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40年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试车(88.3)

    马龙先打着火,听着比较平顺的发动机声,问旁边的工程师,

    “这车多大排量?几缸的?油耗如何?”

    “6.0排量,八缸,油耗没测过。”

    靠,野蛮的年代,都不注重油耗。

    调整了下座椅,然后马龙熟练的挂挡,加油门,汽车缓缓沿着测试道路走去,然后马龙缓加速、急提速、减速、急转弯、急刹车、倒车、过减速带等等一系列测试下来,然后停到出发处,对等在一旁的工程师说:“汽车整体可以,基本符合预期,还存在一下几点问题,一是加减速过程中还是有顿挫感,也就是不太平顺,看看变速箱是否调教合理,或是发动机转速的匹配问题。第二,刹车行程过大,总不能踩到底才能完全刹住,但也不能太硬,要柔和、省劲而的刹住车;第三、减震系统再加强,可以购买外国的减震系统或直接买国外豪车过来拆开学习,这关系到驾车、乘车的舒适度;第四,隔音问题,这个可能国内跑的车都存在,但咱自己要改进,可以在发动机仓和驾驶舱中间加一层防火隔音棉,前机盖上也加一层。另外就是四门、车顶都要采用隔音、吸音材质的隔音棉或隔音胶,车底钢板内外侧都要喷涂沥青漆,可防止飞溅的石子啥的磕坏铁皮,还能降低轮胎及气流噪声,然后车内底板上再设置一层隔音材料。”

    马龙看着一众工程师正拿着小本记着,就稍停了一会儿,然后接着说

    “咱自己能生产全车的任何部件,但也要分出档次,不能有就完了,比如车载收音机,干嘛用索-尼的,咱生产的不行?感觉不行就研究升级呀,放cd加磁带行不?手动翻带改成自动翻带行不行?手拧调频改成电子自动搜索行不行?另外,喇叭咱自己的不行,那就找国内的厂家联合研发,一定要有高端产品。总之一句话,能自行生产的自己生产,不能生产的也尽量用国货。”

    “强调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发动机一定要加大研发力度,排量分多个梯队,比如1.0、1.5、1.8、2.0、3.0、4.0等等,缸数也分为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等,提高单缸功率,降低油耗,将来买车的不都是单位,还有个人,所以用车经济性作为设计人员务必要考虑。你们只管研发、只管先进、钱的事我来解决,哪怕有所浪费也不怕。”

    “最后再提些小建议,比如车门能否遥控开关锁,倒车镜能否折叠甚至电动折叠?座椅能否电动调节?空调能否自动、恒温?车灯能否更亮些,造型是否能更好看些?”

    说罢,看着梁向东为首的一众设计、制造工程师脸色都有些羞红了,马龙微微一笑,“大家别介意,我的想法有点多,并不是你们的工作不到位,而且有些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当前这辆车,我敢说,看出去绝对百分百回头率,若上市也会绝对抢手,这就是梁总的功劳、大家的功劳,但咱可以做的更好呀是不是?如是做好了,咱还可以出口,跟小众、浮特、宏达、牛头、奔子、巴依尔抢市场,那咱是不是更牛?努力吧各位老总。“

    一番话下来,工程师们又开始兴奋起来。

    马龙又跑到被命名为猛龙的越野车旁,由于是特-战车基础上改进的,底盘较高,设计师特意增加了踏板。

    马龙先敲了敲车身,声音厚重,按了下毫无坑洼,按不动,感觉基本可以当防弹车了。

    先围着车转了一圈,然后打开车门,踩着踏板上了驾驶室,发现里面的装饰跟经典差不多,这时副驾驶进来一名裴姓工程师,给马龙简单介绍了各部位功能,重点是四驱的锁止开关,马龙点点头,然后发动,行走,按试驾经典的套路试了一遍,基本没问题。

    然后开车直接进入40度角坡道,一脚油门下去,顺利封顶。然后绕下来,再走馒头坡,车辆没有自动锁止功能,需要手动挂挡锁止,顺利通过;再过交叉轴,手动锁止后也是顺利通过;然后涉水,1.2米深水坑顺利通过,车内也没有进水。再走泥泞路段,没半轮的漩泥,四轮锁止后匀速通过,成功。然后马龙跑到一旁洗车点,冲掉泥污,再开回起步区。

    下了车来,然后先绕到车的后面说到:“其他方面跟经典的问题差不多,你们自己琢磨去,针对这车,咱应该叫它重型越野车,车身太重了,6.0的发动机也没见得动力有多省劲,还是得提高发动机功率,另外车的后门要改进,咱这不是-战-车,没必要做两段式后门,因为时间长了这种设计容易行走时发出异响,同时上下开门方式个子矮的人都够不到,能否改成侧开门?或者电控开关门也行,车的后杠上可以加一个拖车钩,同时也作为上下后备箱的踏板。”

    等了一会儿记录的,接着说,“重型越野做成这种方正造型的没问题,但拐角折点处还是要有些许圆弧,防止伤人伤己,还能延缓该处掉漆,车顶考虑加一排高亮探照灯,便于野外照路;另外车内也应该增加娱乐装置,比如像经典里那些收音机喇叭等,车内还要增加指南针,内外温度计、坡度仪等仪表,方向盘有些重,有没有液压助力?有的话重新调教,没有的话增加,但也不能太轻,要有力度反馈。”

    “变速箱要针对不同的车型重新设计调教,反应要更迅速及时一些,但要保证可靠性。最后,我希望看到咱能生产出重型、大型、中型以及轻型越野等系列车型,舒适性与功能性并举,经济性也要予以考虑,满足不同的越野需求。暂时就这些,你们都是专家,我起个头,你们可以多造几辆车,然后组成车队,从北方严寒冰雪,到南方涉水酷热,针对不同气候,不同路况,进行长途测试,针对路上发生的各类问题,做好记录,然后加以改进,这也将是我们腾龙汽车以后每款车型的必经之路。”

    说完这些,马龙又看向梁向东,

    “梁总,咱的特钢产量已经上来了,你可以提出需求,比如底盘、车身钢板、前后杠、半轴、变速箱壳,甚至汽车轮毂等等,然后找特钢定制钢材,咱自己集团的东西肯定全力配合,目的是车身减重,但强度增加,另外再通过详细计算,参考各国各优秀车型,进行合理的车身设计,多策并举,把咱的汽车造好,把腾龙汽车的牌子立起来、打出去。在这个过程中,我老早就表过态,花重金挖人,重点是三大件,然后是车身轻量化设计,最后先进的东西要勇于尝试、接受,再接下来就是经济性,再有钱的人也不愿整天开车望加油站跑,影响驾乘体验。”

    马龙的试驾,给整个汽车设计、制造工程师提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接下来就是他们忙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