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剑书生
繁体版

卷三

    刘府,偏房中,盧礼和晴姑娘,坐在床上,晴姑娘靠在盧礼怀里。

    “晴儿,你后悔吗?”盧礼对晴姑娘说道。

    晴姑娘看了看盧礼,说道:“既然我已经嫁于夫君,已成夫君的人,臣妾无悔。”

    盧礼抚摸着晴姑娘的脸,晴姑娘红着脸低下头,依偎在盧礼的怀里。

    ……

    而东境,只不过半日,就已丢了七州之多,可见赵、吴两军这么强势。

    将士沙场骨成堆,将军战剑手里挥。

    血染江山日月追,谁人盼那将士归?

    为何要起战争?荣耀?利益?你不够强大,所以就被别人打,世道就是这样,盧国成立两百年之余,经历过十几个皇帝,有的上位数十年,有的不过几年,其中也有好皇帝,也有不好的皇帝,昏庸,淫乱,也有好的,正道,造福百姓,平乱等等,因为父辈们把天下打下了,道路都铺好了,后代们只管享受就好了,如今两百年,已经挥霍的差不多了,人家敌国在发展,而自己慢慢挥霍,人家强大了,所以就来打你了,就是这样。而二十年前、十年前,已经打过几次大战,从最巅峰,把兵力,财力,都打的差不多了,十年的恢复,还没有回到巅峰。所以人家联合大军,来打盧国。

    盧礼虽说成为了当今皇帝,可是都是关键时刻委托的,先不说皇帝之位,如今逆贼称道,外有八个国家,东有赵、吴两国,南有李国,西有西喇子国,北有北践国、金国、羌国、匈奴国。当然北践国最为强大,金国与匈奴国只是小国家,附属北践国。

    这情景,和数年前对战九国时那么像,只是如今里忧外患,而敌军,不过时日就要杀到长歌京都了。盧礼现在一阵头乱,又去找了刘治理,商量对策。

    “叔子兄,你这里可有通往外面的通道?”盧礼对刘治理说道。

    “皇上,你可要出去?”刘治理问道。

    “不错,吾出去看看,如今的长歌城,到底成了什么样。”盧礼道。

    “这通道有是有,不过外面太危险了,皇上,还是别出去了,等援军吧!”刘治理说道。

    盧礼笑了笑,说道:“叔子兄多虑了,吾去自有吾法。”

    刘治理想了想,说道:“我随你一起去…”

    盧礼打断道:“不需,吾一人足矣。”

    “好吧,随吾来。”刘治理说不过盧礼,但盧礼是皇上,但又不能不听他的话,不然他又要怪罪下来了。

    盧礼走进通道后,刘治理看了看,随后一拍手,十个黑衣人出来了,刘治理对众人说道:“暗中保护皇上。”

    “是”十人同道,随后消失在通道中。

    盧礼从通道中出来,只不过,刚出通道,就被两把刀架在脖子上了,随后,盧礼失去知觉,不知去向。

    “公子,皇上丢了。”一个黑衣人道。

    “混账,跟个人还丢了?怎么搞的?”刘治理说道。

    黑衣人没有说话,把头低的更低,也不能怪他们,刚看见皇上出通道口,然后通道口就被堵了……

    刘治理轰走几人,自己沉思了起来,百思不得其解,谁发现了我刘家的密道?谁把皇上掳走了?随后叫道:“来人。”

    进来一个士兵,刘治理说道:“集合兵力,杀出去,皇上丢了,全城寻找,我们纵然死,也要找到皇上,快去。”

    “是”

    刘治理看着这个人出去,心里越来越慌张,皇上,你可不能出事啊!

    皇宫,正天殿,左柯雷穿着皇龙袍,坐在龙椅上,殿中,各个大臣都在议论纷纷,而正中间,两名士兵,押着一个人,而这个人,便是盧礼,盧礼很纳闷,刚出通道,就被抓了。

    左柯雷大喊道:“肃静,诸位爱卿,有何事,大声说出矣。”

    随后又道:“四方战乱起,朕估矣,不日后,敌军将围长歌,而各地,都出现了民兵起义,而百姓,却说朕是昏君,无能,卑鄙无耻,逆贼小人,朕听闻,心寒矣,自古以来,朝代更替,皇帝更新,不是注定的吗?为何说朕昏君?朕要的是明君之论,不是昏君,明明皇帝之位传与朕,而天下人只认盧礼,说是盧礼是正统皇帝,朕心累矣。”

    左柯雷揉了揉太阳穴,又道:“朕无心挂战乱,只想求个千古明君论,盧礼,你去跟天下人说说,朕是正统皇帝,朝代更替,皇帝更新,这,不是很正常吗?为何江山就只能是你们盧家的?”

    盧礼静静地听完,说道:“卑鄙之人,行卑鄙之事,何为正统皇帝?又如何千古明君?左柯雷,你说这话不羞耻吗?”

    “盧礼小生,休得放肆,不得无礼。”右丞相说道。不是,如今的右丞相,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全靠左柯雷,自己才坐到现在的位置。

    盧礼看到这个右丞相,说道:“人在做天在看,盧礼不怕什么,甚至是死,就算盧国亡,吾也成盧国鬼。”

    左柯雷笑道:“既然如此,多说无益,来人,押出去,明日午时,午门外斩首示众,让天下人看看,他们所谓的正统皇帝,就要死了。”

    说完,盧礼便被两个士兵押了出去。

    斩首皇帝这个消息,轰的一声,长歌城内,东境、西境、北境、南境,其他国,飞鸽传书,人传人,一晚上的时间,传遍整个天下,第二日一大早,午门就已经站满了人,等着看新的皇帝被斩,虽说他们也见过新皇帝,是当届状元,驸马。对于皇帝传位,都有好几个版本,有的是皇帝被杀,逆贼篡位,有的是永成皇帝传位于左柯雷,而皇宫永成皇帝灵柩被烧,有的说是失火,有的说是纵火,不过大多人都是反对左柯雷当皇帝,如今敌军四方杀过来,不去杀敌,还在长歌城中围城,捉拿驸马等人,如此皇帝,要了做甚,所以人群中有一些准备营救盧礼的,比如刘治理等人。

