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神度
繁体版

第二十章 梦境

    千鹤缨仔细的看了一下,居然是一件明清时期的藏传青铜鎏金佛像!

    千鹤缨很疑惑在这偏远的渔村居然有这样的宝贝,还是采用不常见的棺下棺的方法。

    在这种偏远的小渔村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物品。这到底又隐藏了怎样的秘密…..

    与此同时在张十三屋子里,张十三在熟睡,罕见的他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正在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看待某些事物。在经历着一些事情…..

    张十三梦见一对璧人,男子样貌刚毅俊朗。女子明媚动人,但是两人都满脸愁容,只见两人相拥在了一起,女子默默的留着眼泪抽泣着,真是我见犹怜....

    :“莲妹!你爹要把你下嫁给他顽固子弟,就他也想要迎娶莲妹你啊,他不就是仗着家里有个有权有势的爹吗?也不知道伯父怎么忍心把你的幸福交给满脑子都是粪便之人!”

    这男子一身书生的打扮,读书人都自命不凡。古时候的读书人嘛!总感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心想着读书能考取功名,为此不惜十年寒窗苦读,只为能有出人头地的那天!但是金榜题名时又有几人能如愿!

    古时科举考试,明清的制度都是一样。唐朝以前会制度不一样一点,但是大多都大同小异。明清的科举分为五个步骤。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是指明清最初级的地方县、府考试,通过县、府两次考试者,成为童生。

    院试:是指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是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进行考试,成绩优者方可参加下一级考选举人的乡试,成绩劣者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而搂着明媚女子哭泣的男子就是一位秀才!

    在往下是乡试: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一次。乡试三场,明清乡试录取举人名额由中央规定下达,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由于考取举人即具备做官资格,乡试可说是明清科举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接下来的是会试:乡试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于京师礼部,又称春闱、礼闱。会试三场的内容于乡试一样,明清每科会试录取进士约二三百人。

    最后的是就是殿试:明清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在会试后一个月即三月十五日举行。殿试内容试时务策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种,临时呈皇帝圈定。

    殿试的第一名就是我们常说的状元郎了。古人有云,人生三大喜事为: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可想而知科举考试的难度了!在全国那么多人的考核下能做到第一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这难度无疑比现代人考上清华北大难度更加之大!

    毕竟古人可没有现代社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人人都有平等教育的机会。所以科举是寒门学子唯一能出人头地的机会了。

    但是即使考上了举人,有了一官半职。没有殷实的家境,在朝中没有当官之人运作那也是碌碌无为就此一生,哪怕是古时的江南大才子唐解元,唐寅,唐伯虎。哪怕夺得第一名,但是卷入了某些事件的纠纷,奈何朝中无人,没有人帮衬着。最后也是郁郁寡欢,仕途就此断送了。所以即使你有才能,如没有一个好的家庭,一个好的背景想要在古代学海中拼杀出来,真是难如登天!无疑堪比万军从中取敌军将领首级一般有难度!...

    只见这个男子对着那女子柔声说道:“莲妹,在等等吾,吴已经成为秀才了,只要来年的乡试我能在高中举人,哪怕即使是你父亲大人也不能拆散我们了!到那时我就能光明正大的迎娶你了,来得及的,来得及的,就一年,就一年。”男子默默的念叨着......

    这是第一个片段,画面中真是一对苦命鸳鸯啊!哪怕郎有情妹有意。在封建社会统治下就是这般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切都讲究门当户对,师出有名!那如我们现在可以讲究自由恋爱,只要是真心爱着对方,两人心里真的装有彼此,哪怕在艰辛也能共同走下去。这无疑就是时代的进步....

    而第二个片段就是那恶霸来府上提亲,只因他的叔父是临安的知府大人。仗着家里的朝中有高官,在乡里为非作歹鱼肉乡里。没钱没势的普通小老百姓,怎么惹得起这等人物。

    哪怕是何府这种在十里八乡的殷实富商了。而何家大小姐何曼莲又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人,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俗话说的好,民不与官斗,何况还是经商的世家了。古往今来无外乎如是...

    画面中只见一位出现一位被酒色掏空了的青年男子,从轿子内走了下来。此男子面色枯黄,双眼凹陷一副被酒色掏空了状态,走路脚步漂浮。一看就是一位沉迷灯红酒绿不务正业的败家子!男子身后还跟着侍从,还有几个挑夫。扁担里面装有一些细软的丝绸布匹和一些下聘的金银首饰瓷器等!

    男子林翔进入了何家大门,何家家主在大门口迎接。一口一个贤侄儿,贤侄儿的亲切叫着。好一副温馨感人的画面!

    来到何宅大体,下人们看茶以后。何翔率先说道:“世伯,这是我们林家的彩礼,我爹爹看了一个黄道吉日,在下月初十正是好日子。宜嫁娶,我可是我们林家的一脉单穿啊!我爹和我娘亲也在催促我尽快完婚!”

    :“我和莲儿的生辰八字也命人看过了。真是合拍天造地设的一对啊哈哈哈!”十里八乡的谁人不知道我林翔最是饱读圣贤书,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而我也是出了名的孝顺,既然爹娘想要为子尽快晚婚好为何家延续香火。那做为儿子的我也只能满足双亲了!”

    这套说辞就是借口罢了,还不是看着何家大小姐何曼莲。长得明媚动人,又是江南女子特有的小家碧玉的温婉,听说还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才女。很难让人不心动啊!所以心急的林翔就吼吼的就赶来了。

    林翔和何曼莲说到底也就见过一次,何曼莲在逛庙会的时候。因为脸上的面纱被吹开了,正好被林翔在大街上撞见一时间惊为天人,回到家就多方打听。这不没过几日就和家丁过来何府提亲了!

    古时候未出阁的女子是不能随意的出现在大街上的,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才能和家里的丫鬟出来。而且还必须佩带纱巾!就像一位养在笼中的金丝雀一样,当然这只针对那些家境富裕或者官宦人家。普通老百姓可没有这么多讲究。

    :“贤侄儿啊!这未免太快了吧,你与小女都素未谋面。又无媒妁之言,今日就登门来提亲,是否唐突了啊!”

    :“伯父是小侄儿孟浪了,只想着快点见到佳人把这事给遗漏了。媒人我这就回去叫爹爹亲自过来和伯父商讨我和曼莲的婚事!我叔父那么疼我,到时我请我叔父帮我做证婚人!”

    潜台词就是这婚事,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谁不知道我叔父是临安城的知府大人,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那妥妥的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在加上他膝下无子无女的,把我当半个儿子一样看待,我去找他帮忙做证婚人是给足了你们何家面子了。

    :“哈哈哈!贤侄儿,哦不!那以后都是一家人了,那老夫厚着脸皮称呼你一声贤婿了说完又是一阵大笑。哈哈哈哈哈”

    不亏是久经商海的老狐狸,为商知道无非就是和气生财。但是想要持续到发展更要有人帮衬,那无疑最好的合作对象就是官商勾结了。

    古时候那些大富的人家,斥巨资耗费大量财产去买官大有人在。

    清代著名的大贪官钮祜禄·和珅,和善保就是此中一把好手!那可是买官卖官做到了极致。在当时十八世纪那可是世界首富的存在!

    林翔见时机成熟也开口道:“岳丈大人,快去叫小姐出来一叙。小婿可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见到我的未婚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