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40年
繁体版

第四章学校寻宝

    下午回家后,马龙去了自家厢房,把老爸储备的工具翻腾了一遍,重点拿了斧子、錾子、撬棍和短把铁锹,收拾在一起,然后跑去爷爷那里把他的老国防自行车推了出来,跟爷爷说是学车,还真是学车。

    老国防自行车是倒车闸,往前走正常蹬,不蹬也一样行走,但要是反向一蹬,自行车立马刹住,而且国防自行车特别重,特别结实,爷爷当初说用料都是锰钢,有可能吧。所以马龙说学车就是要适应下在如此身高下,还会掏腿骑车不。掏腿骑车是当年小孩子都会的初学车技能,先从贴车(左脚站在左侧脚蹬子上,右脚使劲蹬地,自行车有个初速度后,收起右脚,站在自行车上滑行)开始、再练掏腿(右腿从自行车大梁下穿过踩右边脚蹬子,身子偏在大量左侧骑车)、再长高点骑大梁(屁股够不着车座,但总算是裆在大量上,左摇右晃的骑车了)、最后坐鞍座(正常骑车)。

    目前这个身高,也只能是掏腿了。马龙刚开始不适应,不过很快就能顺利骑行了。

    到了傍晚,马龙把收拾好的工具拿个兜子捆上,又顺了个电棒儿(手电筒),拿了两个蛇皮袋,就骑车奔着初小部赶去。热泉村就在马家台隔壁,也就一里多地,村子都快挨上了。到了那,一看,果然没人,小舅刚结婚不久,正跟小妗子腻乎着呢,反正学校也没啥贵重东西,暑假期间,他白天值班,晚饭回去肯定不会再跑过来,只不过临走前把灯打开装下样子罢了。

    大门也不关,实际上基本从来没关过,白天偶尔有村里的小孩过来,一擦黑,小孩一个也不敢在这了,可能是遗留下来的恐惧,大人也基本上不在晚上进小学部大院。小学部在村子边上,马龙从自家骑车过来,一直骑到办公室房后,一个人都没碰见。这个年代,村里也经常断电,晚上照亮就各显神通,有用煤油灯的(那时候叫洋油灯),有用蜡烛的,也有用嘎斯气的(电石),牛气点的就用汽车电瓶带个小灯泡。所以没事晚上大伙都不愿在外面瞎溜达,村里大队部那里倒是人多,抹黑侃大山,东家长李家短的各种八卦,小孩就在大人周围躲猫猫,瞎转悠,不久也会都回家猫觉。

    要赶前世这个年纪,马龙也不敢大晚上跑过来,不过嘛,重生一次,心里的恐惧一点都没有了,若有宝物那更是热血澎湃了。

    马龙先爬到学校围墙上面,四处看看,发现没有人,离学校最近的房子也在50米开外,动静小点应该没人会注意。于是找到前世印象里的整天跑老鼠的洞口,拿斧子錾子开始扩大洞口,把砖凿松了就用撬棍往里捅,不一会就出来一个基本能容身钻过的圆洞口,马龙先从兜里掏出一个过年剩下的小洋鞭,点燃从洞口扔进去,啪的一响,顿时传来几声老鼠的惊叫声,看来没有蛇。

    马龙拿手电筒从洞口往里照着看了下,还有老鼠逃窜的身影。而洞口附近,堆着不少砖头瓦片,这都是历届学生们从破洞口扔进来吓老鼠的,里面不少还是马龙自个扔的。马龙把脑袋探进去试了下,发现能过,就带上了从家里翻出来的棉纱口罩,拿着撬棍和两个袋子从洞口钻了进来,手电照射下,地下室有些浮尘,估计是刚才捅咕洞口时飞起的。马龙也不在意,随着他走路,群鼠避易,他出来时怕有蛇,还特意在鞋子外又套了一个中筒雨靴,这就踩啥也不怕了。

    地下室不大,估计二十多不到三十平米,空荡荡的,不过在角落里有一个破楼梯,看似人为破坏的,楼梯顶是后来封上的,不过从地下看,痕迹比较明显。但楼上,马龙去过多次,实木地板,完全看不出来。地下室的地面是用红砖竖着铺的底,那撬棍的尖头也戳不了啥,啥也没有?