    昨晚刘将军府刘治理带人冲杀出去,死了一个个将士,终于冲出重围,不过,如今,只有百人不到,而且,还是被人救了,不然,刘治理也跑不出来,刘治理昨晚听说盧礼被抓后,心急如焚,听说今日午时午门斩首示众,刘治理便带人过来,乔装混进人群,准备救盧礼。

    人越来越多,午时快到了,太阳正值当头。

    “午时到,行刑。”监斩官喝道,手拿一根令牌丢在地下,随后行刑官拿出盧礼背上的斩立牌,喝了一口酒,喷在大刀上,阳光照在大刀上,反射到众人的身上,让人感到惊悚。

    行刑官举起大刀,准备砍下去,此时,盧礼心中已无他想,已经准备好了,别无他念,也算没有白到人世间一遭,永别了,亲人们,永别了,晴儿,随后闭上眼睛。大刀砍了下去,忽然,不知从哪飞出来的一根利箭,把大刀击偏,拿刀的行刑官也随之退了几步,可见这支利箭威力十足。幸好,大刀离盧礼脖子仅有几分,可谓命悬一线。

    在场的人都被这支利箭吓到了,不知从何处射出,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劫场啦”。

    顿时,现场人群一片混乱,跑的跑,躲的躲,十几位士兵把行刑官保护起来,还有几十位士兵把行刑场围起来。

    人群中,刘治理对身旁一人道:“不知是谁先下手了,不过这样也好,行动,救出皇上。”

    身旁的人点了点头,随后对人群中的几人行了个眼色,然后从长袖中,露出一把刀,向刑场中杀去。

    监斩官看到这些人,随后对身旁的士兵大声说道:“给我杀了他们,一定要杀了盧礼这子,本官先退避一下。”说完在几人保护下离去。

    随后,又出现了数百个士兵冲向刑场,此时,混乱不堪,有士兵,有百姓,有劫客。

    刘治理跑到一处地方躲着,当然,身旁还有晴公主,还有两名护卫,要不是护卫拦着,晴公主晴姑娘早已冲上前了,刘治理身体不好,一介书生,冲上去也是送死,所以在这里接应。

    看着自己的士兵处于下风,刘治理心急火燎,无奈没有办法。盧礼还是一脸懵然,他现在也动不了,手脚都被绑着。

    忽然,从四面八方出现了一些人,这些人身穿着装破烂,手拿一根木棍,一看,竟是乞丐,为何,气丐会来的那么多?数量不下百人。

    一位长的显老的乞丐,拿着一个木棍,大声说道:“打倒昏官,还我大盧。”

    随后也拿着木棍冲向那些士兵,一处,两个小乞丐一人拿着一把弓箭,一箭射向一个士兵,箭箭都是那么准,力气也足够大,可见这两个小气丐不俗,他们就是丐帮何财多和何扛金两兄弟,而那显老的乞丐便是丐帮长老周涛是也。

    ……

    夜晚时分,一处破庙中,盧礼等人都在此,白日,丐帮与刘治理等人把盧礼从刑场中救了出来,当然,损失也惨重。

    盧礼躺在床上,身旁刘治理、周涛、何财多、何扛金在也。盧礼白日晕了过去,毕竟受了行刑之苦,又是暴晒,这时,才晃晃醒来。

    何财多端了一碗水,盧礼喝了一点。刘治理忙道:“皇上,龙体怎么样,都怪微臣该死,臣救驾来迟,请皇上降罪。”说完单膝跪地。

    盧礼急忙道:“叔子兄快快请起,如今逆贼当道,外有敌袭,而且吾如今未行正式大典,叔子兄叫吾子玄便好。”

    “这……”刘治理还想说什么,就被盧礼打断了。

    “就这样,还有周老你们也一样,今日,多谢各位救命之恩,若他日江山社稷稳定,敌军退去,再谢各位今日之恩。”盧礼说完对众人拱了拱手。

    “皇上……呃,盧公子,老朽与丐帮众人愿追随公子,在所不辞。”周涛说道。

    “吾也愿追随子玄兄。”刘治理说道。

    “还有我们。”何财多和何扛金同时说道。

    盧礼笑了笑,摸了摸何财多和何扛金的头,说道:“好,还有你们,两个小神箭。”

    何财多摸了摸自己的头,傻笑的道:“哈嘿,小时候我和弟弟经常去山里打猎,箭法是一个高人教我们的。”

    盧礼摸了摸他的头,随后对刘治理说道:“叔子兄,辛苦你了,周老,你也辛苦了。”

    “不辛苦,为了江山社稷,再苦也值得。”刘治理说道。

    “是啊,如今,要把贼人铲除,大盧才有清明。”周涛说道。

    “不错,时间紧迫,吾等商量对策,如何决出。”盧礼说道。随后在众人搀扶下慢慢起来,众人也知道,如今局面,不能多休息了。

    “还有我们。”门外面响起一道声音,两个人走进来,随后被丐帮几人拦住,盧礼看到两人,即刻说道:“速速退下,这是吾旧识,蒋老,您俩怎么来了。”

    不错,两人便是铸器坊的蒋伯龄与儿子蒋军,这还是多亏了蒋伯龄,自己得到了宝剑,还有《傲世九剑决》,盧礼现在也领悟了几式。

    蒋伯龄过来对盧礼行了一下礼,蒋军也是,随后蒋伯龄说道:“贼人毁吾国家,外有敌军,大盧男儿人人有责,如今皇上正缺少人手,吾与吾儿来投靠皇上。”

