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不住的列车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入骨相思

    煎熬的岁月里,竟无人解知心苦。父亲的世界被厚厚的乌云所笼罩,不见一丝光明。他的心,就像一片荒芜的土地,贫瘠而荒凉。痛苦的他心中滋生浓烈苦涩的五味杂陈。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也是一种无人只解的痛,痛得深入骨髓,痛得让人心疼。

    母亲的离去,冥冥之中带走了父亲世界里的全部色彩。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那些相敬如宾,那些相濡以沫,那些共同度过的日日夜夜,都随着母亲的离去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试图寻找,试图找回那些失去的色彩,但无论他怎么努力,那些色彩似乎永远地消失了。父亲生活里没有了这些色彩,精神散乱恍惚度日。

    克全尝试过各种方法,试图引导父亲走出这片荒芜的境地。陪他海阔天空东扯西扯,带他外出走走,迎着朝阳晒晒太阳,夕阳西下看看灯光秀,甚至尝试用药物治疗来缓解他伤心欲绝的痛苦。

    每一天,父亲都在萎靡不振中度过。经过四处走走四处看看,经过药物治疗,父亲意识有所增强,他尝试去接受这个事实,尝试去适应没有母亲陪伴的日子,没有母亲的生活。但他情绪低落怅然若失的幽魂始终如影随形,无法摆脱。看着父亲日渐消沉,克全与家人们持之以恒给与父亲更多的陪伴,希望时间能够治愈一切,希望父亲能够重新找回生活的色彩。

    一位好心的亲戚建议,父亲的起居生活,吃穿习惯,举止谈吐都离不开老家的习俗。在老家找一位中老年妇女过来帮助父亲的起居生活,有老家的生活气息,有老家的风俗习惯,让父亲的生活习惯有所依托,不再感到一切陌生。

    自那以后不久,一个远道而来的老家远方亲戚被请来照顾父亲。她的到来给家带来了新的色彩,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天空,让这个家庭一闪一闪新的希望一个接一个。

    这位远方亲戚,一位年过半百的妇人,满身散发着浓厚的老家乡土气息。她嗓音热情而响亮,一进屋就让人感到一股热情洋溢。她用家乡话和父亲交谈,让父亲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父亲的眼神出现久违的光亮。但更多的是生活自如,交谈自如。

    这位远方亲戚以前是父亲老家的邻居,父亲离开老家那年她刚出生,虽然父亲不记得她是谁的谁,但是这位远房亲戚谈起老家的往事,桩桩往事都让父亲记忆犹新,有的往事如烟,在远房亲戚的详细说明下与提醒下,父亲还是能回想起来。父亲还好奇地问老家现在的情况,远房亲戚更是不含糊地娓娓而谈,她向父亲描述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种的苞米种的麦子全部机械化了,不再单靠人工了,以前缺水的农田现在自动灌溉了,整片整片的农田连在一起望不到边,让机械化大显身手。农户都转为居民住在城镇里了。

    父亲听了兴奋不已,但对自己居住过的地方依然产生怀疑,水源引进来非常困难,工程巨大,他提问:“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现在水源足吗?”远房亲戚笑了起来:“早就有水了,而且您小时候居住的地方是开发区了,全是工业没有农业,居民全是工人没有农民了。”远房亲戚说后邀请他回老家看看。父亲说老家居住的地方成为开发区之前去过几次,后来听说都搬家了,去老家一次不像以前找人那么方便了,再后来一个个没有音讯了。

    远房亲戚竖起大拇指:“您是咱家的老寿星,如果您想回老家,我陪您去。”父亲摇了摇头,是因为母亲不在了而感到回去没有意义。他看着窗外看着远方,好像想起了了什么,好像想起了以前好多好多事。他的眼里满盈的思念和遗憾。

    一旁的克全,看着这一切,想起父母以往确实没有改过老家的习俗,保持着老家传统,保持着老家的乡音。经常在休假日,过年过节的时候,做一些老家的食物,除了包饺子,还做高庄馒头和枣饽饽。克全记忆最深刻得是,母亲坐了半天的公交车,走了半个多小时路程,她忍着膝盖的疼痛,亲自到克全的旧时居住地,送来亲手包的饺子和枣饽饽,只为传递那份老家的传统和深深的爱意。克全后悔当初没有多留一会儿母亲,让她歇一歇吃好饭再回去,后悔当初没有珍惜那份母爱,但现在,他只能将那份思念深埋心底。那些曾经看似平凡的老家食物,现在却成了无法替代的珍贵回忆,他感慨万分,那些曾经看似平凡的习俗,如今却成了永远的遗憾,懊悔不及。

    母亲去世后,她留下的不仅仅是家人们心中的怀念,更是那份勤俭持家,勤奋为家,那份坚持那份信念那份希望,在母亲的料理调教下,各个孩子有模有样出人头地。

    这个远方亲戚的出现,或许为父亲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的心灵得到了慰藉。她用家乡的习俗和口味,为父亲烹制美食,希望能让他找回失去的家的味道。每当饭点时分,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父亲的脸上也渐渐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远方亲戚竭诚相待将心比心的照顾父亲,也是因为她亲身经历过夫妻分离,经历过夫妻携手走过的无数风雨岁月,最后天各一方。她的经历让她感同身受父亲的痛苦和思念,也懂得如何来安慰和陪伴他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在远房亲戚细心的照料下,父亲的情绪似乎平复许多。他开始慢慢学会接受这个现实,那种身边没有母亲的日子,那种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他开始慢慢学会接受这样的习惯。他知道,母亲不会走远,母亲一直在看着他,希望他好好生活。现在,在远房亲戚的帮助下,他有了更多的精神力量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但心灵的伤口往往比肉体的伤口更难以愈合。天有时好时坏,人也有时好时坏,父亲的心境如同深秋的天空,时而晴朗,时而乌云密布。他反复询问母亲离世时的年龄,像是在寻找一个能让他接受的解释,或者是一种内心的平衡。每当此时,克全总是耐心地回答,小心翼翼地引导父亲走出这片内心的泥沼。

