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白衣
繁体版

第十二章 王伦下山

    林冲朱贵占据了二龙山,从此在此打家劫舍逍遥快活暂且不表。

    自从王伦夺了西溪村保正数代的家财,梁山上天天热火朝天,王伦拿出大把的钱财将梁山重新打磨了一遍,先是将山寨的各处关卡进行整修,同时将山寨的住所翻新。

    王伦重新统计了山寨的人马,目前山寨共有喽啰兵六百一十二人,其中一百三十八人带有家眷,王伦将后山的住所分作两个区域,一个大的区域是单身喽啰的住所,按照四人一间屋子的标准修建,还有专门的洗漱、茅厕等公用设施。一个小一些的区域是给带有家属的喽啰住所,分为一间房、两间房和三间房几个等级。再有一个独立区域是给头领准备的,按照一个人一个小院建设。

    在搞建设的同时,王伦又对山寨的分工做了细化,杜迁负责钱粮统筹,而宋万负责后勤统筹,至于练兵则由王伦亲自负责。

    经过王伦的认真筛选,将身虚体弱的喽啰淘汰出战兵序列,作为辅兵,另外在山寨开垦出一片田地,由山寨的人马主要是家属进行耕种。

    经过精简,山寨的战兵只剩下了不到五百人,不过战力却得到了提升。

    王伦又精心设计了训练的章程,每日对喽啰进行训练。

    这日,王伦将杜迁和宋万叫到一起道:“二位兄弟,愚兄打算下山一趟。”

    两人惊道:“哥哥为何突然要下山?”

    王伦笑道:“二位兄弟莫惊,我山寨目前虽然红火,但树大招风,难免不会被人觊觎,愚兄此次下山,一来可以探听风声,二来也可以看看江湖上是否有利于我梁山之事。”他不让二人开口,继续道:“我知道二位兄弟担心,不过愚兄下山自有愚兄的道理,你们也不必相陪,要知道镇守山寨也是重责,我不在的时日里面你们要好好看守山寨操练儿郎。”

    杜迁宋万见王伦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劝,只是不断叮嘱王伦下山后万勿大意。

    王伦含笑点头,忽然想起一事道:“二位兄弟,我们水泊不远处又一石碣村,内中渔民以打鱼为生,如今我们占据水泊,不可惊扰这些渔人,况且我山寨中儿郎们日夜操练也许营养,兄弟可以派人前去石碣村,告知那些渔人,如有大鱼我山寨高价购买。”

    杜迁二人不知王伦为何忽然提到石碣村的渔人,但是王伦既然吩咐,他们二人自会认真办理,于是点头答应。

    二人随即又问王伦下山要带几人,王伦笑道:“二位兄弟,愚兄一人也不带,须知大宋的天下是读书人的天下,愚兄只要恢复书生面貌便已足够。”他随即淡然一笑道:“不过这一身衣服却是要换上一换。”

    两人想到王伦的绰号也不禁失笑。

    翌日,王伦换了一身青衣,杜迁宋万两人亲自将王伦送出水泊方才洒泪分别。

    王伦此番下山却非其他的原因,而是前些时日听说林冲占据了二龙山,不禁想起说书人前辈记忆中的生辰纲之事。当日自己受伤昏迷,也没让林冲纳投名状,故此与青面兽杨志失之交臂,想必此时那杨志已经在梁中书的手下担任提辖官了。而花和尚鲁智深现在也应该流落江湖,还未曾到二龙山落草,对于林冲这个应该要自己命的人,王伦还是相当在意的,虽然现在林冲没了火并自己的机会,但是也和自己结了深仇大恨,如果让他发展起来那还了得?自己无论如何不能让鲁杨这两位猛将再投到二龙山去。

