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白年代
繁体版

第63章 外冷内热

    重生后,第一次接受采访,严辞还是有些小惬意。

    当然,之所以愿意接受采访,也是有理由的,他知道名气就是财富,有了名气做什么事都会简单很多。

    之后只要抓住几个小风口,家庭很快就会富裕起来。

    严辞的要求不高,只要是全市首富就足矣。

    省报记者的这次采访,对于严辞的生活来说,就像是在池水扔了一块石头,溅起了水花,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算起来,第一本书的稿费结算还需要些时日,严辞之前投稿的短篇文章稿费,还没去邮局去领,就想着趁着周末去领一下,顺便将他的回信回寄给林初萝。

    这天一大早,黄美怡就煮好了饭菜,等待儿子、女儿和婆婆来吃饭,自从她回来之后,家里的伙食基本是她在负责。

    “妈,你是不是偷放了什么秘制调料,怎么你煮的饭菜这么香?”

    严辞正在吃早餐,对比起黄美怡和奶奶、妹妹厨艺差别,忍不住夸赞道。

    明明是相同的食材,相同的配料,黄美怡做出来的就是比较香。

    这就是妈妈的魔法吗?

    “儿子,你嘴巴越来越甜了。”黄美怡被儿子夸赞得心情愉悦,做饭菜都更有动力。

    本来这些日子,她都有些腻味了做饭。

    “我实话实说,怎么就嘴甜了?”严辞认真地说道。

    “好啦,我知道啦,真是的。”

    黄美怡笑靥如花。

    自从她回来后,就发现儿子能说会道,嘴巴变得非常甜。

    之前儿子明明不是这样的,也不知儿子从哪里学来,不过这样挺好,嘴巴甜,会说话,以后是不用担心找不到媳妇。

    当然了,严辞之所以改变,是前世爱作的前女友教得好。

    吃完早餐后,黄美怡带着严辞,前往村口的大伯母家,借了三轮摩托车,就往县城驾驶而去。

    上午的时候,阳光很温暖,县城路边的车辆不多,行人络绎不绝,有的去吃早餐,有的在散步,有的行色匆匆。

    黄美怡将三轮摩托车停在邮局门口,然后和严辞去邮局取钱。

    等到看到严辞收入一叠钞票,黄美怡不由得懵了一下,嘴角都因为震惊,而变得有些僵硬。

    “儿子,你的稿费怎么这么多?”

    黄美怡不敢置信地问道。

    之前她并没有仔细看严辞的稿费通知单有多少钱,现在才知道钱很多。

    “还好啦,不是很多,好几篇文章的稿费,加起来也就是一千多块钱的样子。”严辞嘴上不是很满意,不过心底还是很开心。

    “一千多快钱还不多啊?”黄美怡一脸无语地说道,“我真没想到,写文章还能这么赚钱。”

    “其实不赚钱,我这几篇文章想了很久,还有一些文章没有消息,投了就石沉大海,一分钱没赚到呢。”严辞说道。

    “儿子啊,妈给你商量一件事。”这时黄美怡盯着严辞,忽然说道。

    “什么事?”

    “你把钱给妈,妈给你留着娶媳妇。”黄美怡笑眯眯地说道。

    “什么娶媳妇?妈,你这借口太老了吧,而且我才几岁。”

    “不小啦。上次那个小秋恬很好看,你喜不喜欢她?以后就娶她啦咋样?妈有点喜欢她咧。”黄美怡笑着说。

    严辞一阵无语。

    不过母亲没有明抢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他的年纪还是小,一般大人是不放心他这个年纪的小孩,手里留着这么多钱,肯定是要收回去。

    可能是这些日子,他表现得非常成熟,以至于黄美怡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开始听取他声音,所以才会征求他的意见。

    “妈,其实这钱本来就是要给你的,不过不是娶媳妇的,而是买肉吃。”严辞这时说道。

    “买肉?”黄美怡惊讶。

    “嗯。”严辞说着,将钱放在黄美怡手中。

    “买肉哪用得着这么多钱?”黄美怡不解地问,“不要告诉妈妈,你要吃大龙虾。”

    “不是大龙虾,我是说经常买猪肉鸭肉,几天或者一周买一次。”严辞觉得吃不吃肉,对长身体差别还是挺大的。

    “你很想吃肉吗?”

