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李世民要抓我做女婿
繁体版

第五十七章 大丰收【求票票】

    火车的轨道在大唐的土地上蔓延伸展,它如老树的盘根,枝干虬结,深深的扎根入脚下的大唐这片沃土之中,为大唐王朝的蓬勃发展提供着养料。

    金风吹过长安城外的平原与山岗,红了远山黛眉,黄了成片麦穗。

    风吹麦浪,带着阳光下成熟的麦粒醇香,香透长安城。

    秋风起,收麦忙。

    坊间街里,人们的脸上皆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初,就算原本没有土地的住户,也都从衙门处分得了可供耕种的一片土地,虽然土地名义上是国家的,不属于个人,但上面的产出全数归个人所有,只用按照规定的数额上交粮税,这也远比在以往的地主手底下当佃农要合算得多。

    长安城外,漫山遍野都被种上了粮食,大地一片金灿灿的。

    尽管天已经持续放晴一个月了,丝毫不见下雨的迹象,也一点不影响百姓们将粮食尽快收割的迫切心情。

    整个大唐的子民都加入了收割的大军中,这是一个国家一年一度难得的重要日子。

    就连被关押在各个矿场做苦力的俘虏和囚犯们,都得以走出矿坑,来到田间地头收割粮食。

    这对苦力们来说堪比放假。

    终于得以走出狭窄逼仄又潮湿的矿坑,到得外面重见天日。

    周围都是一片欢声笑语的丰收景象也在感染着他们,难得迎来大丰收的百姓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前来帮忙收割的劳动力,所备伙食极为丰盛,有着苦力们难得一见的荤腥,更难得的是劳作间隙还提供茶点。

    苦力们只觉这样的日子似乎只在梦幻中。

    说来也是稀奇,今年是一个旱年,原本老一辈的农夫们已经嗅到了灾年的气息,心中忧虑。

    却不想陛下派来的技术员不仅帮他们解决了灌溉的问题,更带来了一样神奇的宝贝‘复合肥’。

    简直是神仙手段,就那么一小撮的‘复合肥’下去,原本豆芽菜一般瘦弱的庄稼,短短半月便枝繁叶茂,涨势喜人,堪比传说中观音菩萨手中那杨枝甘露了!

    也就是在这‘复合肥’的帮助下,今年大唐不仅不是灾年,反而迎来了一个大丰年啊!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这其中最高兴的,便莫过于二狗子了。

    自从二狗子年初从部队退役归乡,他们一家子八口人拢共分得了足足一百四十亩地。

    没错,是八口人,他家媳妇儿秀娥又给他添了个丫头。

    一家八口人,男耕女织,农闲了二狗子还会进厂打打临工,干些搬运矿石的苦力活,一家人虽然苦哈哈,但经过大半年的努力,钱包渐渐鼓胀,日子也渐渐过得红火起来了。

    甚至家里也用得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开销了。

    以前炒菜都是拿肥肉抹一下锅,让菜上沾点油荤,再撒一粒粗盐提提味儿。

    现在嘛!油都是大勺放,菜里有肉,盐是精盐。

    这搁以前,大地主家炒菜才有的配置,直接让二狗子一家开了花,脸上满是喜悦,对未来的日子也敢有了盼头和规划!

    在饭桌上,二狗子和媳妇儿秀娥商量着。

    “孩儿他娘,我合计过了,今年咱们这茬粮食,可是大丰收,产量比以前翻了十余倍,一亩打下来估计得有五百余斤!”

    二狗子将碗筷搁置一旁,折着手指计算着。

    “一亩五百斤,两亩就是一千斤,三亩就是一千五百斤,四亩就是两千斤.....十八亩便是九千五百斤......”

    “爹,别念啦!我算出来啦!咱们家一共一百四十亩地,总产量是七万斤!”一旁的大妮嘴角粘着麦粒,唇上泛着油光,满足的将饭菜咽下,打断了老登的施法。

    “七~七万斤!”

    “居然这么多吗?”二狗子虽然觉得自家今年的收成铁定不会少,但七万斤这个天文数字,还是他不曾想像的。

    过往的日子有多难,只有二狗子这些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往年莫说是荒年,便是平常年生,家里种一年地吃不饱饭也是常有的事,稍微一点天灾人祸,便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凄惨境遇。

    而七万斤相当于什么概念呢?

    自己只需要上交零头,便可以缴纳够官家的税收,剩下的粮食,就都是自己的。

    自己一家八口人,七万斤粮食足够自己一家人吃上十年!

    得知这个真相,二狗子内心充盈着巨大的喜悦,随之,他又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秀娥,咱家的粮库,能装下这么多的粮食吗?”

    二狗子一下愁坏了,这么多的粮食,家里的库房根本放不下!放不下!

    “爹!咱家装不下,咱们可以拉去粮站呀!”

    大妞眨巴着眼睛道

    “我听先生说了,今年陛下定下收粮价格,足足三百文铜板一担呢,比城里粮铺的价格还高半成。”

    “咱们家一共是七万斤粮食,留下七千斤麦咱们自己吃,还剩六万三千斤”

    “六万三千斤就是六百三十担,换成钱,咱们家就足足有一百八十九贯钱了!”

    “有了钱,咱们家就可以修大宅子,修王老爷他们家那么大的宅子。”

    “修了大宅子,大哥就可以把隔壁村小花姐迎回回来给我当嫂子了!”

    “大妹!你胡说什么呢!”被大妮戳破心事的小伙子一下子臊得通红。

    看着天真可爱的大妮子,二狗闻言满脸慈祥“我家大妮真聪明,还是随爹呀!你娘也是灵性人儿”

    说着便转头看着自己的媳妇儿,憨厚的笑颜挂在脸上。

    “这是乡里新来的先生教我的,他不仅教我们诗书,还教我们算学、格物、农桑、营造、识百物...好多好多东西呢!”

    都老夫老妻了,不曾想往日里的榆木脑袋今日开了窍,会说甜言蜜语了,一旁的秀娥一时羞红了脸,嗔怪的瞪了二狗子一眼。“还不知道随的谁呢!平日里牙尖嘴利的,反正肯定不是随你!”

    “就你那个憋熊样,随了你还不得蠢死了!”

    二狗子不好意思的挠挠后脑勺。

    “那你这灵性人怎么随了我头憋熊呢?”

    秀娥眉眼弯弯,

    “我听阿姆的话”

    “阿姆说了”

    “灵性人是憋熊的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