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纯白年代
繁体版

第12章 假钱

    山城里的邮政局,和邮政银行是在一块的。

    严辞走入邮政局,看了眼门卫,最后目光落在柜台上。

    好久没有寄信了。

    寄信,总感觉有一种淡淡的诗意,如诗里所说,“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

    严辞心情很好,走了过去,问柜台上的姐姐:“姐姐,这里有卖信封和邮票吗?”

    “有,小朋友,你要寄信吗?”

    “对,我要寄信。”

    “你家大人呢?”

    “就我一个人。”

    “这样啊,你要寄到哪里?”

    “姐姐,我要寄到这个地址去。”

    严辞将写好的地址草稿,给柜台姐姐看。

    BJ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华腾北塘商务大厦1501室(意林杂志社)

    这些日子,严辞陆陆续续写了十篇文章。最终他选择了《意林》和《青年文摘》投稿《记忆里的墙》和《妹妹》两篇。

    《记忆力的墙》投稿《意林》。

    《妹妹》投稿《青年文摘》。

    《读者》虽然稿费高,但同样投稿难度也高,前世投稿了两次,都以失败告终,还是从《意林》和《青年文摘》开始更好。

    毕竟这两家原创发稿率高,《读者》不是名家不好发表,文稿好也不一定能成。

    投稿《意林》,意义不只是稿费,还有主要是宣传的意义,严辞想要长期地写下去。

    如果只是为了稿费,稳妥起见,可以选择作学生文杂志。

    前世严辞小学投了作文杂志,发表成功后,几年后上网一搜,愣是在首页没找到自己的文章,全部都是其他学生抄他的文章,就改了个姓名,连语句都不带改,离离原上谱。

    后来有刊物摘录他的作文,也没有收到稿费,严辞就对学生作文失去了兴趣。

    严辞有文笔,有能力,自然不打算投学生作文杂志。

    权威杂志稿费高,也不会像是小杂志社那样胡来。

    柜台小姐姐看到严辞的地址,有些惊讶:“小朋友,你要寄给杂志社吗?”

    “是的,姐姐。”

    严辞点头说道。

    “那你把地址写下,你寄到首都,需要贴一块二的邮票。”

    “好,谢谢姐姐。”

    严辞十分感激。

    柜台姐姐人很好,见他是小孩子,怕他不懂,一步一步指导,竭力帮忙。

    旁边的中年男子听到了两人的聊天,一脸惊讶的表情:“小朋友,你要投稿吗?”

    严辞抬眼,望了中年男子一眼。

    中年男子看着是来邮局取件的,眼神炯炯有神,穿着白色衬衫,西裤,头发细碎,很有老干部的味道。

    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在哪里见过。

    面对中年男子的讯问,严辞点了点头,微笑道:“是的,叔叔。”

    中年男子说道:“叔叔能看一下吗?”

    严辞犹豫了下,点了点头:“可以的,叔叔。”

    要写地址,贴邮票,中年男子要看,也不耽误事。

    “小朋友,你真有礼貌啊。”

    中年男子赞叹了一声,就拿起严辞的文稿,入眼就看到工整优美的字迹。

    看了文章之后,中年男子更加惊讶。

    这两篇文章文采极佳,有种精气神在里面,没有些人生体会,是写不出来。

    沉吟之际,中年男子看见严辞贴好了邮票,便放下文稿,好奇地问道:

    “小朋友,这文章谁写的?”

    他不觉得小孩子能写出这样文采斐然的文章。

    “我写的。”

    “你写的?”

    中年男子闻言有些愣神。

    虽然他有些吃惊,但没有再问太多,只是觉得严辞没说实话。

    严辞也没解释太多,已经写完地址,贴了邮票,然后装上信纸,就可以交给邮局。

    严辞不喜欢投街边的邮筒,总疑心没人来取,速度会慢。

    “姐姐,我这个要投哪里?”