    有些时刻,父亲又如被愧疚淹没,他怀疑母亲早走他一步,是因为生他的气才选择离世。他甚至希望克全能找回母亲,让一切回到那个平静的过去。他后悔没有坚持住,既然相伴就应相伴到底。过去的时光无法挽回,这是生活的无情和宇宙的变化无常让人们无从抗拒。

    远方的亲戚深知这一切,她用理解和耐心的陪伴照料着父亲走过这段艰难的旅程。现在父亲所经历的是一种心灵的折磨,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深深留恋,也是对未来的深深恐惧。她教克全如何与父亲沟通,如何顺着他的思绪,顺着他的话音,不去触碰那份脆弱的心灵平静。

    一天,克全带回了一杯飘着浓郁香气的咖啡给父亲。父亲闻了一闻香气扑鼻,立即抿了一口,眼中闪过怀念的思绪。“这是你妈以前喜欢的口味。”他轻声说道。克全默默地听着,他知道这是父亲心灵深处的声音,是对母亲时时的想念。

    “你有没有发现你妈用的药里有毒?”父亲提起了精神忽然冒出一句。克全愣了一下,然后回答:“我会去查查看。”这简单又肯定的回应,没有让父亲再有想象的空间。

    那一天,父亲的精神似乎好了许多,他开始谈论起人生的道理,他坚信做人的底线是不能对不起他人的,否则寿命会受到影响,会折寿。他还谈起了历史,特别对比历史人物,多做好事的寿命长,多做坏事的寿命短,对一些历史人物人生的感慨,也对一些历史人物人生的惋惜。再把自己比作历史人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然后他开始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那些关于公私合营的往事,见一人最困难的时候,帮他渡过难关,等于挽救了他一家的生存。关于母亲忙里忙外,又辛勤捡煤渣补贴家用的日子,每一个细节都如同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最后他长叹一声:“你母亲真的吃了很多苦啊!”

    这小小故事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情感起落,人生的变化无常。在面对生命的巨大变故时,人们都是那么的渺小和无力。但正是那份深深的亲情和记忆,让家人有了力量去面对这一切。家人希望父亲能早日走出心灵的阴影,找到内心的平静。

    没过多久,父亲再次反复,陷入了神思恍惚的状态,口中念念有词:“我今年要走,今年不走,你母亲年龄比我大,就不会是我老婆。”克全听了原来如此,怪不得父亲问母亲走时的年龄,克全心慌意乱,带着恳求的语气说道:“爸,你不认路,不能乱走啊!这里的一切都需要你。”

    听到这话,父亲陡然变得固执起来,他反问道:“那什么时候走?”克全一时语塞,急中生智顶了一句:“你问我,我问谁?”

    “就问你!”面对父亲的倔强,克全无奈地选择了退让:“我找人问问。”父亲却一根筋地追问下去,克全再三回避性的回答,显然让他有些措手不及。经过一番纠结,父亲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没有答案,于是他选择了沉默。

    可是,父亲的状态却每况愈下。有一天,远方亲戚打来电话,说父亲夜间行为异常。她描述着父亲光着膀子拿着扫帚,仿佛在追赶什么土匪。他不仅把凳子推倒,还把被子甩到地上。

    当远方亲戚尝试安抚他时,他警惕地问道:“你是谁?你是他们一伙的?”即使远方亲戚解释了很多,父亲仍然半信半疑。直到远方亲戚表示要帮助他一起打土匪,父亲才安静下来。

    休息过后,父亲似乎把远方亲戚当成了女儿,嘴里又重复着那句令人不安的话:“我今年要走,今年不走,你母亲年龄比我大,就不会是我的老婆。”

    克全之前听过这句话,但最近频繁的出现让他不禁担忧。他观察到父亲的状态时好时坏,这种不确定性让克全意识到父亲可能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这种病症不仅会让患者自己感到痛苦,更痛苦的是身边的亲人。看着父亲时而糊涂时而清醒,时而前言不搭后语,时而前做后忘记。更严重的是父亲看淡生死,要追随母亲去。这无形中给克全和家人们上了一把精神枷锁。

    生时的长久相伴,死后影子依旧相伴,在生与死的交界处,母亲的心灵似乎与父亲的心灵依旧紧密相连。即使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她的影子却依旧在父亲的心中徘徊,继续诉说着未尽的故事。这种生与死的交织,给克全和家人们置身于无尽的黑暗之中,无法找到出路。

    心灵之间的契合,无需言语来表达,便能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它是心灵之间的长期磨合长期契合,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存在,如同空气般无形,却能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相辅相成的契合点,理解其中的意境,才能体会到那份无法言喻的深情。

    近来,每当夜幕降临,父亲总会默默地坐在窗前,凝望着远方的星空,思念着母亲的音容笑貌。那份思念之情如同一道深深的伤痕,永远地刻在他的心底。他无法忘记母亲的一切,无法割舍那份深深的情感纽带。

    而母亲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的爱却永远地留在了父亲的心中。那份爱如同星辰般璀璨,永不熄灭。即使在黑暗的夜晚,父亲也能感受到母亲的爱在身边环绕,给他无尽的遐想。同时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的存在,珍惜生命的短暂,而爱却是永恒的。只有通过永恒的爱,才能让心灵得以永恒的契合。

    而没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一切,而常常听到父亲念叨要和母亲一起走,克全身不由己的心惊胆颤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