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不住的列车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 等而下之

    又一位好心的打破了万籁无声:“送二弟先回家吧?”克全被昏昏沉沉地再一次送上出租车。

    被驾驶员喊醒后说:“已转了三圈了,”才下车,没有和相迎的太太打招呼,没有和相迎的贝贝打呼应,进屋一头倒在沙发上,瘫软地躺了下去。

    “因为你没有提出自费,自费用药会好一些,特别老人家用药超出费用,自费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克全猛然从沙发上跳了起来:“我提出过自费,你们没有采纳!更不应该人老了,就省去该用的医疗费用!”克全入梦惊醒,幡然醒悟地说。

    原来是电视机画面传来的声音,正在辩论医保费用的限制,和住院时间的限制,以及医疗自费的问题。

    电视里的嘉宾之间辩论道,医院把医保费用总额摊派到每个科室,超出额度有处罚的规定,自然而然形成潜规则。首先对年老的、生存希望不大的病人,用药得到一定的限制。尽管家属救人心切提出自费,医生也会三思而行,也会好心相劝“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意思不要再乱花医疗费。

    医生的怠慢,医生的省药省钱拖垮了父亲,不留情的时间,不愿留住父亲。在90多岁的老父亲面前,医生除了安慰安慰家属,不再花太多的时间做深入检验,不再花太多的医疗费,延续年已古稀的生命。

    “年纪这么大,不要再折腾了,”医生说得好听。

    他们不了解父亲,母亲在世时,父亲还是那棵树,那座山,还是钢铁汉,身体还是棒棒的。是母亲走了,父亲的心走了,身体才日甚一日日暮途穷。如果医生加速检验,了解父亲的心理,了解病情的起因,不仅懂得医术也懂得心理,正确及时的用药,生命延续5年绝对没问题,提升该区域整体健康指标,整体长寿指标,体现宜居环境大有裨益。

    年纪大小不是判生与死的标准。年纪大没有综合病症,没有并发症,只是第一次得病,第一次得肺炎,第一次肺有积液,第一次住院治疗。就得到“不要再折腾”的照顾,实际是推辞,实际是消极的巧言令色,省钱省药,为年纪大提前判了死刑。

    一生与世无争平平淡淡的父亲,最后的生命里程,仍然与世无争平平淡淡,没有奇迹发生,也不奢望奇迹的发生。在虚情假意,在墨守成规的潜规则中,生命戛然而止。

    电视机里继续传来:

    “年老了,就可以这么敷衍敷衍,不当一回事吗?”

    “多么可怕!人老了多可怕!”

    “人都有老的时候,到自己老了,别人也是说说好听话,敷衍敷衍,后悔来不及了。”

    “年老的生命,就不该重视吗?生命有这么划分吗?”

    “生命应该一视同仁,但是有医疗费用的限制,自然而然就会考虑到轻重缓急。”

    “年老的生命力竞争不过年轻的生命力,费用紧张的情况下,让年轻的先用。”

    “那就是怕医疗费用超标吧?怕扣奖金情愿舍去老人的生命。”

    “费用超标,也不能先嫌弃重病人和老人。”

    “费用超标,整个医疗科室都会受到牵连,一个人超标,其他人会另眼看待你。”

    “自然规律人人都会老,人不可以不老,那就不可以敷衍敷衍老人。”

    “我们的城市以人类长寿为荣。人类长寿是现代化城市,经济发达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善待老人,是提升城市国际化形象的重要指标之一。”

    “社会也会老龄化,老年人的服务行业,医疗行业,养老行业跟不上,社会不会进步只会退步。”

    电视机里的嘉宾之间争论不休,你一句我一句,有问有答,有的争论得面红耳赤,有得争论得愤愤不平。电视机里出现画外音:“真的在人命关天时,医生不会昧着良心,不会袖手旁观,会尽心尽责去医治的,医生不会让医疗事故发生,并且有医疗事故判定委员会。”

    这些辩论的结果好坏,对克全的父母来说都晚了,对社会上弱势群体将会带来益处。当然高深莫测的也有,没有事故发生不等于优秀卓绝,没有消极不等于勤奋,没有怠慢不等于尽力,穿上白大褂不等于白衣天使。消极和勤奋,怠慢和尽力,速度与激情和散漫与颓废。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又有谁去衡量?意识力的天平秤有谁来评判?

    正是无法衡量与评判潜规则的深浅,正是无法衡量与评判良心的大小,正是无法衡量与评判意识力的强弱,克全尝到哑巴吃黄连,无法用语言来表白,内心深处苦不堪言,肝胆欲碎。

    正是亲身经历的老人,无能为力左右自己,无能为力改变最后一段生命里程,只能随俗沉浮任人摆布,无奈地刹不住开往生命终点站的列车。生命无力挽留,时间无力挽留,生命不再继续,时间仍然继续。直到生命停止,时间永不停止,时间列车没有终点站没有尽头,永远刹不住。

    揣摩电视屏幕里辩论的话音与语气,那是多么的激烈,那是多么的可怕,那是不容易被人发觉的潜规则,还好这条见不得阳光,潜在水下很深的潜规则,被电视台各行业众多嘉宾深度地挖掘,毫不掩饰的公开曝光。