    说完蒋伯龄和蒋军一起跪了下去,盧礼急忙扶了起来。

    盧礼说道:“蒋老,多谢您老的好意,不过您年事已高,吾不忍心让您上战场,所以您的好意吾心领了。”

    蒋伯龄说道:“吾知年事已高,恨只恨自己不能年轻十岁,唉,不过我儿蒋军可以替吾征战沙场。”

    盧礼看了看蒋军,蒋军对着盧礼傻笑,说道:“皇上,请收下吾吧,吾有的是力气。”

    盧礼想了想,如果蒋军有什么不测,自己怎么蒋老交代,蒋伯龄似乎看穿了盧礼的心思,便道:“如今,国家重要,皇上,就不要再想了,吾会照顾好自己。”

    盧礼开口道:“既然蒋老这么执着,那吾多谢蒋老了,为了国家。”

    “对,为了国家。”周涛也说道。说完大家都笑了笑。

    ……

    皇宫别院,左丞相与左柯雷,左丞相之前是右丞相,现在成为了左丞相,右丞相是左丞相副手,所以左丞相比较大一点。

    “什么?有人劫场?而且还成功了?”左柯雷惊道。

    “是的,是一群身穿破破烂烂的人。”左丞相说道。

    “查,给我查,全城封查。”左柯雷说道。

    “是。”左丞相说道。

    “对了,赵国和吴国的大军已经突破我军的防守,东境十州,都已丢,杨华军大将军,殉国了。”左丞相说完低下了头。大盧,快亡也。

    杨华军,是东境镇东大将军,十年前,平了战乱,奉命镇守东境,被封镇东大将军。

    西境,由刘权镇守,刘权,刘治理的父亲,十年前战乱平,奉命镇守西境,被封镇西大将军。

    南境,由夏文武带兵镇守,今年年事已过六十,已经镇守南境四十年有余,大大小小的战乱,他都参与过,总是于少胜多,被封常胜将军、镇南大将军。

    北境,二十年前,计宗皇帝当朝,曾经发生过战乱,十国发生混战,计宗的二皇弟——盧去病,文武双全,当今天才,当时才十八岁,就带兵打仗,赢过无数次胜利,获得了朝上许多大臣的爱戴。都觉得皇帝由盧去病当最好,可是盧去病只是二皇子,而且盧去病对皇位也不感兴趣,战乱起时,北境镇守将军——冯明军,中了敌军的圈套,殉国了,所以当时计宗皇帝下诏,封盧去病为镇北大将军,平北疆战乱,盧去病率大军平了战乱,随后回长歌城复命,不想东境和西境又有敌军来犯,盧去病奉命平战乱,东境和西境战乱平了,盧去病又回朝,计宗皇帝怕盧去病有抢皇位的想法,下令让盧去病到乡下去,盧去病只好回到了百年前,太祖皇帝的故里,也是盧去病的故里。

    可是没想到,当时另外三国看盧国有些强大,联手灭盧国,当时朝中大臣都让计宗皇帝请盧去病回来带兵,计宗皇帝没办法,只好去请盧去病了。

    而盧去病知当时的情况,只好接受了,他带领军队,杀向四方,所到之处,尽是敌人的鲜血。终于,盧去病平了边疆战乱,可又怕敌军恢复突袭,于是,带兵灭了九国,天下终是归一,除了九国,还有其他的国家,只是没起战乱,比如赵国、吴国等。

    天下归一,也慢慢平静了下来,盧去病褪下战甲,走出皇城,又归田野,从一个镇北大将军变成一个田野村夫,闲游四方。

    之后镇北大将军由李峰大将军镇守,一直到十年前,北境发生叛乱,“草原狼”部落欲图造反,非常英勇顽固,而又狡猾,盧国军队死伤无数,欲有不敌,李峰大将军,为此殉国也。最后还是计宗皇帝找到了盧去病,给盧去病下旨,盧去病只好又领旨了,不过这事极少人知道。

    盧去病一直趁胜追击,最后“草原狼”部落被灭,北境又恢复平静,可盧去病大将军不知去向,部下的人说,当时盧大将军去追“草原狼”的大首领,最后到了悬崖边,没人知道,是否掉落下去,是生是死,未知。

    之后北境由张波熹大将军镇守,一直到现在。

    “其他境域战况如何?”左柯雷问左丞相道。

    “北境也落陷了,张波熹大将军也殉国了。”左丞相说完头低的更低。随后又道:“西境也不敌了,刘权将军不知去向,大军向后退了五百里。”

    左柯雷惊呆,声音发颤道:“那、那南境如何?”

    左丞相又道:“南境还好,和敌人血杀,五十万人只剩二十万人了…但,还是需要朝廷支援。”

    各路将军也知朝中变了事故,但外有敌军,若敌军不退,自己搬军回朝,那江山,拱手让给他人?他们,做不起这个罪人,只能血战到底,击退敌人,因为他们是军人,保家卫国,江山、百姓,需要保护。

    左柯雷呼了一口气,笑了笑,说道:“支援?四方战乱,朕哪还有兵力支援。”

    “对了,皇上,晴公主被我们的人抓住了,该如何处置?”左丞相说道。

    “晴公主?哼,既然找不到盧礼等人,那就引他出来,下旨,明日午时,将晴公主押到午门,斩首示众,朕就不信他不出来?”左柯雷说道。

    “是”左丞相说。

    ……

    竖日清晨,皇宫正天殿里,左柯雷坐在龙椅上,脸色有点乏力,可见昨晚并没有睡好。而大臣,也少了好几个,国难当头,这些都是贪生怕死之臣,如今,却不知往哪去了。

    “各位爱卿,四方战乱,汝们有何对策?”左柯雷道。

    一个个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低下了头,没有对策,国家将亡,他们能有何对策,他们只是管管朝中一些事物,他们又不是武官,而且朝上,没有一个武官。

