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仙药
繁体版

2 鬼谷子

    刘名口中的老先生,是住在村口土地庙里的一位奇怪的老人。老人头顶上毛发全无,额头上长了四个肉痣,脸上短须长眉,爬满皱纹。相貌看起来令人望而生畏。他整天佝偻着身子,一身麻衣破旧不堪,却是保持的很干净。

    自从三、四年前,老人来到赤阳村,就在村外的土地庙住了下来。谁也不知道老人从哪里来,来到这里做什么。

    村里有人见其年老,孤身一人,可怜他,给他送去食物、生活物品,他就收下。没有人施舍,他也不出来乞讨。

    村里的成年人问老人话,他从来不答。

    老人倒是对村里的小孩子另眼相待。有好奇的跑去看他,老人就会给他们讲一些故事,在地上写写划划,教他们认一些字。

    村民陋鄙,却也知道能读书识字的都是贤人,久而久之,也不觉得老人相貌可怖了。村里无论大人小孩,都尊老人为老先生。

    “恩,晚饭后,你把提回来的那些鱼杀洗干净,我将鱼用油炸了,你端一些给老先生送去。”刘母道。

    刘母知道老人经常教刘名识字,已经有三年了,时常叫刘名给老先生送去些吃食之类。

    “好嘞!”刘名道。

    村里的孩子们都很喜欢老先生,刘名也不例外。他几乎每天都要到老人那里听故事、识字,与其很是亲近。

    老先生讲的故事,让刘名格外着迷,有远古的人皇大战蚩尤、乘龙飞天;有神仙打架,怒而头触不周山,连天都要塌下来;有仙人赤松子能够乘着烟雾升空等等。刘名都是百听不厌。

    老人对刘名也格外青睐,除了讲故事,教其识字外,还单独传授了一门打坐冥想的法子,名曰阴符七则,让刘名每天修炼,不可中断。

    老人告诉刘名只要不断坚持下去,就会有异想不到的好处,还嘱咐他不要将修炼之事告诉别人。

    刘名修炼阴符七则至今已经三年。最初时,他还激动不已,臆想自己今后能像仙人赤松子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练了许久,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平静下来,只是每日按时完成。

    晚饭后,刘名将鱼杀洗干净,再用盐腌制一会儿。刘母支起油锅,加热后,将杀好的鱼儿放入锅内,炸至金黄,挑了些火候正好的,装了一盘子,让刘名给老先生送去。

    刘名端着盘子,来到村口的土地庙,在外喊了声老师,迈步进入。只见老先生在屋内端坐,似乎早已知道刘名要来似的。刘名恭敬地将鱼奉上,请老人食用。

    ”刘名,你称我做老师,学得我打坐养神之法‘阴符七术’,你我倒也算得上师徒一场。今日一见,即是你我离别之时。那阴符七则你要勤加修炼,不得懈怠。“老人吃了刘名送来的鱼,平静地说道。

    刘名听说老师即将离开,急道:“老师是要到哪里去?日后到哪里找老师?”

    老人不答,接着说道:“你不久也会离开,这枚玉牌好生收好。日后缘至,你我当还有相见之时。”老人说完,出了小庙不见了。

    老人的话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这时,刘名哪里还不知道老人非凡人。他向着老人离去的方向恭恭敬敬鞠了三个躬,拿着老人给的玉牌细细端详。

    玉牌一面刻有“鬼谷”两字,字体龙飞凤舞,恣意洒脱,另一面寥寥数笔,刻画出一个怪异的人脸,倒是和老人的相貌有几分相似。

    刘名端详了许久,看了看空空的小庙,小心收起老师赐下的玉牌,拿着盘子返回家了。

    老人的离去,没有给村里造成多大影响。对于孩子们来说,也只是少了一个说故事的人,少了个寻找乐趣的去处,不久就淡忘了。

    刘名没有将老人的秘密告诉任何人,只是找母亲讨要了结实的丝线,用丝线穿了玉牌,结绳后贴身戴在胸前。同时刘名谨遵老人嘱咐,每日夜里修炼阴符七术。白天刘名依就和萧晓、卢燕儿、樊进等小伙伴们游荡于田间、小河边、山林中,玩的不亦乐乎。

    这一天,刘名与几个小伙伴逛完了山头,回到家中。刘父已早早在家,刘母抱着刘仲坐在一旁。家中气氛有些沉重。

    ”哥哥,爹爹要去修长城了!“刘仲没心没肺地对着刘名喊道。

    刘名疑惑地看向父亲。

    ”唉——,官府有令,征用劳动力到鲁地修长城,时间半年。这次轮到咱们家出人了。“刘父叹了口气,对着刘名说道。

    鲁地实际上是旧时的鲁国,秦王一统天下后,旧时的诸侯国都不能再称国家。大秦朝廷在鲁地修建长城,是为了抵御北狄的侵扰。

    ”爹,我去。“刘名知道家里的庄稼还差一个月就要收割了,自己因为年龄小,根本无力承担,如果父亲离去,家里就没人收庄稼了。

    “胡闹!你去了能干什么?”刘父大声叱道。

    “我可以搬石头。”

    “那还不如在家里做农活。劳役可不比种庄稼,别说是小孩,即使大人也难以承受。去年萧家的大兄随蒙将军开山修官道,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听说,死在工地上人不在少数。更何况你如今年龄尚幼,也不符合征召要求。”

