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极录
繁体版

第七十四章 书生与神笔

    古时候充州城,有个年轻的书生叫李飞扬。他出生贫寒,从小过着苦日子,所以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希望李飞扬能出人头地,过上富贵生活。

    为此,父母逼着李飞扬勤学苦读。

    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李飞扬挑灯夜读。

    俗话说“勤能补拙”,可在几飞扬身上,却没有半点效果。

    尽管李飞扬非常用功,可惜他苦读数年,居然连秀才都没能中上。

    也许是多年来的失败,对他打击颇大,以至于他无法安心念书,信心一点一点变没。

    后来在母亲罗氏的安排下,李飞扬娶了张翠梅为妻。

    话说张氏勤劳贤惠,她知道李飞扬备受打击,但她从没有抱怨,而是一直鼓励夫君。

    自从张氏嫁入李家,她任劳任怨,一心操持家务,全力支持李飞扬博取功名。

    无奈李飞扬一事无成,为此他感到愧疚。

    那日,李飞扬在家中喝了几杯闷酒。

    将妻子喊到跟前,他哽咽地说道:“夫人,照这样下去,我恐怕一辈子没有出息,只是委屈了你,跟我遭罪。”

    张翠梅扑入李飞扬怀中,温柔的说道:“相公,我不求大富大贵,只要和你踏踏实实过日子就行了。虽说博取功名是每一个书生最大的梦想,可倘若你命中没有这个福分,何必强求呢?”

    妻子的这番话,让李飞扬茅塞顿开

    “夫人说的对,既然我苦读多年未能中举,那何必在痴迷功名?不如趁年轻多挣些钱”

    从此,李飞扬不再念书,转而耕田种地。

    就这样,夫妻俩靠着卖菜为生,日子还能勉强维持下去。

    有天,张翠兰在家哄孩子,李飞扬挑着两筐菜去镇上赶集。

    没一会,便将菜卖光了。

    随后,他买了一斤肉和几个烧饼,高高兴兴的回家。

    谁知半道,一个乞丐模样的老头拦住去路。

    “小伙子,我两天没吃饭了,求你行行好,给点饭吃吧。”

    见老头可怜,李飞扬从兜里拿出两个烧饼递给老头。

    老头也没客气,直接狼吞虎咽起来。

    一眨眼的功夫,他吃完两个烧饼。

    哪知老头摸了摸肚子,意思是还没有吃饱。

    看了一眼老头,李飞扬苦笑道:“大叔,你若没吃饱,就跟着我回家吧,我让你吃饱喝足。”

    老头连连点头。

    到家后,张氏得知真相后,并没有责备李飞扬,而是径直走进厨房。

    虽说老头衣衫褴褛,可人家来了便是贵客,所以张氏没有半点嫌弃,反而拿出好菜热情款待。

    吃饭期间,老头无意间抬头一看,看到书房中挂着几幅对联。

    于是,老头问道:“小伙子,没想到你是读书人。既然你如此有才华,怎会干起卖菜的行当呢?可否有功名?”

    李飞扬羞愧不已,低着头说道:“不瞒大叔,在下愚钝,至今未能博取功名”

    “小伙子。其实你天赋并非愚钝,而是你只读书不去思考,自然无法消化知识。”

    说完,老头拿出一支毛笔,说道:“今日,公子给我一口饭吃;我送公子神笔,助你扬名立万”

    紧接着,老头瞬间消失。

    李飞扬夫妇无比震惊,尤其是张翠梅,她激动地说道:“相公,刚才那位大叔,说不定是天上的神仙,见你有才华,又是心善之人,所以送给你这只神笔。”

    果然,有了神笔,李飞扬竟能提笔成章。

    不到两年,李飞扬一路高歌,先后中了秀才和举人。

    后来,李飞扬被朝廷任命为一方知县。

    为官上任后,李飞扬凭着那支神笔,帮老百姓断了不少案,也办了不少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