    左柯雷看着这些人:“也罢,如今前方需要人,你们都充军去吧。”

    “皇上,不可啊,万万不可啊。”一位大臣说道。

    “哦?有何不可?让汝们想对策,汝们一言不发,朕下令,汝却说不可?”左柯雷道。

    “我等都是朝中文官,无半点武力,去了也是死啊。而且朝上没有吾等,国家大事无人理,会乱成一糟啊。”那大臣说道。

    “请皇上三思。”除左丞相外,所有人都下跪。

    “如今不是很乱了吗?再乱又如何,来人,拉下去,发配边疆,充军。”左柯雷说道。

    随后出来一个个士兵,把这些缚鸡之力的文臣都拉了下去,只有左柯雷等四五人留下。

    这些被拉出去的文臣都哭嚎不已,早知道就不来上朝了,就应该学没来的那几人,收拾东西远去。

    左柯雷看着几人:“汝们也退下吧,朕乏了。”

    “皇上……”左丞相等人说。

    左柯雷打断,大声骂道:“好了,都给朕下去,滚。”

    几人才慢慢退了出去。出去后,几个大臣对左丞相说道:“丞相,吾等该怎么办?”

    左丞相说道:“国家将亡,汝等逃命去吧。”

    “那丞相,你呢?”一位大臣说道。

    “别管我了,各位,路还很长,好好走,吾先走了,后会有期。”左丞相说完转身离去。

    这几位大臣便是六部中的几位大臣,现在也相距离去。

    午时,午门外,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更多的,还是百姓,虽然战乱起,长歌城内混乱不已,但看热闹的人还是挺多的。

    朝廷混乱,但皇上下旨,就必须执行。

    不一会儿,监斩官走上来,对着吵闹的人群大声道:“安静安静。”人群中安静了下来。

    随后监斩官又道:“奉皇上旨意,今日斩首晴公主。”

    “什么?斩首晴公主?”

    “公主是好人,为什么杀她?”

    “就是,公主时常出宫,对大家都很好,凭什么杀她?”

    “一定是搞错了。”

    “肃静”监斩官随后又道:“晴公主欲刺杀皇上,被抓之,皇上下旨,斩首示众。”监斩官也不知道为何要杀晴公主,只是上面的人这样说的,他只好这样说。

    “什么?公主刺杀皇上!?”

    “晴公主一介女流,贤淑端庄,怎么能刺杀皇上?”

    “晴公主是好人,不可能刺杀皇上,放了晴公主。”

    “放了公主。”

    “放了公主”

    “放了公主……”人群中不断有人呼吁,都是放了公主,而有的人也一脸懵逼,公主刺杀皇上,这是真的么?

    监斩官喝道:“带犯人。”

    随后晴公主被带了出来,此时晴公主一头散发,穿着囚衣,戴着手链。

    到行刑场中央,监斩官对晴公主道:“公主就要上路,下官送公主,不知公主还有什么未了的话要说的?”

    晴公主抬起头,看着天空:“白云飘飘泪无痕,黄泉路上万鬼魂,留下君心字爱人,只愿来生再相闻。”

    “公主…,放开公主,公主是冤枉的。”人群中有人大喊。

    “对,我们相信公主,公主是冤枉的,放开公主。”

    “大胆,竟敢煽动民意,给本官找出来。”监斩官说道。随后几个士兵快速走向人群,人群中又混乱起来,不过一会儿,抓出两个男子。

    晴公主看见道:“大人,和他们没有关系,放了他们吧。”

    “哼,今天就给公主一个面子,放了你们。”监斩官说道。

    随后人被放了,监斩官又道:“公主还有什么话要说,说完本官该送公主走了。”

    “公主……”人群中很多人都落泪了,

    晴公主看了看人群,落泪叹道:“贼人当道,国家将亡,小女子毫无反抗之力,左柯雷密谋着一切,杀害皇兄,篡夺江山,使江山于生死之中,小女子只求大家一件事,我夫君如今正植皇室江山,缺少人手,小女子恳求大家帮助我夫君,铲除逆贼等人,驱逐外寇,使我国家恢复安宁。”

    “公主,吾等都知道朝廷混,也知盧子玄状元郎为国为民,不知他人现在在何处,吾等愿意投靠。”人群中有人道。

    “对,吾等也是大盧的一份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人群中有人道。

    “对”

    “对”

    “对”

    晴公主看着众人,笑了一笑,道:“小女子多谢各位,今日死而无憾。”

    “好了好了,该说的都说了,是时候上路了,公主。”监斩官道。

    “准备行刑。”监斩官喝道。即后有人搬出龙头闸,龙头闸是给皇亲国戚准备的,只要有人犯了法都用龙头闸。

    晴姑娘看了看天空,道:“愿有来生,不去帝王家,愿有来生,还做你的妻,夫君,臣妾先走一步了,虽识短暂,臣妾无悔…”

    “时辰到,开闸,行刑。”监斩官喝道。

    龙头闸开,晴公主被押入,人群中有人暴乱。

    “放开公主,狗贼,你不得好死。”

    有些人冲破士兵的防线,拿着扫帚、木棍等冲向刑台。

    “给我拦住他们,落闸”监斩官大声喊道。

    龙头闸落闸,晴公主闭上眼睛,千钧一发之际,一把剑挡住闸头的落下,那剑鞘,有威龙之身,三尺长。不错,便是天子之剑。

    “逆贼,休得放肆。”盧礼骑着一匹马,冲破防线,到达邢台,扶起晴公主,一剑落下,手链被斩断,即刻把晴公主抱住。

    盧礼道:“一切没事了。”

    晴公主也抱紧盧礼,道:“不晚,臣妾至少见到了夫君。”

