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运股市
繁体版

第四章名将辈出的赵国

    说起来,三晋之中以赵国最为北方。

    正因为赵国镇守着北方,有着常年练兵的经历。

    毕竟,他所对付的可是游牧文明的进攻。

    游牧民族的进攻,可是以烧杀抢掠为目的的。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只有靠抢夺别人的财务,才能够获得他们想要的一切。

    毕竟,北方地处偏僻且寒冷。而北方恰好处于草原地带,适合放养畜牧,所以,游牧民族通常是吃草原上面的肉为生。

    但是,游牧民族一直吃肉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毕竟。从肉中获得的是更多是蛋白质。

    而草原之中获得糖分唯一的办法,就是游牧民族进攻中原腹地,夺取中原能生存的必需品——小麦,通过夺取了小麦。只要,游牧民族利用小麦所产生的面粉,获取足够的面食,就能获取他们足够的糖分。

    而应对游牧民族的掠夺。

    赵国是疯狂的练兵。

    而赵国在这一个练兵之中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游牧民族,不像中原的这一些农耕文明的国度,这样有着明确的礼仪。

    要知道,在周朝一开始的时候。

    两个国度之间开战都是需要提交开战证书才行的。

    可以这么说。在周朝一开始的时候。两个国家打仗都是很有礼仪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侵略别人之前,都要发一封战书给别人,告知对方,我要来侵略你了。

    这样出兵才算是师出有名。

    要是不这么做的话。就会被天下之人所唾弃。

    然而,兵家的始祖——孙子认为这种事情是错误的。

    侵略别人,怎么会告诉别人。要是选择告诉别人,岂不是过家家一样。

    所以这么说,遵守礼的那一群家伙就是一群实实在在的笨蛋。

    而在战国七雄之中,最先明白这一个道理的国家,不是其他的,而是与游牧民族或者其他非农耕性质的民族接触较多的国家,才明白了这一个道理。

    而战国时期的赵国正是处于这样的位置上面。

    赵国所在的位置,就是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和游牧民族接壤的位置。

    对于孙子的这一个言论,他是最为的赞同。

    因为,他发现他所应对的这一个敌人,也就是所谓的游牧民族是一个根本不讲武德的家伙。

    他可不像其他的诸侯国那样文绉绉的。

    游牧民族过来抢侵略抢夺,从来不会跟你打招呼。

    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他们跟你进攻的时候,是悄悄的来。

    对于赵国这样的国度来说,要想完完全全的防御住悄悄进攻的游牧民族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正因为游牧民族这一种悄悄进攻的行动,让赵国有了一丝丝的危机。

    看着现在还是讲究着战争之理的时候,要是在未来的某一刻其他的诸侯国和游牧民族一样,不在遵循周礼的约束,想什么时候跟你打,就什么时候跟你打,那一切就乱了。

    对于其他诸侯国度来说,他们之所以明白了这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明白周朝气运已经快要完蛋了。

    要是遵循着周朝的制度,再接下去,迟早自己也跟周朝一块完蛋。

    对于这一些诸侯国来说,他们不愿意自己陪着周王朝一块陪葬。他们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革新。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诸侯国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不同选择了各式各样的理念。

    而在战国七雄之中。有七个国度所代表的理念能够在这一个时期称雄。

    作为三晋之一的韩国,以军事锻造能力称雄。魏国则是以他的训练兵的方法称霸了一段时期。

    而作为三晋之中,最为北方的赵国,则是盛产出能打仗的将领。

    而在这一段时期之中。也就是在战国时期的后期,也是因为赵国有着这众多的名将才挡住了秦军的脚步,要是没有这众多的将领,恐怕,不要秦国的入侵,就有可能倒在了游牧民族的掠夺之下。

    当然。赵国最出名的一个成语就是纸上谈兵。

    以及邯郸学步。

    对于前一个成语,那就是证明了一件事情,有些降廉理论知识十分的满足,但实操能力接近为零。

    而最为有名的就是赵国的赵括,赵括乃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从小学习各种兵法,是一个战争理论家。

    虽然,赵括这一个家伙熟读各种战术战法,看起来是能够熟练掌握的一个人。事实上,他是一个眼高手低的家伙。对于他这样的一个家伙。真正靠实际打仗出来的人,都不认为这样的战争理论家有什么好怕的。

    学会战争理论的家伙。无法将战争理论化为实际,都是没有任何用的。

    而在这一个过程之中。

    这一个赵国就是吃了这一个事情的大亏。

    对于赵国的这一个形式判断。

    可以算得上是中途突然间崩盘。

    可以这么说,在赵括没有接替廉颇防守之前,赵国的气运应该算得上是不已经接近于水平线,只要廉颇继续接下去防守,赵国的气运就有可能一飞冲天,打破自己原有的水准。

    然而,赵国的气运就是在这一波临阵换主将之中,瞬间跌破了历史最低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国的这一波操作是实属让人看不懂的。

    选择一个啥都不懂的娃娃任命为主将,而不选择能够抵挡住秦军的廉颇作为主将。

    正是赵王的这一波操作,让赵国在战国七雄后期彻彻底底的进入了崩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国的名将廉颇是一个优秀的战争销售员。

    而接替廉颇的这一个家伙靠着所谓的理论就上了这一个位置。

    对于廉颇这样的老将军来说,是一个历史上的耻辱。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赵国是一个诸侯国,君王的命令才是第一位。

    虽然,他很想为赵国继续出力,但是,秦国老早就买通了赵王身边的人。

    也正是因为赵王身边只能被买通,所以,在赵括败了之后,赵王想起来了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廉颇。

    于是他派人去寻找这一位老将军回来主持大局。

    只可惜,他派去寻找廉颇这一位老将军的这一个家伙,已经被秦国彻彻底底收买了。

    作为赵国的王牌战争销售员的廉颇,被这一位的一顿抹黑之后,他便不再被赵王给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