    至于为何单独下山,王伦也是有着计较的,杜迁宋万至少要留一个镇守山寨,而带一个出来,以这两人凶神恶煞是的面貌,恐怕还不及自己一个人安全。况且王伦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否则也不会在江湖上闯下白衣秀士的名号。自己青年之时曾经偶然救下过一个重病的老者,这老者曾经传授过自己一套刀法和一套拳法。只是过去自己一心科举,后来占据了梁山又只想着得过且过小富即安,故此从未认真修炼。自从自己摔下山坡知道了自己原本的下场后,王伦不但励精图治的治理山寨,对自己的武功也认真修炼了起来。他本就根骨奇佳,再加上勤学苦练,现在数月过去,虽然谈不上是什么武林高手,但杜迁宋万已然不是自己的对手了。

    王伦此次下山也未骑马,只是骑着一匹健壮的黑驴施施然的奔东京城而去,骑马一来太过招摇,二来马虽雄健,却极其娇贵,比如马奔跑后很容易流汗,如果不给它擦干,喝热饮(喝凉水往往会拉肚子),再盖上毯子保暖,马很可能第二天就生病倒下了。所以如果没有专人照顾马匹,孤身骑马并不现实。

    一路上,王伦一边留意江湖传闻,一边顺道欣赏风景,倒也逍遥,这日,王伦途径雷泽,见到天色渐晚,便在城中准备寻一间客栈住下,走过一条街道之时却见前面围了很多人,还不断有调笑声传来。走近一看,却原来有一个年轻后生当街跪倒,面前有一张芦席,上面躺着一具面上蒙着白布的尸身。

    听一旁的人议论,方知这后生的叔父去世却无钱安葬,故此恳请过往的好心之人帮他敛葬叔父,他甘愿为奴为仆以报大恩。

    此时人围的不少,却是无人给钱,反而还有不少混混出言调笑,说什么可惜是个男的,要是个雌儿倒可帮衬一二。那青年面色通红,牙关紧咬,却是低头不语,只是身体微微颤抖。

    王伦瞧的心中黯然,他看这青年就和自己最初流落江湖时年纪相仿,当时自己也是双亲亡故孑然一身,此时见到这青年不禁有同病相怜之感。

    于是王伦牵着驴走到这青年近前道:“这位小哥,看你也是一位至孝之人,小可不才,愿了却你的心愿,请将令叔父的遗骸抬到驴上,小可带你前去寿材店装殓。”

    那青年猛然一抬头,看着王伦和蔼的面容眼圈一红,随即一个响头磕在地上,颤声道:“多谢公子慷慨解囊。”说罢一抹眼泪,附身去抱地上的尸身,王伦也不以为忤,上前帮助青年托住尸身,和青年将他的叔父抬上驴背。那青年见王伦不但仗义疏财,还不嫌弃叔父尸身龌龊,眼中尽是感动之色。王伦也不以为意,牵着毛驴便走,那青年小心的扶着叔父的尸身再后面跟随。

    身后传来不少人的赞叹之声,但也夹杂着些许嘲讽的言辞,大体是说王伦是个喜欢娈童的龙阳君,这青年的后门顾及日后有的忙了。王伦恍若未闻,那青年却是气的眼中喷火,见王伦毫不介意,更对王伦感激涕零。

    哪个城里面都少不了寿材店这种地方,很快,王伦在本地人的指引下便找到城中最好的一家寿材店——牛记寿器铺,老板是个面目和善的中年人,见到有客上门自是笑脸相迎。那青年本想挑一副最便宜的薄皮棺材,但却被王伦拦住。

    王伦对老板拱手道:“朝奉,请问贵店哪副寿材最佳?”

    老板一听当即笑道:“公子,您算来找了,您且移步过来一观。”

    说着将王伦引到一口棺椁旁边,小心翼翼的揭开上面覆盖布满灰尘的棉布道:“您看,这是正宗的柳州寿材,咱们雷泽唯独只有俺这牛记才有这么一口,还是先父在时从大名府进的,至今在小店已停了十三年,我本欲用来下葬先父之用,谁知先父遗言不可用这等棺椁,于是变成了小店的镇店之宝。”

    自隋唐以来,天下便有:“生在扬州,死在柳州”的说法。盖因扬州是世上阳春烟花、风流繁华、美女如云之地,生在这里当然幸福、快乐、自豪;“死在柳州”则指柳州有好木材,可以打一副上好的棺材。柳州棺材堪称天下棺材之最,用千百年高级古木雕琢、装饰而成,以其质量出众,木质紧实,坚韧而轻,不生虫蚁,历史悠久而闻名遐迩。

