇脑袋,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衣涛清点人数”。宁砺大声的命令道。

    “二队、三队队长、队副均以战死,二队剩余48人、三队剩余35人,我队还有战马10匹”。一个30岁左右,中等身材、壮实憨厚、面容普通的汉子答道。

    宁砺道:“各标报告情况”。

    “一标完成接应二队、三队战士,本标6名兄弟受轻伤,已处理可继续战斗”。一标标长宁顶大声答道。

    “二标在战场北面两块巨石和西北面、东北面山坡构筑防线,3名兄弟受轻伤,已处理可继续战斗。北面敌军约600人、西北面和东北面各有敌军约200人,是晴日族战士,着铠甲、配钢刀,有强弓”。二标标长周大勇大声答道。

    岭州边军队长及以下军职基本是凭军功擢升,四名军官都是战场老兵,现在均已战死,可想战况之惨烈。

    宁砺环顾一周,此次晴日族出兵1千,目前己方除去2名己方战士骑马往回搬救兵其余181名战士已被包围,对方正在作围攻前的部署。由于距离太近根本不可能做到有序撤退,一个不好就是溃退,溃退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此地宁砺甚是熟悉,以前是有人家居住的,整体呈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北面是此次战场的正前方,正中是宽约30米由南向北的上坡,两边各有一块北面陡、南面缓,高约6米的巨石。从正中入内是林木丛、小山包,之后分布着曾今居住在这里农户的房舍。两块巨石的左、右后方约10米处各有两处内缓外陡的高坡,但小径已经荒芜,矮小的树木充斥期间,也只能挥刀而进,勉强可行。林木丛、小山包之后是以前该地最富有的村民,也是此地村长的房屋。地处位于高地且有两层,之后有一大片平地,是以前的良田。平地中有照看农田的几户房舍,向东南方向有一条宽约10米的由北向南的下坡,也是通往大寨的唯一出口。出口北方有几户房舍呈品字形排列。除去正北方向的主路,西北、东北方向勉强可行的小径和东南方向的通道外,四周都是峭壁密林。

    宁砺轻轻地摸着爱犬的头顶,仔细比对着敌我双方的实力强弱。一则,己方占有地利,可以凭借此处据守待援。二则,照以往的经验,晴日之士虽然敢战,但在号令统一、结阵迎敌、军伍配合等群体战斗素养上,还是和岭州边军有不小差距。三则家族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花大价钱为所辖部队全员装备了弩箭和十二匹战马,这也是克敌制胜的关键。而敌方突然发动攻击,动机意图不明、作战大略不明、投入兵力不明,不知彼的战略劣势表露无遗。就眼前情形而言,敌军在人数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又正是突袭得手士气高昂,军心可用之际,己方实在没有战胜敌方的微小胜算。

    既然实力不如人,那就只有等待着敌人自己犯错误,宁砺岂是轻易认输之人。略一思索,宁砺命令道:“第一,集中我们的10匹马,一标一队跟我走,负责战场指挥、调度。二标一队跟衣涛走,将战场西北出口和东北出口布置易燃物,如敌军冲进开阔地带立即放火焚烧,记住,越晚放火越好。第二,三队的兄弟归属二标,原有的什长、伍长不变,缺少的大勇你负责任命。第三,二标负责守卫四个高点,作为第一道防线,目的是在高处延缓晴日族的进攻,尽量多射杀敌人。具体怎么做你周大勇自行决定。第四,二队的兄弟归属一标,原有的什长、伍长不变,缺少的宁顶你负责任命。第五,一标负责在战场北面巨石间的开阔地带构筑防线,负责拦阻冲进来的敌人。第六,二标派一伍守住东南出口,防止有个别敌人翻山越岭从出口渗入,抄了我们的后路我们还不知道。以上是我们的第一层防御”。

    “如果顶不住敌人,一标负责接应二标。一标退入后方丛林、山包区与敌军游斗,且战且退,减少伤亡。二标退入房舍区,布置防御,接应一标。一标、二标汇合后,分成“前、后、左、右、中”五军,进入“棋盘”战法,以号声为令。务必使敌人困在山包区和房舍区。”

    宁砺猛地抽出战刀,提升运气到:“诸位同袍,坚守一个时辰援军即到。生死之战、狭路相逢、勇者必胜!”

    “必胜!必胜”!众人齐声应命。

    宁砺看着属下各就各位,缓慢扫视跟着自己的一队人马。宁氏一族尚武,他们都是宁家各分支选出来历练的家门晚辈,虽遇突袭,却无丝毫慌乱,确是宁家的优秀儿郎。宁砺纵马向老村长屋舍奔去,两条爱犬紧随其后,他手臂一挥,一队人马超过宁砺向前跑去。待所带人马超过他,宁砺左手奇怪的向外一挥,画出一个圆圈,嘴里发出他人难以听到的特有尖叫声。

    老村长的房舍位于村落中央,居于一块高地之上,站在二楼可鸟瞰整个战场。宁砺默默的注视着战场,估算着对方攻击的重点方向和己方的部署安排。

    二标标长周大勇在战场正北面的两块巨石上各安排30名士兵,在战场西北面和东北面各安排5名士兵。如敌军三面进攻,则在正面投入40名兵力,在两侧投入30名兵力。如侧重进攻战场正北面,则投入60名兵力。

    一标标长宁顶是宁氏一族的旁支,已满18周岁,中等身材,相貌俊秀、眼神坚毅。他看着手下的88名士兵,命令道:“分成三组,一组、二组分别为30人每列,在一排和二排防御,三组28人站在三排持矛,战斗中没有命令不得更换阵型,如有伤亡由后排补位”。

    一阵阵大声的怪叫传来,攻击开始了!

    晴日族战士聚成若干个小方阵,举着薄盾,依托树木的掩护分别从向正北方、西北方和东北方逼来,边走边发出“呜、呜、呜”的怪叫。

    二标标长周大勇站在北面左侧的巨石上,向左右的队友打出放近再射击的手势。周大勇看着逼近的敌军默默的计算着距离。“放箭”,一声令下,70名胤国战士用强弓瞄准敌人薄盾遮挡之外的部位猛射。一时间,晴日族战士成片的倒在地上,哀嚎声、箭矢入肉声,晴日战士倒地后钢刀匝地之声接连响起,一滩一滩的鲜血从中箭的人身体里流到地面,战场一片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