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李世民要抓我做女婿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四章 铺路(一)

    马车在京城的青石板上穿行,道路平整,屋舍俨然。

    厚重的布帘隔绝了长安市集的喧嚣,李世民一个人独处马车内,这一刻,是难得的安静。

    告别了李彩棠后,李世民便独自一个人,倚靠着马车规划起来。

    海拓计划是李世民实现大唐伟业的其中关键一环。

    在眼下这个时间节点推出,确实显得比较仓促,很多的条件并不具备。

    但做事业不正是如此吗?

    很多事情如果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才开动,那就不用办了。

    倘若真是如此,或许到他入土的那一天,也无法实现他心中的理想。

    人生一世,不正是不断的和各种困难做博弈的过程吗?

    但是,话虽是如此,眼下若是能够扫除的一些障碍,这是要尽快的去将其扫除。

    等李彩棠建立海拓团,先一步去夺回高丽,一是为了练手。

    二也是为了在那一带新建造船厂,以及训练海拓团进行水上作战。

    再横渡过零丁洋,讨伐虾夷。

    这一步少说也得需要两年的时间,经过两年时间的磨砺,这支队伍才真正的可堪一用,可以尝试冒险远洋。

    而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在政治和军事活动上,李世民的目标是要征服他所在的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国家。

    而在工业基础上,一则是大力的发展基建,加快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工业产业的更快增速,当然这一点是急不来的。

    而另一个重要的课题,便是开发适合远洋航行的巨轮。

    在这一方面,大唐其实有着很好的基础,国内的几大港口拥有着能够制造蒙冲巨舰的经验丰富的专家。

    再结合现有工艺和材料,对蒙冲巨舰进行全面的升级。

    将其传统的靠风力驱动的行动方式,转化为火力驱动的可控制的主动行动方式。

    这里就不得不考虑到如何给一个庞然大物提供足够的动能?

    托老天爷的福,现在他们已经能够制造以电力为驱动的马达。

    但是如果用在远洋巨轮上,这根本是不现实的。

    现阶段所生产的马达,完全达不到那个马力,而且电能的补充也将是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

    或许可以尝试用后辈视频里面,所谓的蒸汽涡轮。

    这件事情便等后辈下次视频之时,给他传达过去吧。

    事情很多,也很杂,一不小心便容易理不清头绪,李世民此时真是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八个人用。

    真希望老天爷能不拘一格降人才呀!

    说多无益。

    眼下年关将至,还是先盘点一下目前的局势。

    也好提前规划一下明年的目标。

    “张阿难,一会儿回宫之后遣人去通知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萧禹、裴寂、李孝恭......,让他们好好的总结一下今年他们各自所负责的部门的发展情况,以及规划明年的目标,明早来御前奏对!”

    “是陛下。”

    ……

    晨昏分晓,紫气东来。

    尽管冬日夜长,平日里繁华喧闹的长安城,此时也被凛冽的寒风和极致的黑夜,埋藏在积雪里。

    只等着那东边升起的一抹金芒前来解救。

    偌大的长安大街上,空荡荡的,少数游荡的行人也尽是热心于事业的,企业家和打工人。

    街边的,馄饨铺子倒是早早的支起了摊子。

    给行走在寒风中的行人们今天的第一次温暖慰藉。

    当然,匆匆穿行在街道上的也不仅仅只有他们。

    如果你愿意坐下,在馄饨铺子点上一碗香喷喷的鲜肉馄饨。

    你在一旁享受极致美味的同时,也能看到,时不时经过的一辆辆马车。

    他们是赶着上早朝的官员老爷们。

    按照惯例,接到旨意的群臣们,依旧早早的来到了宫外等候。

    官员们来到皇城门口,纷纷自觉的下了马车。

    马车由侍从自觉,驱赶到一旁专门的场地等待。

    而官老爷们则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热络的寒暄着,言语中不乏暗藏机锋。

    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袍服让他们自觉的分出了三六九等,将自己的定位也清晰的展示出来。

    都识趣的就在自己的圈子周围,并没有不长眼的四处攀谈惹人心烦之辈。

    “长孙大人,此次陛下昨夜忽然派人知会我等,今日给他汇报近期工作之近况,以及未来之发展,这日程足足比往年提早了半月之久。”

    “陛下怕是要有大动作呀。”

    裴寂右手抚着自己的长冉,一脸唏嘘之状,回望自己过去这一年,竟是全然扑在了工作之上,连一天的休沐,竟也没能挤出时间来。

    他面上消瘦,整个人却是状态极好,精神矍铄。显然是在长期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下培养出来的。

    尽管这一年下来,自己确实很累但他却是骄傲的。因为这一年中,他圆满的完成了陛下交付给自己的每一项任务。

    这一年中,通过工部之手呈现给这个世界的众多发明,远远超过了过去。千年之功。

    评一句功在千古,利在千秋评毫不为过。

    当然,这些尽是在陛下英明神武的领导之下完成,更离不开陛下身后那神秘莫测的天幕的帮助。

    “哈哈!裴大人看起来倒是越来越精神了。”

    长孙无忌,也满是唏嘘。

    “陛下这一次的突然袭击,可将老臣给吓了一跳啊。”

    “幸而平时工作积极,没有怠慢。早早的就开展了年末的统筹。如若不然,这陛下要得急,我反倒要让陛下失望了。”

    长孙无忌感慨了一句。又向裴寂一脸好奇的问道。

    “裴大人。老夫早些时间听说。”

    “之前你们开发的那个叫做火车的东西,现在已经开始开通客运业务了?”

    裴寂闻言,一脸得意之色。

    “长孙大人可谓是,消息灵通呀!您说的没错。如今,部分铁路线路上的火车已经开通了民用业务。”

    “目前乘坐的大。多数都是一些行脚的商人。”

    “平时骑马赶路要走十多天路程。现在坐火车也就仅需要半天就到了。”

    “所以现在尽管火车费比较高昂。那些卖货的也更愿意坐我们的火车。”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确实是这样。行军打仗讲究兵贵神速,南北倒货的行脚商人,更看重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