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40年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拼搏高二

    等马龙坐到倒数第二排的座位上,左手边又传来一个声音

    “小龙,暑假回老家了?怎么一直没见到你?”

    这是朱文正,人长得有点胖,但胖脸也是显得有点帅气,大伙都喊他“老猪”,还因为跟朱元璋侄子同名,所以还有时喊他“大都督”。志向是清大,偶像是比尔盖茨,想去麻省理工留学,学习高科技回来建设祖国。他老爹是积。潭医院副院,母亲是京大医学院任教授,同时还是北-大-医院任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全家住在西海南边,每次都是跟马龙一块骑车上学,经常同行的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名叫朱文秀,长得那叫一个漂亮,眉眼如画、肌肤赛雪、容颜清丽脱俗,也在一个班。马龙没见过他爸妈长得咋样,反正朱文秀这人算是马龙认识的人里面,长相最为出众的一拨,跟长大后的李莉同样让人惊艳。

    同行的路上,朱文正经常喊马龙小老弟,马龙则嘘他别乱喊,万一到时候做了他姐夫,他还得改口。朱文秀也不出声反对,就是白眼乱翻。

    可能受了她父母的影响,朱文秀的高考志向直接京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全国医学类高校综合实力中的头部存在。

    “是呀,基本都在老家混了,家里老太爷、老太太岁数大了,平常我又不方便回去,所以放了暑假多陪陪他们”

    马龙的这些同学并不知道马龙家的具体情况,只知道他爸是做生意的,即便马龙去酒吧,也只是因为有朋友在那而已。至于四合院?现在并没有后世那么吃香,好多人是有楼房坚决不住平方的。

    这时前面跑来一个小个子,冲着马龙就喊“小龙,你小子不够意思,不说好暑假带我去你老家玩嘛。”

    小个子名叫庞越,学霸,也是个大忽悠,嘴特能说,马龙说他报理科班白瞎了,应该去读法律当律师。志向是先读京大读金融,然后去米国留学,再赚他们钱回国。

    “庞大律师,小心我告你诽谤!还我不够意思,放假了你就没影了,是不是跑沪海了,起哄架秧子也轮不到你呀。”

    庞越老爸常年在沪海那边做生意,平常庞越是跟他爷爷奶奶在京读书,放假了就跑去沪海跟父母住一阵儿。

    几个人一阵打屁。这时前座的朱文秀转过头来“你们几个的暑假作业都写完没,好了就先交给我,一会儿我要收了交老师。然后你们几个跟我去教材组搬书。”大姐大的派头对着平常玩的很好的几个同学发号施令。

    朱文秀是班级学习委员兼数学课代表,开学第一件事就是收数学暑假作业,辅助老师发各科课本。

    几人一看朱文秀发话,马上先拿出自己的作业,看看同学们基本到齐,就每人一排,从后往前开始收数学作业。这时,其他课代表也被朱文秀发动起来,不一会儿,老师讲台上摆满了各科作业本。

    随后,马龙又喊了几个高个男生,在朱文秀带领下,晃晃悠悠往教材组走去。

    到了教材组,几人才发现,人来少了,这次发书是发的全年两个学期的,又让庞越回去叫了几个人,然后领了书、抱回教室、发书,一系列下来,一节多课过去了,各科老师已经过来了一遍,然后各科课代表数好数量,抱着作业给送到各自教研室去。

    最后班主任高松讲话,重点就是收心,高二很关键,要马上进入学习状态,顺便说了今年的课程安排,果然如马龙所料,高二要学完高三课程的。最后老班又讲了,明年学校允许学生参加高考的事儿,但是要通过预考才行,所以,课程要尽量往前赶着学,留足复习时间。