    在地下室的另一角落,堆着几个残破的箱子,马龙翻了翻,有几本老版的圣经类的书籍,英文的、繁体字的都有,还有一箱蜡烛、灯座啥的,蜡烛都已经变形瘫软了,别的没啥了。

    马龙一阵惊奇,难道不在这里?或是传说有误?马龙不甘心,把这几个箱子连推带翘的挪到一边,箱子底下铺着一块油毡,时间久了,油毡和地面紧紧贴合在一起。马龙伸手用力揭起来,发现地下的红砖铺地没那么整齐,缝隙也比较大,有门儿。

    马龙用撬棍配合,用手把红砖一块块起出,红砖地下看样子是松动的,因为有三合土块,马龙马上用短把铁锹开始挖土,果然30厘米左右挖到了东西,慢慢清理之后是一个竖着的橡木桶,看样子封的比较严实。橡木桶常用来做葡萄酒的储存罐,防水效果毋庸置疑。

    整体拿出来有困难,马龙用斧子錾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橡木桶破开,手电照下去,立马反射出黄澄澄的光芒,发了,真的发了。整整齐齐一堆金条,还有几个油布包裹,马龙伸手先把油布包裹拿出来,有四个包裹像是书,比较方正,其他的就各种形状了也不知道是啥,不过包的倒是严严实实的。一边拿,一边数,总共八个包裹。把包裹取出来,下面看着就都是金条了。马龙基本上把身子都探进去了,才勉强够到底部,金条一边往上拿,一边数着,都七十多根了,还有不老少,这也拿不回家去呀。

    行了,小身板承受不了这么多,马龙适可而止,把拿出来的油包一个个递到洞口外,然后再把七十多根金条几根几根的从洞口送出去,工具也先不拿了,放在这,下次再来。

    爬出了洞口,马龙把油包装在一个袋子里,把金条装在另外一个袋子里,正好国防自行车的托货架左右各有一个可折叠的托架,左右一边一个,正好。安置好这些,马龙又跑回来,捡了些破砖头,烂木头堆在洞口处,免得白天被人发现,虽然很少有人过来,但万一呢。

    小心翼翼的推着自行车回家,路上还真没碰上啥人,有个骑自行车的经过,黑灯瞎火的也没人注意他。进了自家院子,院子里没人,估计这时候爸妈他们又跑到村里的晒谷场那里跟人聊天去了。马龙就把车停到了厢房门外,然后分批次的把金条,和油包袋子搬进厢房,厢房里有个破柜子,木制也不好,但比较厚实。不大,但也比此前橡木桶要大不少,以前存的都是马龙自己的私藏,比如玻璃球,贴青蛙,弹弓,木制小手枪、洋火枪、木制刀剑,还有帕子(用纸叠的,跟小伙伴互扇,把对方扇翻就算赢),还有不少小人书。这就是小马龙的百宝箱,记得前世长大后再回老院看,小木箱还在原样摆在那,连小偷都看不上那些玩意,只有马龙把玩着这些泪流不止。

    马龙把金条和包裹先放进百宝箱,再把各种小玩意盖在上面,踏踏实实出去了。

    接下来几天,马龙就跟蚂蚁搬家似的,把剩下的金条都放回了厢房,最后数数,整整一百六十五根,马龙用自己杆秤称了下,每根正好一千克。难怪呀,后世还专门有外国人以神父名义过来这个小地方,又是要教产,又是翻建教堂的,而翻建完教堂后,据说外国神父再也没来过,他们就是本着这些玩意过来的。嘿嘿,不好意思了,截胡。最后一次去时,马龙把圣经书籍全放进了橡木桶,盖上,填土,铺油毡,摆箱子,然后拿破扫把破坏脚印,最后把工具都拿了回来,洞口用砖头和泥照着原样又封上了,做旧,还往上撒了泡尿。完美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