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华
繁体版

第20章 柴荣继位

    953年12月29日,后周帝郭威前往祖庙祭祀,他想通过这次祭祀典礼,让自己的身体好转一点。

    吉时已到,祭祀仪式正式开始。只见郭威身穿龙袍、头戴皇冠,在左右侍从的搀扶下登上台阶。可是,郭威刚走到神庙中的第一祭室,准备跪下斟酒行礼的时候,他忽然之间就浑身无力、瘫软在地,只好吩咐晋王柴荣代替他完成祭祀。

    当天夜晚,郭威住在南郊,病情加重,咳嗽特别厉害,差点被粘痰卡住嗓子一命呜呼,午夜之后才稍微好转。

    954年1月1日,郭威到汴梁南郊的圆形祭坛祭祀天神,病情依然没有好转,他无法下跪,只能微微抬头表示致敬,主要官员代替他斟酒、献祭品。

    回宫后,郭威在明德楼受百官朝贺,并下诏大赦天下,改广顺四年为显德元年。

    1月5日,郭威加授晋王柴荣为侍中,“判内外兵马事”,主管中外军事,把军权交给柴荣。

    因为郭威生病,后周的文武百官很少有机会见到皇帝,免不了会人心惶惶。一听说柴荣掌管军队,群臣才稍微觉得安心一些。

    这次太庙祭祀,与后唐李嗣源南郊祭天相比,对军队的犒赏少了一些。为此,军中颇有流言蜚语,郭威听说后,很不开心,他把主要将领召到寝殿,斥责一番。

    “自从朕登基以来,一直节衣缩食、勤俭节约。你们也都看到了,朕每天都是粗菜淡饭,穿着更是简单,朕这么做是为啥?为的就是别的地方节俭一些,可以用省出来的银子提高部队将士们的待遇。”

    “如今,后周政府国库里面的积蓄,还有各地进贡的财物,除了供应军队外,已经没多少盈余,别人不知道,你们这些人难道也不清楚?”

    “可是你们做什么了吗?没有,你们只是放纵暴徒血口喷人、胡说八道,不管君王如何勤俭,也不管国家如何贫困,更没有想一想自己有什么功劳值得赏赐,只是一味去怨天尤人,你们的良心都让狗啃了不成?!”

    由于郭威身体不好,又很生气,说出这番话也是歇了几歇,呼吸跟不上来。

    将领们听了后,都很惭愧,也很惶恐,连忙跪地磕头道歉。回去后,他们第一时间追查带头闹事的人,一律斩首,谣言总算终止。

    以前,郭威担任邺城节度使的时候,很欣赏一个叫曹翰的小吏,觉得这小孩聪明伶俐,眼里有活,而且很机灵,于是就安排他去事奉柴荣。柴荣镇守澶州的时候,让曹翰担任牙将。

    后来,王峻死后,柴荣当上开封尹,把曹翰留在澶州。却不承想,有一天,曹翰主动来到汴梁报到了。

    “难道澶州出事了?”柴荣觉得奇怪,自己没有召曹翰来京啊。

    “晋王有所不知,如今皇上卧病在床,您是储君,按理说您应该呆在宫中侍奉皇上饮食起居,可是您还咋待在宫外,而且还净是处理一些芝麻大小的杂事呢?”

    “你说的有道理啊,如今都这般光景了,我怎么还在这当开封市市长呢,眼下最重要的是呆在皇上身边啊!”一语点醒梦中人,柴荣当天就住进了皇宫。

    1月17日,郭威病情加重,他下诏,各省辖市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小事都暂停奏报,如有大事,直接向柴荣禀报就可以。

    随后,郭威又加封冯道为太师,范质为尚书左仆射,李谷为右仆射,升王溥为同平章事,郑仁诲为枢密使,魏仁浦为枢密副使,窦贞固、苏禹珪进封国公,授樊爱能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何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为武信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仍掌管禁军。

    “儿啊,以前为父西征时,看见关中唐王朝十八个皇陵,全部被盗掘,并没有其他原因,主要是陵墓里有太多金银等值钱的陪葬物罢了。你平时喜欢读书,应该知道汉文帝因为节俭,他的陵墓保存完好。所以,为父死后,给朕穿上纸做的寿衣,尸体装到瓦棺里面,不要在宫中停留太久,墓穴不要用石头,用砖就行。”

    “父皇,您一定会长命百岁,切不要胡思乱想。”柴荣泣不成声。

    “你听我说完,孩子。到时候,埋葬朕的工匠和民夫,你一定不要拖欠他们的工钱。安葬后,可以找附近的30户老百姓,免除他们的赋税差役,让他们守护陵墓就中。一定不要修地宫,不要安排宫女守陵,也不要雕刻石羊、石虎、石人、石马,只需要立一个石碑,刻上‘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这样就足矣。”

    柴荣边哭边像个啄木鸟似的,一个劲点头。

    “朕知道你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如果你不按照为父的意思去做,朕死后在地下可就不会保佑你了,知道吗?”他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

    听听郭威同志的临终遗言,再去看看秦始皇的兵马俑,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郭威明白,如果自己不交代这番话,不知道到时候会消耗多少物力和人力,又要劳烦多少百姓疲于奔命。郭威的陵墓在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周王村,也正因为这样,他的陵墓都保存得完好无损,石碑也在。因为人们知道,那里面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

    随后,郭威又特意将李重进叫到卧室。李重进的母亲是郭威一母同胞的四姐福庆长公主。他是郭威的亲外甥,也是郭威看着长大的。自后晋和后汉时期,李重进就一直跟随舅舅四处征战,也是当时后周重臣中唯一和郭威有血缘关系的人。要说,他和郭威的关系,肯定比柴荣和郭威的关系还要亲。

    俗话说“外甥随舅”,论起才能和资历,李重进丝毫不逊于柴荣,而且他比柴荣还年长。郭威了解自己的这个外甥,李重进的战场能力,自然是无需质疑,但就是胸怀和气度略微差了点。所以,郭威对李重进的定位一直就是将军。

    郭威担心自己死后,李重进会不服气柴荣惹是生非,决定在临终前给李重进上上课。病榻前,郭威让李重进给柴荣叩头,行君臣之礼,以定君臣之分,暗示李重进彻底放弃幻想。

    可怜天下父母心,郭威先是提前将内部有影响力的大佬一一除掉,然后又淡定从容地安排完自己的诸多后事细节,他说了一句“吾无恨矣”,于滋德殿病逝,终年5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