    “这里就交给为夫吧。”盧礼道。两人依依不舍的分别,晴公主才被属下保护下去。

    此刻,现场混乱,百姓们、士兵们、还有丐帮众人,都打成了一片,当然,是百姓们和丐帮们一起打士兵们。

    盧礼对何财多、何扛金两人道:“保护好公主和刘叔子。”

    “是。”两人道。而后拨出利箭,一箭射死一个人。

    盧礼看了看四周,看到了监斩官躲在帘后,盧礼过去,拉起监斩官,并道:“狗官,死吧。”

    “饶命、饶命,吾只是奉旨行事啊。”监斩官说道。

    可盧礼没想太多,一剑刺心,监斩官死。

    盧礼随后转身,刘治理来到他身旁,道:“皇上,吾们快走吧,恐怕真有埋伏。”

    盧礼看了看四周,说道:“好,走。”

    可是。一刹那,四周出现许多士兵。果真其然,真有埋伏。

    盧礼对正在厮杀的蒋军道:“蒋军,保护刘叔子,撤。”

    蒋军过来保护刘治理。

    刘治理忙道:“保护皇上,吾没事。”

    盧礼道:“叔子别再推迟了,吾有武艺,不必担心。”

    “可是……”

    “别再可是了,再不走我们都走不了。”盧礼道。

    一再二再而三推托下,才让蒋军保护刘治理离开,盧礼于是杀向了那些士兵。

    今日一早,盧礼等人就知道晴公主被左柯雷抓了,于是才来劫场,直接硬劫,明知是陷阱,但也要入虎穴,晴公主如今可是皇后啊!

    左柯雷其实早在刑场附近安排了包围,只要盧礼来劫场,立即围杀,国家将亡,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周涛来到盧礼身旁,对盧礼说道:“皇上,你快走,这里交给我们。”

    盧礼道:“不行,大家一起走。”

    “敌人越来越多,再不走都走不了,老朽年事高了,就让我最后为国家做一点事吧。”周涛道。

    “周老……”盧礼道,周涛打断,拿出一块玉佩,但只有半块,说道:“这是我家的传家玉佩,这是半块,另一半在我弟弟那里,从小,我弟弟就与我失散了,前些日子,我打听到,我弟弟有消息了,没有死,他在赵国,但任如今的领兵大将军,这次赵国出兵,便是他带领,我没有去找他,只要他活着就好。希望他能给我这个做哥哥的一个面子,兴许会有些用。”周涛拿出玉佩塞给盧礼,盧礼只好收下。

    而后周涛派何财多与何扛金保护盧礼,让盧礼走,而周涛和丐帮众人杀向那些士兵。

    此次赵国领兵大将军,便是周华大将军,想不到是周涛周老的弟弟,盧礼对于这个消息,感到一惊。

    御林军已经把刑场围得水泄不通,而保护盧礼的何财多与何扛金,也已走散,盧礼只好拿起剑,杀向士兵。

    一剑一个,盧礼杀了几十个,终于体力不支,单膝跪在地下,一个士兵,拿着长枪,准备从后背刺盧礼,忽然,一个人影,爬在盧礼后背上,盧礼一颤,把头慢慢向后转过去,当看到这脸庞时,盧礼内心一片空白,立马拿起剑,向那个拿长枪的士兵丢刺去,把那个士兵一剑穿心。

    盧礼流下了泪,此时他的心,很累,真的很累,因为,它受伤了,因为爬在他背上的人,是晴公主,是他的妻子,盧礼轻轻抱住晴公主,晴公主吐了一口血,颤抖的手,摸到盧礼的脸庞,盧礼握紧晴公主的手,晴公主颤颤巍巍道:“夫…君,臣妾…不能…陪你了…”

    盧礼打断,道:“别说话,别说话,我们去找大夫。”

    说完盧礼就要抱起晴公主,但被晴公主制止了,说道:“夫君,不必了,遇见你,是…是臣妾…的福分,时间虽短,但…臣妾无悔啊。”

    “这天下…这天下,全靠…全靠夫君了,臣妾…臣妾不能…再陪你了,一定…一定要…大盧繁荣,这是…这是很多人的期望。”

    “好,好,我答应你,一定让大盧重归繁华。”盧礼握紧晴公主的手。

    晴公主对着盧礼笑了一笑,随后缓缓闭上眼睛,手也松开了……

    “晴儿,晴儿”盧礼嘶吼声道。

    盧礼慢慢放开晴公主,拿起了剑,杀向士兵。为了她的承诺,为了她的愿望,就算是死,那又有何妨。

    本是一书生,奈何官场深。

    手握天子剑,平乱听风声。

    刘权理会,立马杀向被包围的盧礼方向。

    不一会儿,刘权的士兵便把刑场中的御林军解决的差不多了,现场微微转变。并不是说十万御林军都出动了,只是出动了一部分,如果全部出动,刑场装不下那么多人。

    刘权把围在盧礼周边的人杀光,御林军,在场之人,几乎被灭,可笑,那可是征战沙场的老兵,这些御林军百无一战,怎能敌那些老兵呢?