    本来四中就是京城高中里拔尖的存在,而实验班更是尖子中的尖子,所以基本都存有这个心思。听老班介绍完后,都暗暗在自我加压,争取名明年就实现愿望。

    因为高二课程安排比较紧,就没像高一一样,发发书讲讲话就放羊,而是从第三节课开始就正儿八经上起课来,晚上还有任课老师巡查的晚自习,随时解答学生的任何疑问。

    紧张的高二学习生涯开始了。

    ,,,

    晚上九点半,晚自习下课,这时候的路灯还没覆盖完全,只是主要路段才有。马龙的自行车上特意装了摩电灯,然后朱文正自己骑着车在前面走,马龙骑车载着朱文秀在后面照亮。

    骑着车,马龙还在挑逗着朱文秀,“扶稳了大姐,小心掉下去,我的腰免费给你搂哦。”

    ,

    果然小手伸过来了,却是掐住腰间嫩肉猛的一拧,顿时疼的马龙哇哇乱叫,车灯也随着马龙的扭动左右摇晃。引得前面朱文正一阵贱笑

    “该,让你也尝尝我老姐的分筋错骨手,哈哈哈哈!”

    而后面,朱文秀的声音悠悠传来,“还要不要呀小龙,?”

    “不了不了,大姐,我这是关心你,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呀!”

    马龙搞怪的语调引起姐弟俩的一阵笑声。

    一路上三人说说笑笑就到了朱家门口,临走前马龙有对朱文秀背诗:秀住西海南,我住西海北,日夜思秀不见秀,共赏西海水。

    引来朱文秀一声娇叱“滚!”

    “好嘞!”

    开学第一天愉快的度过。

    接下来就是争分夺秒的紧张学习,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任凭马龙有再强悍的记忆力,再好的领悟能力,再重生一百回,马龙也不可能考出好成绩,所以第一周马龙谢绝了任何非重要活动,除了练武吃饭,所有时间都在了高二高三课程学习上。学校安排是一学期学完,可马龙最多准备半学期搞定,剩下就是复习,然后下学期跟随高三学生参加所有模拟考试,可不能在三模时被刷下来,取消高考资格就丢人了。

    到了周末,还是有事情推不了,218项目资料和人员都通过几道中转过来了,而进步局和马达公司的主要人员也已经到位,完全可以开始D-18T航发试制,以及218机体的航材准备。但整体投入巨大,具体投资需要马龙父子确认,还有各种航电、仪表以及其他配套部件,需要马龙父子去找相关企业配合,大飞机项目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个别企业的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没有众多专项部件厂家的配合,或许再过二十年、三十年飞机也无法起飞。

    马龙父子连夜赶过去,一大早先慰问了外援专家,然后在相关高层的协调下,将各任务分解。首先是材料准备,航空合金铝材配方及配套工程师交给西江省,让他们先在本厂生产,然后通过火车运过来,同时全力配合凤龙航空,再加上国内几大重工的力量,加快凤龙航空的合金材料厂以及锻造厂尽快完工投产,然后西江供材料,凤龙这边锻造,因为都是大件,西江那边锻造好运过来很难。

    随后就是航发材料,都是特种合金,也并非大件,所以先交给辽省锦市生产。后续也必然会回归凤龙基地生产,因为后世。马龙曾经听说过,进步局和马达公司之所以业内出名,研发了很多高端航发,最大底气就是研发和工厂在同一厂区的深度捆绑,所以马龙也想做到这一点。

    接下来是航电,则是将技术资料、规格标准、制造工艺和配套工程师分给了川省、京城、沪城、天京、羊市、南市、滨市及安市等十多个地方生产。但最后的集成则回到了凤龙基地。

    然后是液压线缆等,则交给汴市、郑市生产。这个是他们的优势项目,凤龙刚开始建设工厂,

    最后是其他各种部件,大大小小分成了六百多家受控企业或工厂进行研制生产。

    因为现在各企业工厂效益不好,所以凤龙需要出一半研发及试制资金,待各种部件完成后,再集中到凤龙航空进行整机组装。

    整个任务的分配过程,除了凤龙能自己生产的,剩下的就像切蛋糕一样,整整用了五天时间才分派完。

    马龙则是只呆了一天,确认了投资规模及主要部件生产单位,就回了京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