    医生不一定都是白衣天使,白衣天使一定是医生。白衣天使的医生善良纯洁,大公无私的会爱惜每一条生命,会对天下病人无私的对待,公平的救护。而貌似穿白大褂的白衣天使,私欲膨胀,偏见待人,给白衣天使抹上一笔墨迹。

    被电视机里争辩声惊醒的克全,还在思索分辨屏幕里各抒己见与是是非非。被身边晃来晃去毛茸茸的尾巴吓了一跳,贝贝早已等得不耐烦了,依然善解人意用它的尾巴提醒克全,该去用晚餐了。它趴在克全身边已经很久了,只能用力摇晃尾巴,分散克全看电视机屏幕的注意力,引起对它的注意了。

    这么久没和贝贝一起互动,一起玩耍,一起走走,贝贝热情不减依然亲密无间。

    晚饭,克全太太为了分散克全的心思,边吃边谈起贝贝近况,贝贝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活络,走路缓慢,胃口不佳。上次一起去父母家回来,贝贝又经常显露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情绪。逗逗它、不再兴奋,惹惹它、不再生气。今天见到你,情绪是近几天最好的一次。

    克全太太把贝贝送去宠物医院做过治疗,医生说这个年纪已经很不错了,毛色还是那么好,眼睛还是那么亮那么蓝。想吃什么就给它吃什么,不要担心什么。

    这熟悉的话,怎么和对老人治病的说法差不多,那是有医保制度,那是有费用限制,那是医生用自己良心来衡量的规则。

    对贝贝来说还讲什么人间的规则。

    克全放下碗筷,急不可待地牵贝贝出门,亲自体验一下贝贝的近况如何。在白雪皑皑的草地边歇下,“真乖,没见过这么乖的哈士奇,”这句小女孩的声音,让贝贝默想了一会,仿佛想到了什么,辨别出这熟悉的声音。贝贝起身看了克全一眼,心领神会,一起往消失声音的方向看去,那是往家的方向,他们同时起身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克全也想到了那熟悉的声音,那是曾经母亲同样的声音,同样的话语,莫非父亲已到天堂,他们已经团聚,母亲托人带话来到人间。克全心驰神往。

    冷风徐徐,树叶离开树枝飘落在地,将化为春泥更为护树。天下儿女长大成材,离不开父母的栽培,和辛勤的耕耘。而儿女却不能保护父母生命长久,眼看父母远远地离开儿女,远远地飘向不知名的远方。

    贝贝步履蹒跚,四肢无力走一会休息一会,本以为像以前那样恋恋不舍,而岁月留痕,现在的贝贝已力不从心无暇顾及,那一片白雪皑皑的草地。

    光阴似箭,贝贝失去的年华一去不回。它不再留恋草地上覆盖着的白雪,它不再像以前那样贪玩,那样活奔乱跳,赖在地上不想回家。它疲惫不堪,它黯然无神,无法想象年轻时一蹦三尺高,拉起雪橇奔跑的哈士奇。年老的体力下滑一泻千里,衰退之快不可思议,反而需要克全来拉着它提起它往前走。

    回到家,克全对太太和女儿讲亲身体验的贝贝状况,她俩表示早已知道,令他惊讶万分。她俩表示,他这两年一直忙于父母,没有仔细观察贝贝。她俩不想再打扰克全,增加克全心理负担。

    贝贝是女儿领进门的,和女儿最亲,当然最舍不得的是女儿。

    三人分析贝贝体力衰退的速度,和目前身体的状况,觉得不要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

    第二天,克全和女儿带上贝贝来到宠物医院。从墙上挂的医生简介中,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女医生。

    女医生给贝贝做了全面检查,反应出贝贝的血压爆表,血糖爆表,肾脏肝脏指标都严重超标。“贝贝已经来看过,短短的时间衰退得这么快,长时间活动不足,圆鼓鼓的身材,已没有哈士奇的神态,脂肪堆积,各项指标爆表,再加上年纪一大把,按哈士奇的平均寿命,你们也尽责了。”医生知道我们想问什么,把我们想问的话,提前作了解释。

    女儿心不死的,含着泪水用期待的眼光,几乎是哭诉:“医生能医治吗?还有救吗?救救它好吗?”

    “还想救治?就先住院进一步检查,然后给它吊针用药,”医生欣然同意救治。

    女儿为贝贝办好住院手续,亲眼目睹男护士把贝贝抱进笼子,放在床位上。贝贝“嗯嗯哈哈,叽里呱啦”好像不情愿地自言自语说话,没有大声叫喊,瞪起一对蓝眼睛,目送我们离去。

    贝贝有自知之明,一反常态,没有急得乱蹦乱跳。

    有一次,克全一家外出旅游,把贝贝送到宠物店寄养。贝贝在笼子里不停地抓狂,扒拉铁框,不停地叫喊。那种急吼吼,歇斯底里叫喊声至今历历在目。这次贝贝却百般温顺,自知体力不支,得病需要住院治疗的缘故吧!

    家人都心里明白,时间列车飞速而过,开过贝贝童年的站台,开过贝贝青年的站台,开过贝贝中年的站台,开过贝贝老年的站台,正向终点开去……。

    以前那些被时间划过的日子,飞速而去,一去不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