    柳州棺材多数是用的杉木、桐木、梓木、樟木、柏木等,生于茂林深山悬崖之上,不长百年难以成材。这种木材,入水则沉,入土难朽,香如梓柏,色如古铜。用这种木头制成棺材后,再刷上熟桐油或生漆数度,质优式美。这些杉木直径很大,制作棺材时,上下左右四块完全是一整块木头,一气呵成,不加拼合,走的是精品路线。

    据说与唐朝柳宗元曾在柳州做官,最后凄惨客死异乡,他一生廉洁,两袖清风,连副好寿材都买不起。柳州乡亲父老为感谢与纪念他,特意在当地订购了一副上好的楠木棺材,殓装着其遗体,千里迢迢运回其老家安葬。

    柳宗元是河东人,路上要花费好几个月时间。可等回到河东,人们打开棺材重新殓装柳公的遗体时,却发现其遗体依然完好无损,面目仍栩栩如生,柳州棺材因沾了柳宗元的名人效应而声。

    王伦看着面前这口柳州棺椁,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好吧,就是他了。”

    那掌柜面上笑意更浓,却故作为难道:“公子,这是小店的镇店之宝,这个价格恐怕。。。”王伦也不着恼,淡淡说道:“掌柜据实开价便是。”

    掌柜又仔细的看了看王伦,见王伦不似玩笑,咬了咬牙道:“这口柳州棺在小店已过了十三年,如果公子不要,恐怕也难以出手,这口寿材当日的进价是三十三两纹银,公子就加上一点便是。”王伦点点头,掏出三张金叶子和五两纹银道:“朝奉,这是三两黄金和五两纹银,你且拿去验看。”

    掌柜一见大喜,不敢怠慢,连忙拿去柜台后面用试金石验看,再用秤子作准,这个棺材是他年少无知的时候在大名府买的,当时刚买回来就差点被他爹打死,雷泽这地方,估计一辈子也不会有人用这种棺材,这简直就是在浪费银子,今日他本打算着只要能卖出去,哪怕亏个一二两银子也干了,谁知道居然还赚了八两银子,如果不是掐了自己大腿一把,他都以为自己是做梦了。

    那青年在一旁看着王伦挑选棺材,当时王伦拦住自己挑选薄皮棺材的时候,虽然心下感动,但也没想到他居然会给自己叔父挑选这样一口棺材,当即紧走两步再次跪倒,不过没等他叩头就被王伦拉了起来,王伦严肃道:“小兄弟,男儿膝下有黄金,我是看你孝顺,而且为了敛葬叔父被他人羞辱也可忍辱负重不闹情绪的份上才会帮你,而不是看你给我磕头才会帮你,否则我还不如去找几个无赖混混,扔给他们几两银子雇他们给我磕一天的头来的痛快。”

    那青年被王伦说的面红耳赤,但目中的感激之色更深,心中更是被王伦的话掀起滔天巨浪。就在青年发呆的时候,那掌柜已经检验好了金银,满面堆笑的过来道:“多谢公子慷慨,小人卖了十三年,今天总算把这口棺材卖出去了,先父也可以瞑目了。”他说着眼圈还有些红润。

    王伦笑道:“无妨,这个价格比大名府还要低上一些,你为人公道,我自不会因此欺你。”那青年一旁听着王伦的话,眼中神采更亮。

    那掌柜道:“请问贵亲何日下葬,如需小店装殓敬请公子吩咐。”

    王伦看向那青年,青年开口道:“请朝奉代为装殓,小可明日便下葬。”

    掌柜点头道:“如此小店今日便给贵亲装殓,这费用便免了,小店免费赠送。”

    这次王伦没有拒绝,只是让青年自己挑选寿衣寿帽,在青年挑选寿衣的时候,王伦则出门骑驴走了,他和这青年本就是萍水相逢,又却是见他孝心可嘉,故此才会插手,既然事情已了,他又无心买什么奴婢,多留自然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