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极录
繁体版

第五十章 报仇

    古时候陈唐镇,有两个年轻的书生,一个叫赵江,一个叫李辉,二人关系甚好,亲如兄弟。

    话说赵江老实憨厚,待人坦诚;而李辉表面上正人君子,实则城府极深。

    当时,二人同在一个私塾学习,赵江天资聪慧,再加上平日勤劳苦学,所以在学堂表现出众,深受老师赏识;而李辉学习极其敷衍,导致彼此的差距越来越大,

    看着赵赵江进步神速,而自己停滞不前,李辉心生嫉妒。

    那年,二人同去京城赶考,结果赵江中了举人,而李辉名落孙山。

    半个月后,朝廷委派赵江去丰州任知县。

    本来,赵江想带着母亲,妻儿同行。

    无奈老母亲张氏身子虚弱,再加上张氏执意留在老家。

    没办法,赵江只好带着妻儿先行。

    \ufffc

    考虑到路途遥远,赵江担心途中不安全,于是他邀请李辉同去丰州,顺便给他在衙门谋一官半职。

    李辉高兴不已,夸赵江够义气。

    很快,一行人驾着马车上路。

    赶了几天路,众人疲惫不堪,正好路过梅花镇,赵江和李辉商量后,决定在镇上借宿一晚,好好休息后再赶路。

    随后,他们找了一家客栈。

    赵江刚将妻儿安顿好,李辉来了。

    “赵兄,据说此镇以梅花著称,不如趁着这功夫,我们游玩一番?”

    赵江没多想,和夫人罗氏交代几句后,便和李辉出门赏梅花去了。

    那天,二人赏花后喝了点小酒。

    在李辉的提议下,二人又去江边踏青。

    那时,李辉东张西望,见四周无人时,他竟拿着一块石头,趁机偷袭赵江,并将他扔进湍流的江水中。

    随后,他慌慌张张地跑到客栈,告诉嫂嫂罗氏宋氏,说赵江和他一起去江边游玩时,不幸被江水卷走。

    得知噩耗,罗氏哭的撕心裂肺。

    \ufffc

    想着好不容易熬出头了,哪知相公出了意外,这可如何是好?

    李辉安慰一番后说道:“嫂嫂,如今哥哥去世,你和侄儿将来如何生活啊?要不这样,我顶替赵兄去丰州任职,反正此事只有你我二人知道。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你们。”

    罗氏乃毫无主见之人,见李辉这般说,她只有点头同意。

    就这样,李辉顶替赵江,顺利当上知县。

    为了不让人怀疑,二人只好假扮夫妻。

    相处久了,他们假戏真做,成了真夫妻。

    直到有天,李辉喝醉了。

    他喃喃说道:“赵兄,你奋斗了半辈子,却为我做了嫁衣。别怪弟弟狠心,将你推入江水中。再说这些年,我对你妻儿算可以,你该含笑九泉了。”

    恰好,此刻罗氏就在门外。

    得知亡夫身亡的真相,罗氏愤怒不已,她本想手刃仇人,可她一个弱女子,儿子年幼,岂是李辉的对手?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未晚”,罗氏沉思良久,只能忍气吞声,让儿子继续认贼作父。

    一转眼十五年过去了。

    赵江的儿子赵小海长大了,成了一个英俊潇洒的美男子,不仅能文而更能武。

    那年,赵小海赴京赶考。

    路过一个小村庄,在村口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正吆喝着卖米粥。

    刚好,赵小海肚子饿了,于是掏出一文钱买了一碗米粥。

    大娘看到赵小海后,愣了了半天。

    原来,她感觉眼前这个年轻人,和自己的孙子有几分相像。

    或许是觉得有缘,大娘将随身佩戴的玉佩送给赵小海。

    后来赵小海中了举人。

    \ufffc

    从京城归来后,罗氏意外看到儿子佩戴的玉佩,她感觉似曾相识,于是摘下来仔细一看,上面记赫然写着“赵”字。

    看着这枚玉佩,罗氏泪流满面。

    “儿啊,你快说这玉佩从何而来?”

    赵小海如实道出经过。

    “儿,那位大娘,极可能是你的奶奶。”

    然后,罗氏道出赵江死亡的真相,并指出李辉就是凶手。

    赵小海气愤不已,将李辉告上朝廷。

    由于事关重大,朝廷派陈巡抚审理此案。

    最终,经过一番调查,确认李辉的罪行,将他罢官后处斩。

    大仇得报后,罗氏带着儿子,将婆婆接了过来。

    从此一家人,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