    盧礼一剑穿了一人,最后终于解脱了。刘权来到盧礼面前,看了一眼,随即单膝下跪,道:“老臣刘权,救驾来迟,请皇上恕罪。”

    刘权在刘治理的信中都已知晓中事,而盧礼也是皇室中人,不其为过。

    盧礼此时披头散发,撂了撂头发,对刘权道:“刘老将军,不迟,刚好,江山社稷,全靠你了。”

    刘权一听,立马道:“老臣随时听皇上差遣,为了江山,为了百姓安稳的家园。”

    盧礼道:“好,逆臣左柯雷如今在皇宫中,还有请刘老将军将其捉拿。”

    “是,老臣遵命。”刘权道,随后起身,转身道:“兄弟们,随吾进宫,捉拿左柯雷。”

    “是。”已经把刑场清理好的士兵随后集齐等待命令。

    大军向皇宫出发。刘权来到盧礼旁,还有刘治理,何财多,何扛金,蒋军等。

    丐帮中人,所剩无几,长老周涛,也死于刑场中。

    盧礼来到晴公主旁,还是以前那样,只是,生命到此,恨命运有此一遭,夺妻离别几回恨。

    刘权道:“皇上,节哀。”

    盧礼笑了一笑,道:“明白,如今不是悲伤之际,内有忧,外有患,战争起,总是会死人的,平了内乱,再商国事。”

    “是。”刘权道。

    皇宫正天殿里,空无一人,只有左柯雷一个左柯雷穿着龙袍,倚靠在龙椅上,他在等着一切,他没有逃,他如今成为了千古罪人,逃到天涯海角,他也会过的不安。

    一个个士兵走进殿中,把大殿围得水泄不通。

    随后刘权进来,立马冲向龙椅,把剑驾在左柯雷脖子上。

    刘权道:“左柯雷,你谋权篡位,勾结朝中大臣,死罪难逃了。”

    左柯雷笑了笑,道:“呵呵,刘大将军,你不在西境镇守,怎么突然到长歌了,你不知道武将无诏不得入京城的吗?”

    盧礼等人走进大殿,盧礼已经换了一身衣装,打扮了一下,又恢复了当初那个书生盧礼。

    盧礼道:“是我让刘将军回长歌的,左柯雷,你对你的所做所为忏悔吗?”

    左柯雷笑道:“吾多年经谋,最终还是败给了你这个刚出道的小子,吾之心,从未变,我也想体验一下皇帝的滋味。”

    盧礼道:“到最后,你还不知醒悟,如此,多说无益了,刘将军,将逆贼押下去,等平了战乱,再作打算。”

    刘权道:“是。”

    刘权让几个人把左柯雷押了下去,而且也把龙袍皇冠脱了下来。

    等左柯雷被押走后,清理了一下大殿,盧礼对刘权道:“刘将军,全城搜捕逆贼等人,还有,狱中关押着许多清白的大臣,还有皇亲国戚,以及几位秀才,都放出来吧。”

    “是,老臣遵命。”刘权道。

    随后又道:“皇上,如今逆贼头目已被捉捕,还请皇上披上龙袍,继任帝皇之位。”

    盧礼又道:“还是先等皇亲们来了再定结论吧,那时候身处刀口,不得而为之。”

    “是。”刘权转身离去。

    盧礼旁边,刘治理、蒋军、何财多、何扛金,四人都默默站着,刘治理看到自己的父亲,心中很激动,许多年没有看见过自己的父亲了,只是如今的立场不好表达父子之情。

    不一会儿,皇亲国戚和几位清白的大臣走进大殿,只是几位大臣受了许多皮肉之苦,看着并不怎么精神。

    永成皇帝的太后,见即,随后领众皇亲国戚对盧礼跪下,几位大臣也跪下,刘权、刘治理等都跪下。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盧礼急忙扶起太后等人,说道:“太后,快快请起,吾还未正式接受正统皇帝传承,怎敢称皇称帝。”

    太后道:“当日之举,便是老身自当传承,皇儿被逆贼谋害而亡,最后尸体更是被烧的一干二净,如今皇上平定内乱,左柯雷被捉拿,天顾我大盧啊。”

    盧礼道:“太后,虽如今内乱平定,但外有敌军,四方遭难,东境更是惨不忍睹,杨华军大将军,北境张波熹大将军更是身亡殉国,吾等要齐心协力,想想对策。”

    太后道:“皇上说得是,还请皇上穿上龙袍,成就帝王之位,解百姓水火之中。”

    “请皇上成就帝王之位。”众人行礼道。

    盧礼无可奈何,只好在太后和皇后的搀扶下,穿上龙袍,戴上皇冠。

    随后盧礼在宫女的挽扶下,走向龙椅,坐上龙椅。

    自古以来,多少人都想坐上皇位,多少人的梦,帝王,可以呼风唤雨,可以让每个人臣服,可谁知道,帝王也很难当的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跪下行礼道。

    “众卿平身。”盧礼道。

    “谢皇上。”

    盧礼又道:“众卿,吾…朕虽说平了大盧内乱,但这一切不敢居功自傲,刘权大将军功不可没,但,外还有四方敌军,朕还没有功成,等击退敌军,再论功行赏。”

    “皇上英明。”众人道。

    殿中大臣寥寥无几,除皇亲国戚外,只有不到十人的大臣。

    其他的大臣是左柯雷一党,如今都四处逃亡。

    其中一个大臣出来道:“皇上,如今战事正缺少将士,臣建议,诏令天下,招各路人士,招兵买马,以解决前方战事缺少人手。”此人便是兵部尚书徐山钧,他没有同党于左柯雷一党,是个清官。

    “爱卿言之有理。”盧礼道。

    随后道:“朕立即拟旨。”盧礼看了看,指了台下一个小太监,道:“你过来。”小太监急忙到盧礼旁跪下。

    “抬起头”盧礼说道,随后小太监抬起头来。

    盧礼看了看,小太监二十左右,盧礼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洪鬼鬼。”小太监说道。

    “洪鬼鬼,今日起,朕封你为太监总管,以后,朕的旨意,你传之。”

    洪鬼鬼一惊,万万没想到,他今日成了太监总管,他以前性功能不行,便来宫中当太监,誓要当最强的太监,便是总管之位。洪鬼鬼急忙谢道:“谢主隆恩,谢谢皇上。”

    盧礼说道:“希望你不要步入马新新这逆贼的后尘,若朕得之,车马分尸,族类灭之,你,谨记。”