    “你给我就行了。”

    “好的,谢谢姐姐。”

    严辞和柜台姐姐、中年男子都说了再见,就走出了邮局,回到奶奶西瓜摆摊的地方。

    奶奶还站在三轮车旁,妹妹就拿着一把扇子,给奶奶扇扇子,让奶奶凉快一些。

    这温馨的一幕,让严辞嘴角忍不住上扬。

    奶奶这一生,劳累奔波,没有大富大贵,但有这样可爱的孙女,奶奶也感觉到幸福吧。

    说来惭愧,几个亲生的孙女孙子,都不如严六堡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

    怪不得奶奶之后越来越疼严六堡,待严六堡比亲生得还要亲生。

    “我回来啦。”严辞走到西瓜摊上,看着奶奶笑眯眯地说道。

    “回来就好。”奶奶摸了摸孙子的头。

    严六堡看见严辞,松了一口气,嘀咕:“就会乱跑。”

    刚才严辞去邮局,严六堡的眼睛就一直在盯着邮政局,第一时间就发现严辞出来了。

    如果严辞出了邮政局,不过来,反而到处跑,她立刻就要追上去,将严辞逮回来。

    “奶奶,西瓜卖得怎么样。”

    严辞看路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没有几个人在西瓜摊前驻足,有些好奇地问道。

    “卖七八个了咧。”奶奶笑着道。

    “刚开始卖了几个,现在没什么人买了。”严六堡撅起嘴说。

    “没人买了?”

    经过一番观察,严辞明白了为何西瓜卖得这么慢。

    奶奶都是随缘卖西瓜,不叫卖不宣传。

    想到这里,严辞走到路上,对着过往的路人,滔滔不绝地叫卖道:“卖西瓜咯,又甜又香的大西瓜。”

    严六堡一愣,看见严辞这样,也走上前去,说道:“卖西瓜咯。”

    妹妹是小孩子,是第一次叫卖,脸上都泛起害羞的红晕,可是她还是鼓起勇气,学着严辞叫卖着。

    严辞惊讶地瞧着妹妹,笑着道:“六堡,叫卖要面带笑意,声音要温柔。”

    “我知道啦。”严六堡瞪了严辞一眼。

    小孩子天真烂漫吸引了很多的路人停留。

    “阿姨,你要不要买西瓜?”严六堡笑着问路边的中年女子。

    阿姨愕然:“小妹妹,你这么小就出来卖西瓜了?”

    妹妹小手放在胸前:“我和我弟弟陪我奶奶在卖,阿姨,要不要买点,我家西瓜可甜啦。”

    “西瓜咋卖的?”

    “两毛钱一斤。”

    “小妹妹你读几年级了?”

    “开学就要读三年级了。”

    “三年级?成绩好吗?”

    严辞插嘴道:“她成绩全班第一。”

    阿姨听了,瞬间感动不已。

    可怜的小孩子,漂亮又懂事,她母爱泛滥,差点哽咽,一下子就买了五个西瓜。

    “阿姨,你买这么多西瓜吃得完吗?”严六堡感觉不太好。

    阿姨笑得像孩子:“吃得完,我家人可多哩。”

    奶奶站在旁边,看见孙子孙女忙活,满是皱纹的脸上笑意盈盈,便觉得两个孩子,是世上最好的孙子孙女。

    奶奶给阿姨挑了几个好西瓜,秤完了合计四块多。

    阿姨给了一张五块钱。

    奶奶乐呵呵地找钱给阿姨。

    “不用找了。”阿姨摆了摆手。

    “阿姨你收着。”严辞说道,“你买西瓜已经帮了我们家天大的忙了。”

    “阿姨,这是给你的钱,你得收下。”严六堡也说。

    “你们两个小孩子真懂事哩。”

    阿姨不知说什么好了,猛然想起自家孩子,天天在外面玩闹,被爷爷奶奶宠上天去了,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差距太大了。

    拉了一个大客户,一下卖出了五个西瓜,妹妹开心得要命,小拳头握得紧紧的。

    “六堡,干得漂亮哦。”严辞对她竖起大拇指,忍不住逗她。

    妹妹立刻笑出声来,表情骄傲无比,像小燕子一样,都要原地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