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李世民要抓我做女婿
繁体版

第六章 恶魔之花开在了人间

    对岸颉利可汗正要一刀挥下,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土地翻卷,天地失色,惊天的巨响从突厥阵型中传出。

    仿佛这一刻天地极致的安静,失去了所有声音。

    突厥营中,炸了。

    无数的泥沙土石裹挟着人和马的残肢断臂抛出数十米远,原地只留下巨大的坑洞和猩红的雾气,突厥阵营一片人仰马翻。

    骑兵们被突如其来的灭世景象吓傻了,更遑论坐下的马匹。

    马匹受惊可不是闹着玩的,而突厥这边,足足有二十万骑。

    一次爆炸是显然无法将二十万骑埋葬。

    但从爆炸的中心开始,最先受到惊吓的百余匹马横冲直撞,人仰马翻,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突厥营中弥散开来,短短半刻钟,突厥阵营就彻底乱了。

    突厥阵营此时已经宛若绞肉场,无数马匹横冲直撞,周围的一切都被铁蹄踏在脚下,

    马撞人,人的尸体又绊倒了马,一时间天昏地暗,分不清东南西北。

    战士的惨嚎,马匹的嘶鸣。

    一切就像天罚灭世,如恶魔之花开在了人间。

    从爆炸冲击波中惊醒的颉利可汗看向自己的队伍,整个人都懵了。

    一旁的亲卫连忙将他搀扶保护起来。

    所幸他所在队伍的前方,被波及得并不严重,只是马匹受惊摔下马来。

    此时他颇为神骏的白马坐骑早已经跑得没影了。

    人也在爆炸中失去了精气神,不停喃喃

    “难道这真是我背弃盟约引来的天罚?”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啊!”

    此时一旁的大将已经收拢一小队处于混乱边缘的人马,牵来一匹黑马,扶着颉利可汗坐了上去。

    “大汗莫慌!还有臣在!”

    “我来带大汗脱围。”

    其实事已至此,战局已经明了,只能退走,收拢溃军,希望唐军不要乘机冲杀过来吧。

    此战,不攻自破。

    河对岸,早已严阵以待的唐军看着对岸的酷烈景象,一个个也都惊呆了。

    “陛下竟能真能引下天罚吗?”

    一旁的房玄龄瞅准时机,回身振臂一呼

    “天命在我大唐!万胜!万胜!万胜!”

    下面顿时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声

    “万胜!”

    “万胜!”

    “万胜!”

    突厥与唐军,由一条渭水相隔,一边是狂欢,一边是哀嚎,如此的泾渭分明!

    高士廉打马上前,向着李世民请战到“陛下!如今天佑我大唐,敌方已经溃不成军,便由臣率兵马过河,将那颉利可汗生擒到您面前!”

    李世民对此却兴致不高,眼前这一幕,在之前的战局推演中显然是已经预料到了,只说到

    “此番突厥已不攻自破,对岸局势混乱,我军又皆是步卒。贸然冲进去,那些发狂的马匹很可能将军阵冲散,徒增伤亡。”

    “稍后待事态平息,再过去接受俘虏吧!这一波混乱,突厥已元气大伤,不足为虑。”

    看着河对岸狼奔豕突,四处逃亡的颉利可汗,他纵马上桥

    “颉利可汗!朕,大唐天子,行堂皇正道!自有天命护持,撮尔小人胆敢前来冒犯,当自食恶果!哈哈哈哈!”

    “既有天罚之,朕也不再追究,来人,奏破阵曲,送突厥人逃命去吧!”

    激昂的鼓声破阵而出,在渭水两岸这片沃土上,演奏出华丽的史诗。

    针对突厥问题,长久以来李世民心中早有腹稿。

    虽然突厥是心腹大患,但此时却也不是灭绝颉利可汗的好时机。

    这次南征,颉利可汗元气大伤,回去必定一时难以弹压内部矛盾,西突厥必将趁虚而入。

    届时颉利可汗自顾不暇,将不再有精力来阻止自己统一中原的大业。

    等到了那时候,大唐就将得到一个稳定的后方。

    毕竟自己是新王登基,内部也有诸多隐患,是不宜轻启战端的。

    有了这几年的空窗期,很多事情就好安排下去了。

    贸然出击,即便此番顺利将颉利可汗拿下,但大唐人手不足,加上西域与中原生产生活完全不同,拿来也是鸡肋一块,大唐是不可能将有限的兵力,撒在茫茫的草原和戈壁上的。

    而东面没有了颉利可汗制衡,西突厥必然东进,届时大唐的后方将会迎来另一个大敌。

    当然,颉利可汗都打到家门口了,想不留下点东西就走,那是痴心妄想。

    “传令侯君集,封锁颉利可汗退路!”

    想要全须全尾的回去,就看颉利可汗的诚意够不够了。

    这些都是后话。

    渭水桥头一战,唐军未损一兵一卒,便大败了进犯的东突厥颉利可汗二十万人马。

    此战东突厥二十万大军,被马匹踩踏死亡足足有三万之数。

    大军四散奔逃,事后唐军俘虏足足六万余人,俘获战马十余万。

    一天下来,还留在颉利可汗身边的,竟只剩五千余众,倒是到了晚间,又陆陆续续接收了几路残兵,第二天,身边重新聚集了五万规模的军队,然而却大多丢了坐骑,战斗力直线下降。

    而更多的逃兵,则是四散流窜开去。

    颉利可汗昏迷了,是气急攻心。

    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幽幽转醒,醒来的颉利可汗下意识往腰间一抓,握住了自己的佩刀,空落落的心中方才感觉到一点踏实。

    “唐军追来了吗?”

    方一苏醒,颉利可汗便神情紧张的开口问一旁的大将。

    大将俯首低眉,回道“未曾有追兵。”

    闻此,颉利可汗稍微松了一口气,一旁的大将却吞吞吐吐

    “只是~只是咱们前面的路,被侯君集给拦了。”

    颉利闻言却是暗叹一声“果然没那么容易。”

    随即吩咐身边人“去请小可汗突力来我牙帐中议事”

    “是,大汗!”侍卫领命去了。

    只片刻,一身酒气的突力可汗便来到了牙帐中。

    二人相互打量,尽管平日里多有不和,视彼此为对手,此时却皆生同病相怜之感。

    “眼下唐军侯君集部阻拦我军退路,突力你可有计策?”

    突力沉思片刻回道“唐军困而不攻,想来应当是想等我等表态!”

    其实颉利可汗心中也已经猜到,当下,二人便在帐内商量起来。

    唐王,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态度?

    ......

    长安城内,锣鼓喧天,皆是在庆贺这奇迹一般的胜利。

    茶楼酒肆,一张张嘴将事情越传越玄乎。

    李世民的声望一时间在坊间百姓中达到顶点,百姓皆相信自己的君主是天神下凡。

    更有甚者,已经在家中立起了生祠。

    通天的喧闹最终也没能透过厚实的宫墙,在太极殿御书房中的李世民也终于等来了突厥前来义和的使臣。

    此人却正是执失思力的父亲,执失武。

    二人也算是老相识了,只是时过境迁,当初那个东征西战的将军,此时已经荣登九五,而执失武自己,仍然在原地踏步。

    而今自己的儿子更是困于此人之手,执失武一时间感百味杂陈。

    两人见面寒暄一番,李世民以礼相待。

    执失武传达了两位可汗的求和之意,便携着他被关押的儿子回去了。

    明日,便是渭水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