    洪鬼鬼吓了一跳,急忙道:“小人知道,小人知道,定不负皇上旨意,小人定会刻苦铭心。”

    盧礼点了点头,随后在洪鬼鬼的砚墨下,写了道旨。

    盧礼给洪鬼鬼,洪鬼鬼拿起圣旨,念道:“朕之盧礼,现为大盧之皇,左柯雷逆贼已被捉拿,现,外四方有敌,军力不足,特招兵买马,望四方人士,解大盧之水火之中,后赏黄金千两,京城豪宅,高官厚禄,将士之位。”

    “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盧礼对兵部尚书徐山钧道:“徐卿,招兵买马,由你负责,从各乡村到各县城,都设招兵处,最后统计人数,在东南西北处设集兵点,统计完人数,报给朕。”

    随后又道:“刘老将军,招收的新兵由你负责,在各个集兵点设训练营,短暂训练一天,投入战场。”

    徐山钧和刘权同声道:“是。”

    刚登位就有如此决策,真是果断的皇帝。众人对盧礼也是一赏。

    盧礼又道:“兵马未行,粮食先行,国粮管朱大常何在?”

    刘权出来道:“皇上,朱大常同左柯雷一党,不过在逃亡中被捉获,朝中许多大臣也被臣捉获。”

    “传各罪臣。”盧礼道。

    洪鬼鬼再传道:“传各罪臣。”

    不一会儿,进来二十多个穿囚衣的大臣。全部下跪,道:“求皇上开恩啊,臣等受逆贼蛊惑,不得已啊。”

    盧礼哼道:“哼,过去的事朕不追究,做了就是做了,等击退敌军后,你们的事再做定义,朱大常可在?”

    走出一个人,体型有些肥胖,这是盧礼想起了当初长歌城内遇到的那个朱强宾,两人体格倒是挺相像。

    “罪臣朱大常,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大常,现在朕不追究你,朕问你,如今国粮库还有多少粮食?”盧礼道。

    朱大常道:“国粮库如今有110万担,南境干旱多年,粮食税少。”

    “100万担?这对两百万军队人来说,两月都不够,怎会如此的少?”盧礼道。

    “臣不知。”朱大常道。

    “下去吧。”盧礼道。

    随后众罪臣都被押下,盧礼宣布退朝。

    第二日,招兵令一出,大盧处处人人沸腾,他们都是大盧的子民,誓与大盧共存亡。

    黑夜,南境李国战前帐篷内,李睿智正在里面,他是此次李国带兵将军,他是李国的二皇子,他父王正值大病,最终还是李睿智领兵,出征盧国。

    李睿智看着京都来的旨,随后给旁边的一人看,随后对旁边的那个道:“张兄,你怎么看此事?”

    “殿下,此事你我都明白,你大哥太子殿下来信,说皇上大病发也,让殿下回朝,明是病暗是险,而殿下不得不回朝,此事,恐怕凶多吉少。”旁边之人叫张文华,是李睿智的军师。

    “唉,我大哥对我以为我是个危险的人物,他已经是太子了,未来的皇位是他的,我会辅之,可他疑心重重,对我还是不放心啊。”李睿智喝了口茶。

    “殿下,那你?”张文华道。

    “那我就回去,了(liao)了这事吧。”李睿智道。

    “殿下……”张文华欲止。随后又道:“殿下,盧国军力不敌,此次,盧国前方只有二十万人马,等我们的援军到后,方可突破盧军的防守。”

    李睿智愕然,笑道:“张兄,哪还有什么援军,朝廷根本没给我们援军,我们的五十万军队,只剩下了一半,如果盧国来援,我方必灭。”

    张文华道:“他们还有援?他们不是内乱吗?”

    李睿智笑道:“今日吾得到最新消息,盧国内乱平定,更是出了一位新皇,这新皇我见过,此人不容小觑。”

    随后又道:“张兄,若是朝中那些宦官有所动,汝即带兵回朝,帮我大哥铲除后患。”李睿智道。

    “是。”张文华无话可说。这事他也是知道的,太子殿下李世民虽被封为太子,但对所有皇子心有疑虑,因为比如二皇子、三皇子太聪明了,皇上很看好他们,但三皇子不知怎么,突然暴毙了,皇上其实是知道的,但没有说出来,皇家丑闻,不可外传,此次,皇上下旨让李睿智带五十万军队出来,皇上知道时日无多,可能李世民和一些宦官会做一些事情,他不是不相信李世民,而是李世民城府太深了,而且还有宦官相伴,他要通过此次机会,铲除宦官一党,最后谁当皇帝,都是李家的血脉,都无所谓,但他还是比较喜欢李睿智的。

    不出所料。当李睿智回朝的时候,到达玄武门时,出来一队人,把李睿智杀死了。

    第二日李国皇帝病亡,太子李世民继位。

    而宦官一党直接控制李世民,修改国法,解除许多大臣职位等等,张文华得知,立即搬师回朝。二十万大军,离开盧国南境。

    两日后,盧国,长歌城,正天殿中,盧礼坐在龙椅上。

    朝中许多清白的大臣,被左柯雷受害的大臣,都被找到。

    “皇上,今晨南境传来军报,李国军队尽数撤退,而李国内部,也出现内乱,领兵人李睿智受旨回朝,途中被杀害,李国皇帝病亡,太子李世民继位。”刘权道。

    “哦?”盧礼听到,一惊,李国居然退兵了,天助大盧也。

    随后又道:“其他境域如何?”

