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梦初
繁体版

38 瓶颈

    世界上的事,往往不是对的就能干,好的就能做。当你执着的追求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也要付出代价,时间也罢、金钱也罢。

    美好资本就是这样,最终还是付出了鹏城凤凰山的学校,以成本价让渡给虔州办公室,五年后移交,以后,哪里便是虔州大学鹏城校点了。

    有了办公室和虔州大学的运作,终究做到了求锤得锤,三所学校都在郊区画起了地皮,都是极其不客气,没钱建也先划上,不多要点,到时候能批几个。倒是因为够偏,每个学校都占到了不少地,都划拨了两千来亩地,各自也分六期建设。

    相对于在市里的爽快,试点县城校区大家就有些兴致不高,就是县城的要多给地,给优惠,大家也是略带嫌弃。但饵料都吃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但也不是任怎么说都行,每个学校只愿意开一个县分校区。

    相比于虔州大学去了定远,虔州医学则去了雩州,那边人多医院多,作为百溪,因为美好资本的缘故,最后还是虔州师范去了。

    县里就很大方,为了留下好印象,不管用的上用不上,每个县都划拨了上千亩的土地,给县校区。位置也不错,仅临县城的郊区,还分担部分建设。

    工程量也是恐怖的,每个学校的建筑面积都达到了五十多万平方米,按照现在这个造价,建筑成本价,一家就得四五个亿。至于建设费用,三学校居然恬不知耻,不够的部分到时候用部分学杂费抵,毕竟现在办公室都扣,一家也就批下了一亿多的建设资金。

    至于这成本价,自然也是的按市场价来,毕竟鹏城那块一万多平的小学,已经算是支付价格了,那块地,单论钱的话,怎么也要六千多万。

    这么大的工程,美好资本也没那么多投入,只接了虔城和百溪的项目。

    但这也不是望溪一家能承受的,而盲目的扩大建筑团队,无疑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工程总有做完的时候。不能把握行业间的平衡,都难免承担行业不平衡的苦果。

    美好资本的想法是让虔城阁的进入协助,但望溪建设的影响在圈内影响实在是不好,主要是太较真,大家都不愿意过来干苦力,赚点辛苦钱。

    逼得没办法的望溪建设,只能找到望溪劳务,让望溪劳务招聘一些临时用工人员来,待遇和望溪建设新员工持平,都是近千一月,至于大师傅,也有一千多。

    望溪劳务在市场上搅风搅雨,不仅让虔城里用工紧张,让各县,乃至临市的用工都被打乱了,毕竟,工资比一般的工地用工高太多了,都快翻倍了,特别是小工,都快三倍了。

    哪个人经受得起这个诱惑,何况望溪建设工作强度不算高,机械化也高,平时都是大家挤破头想进入的,奈何别人平时招人很少,招人也是基本招土木专业的大学生,普通工人,那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搞得跟办公室一样。

    投诉望溪建设的自然是不少,不仅有乾国性房地产、本地开发商、装修公司,设置连虔州钨业这样的公司都来投诉了,说望溪建设这么搞,他们的劳务派遣工都跑了,生产都要停了。

    有投诉,自然有人来处理。美好资本只能出面让望溪劳务少折腾本地,去周边市折腾。顺道也让望溪建设悠着点,不够的施工器械,在本地租的时候悠着点,别又搞出什么市场紧缺,扰乱市场这种事。

    其实像望溪建设这样搞,做工程都是不赚钱的,不喝工人血,不吃材料肉,做工程又怎么能赚到钱。就像望溪建设这三四千名建设用工的工资,即使不涨假,按三年建设工期都得快两亿,材料款基本也是过了十亿,还有各种设备租赁费用,平整土地费用,应急费用,杂七杂八算下来,也有十四五亿,而标的也就十四五亿,不过存银行啊。

    当然有些事情不能完全用利润来衡量,如果美好资本一直追求利润,只想着自己的资本累积,做大之后,必然就会成为社会的毒瘤,最终走向毁灭。毕竟群众没钱,自己的钱又从哪里来,但更多的资本是担心,钱散出去后,就被别人赚走了,自己就变弱了,宁愿卷死他人,比的就是都恰烂钱,谁先出问题。

    但虔城阁的设立,虽然让虔城投资环境不那么友好,但也避免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凄惨,有组织作保,有虔城阁支持,一个一个将赚来的钱,再反馈给社会建设,看似失去了利益,但稳固了地位,市场也变得更有活力,即使真到了新一轮中,也不会被砸到泥土中去,也不会被吊路灯。

    群众也会过得舒服一些,不用过上在泥土吃土的日子,欢声笑语也更多一些,美好生活更多一些。

    当然也有不开心,有人举报美好资本搞垄断,有人举报美好资本搞不正当竞争。看那一个个人们过得那么好,真是满地都是金子,你美好资本竟然敢阻止我上前去捡,你美好资本又算什么东西。

    当然不仅美好资本,虔城阁的基本都有被举报的,毕竟,确实挡了很多人的财路,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也有。当然,如果要他们拿出十几个亿垫支进去亏本修学校,肯定是不行的,或者这个标的得上百亿,还得预付个百分之三十。

    总之,做大后,各种糟心事是不少的,虔城阁各资本都有公关队伍,防止这种看似合理的幸存者理论扩大,毕竟,谁不想出人头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话归正题,三所大学的扩建,又把美好资本的结余划拉了大半出去,不过也不是一次性的,是连续一两年的支出。倒是影响不大,何况美好资本也陷入了瓶颈期,虽然投资项目盈利都还不错,但新项目投注不多,从虔城商务中心投建以来,也就给服装、鞋品牌注资过让他在粤州、阿卡林、东南、蛮州四省布局,高端到市,中低端到县;还有就是在虔州修建了口罩厂、职校;参股投资了电厂、印刷厂、啤酒厂、矿泉水厂。

    虽然各个公司在自己扩大或转型中要消耗一部分钱,但每年归总过来的利润依旧很大,大量闲余资金都趟在账面上。而虔州的内循环产业也打造得差不多了,衣、食、住、行、教、医中也就行还有些欠缺,不过这已经不是虔城就能决定的事了,大家也抄不上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