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案
繁体版

第三章 遇匪

    第二天,郭韬托店里的伙计买了一辆马车,购置了一些干粮、水囊和衣物,赶着车,带着桥家主仆三人朝着白土城方向而去。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此刻,秋高气爽,早晚略带凉意,正是赶路的好时机。

    郭韬驾着车,桥姝从车厢里探出头,开始和郭韬聊天:“先生,河间地界现在是哪位官爷治下?”

    “由韩居父子治下,这些年倒也算安稳,只不过近日有传闻,北方的公孙治要攻打河间,很多富户都在举家搬迁,躲避战乱。”

    “天下大乱之时,也是群雄并起之时,只是可怜了乱世的百姓。”桥姝叹道。

    郭韬双眼精光一闪,回头认真看了一眼桥姝。眼前这小娘子十四、五岁光景,肤如凝脂,天庭饱满,五官精致,特别是一双眼睛,如秋天明净的水波。小娘子虽未完全长开,已有瑜瑾之姿,更难得的是,通身带着一股贵气,仿佛日出桑榆,月照中天。

    “待雄主出世,天下方可治。”郭韬回收打量的目光,正视前方道。

    “先生觉得,现天下谁是英雄?”桥姝来了兴致。

    “郭某不才,也没见过几个人。宇文家虽然仗着恩宠把持朝廷,但子孙不肖,宇文护后继无人;韩居偏安一隅,虽治理有方,但守不住;公孙治、臧霸之流都是野蛮人,成不了气候;只有陇西的褚家还算有点希望。”几天的相处下来,郭韬发现这小娘子着实不一般。故不在拘意,两人经常聊天。

    车行了大半日,转入山路,才走了五里地,一群蒙面人骑着马从山坡上冲下来,将马车团团围住,嬷嬷绿珠吓得脸色惨白。

    一个又高又壮的胖子粗鲁的踹开车门,将四人推搡出来,不多的行李被翻了个底朝天,扔了一地。

    “爷!没有!”胖子洪亮的喊了一嗓子。

    “呸!忒晦气,忙活半天。”一道公鸭嗓气得嘎嘎叫。

    “贼不走空,钱没有,就把人带走呗。”一个年轻人从马上附身过来,一双好看的凤眼,似笑非笑的探望着桥姝:“这个长得就挺不错。”

    张嬷嬷一个箭步冲上去,挡在桥姝前面,害怕得下巴直哆嗦。

    “在下凉州郭韬,携家眷路过此地,望各位侠士高抬贵手。”郭韬上前,对那位马上的年轻人拱手道。

    年轻人眯了眯眼睛,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既然抓错了人,那就先带回去。”

    蒙面人们七手八脚开始打扫干净现场,将四人罩住眼睛扔回马车里。

    “留一组继续盯着,崔七、洪八去前面侦查,其他人先跟我回去。”年轻人的嗓音略有些清冷,与刚刚似笑非笑的语气判若两人。

    被押送的马车,在山路上颠颠簸簸,不知走了多久。四人蒙着眼睛,被推搡进了一间屋里,身后的门”嘎吱“一下关上了。

    四人静静地坐着,谁也没开口,张嬷嬷紧紧攥着桥姝的手,左手边的绿珠挨着桥姝的肩膀。

    “不要害怕。”良久郭韬清了下嗓子,沉声道。

    “好。”桥姝应道。

    郭韬不动声色,这小娘子不仅胆识过人,观察力也是一流的,估计也是对这帮人看出了点门道。

    过了半晌,门突然被踹开。

    “崔七,给他们松开。”年轻人清冷的声音传来。

    很快四人重见光明,年轻人依旧蒙着面,剑眉入鬓,一双丹凤眼,虽然不得见全面貌,想必是极好的相貌,只是神情略显倨傲,举手投足自有气度。

    他应该是这里的话事人,桥姝内心暗想,荒野山村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物,看来今天是误撞了进来,事到如今也只能随机应变。

    年轻人进门后,并未说话,只是细细的打量着四人。

    谁都不先说话。

    “是个有城府的聪明人。”桥姝内心暗叹道。旁边的郭韬,此刻也在观察,虽然没有一人说话,但空气里暗潮涌动,谁也不想先出牌。

    “在下郭韬,路过贵地,如有冒犯,还请各位英雄见谅。”最后还是郭韬打破了僵局。

    “无妨,我们兄弟在此求财,多有冒犯。”男子不紧不慢道。

    “郭某逃难在外,身无长物……”

    “那就休怪我们不客气……”那个叫崔七的脸色一变,大喝道。

    绿珠、张嬷嬷吓得身体一缩。

    桥姝顿了顿:“我这里有一枚玉佩,或许可以换些银两,希望各位英雄放我们离去。”

    年轻人看了一眼桥姝,示意崔七上前。

    桥姝并未将玉佩递给崔七,而是递给了旁边的郭韬。

    桥姝的这一举动,让年轻男子的目光在桥姝脸上转了几圈,仿佛边看边思考什么。

    郭韬心领神会的接过玉佩,低头一看,脸色大变,拿起来反复认真的看了好几遍,猛的转过头,盯着桥姝,眼里似喜又似悲。

    桥姝没时间想太多,如今彼此双方都需要一个体面的台阶下。这群人一看就不是真的劫匪,如今自己不小心撞了上来,趁对方还未起杀机,早点脱身才是上策。

    桥姝看着郭韬的样子,顾不得仔细询问,一把拿回玉佩,往前几步,态度有礼的双手捧上,呈在年轻男子面前。

    年轻男子看着眼前少女细嫩的手指,内心仿佛被搔了一下,心念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