    刘权继续道:“东境沦陷,镇东大将军身亡,我军只剩十万人马,而且还在撤退中,敌军赵、吴两国加起来还有三十多万,一直趁胜追击。北境张波熹将军也身亡,现在由副将冯明军带领,还有十万人马左右,依着险关要塞,一直坚持到现在,西境我回来时,命小儿刘建军率军向后退五百里,第二次退两百里,第三次退一百里,现在大军没有任何死伤。”

    刘权又道:“皇上,臣向后退,将大盧土地给予他人,还请皇上恕罪。”随后下跪。

    盧礼摆手,道:“刘将军如此做,朕知是战术,为保兵力,朕很钦佩。刘将军,新招的兵,怎么样了?”

    刘权道:“如今在防守的各城池,招收新兵超过五十万,还在增加中。”

    “好,太好了”盧礼笑道。

    刘权又道:“不过,士兵是有了,可领军将军,却无。”

    盧礼道:“是啊,这事确实让朕头疼。”

    “皇上,殿外一人求见。”进来一士兵道。

    “哦?”盧礼愕然,随后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进来一个青年,二十多岁左右,背着一把剑,脸上多了一份俊意。

    来人单膝下跪道:“草民韩信,参见皇上。”

    “请起,韩信,你找吾等,有何指教?”盧礼道。

    “我受一人所指点,来到长歌城,寻一将军之位当当。”韩信道。

    “哦?何人所指点?”盧礼问道。

    “草民未问之姓名,只是这位老先生说了一句话:‘心急大事不成,平稳可平天下’。”韩信道。

    “心急大事不成,平稳可平天下”盧礼嘀咕,又道:“我明白了,韩信,朕封你为平东大将军,领兵三十万,击退赵、吴两军,夺回失地。”

    “草民遵旨,但是,皇上,我不要三十万,十万人够了。”韩信单膝下跪行礼道。

    “嗯?韩信,你如此做,有胜算吗?”盧礼问道。就连刘权等人都是一惊,十万就够了?敌军现在可是还有三十多万人呢,我方残军只有十万左右,如果只要十万,二十万能和三十多万人敌?

    韩信道:“如果皇上相信草民。”

    盧礼道:“好,朕相信你。”

    “另外,刘治理、蒋军听旨。”盧礼道。

    刘治理和蒋军出来,行礼道:“臣在。”蒋军和何财多等已经加入了士兵,为国为民。

    盧礼道:“朕封刘治理为征东大将军的军师,蒋军为副手,协助韩将军。”

    韩信撇了撇嘴,可又没说出口,他其实想说,自己不需要军师和副手。

    刘治理和蒋军谢过皇上,刘治理心中也是非常高兴的,二十年了,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何财多、何扛金听旨。”盧礼道。

    “小民在。”何财多和何扛金两人道。两人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但脸上并不那么稚嫩,更多的是英勇。

    “朕封你俩为左右平南将军,带领二十万人马,支援夏老将军,由夏老将军统一指挥,杀向李国京城,杀个片甲不留。”盧礼道。

    “是。”何财多、何扛金两人道。

    “刘权听旨。”盧礼道。

    “臣在。”刘权单膝下跪道。

    “朕封你为征东大将军,领十万人马,加上你来时的五万,定要把失地拿回来,若有机会,把敌军杀回去。”盧礼道。

    “臣遵旨。”刘权道。

    “最后只剩北境了。”盧礼想了想,将军之人,似乎没有合适的了。

    盧礼道:“北境由朕亲征,带领十万人马。”

    “万万不可啊,皇上,自古以来,御驾亲征的帝王寥寥无几,可如今形势,更是不妙,万万不可。”兵部尚书徐山钧急忙道。

    “请皇上三思。”众人都跪下道。

    韩信也随之单膝下跪,他并不熟悉这些礼节。

    “大家都起来吧,朕也是大盧的一份子,朕虽贵为天子,但百姓有难,朕心疼也,唯一之际,只有朕亲征,不管胜率如何,最后,我们都要相信自己,而且刚才刘将军也说了,北境边关要塞险峻好守,朕等你们平定了战局,再来支援朕,朕还是能撑到那时候的。”盧礼道。

    “皇上……”刘权还想说啥,就被盧礼打断:“刘将军,你们不必再说了,这是朕之意,心意已决。”

    刘权等人知道这盧礼是个决策果断的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刘权道:“皇上,还请皇上收回对我的旨意,让臣跟随皇上,保护皇上。”

    盧礼道:“刘将军,朕旨意已下,朕怎又可反悔,刘将军的好意,朕心领了,朕自保之术,谋略之术,还是可以的,汝们应该相信朕,朕才会感到心安,管理好国家大事。”

    “臣等遵从皇上旨意。”众人行礼道。

    盧礼说道:“粮食分配,立即出发,不管够否,快速解决战事,这对吾等、百姓,越有利。”

    盧礼看向兵部尚书徐山钧道:“徐卿,朕不在的这些日子,招兵之事,不可断,新招的兵,定要均配的,投入战场。”

    徐山钧跪下道:“臣遵旨,定鞠躬尽瘁,尽心尽力。”

    “大家都下去准备,明日一早,出发,这一战,只可胜,不许败。”盧礼道。

    第二日,韩信、刘治理、蒋军率兵先走。次后何财多与何扛金率兵走,刘权对盧礼道:“皇上,定不可出战,定要等到臣到。”

    盧礼道:“刘将军放心吧,朕有分寸。”

    刘权率兵离去。盧礼看了一眼长歌城,这里真的差不多是座空城了,只有几万御林军,盧礼一笑,随后驾马,北上。

    晴公主,被盧礼葬在城外的桃花山上,晴公主并没有入皇陵,她说,她只是想做一个平淡的女子,做一个平平淡淡的人,最后死之前,获得了很多人的爱戴,招兵快也是有这样的一个原因。得了天下人心,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她这十多年来,过的一点都不快乐,直到遇到盧礼…盧礼让她感到了幸福、快乐。

    “若是有来生,不入帝王家。”这一句诗讲出了一个女子多么不希望入帝王家……诗中充满了心酸和无奈。

    (卷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