    “田里的稻子过一个月就成熟了,我可不会收割。”刘名听了父亲的话,低声咕哝道。

    “这正是我和你母亲担心之处,可是官命难违啊!”父亲无奈地叹息道。

    “他爹,不要太过烦忧,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总是会有办法的。”刘母安慰刘父道。

    数天来,刘名家里气氛压抑,对于刘父即将到鲁地修建长城的事一筹莫展。几番思量也只能是,收稻子由刘名母子共同完成,先走一步看一步了。既然家里的事定了下来,全家又对刘父服劳役的人身安全担心起来。

    半个月过去,刘父离开的日子渐近。刘名也不再出去与小伙伴们胡混,每天跟着父亲学习些农活,准备秋收农忙。

    这一日,刘名和父亲从田间回家。两人边走,父亲边交代着田间事项。父子两到村头,发现有不少村民聚集,走到近前,是严里长正在宣读官府告示。

    原来始皇帝欲征五百童男童女,出海访仙,为其求取不老仙药。家里有八、九岁孩童的,可自愿报名。一旦哪家的孩子被选中,可免除劳役、税赋,还有一定奖励。将来如若能够求来仙药,加官进爵,满门富贵也不在话下。

    仙人的传说,在百姓中倒也流传甚广。海中有仙岛,仙岛上住着神仙,他们无忧无虑,长生不老。大秦的名山大川中有修炼的方士,得道后就能飞升成为神仙。神仙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有长生不老药也不见怪。

    刘名父子弄清楚由来,继续往家走去。

    “爹,我要去寻仙求药。”沉默了一会儿,刘名对父亲说道。

    “那神仙只是传说,有谁见过?倒是听闻海上甚是凶险,出海远航都是九死一生。”刘父拒绝道。

    “可是这样父亲就不必去修长城了呀。”

    “不行,你不能去。”

    父子两边走边说,刘父根本无意让刘名去寻那什么神仙。刘名再三要求,刘父仍是执意不肯。

    回到家中,刘名又将朝廷征召童男童女出海访仙之事,与刘母说道一番,表达自己寻仙求药的愿望。

    “母亲,父亲即将赴鲁地服劳役。一个多月后家里的稻谷就要收割,我尚无力承担,您又身孕在身,眼看家中难以为继。而今,我若能去访仙求药,父亲就不必离家,恰好解了家中的燃眉之急。况且访仙也不是什么万劫不复之事,毕竟是为了皇上求取不老仙药。朝廷自会考虑周全,保护好寻仙之人的性命。”

    “名儿,你自出生就跟随我们身边,从未离开过家。这出海又不是寻常离家远行,你如何能够照顾好自身?寻仙之事还是不要做想了!”刘母听了刘名的说辞,一口回绝道。

    “父亲、母亲,我虽从未离家,却早有出去闯荡,学些本事的心意,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如今朝廷征召,出海寻仙,这正是我一直期盼的事情啊!”刘名自从跟老先生学习,早就想出了小山村,看看外面的世界,无奈自己年纪尚幼,此次乃天赐良机,自然不愿意轻易放弃。

    刘父刘母也知道家中难以为继。刘名应召寻仙,对这个家也不失为一个转机。只是将自己亲手养育的儿子送到未知的危险中,他们实在是于心不忍。

    “名儿,让我和你母亲思量后再行决定吧!”刘父知道儿子说的在理,有些无奈道。

    又是几日过去,刘父去鲁地的日子越来越近,刘父刘母依然不忍刘名离家而去,刘名则坚持不下。眼看无法再拖延下去,在刘名的坚决要求下,刘父终于同意刘名去做那访仙的童男,将名报了上去。

    “刘兄,听说你家刘名报了名,做那童男出海寻仙求药?”一天下午,几个村里的大人遇到一起,向刘父问起刘名欲出海访仙之事来。

    “唉——,那孩子一心要去,我和他妈劝也劝不住。我家里的情况,各位兄长想必也知道,我若去了鲁地修长城,家中的庄稼却是无人收割了,干脆就应了他。”刘父叹息道。

    “那出海可不是好玩的,我听说海上起的大风能把房子都刮倒,吹起的大浪比那小山头还高。船儿若是遇上了,被大风轻轻一吹,被大浪轻轻一拍就翻了,人哪里还能保得性命?”

    “听里长说,此次出海,朝廷专门建造了巨大的楼船,船身有几十丈长,一艘船上就能坐四五百人,船体坚固的很,根本不惧海上的风浪。此外,领队的是齐地的方士徐福大人。据说徐福大人有夜观星象,未卜先知之能,海上有了风暴也能够带领船队提前躲避。”

    “我听说大海深处有海兽,个头大的比房子还甚,根本无法抵挡。海中还有暗流,船儿遇到,被吸了进去,再也无法出来。”

    “里长说一起出海的除了些经验老到的船长、船工,还有大秦的勇士,绝对能保得船队安全万无一失。”......

    几个大人在一起议论纷纷,对于出海访仙都是畏之若虎,倒是刘父了解了不少情况,像是要给自己打气一般,反而对出海的安全信心十足的样子。

    大家听了刘父的话,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对送孩子出海还是不以为然。刘家送孩子去寻仙也是逼不得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