    “嗯,我要长得高高的,壮壮的,妈,你放心,这些钱以后我还能赚,现在得先把身体养好再说。”

    “那也不用那么多钱,上千块呢。”

    “妈,你格局小了,上千块而已,你知不知道我第一本书到时候能赚多少?”严辞问道。

    黄美怡认真想了想,记得当时合同说的是分成,百分之几来着,她也记不太清楚。

    因为她是第一次接触合同,所以签约的过程,有些稀里糊涂。

    要不是严辞在旁边,她连合同里有没有陷阱,都看不出来。

    “你那本书的稿费会很多吗?”黄美怡不确定地问。

    “很多的,妈,你得做好心理准备。”严辞打了一个预防针,说道,“不过妈,到时候你得相信你儿子,钱怎么花,听儿子安排。”

    “行,都是儿子你赚的钱,妈听你的。”

    黄美怡笑眯眯地点头,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如果是其他小孩子说出来,黄美怡只会当作放屁。

    可是这些日子严辞给她的惊喜太多,她也开始确定,儿子就是记者口中的天才。

    这一份信任,并不是突然就建立,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慢慢建立起来。

    上次记者来采访,儿子的表现就非常惊人,她这个大人,面对记者,都有些紧张,而儿子却和没事人一样,和记者轻松自若地谈话。

    就这样,两人离开了邮局,乘坐三轮摩托车,去市场买肉,一路说说笑笑。

    “妈,我们再去一个地方。”

    离开市场后,严辞坐在黄美怡的位置旁,想起了还没给林初萝送信。

    “去哪儿?”黄美怡问道。

    “公园旁。”严辞指了大概方向。

    “好。”黄美怡灿烂地笑出来,口袋里有钱后,她心情看起来是真不错。

    半小时后,两人坐着车来到公园附近,最后行驶进公园旁边的马路。

    严辞下了车,走到一处独栋的民居,将信投进了林初萝家门口的信箱里。

    “儿子,这里是谁家啊?”等到严辞走回来,黄美怡皱着眉问。

    “我班主任林老师的兄弟家。”

    “林老师的兄弟家?”黄美怡心想这关系这么复杂?

    严辞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妈,到时候,说不定我可以给你拐个媳妇回来。”

    “啊?拐个媳妇?”

    “对。”

    “你可不能干犯法的事呀。”

    “不是那个意思。”严辞有些无语。

    看了一会儿,林初萝家没有人往来的迹象,严辞也没有等待,就和黄美怡离开了。

    ……

    中午十二点,林京平来到家门口打开信箱,就意外地看到了有一封信件收件人写的是林初萝。

    “给初萝的信?”

    林京平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了起来。

    和其他的父母不一样,他没有选择偷看女儿信件,哪怕女儿还很小。

    回到家里,林京平将信件递给了女儿:“初萝,有你的信。”

    “啊……有我的信?”

    林初萝抬着头,看着林京平,有些惊讶。

    “也不知是谁寄来的,没有写寄件人。”

    林京平有点好奇。

    “应该是我的好朋友寄的。”

    林初萝说完,看了眼信封,发现没有邮票,心里有了猜测。

    她没有当父亲的面拆开,跑到自己的房间,独自一人拆开信封。

    不出意料,信是严辞留下的。

    “原来这首曲子叫《蒲公英的约定》,还有歌词。”

    林初萝坐在床上,双手抱着自己的膝盖,看完信的内容,眼睛亮晶晶的。

    说实话,她没想到严辞会回信。

    毕竟上次她可是费了好大劲,才让严辞将曲子教给她。

    这么看来,严辞或许是一个外冷心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