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李世民要抓我做女婿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八章 异常气候

    今年的气候颇为古怪,国内的电报已经传来多地的极端异常天气,很多往年在三月份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在今年都出现了。

    就拿李彩棠进攻高丽时的那场大雪来说,下得实在是反常和突然,大喊一声,苍天助我也不为过。

    往年的三月份,北地的冰雪不说完全解冻,但也不应该出现那种突兀的暴雪,本来天气应该逐渐的变暖的。

    这种情况自然不是个例,在朝中传来的电报中就有提到,今年澧县开春以来,三个月滴水未下,全县受到旱情的影响,土地皲裂,山野间,树木尽数干枯。

    旱情之严重,早在开春之前,当地就只下了一场薄雪,连着三个月的太阳,早已蒸发了地面上的一切流动水分,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一年的农作物生产。

    地方政府上报朝廷之后,朝廷当即重视起来,当即组织了一百多支打井队伍,奔赴到县的各乡,动用了工厂生产的最先进的还在研发阶段的钻井工具,打出了大唐的第一批机井,这才暂时缓解了旱情危机,然而,仍然延误了种植的时机,估计县内今年的粮食收成将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南方地区出现了旱情,而北方却出现了洪涝,今年黄河的春汛尤其猛烈,幸而,去年地方组织疏通了黄河主干道,重新加固了河堤,并未出现黄河决堤的情况,使得灾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随着去年以来,大唐不仅是粮食还是经济都有了较为殷实的积累,朝廷及时的做出了处置,并不会酿成大的乱子。

    有了初步的工业积累,奠定了稳定的大后方,局部的些许异常气候,自然没有影响到李世民此次的出征行动。

    中军帐内一番争夺之后,最终是李靖夺得了此次首战的战机,计划带领八千轻骑精锐首当其冲,大部队则随后压阵。

    拿下乌古斯部这么一个难得有水源的绿洲,作为进攻西突厥的桥头堡,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他就像指向西突厥的一把锋锐匕首,能够死死地将其定住。

    会议散去,各部门的将领,纷纷离去处理堆积下来的军务,帐篷内只剩下李世民一个人闭目养神。

    外面偶尔传来叮当的拆卸之声,那是辎重队的人正在趁夜更换车轮。

    大军进入沙漠地带,骑兵和步兵还好,然而,辎重队伍和重炮部队拥有的马车,却是不能像是在平路上那样行进了。

    马车的车轮一进入沙地,便会直接陷入松软的沙子中,再难以拉动分毫,当然这些问题在大军出发之前便有考虑到。

    原本装着车轮的马车,在进入沙漠之时,纷纷卸下车轮,转而换上了光滑的滑板,运输已然不成问题,只是马匹受限于沙地的影响,行进的速度自然是慢了不少。

    此时,队伍刚好进入沙漠的边缘,自然是要趁此时机,将装备进行一番更新,如此,明天拔营之时,方才不会额外的耽搁时间。

    帐篷内,李世民正盘腿坐在毛毯上神游天外,忽然立在帐篷一角的灯影晃动,原来是外间吹起了夜风,掀动了厚重的帘子,扰动了帐篷中白炽灯发出的光芒。

    沙漠中夜晚的风本来是干冷的,而此时,风吹在李世民脸上却是带着湿润和一股土腥气,这异常状况不由得让他睁开了眼睛。

    “不会是要下雨了吧?沙漠中下雨,稀奇。”

    他起身走到门边,掀开帘子走了出去,顿时,湿润的风便将他包裹。

    一旁的张阿难适时的将狐裘搭在李世民的肩上。

    “陛下。外间风大,小心着凉。”

    李世民抬头望天,夜空依旧晴朗,月朗星稀,只是向着夜风吹来的方向看去天边却是漆黑如墨,隐隐可见闪动的电光。

    “方坚,此等情况,你随玄奘法师西行这些时日,可曾遇到过?”

    方坚恭敬行礼,面带欢喜。

    “在这大漠里遇到如此天降甘霖实属难见,属下也仅是听当地人谈论过。此乃几年难得一见的盛况!想来此地的居民是托了陛下您的福。”

    李世民摆摆手,依旧沉默着望着天边,面上看不出喜乐。

    原本在营地中休整的士兵,看见天边的乌云,纷纷惊叹的同时,也很是兴奋。

    这半月的行程过来,一路上没有见到半场雨,明明只是晚春,天气却热得紧,而此刻,在原本很少下雨的地方,却迎来了一场甘霖,纷纷喜笑颜开。

    “久旱逢甘霖,这定是老天爷给咱送来的祥瑞!”

    “是极!是极!老子好久没洗澡了,这一次定让老天爷给俺洗个痛快!”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在行军途中,能够保证日常的饮用已是难得。想要洗澡基本上是天方夜谭。一路上都只能强自忍耐着难闻的异味和瘙痒的头皮。能够借着大雨擦洗身子,那可真是上天难得的恩赐。

    更是有些家底丰厚的士兵,已经取出了毛巾和香皂,就等着大雨过来。

    “好哇,你小子果然藏着好货!一会儿你可得给哥几个爽爽。”

    “俺可就只有这一块,你们可省着点儿。”

    士兵虽然心疼自己婆娘给自己准备的香皂,但都是过命的兄弟情谊,自然不会在这等事情上拒绝。

    片刻,众人便哄闹成一块。

    三军上下一片欢腾。

    此时,房玄龄也出了自己的帐篷。他在负责出谋划策的同时,也兼顾着军中的后勤补给工作,军中的弹药和粮秣都是极其容易受潮的物品,自然是半点也马虎不得。

    “辎重军、炮军,立刻检查武器、弹药和粮草辎重的防潮情况!不得有误。”

    不同于士兵们的欢天喜地,房玄龄看着天边的积雨云,隐隐的感觉不妥。

    这便是谋士的天性,并不喜欢突如其来的变数,他望向远处站立在夜空下的李世民,发现李世民也正看向他。

    当下,他便来到李世民身旁行礼。

    “陛下。”

    李世民只是幽幽的看着远方天边,那里,雨幕正在向这边逼近。

    “风雨兴焉,蛟龙生焉!”

    “玄龄,你可曾看出什么?”

    房玄龄思忖片刻。

    “臣愚钝,只是隐隐感觉这雨对我等不利。”

    李世民双目中精芒一闪,旋即又轻轻开口道。

    “无碍,我要拿下这西突厥,老天爷也留不住他!我李世民说的。”

    “回吧!回去休息吧,一会儿淋了雨,别生了风寒。”

    说罢,李世民也转身回了帐篷,半晌,又对旁边的张阿难说道。

    “将士们,难得见雨,既然喜欢,今夜便由着他们去吧!你去通知火工营,晚上辛苦一点,给将士们熬上姜汤,预防,别生了风寒。”

    “陛下爱兵如子,奴才替兄弟们,谢过陛下。”

    张阿难向李世民一礼,旋即转身出门吩咐起来。

    零星的雨点打在帐篷外的油毡上,裹挟着风中的沙粒摔成八瓣,踢踏作响,雨点越来越急,越来越密,成了串,连成片,如那密集的鼓点,延绵不绝。

    渐渐的,外间除了雨点的噼里啪啦,哗哗啦啦,再也听不见其他的杂音,李世民平躺在榻上,拉过被褥搭在胸口,伴着催人入眠的雨打琵琶之声沉沉睡去。

    风雨又有何惧?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办法永远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