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极录
繁体版

第七章 真假兄弟

    古时候丰州城庆阳镇,镇上有一布商叫赵元吉,为人忠厚老实,而且重情重义,结交了不少朋友。

    虽然有些家底,可赵元吉从不铺张浪费。在他的影响下,家人们皆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话说赵元吉有两个好友,一个叫陈元芳,一个叫李大彪,平日里三人经常小聚,彼此情同手足。

    说道陈元芳,当年赵元吉乘舟前往扬州拜访友人。结果客船行驶到江中,不知为何漏水了。

    很快,客船渐渐下沉。

    当时,客人们纷纷跳江自保。

    可陈元芳乃一介书生,他不熟水性。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跳江。

    本来,赵元吉已经游到江边。

    突然,他抬头一看,见书生在水中挣扎。

    来不及多想,赵元吉游了过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陈元芳救上岸。

    这次意外,让二人结拜为兄弟。

    至于李大彪,赵元吉和他从小相识。

    后来,经赵元吉介绍,李大彪和陈元芳混熟了。

    认识一年后,三人结为异姓兄弟。

    当时,他们对天发誓,要共患难同享福。

    话说这三人中,赵元吉最有钱,而陈元芳靠着卖字画为生,李大彪街头卖肉。

    看着两个义弟过得不如意,赵元吉经常帮衬二人。

    尤其是李大彪,他母亲病重时,赵元吉出钱出力,请了不少郎中;后来李大彪因为聘礼险些退亲,依然是赵元吉拿出五十两银子,这才让李大彪顺利成亲。

    反倒是陈元芳,一身书生意气,哪怕日子再穷,他从不开口找赵元吉帮忙;哪怕赵元吉主动帮忙,陈元芳多次拒绝。

    在赵元吉看来,人生有两位义弟,他很知足;可是一场劫难,让他看清真假兄弟。

    有段日子,赵元吉做生意时,不慎得罪宋员外。

    宋员外怀恨在心,收买了知县。

    就这样,赵元吉含冤入狱。

    出事前,他担心儿子,于是让管家带走赵小辉投奔两位义弟。

    王管家带着少爷,首先来到李大彪家。

    李大彪担心惹祸上身,竟闭门不见。

    无奈之下,二人只好投靠陈元芳。

    陈元芳夫妇不仅热情款待,而且对着王管家发誓,一定会将赵小辉视如己出。

    从此,赵小辉寄养在陈家。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

    那日,陈元芳夫妇,带着女儿,赵小辉回老家探亲。

    当时,一行人乘船离去。

    没想到,出事了。

    客船行驶一会,突然船尾漏水。

    船夫一看,预感不妙,立即返航。

    也许是客人太多,水越渗越多。

    船夫慌了,说道:“陈公子,不好啦。照这渗水速度,恐怕撑不到岸边。为今之计,只有减轻重量,或许才有生还的机会”

    一时间,众人愣住了。

    此时,赵小辉疾步上前,说道:“伯父,这些日子,多谢收留,我来吧”

    他刚准备跳河,却被陈元芳拉住。

    “贤侄,你若有事,我怎向你父亲交代?”

    说完,他看了一眼夫人孙氏,说道:“若我有事,你务必要照顾好贤侄”

    随后,陈元芳从容一跳。

    一眨眼的功夫,他被湍急的江水冲走。

    孙氏哭晕了过去。

    过了许久,陈元芳醒过来了。

    睁开双眼一看,自己躺在岸边。

    原来落水后,陈元芳漂浮一会便陷入昏迷。

    恰好,附近有一渔夫。

    渔夫发现陈元芳后,将他救上岸。

    见他还有呼吸,渔夫立马赶去镇上喊郎中。

    等郎中赶来时,陈元芳已醒。

    郎中颇为吃惊,检查一番后,发现陈元芳竟毫发无损。

    那日,陈元芳回家没多久,喜讯又来了。

    话说钦差寻访此地,发现赵元吉一案有蹊跷,于是重查此案,最终真相大白。

    事后,赵元吉无罪释放,而宋员外和知县被绳之于法。

    重获自由后,赵元吉赶往陈家。

    兄弟二人见面后相拥而泣。

    那日,赵元吉含泪说道:“陈兄,你乃真兄弟”

    很快,赵元吉和李大彪恩断义绝。后来,赵,陈两家结为联姻,从此两家世代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