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你带你穿越书中的世界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原来是妖怪

    李文秀走后,林夫人道:“玉儿,天色不早了,和王妈妈下去休息吧。”

    林黛玉听了,乖乖的起身,向父母道了晚安,随乳娘回去安歇。

    见女儿离开,林夫人道:“夫君,看这画像,分明是玉儿三岁生日时,玉儿突然昏迷之后,闯入咱家,想要化玉儿出家的道士。以前虽觉得他们邋遢,说话难听了些,行事却似高人。今日见他恶行,恐怕真的是妖道恶僧了。玉儿的突然昏迷,莲儿走失被拐,恐怕与这二人脱不了干系?”

    林大人听了,点头道:“正因如此,我才同意留下她们,用老参替那孩子吊命,否则,到了有人烟之处,放她们上岸,也算咱们尽心行善了。”

    林夫人听了,摇头道:“老爷,我倒觉得这几个孩子不错,为人古道热肠,满身的正气,又肯助人。受助者也知恩图报,彼此肝胆相照,舍命相随。与玉儿年龄相近,又无父母亲人,小小年纪无处可去。实在是玉儿难得的玩伴。”

    林大人听了则摇头道:“敏敏,她们虽知恩义,但江湖习气太重,与她们相处,恐带坏玉儿名声。让人知晓,恐有辱家声。”

    林夫人叹了口气道:“如海,我知你世代书香,注重家风。可我是个母亲,更担心自己孩子安全。妾身功勋门第出身,自幼所学薄有文采。但更看重生存能力。如果人活不下去,再死守家风门规又有何益?宋末日落崖山,数十万人宁愿蹈海而死,却不愿持剑面对敌人,是可叹?还是可悲?

    林如海听了,讷讷的无言以对,最后憋出来一句:“他们无愧于忠义,也算是尽节了。”

    贾敏叹息道:“莲儿则不用说了,一个胆小老实,逆来顺受且又知恩图报的小姑娘。若不是遇到文秀二人,命运又会如何?”

    林如海想了想,叹然道:“过不了两年,凭她生的那般好模样,好一点,卖入大户人家,做人小妾玩婢。不好则流落花街柳巷,迎来送往了!”

    贾敏伤感的道:“是啊,好好的大户人家女儿,被坑的流落风尘,生死不由己身!所以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象那东方姑娘,或如李文秀一般。如遇危难,最起码能护住己身,不会堕入泥淖,任人做贱!”

    林如海听了,连忙道:“敏敏多虑了,有你我看护,咱们玉儿岂能有事?你呀!就是整天想得太多,思虑伤神。”

    贾敏摇头道:“莲儿的父亲上街都把她架在肩上,难道不是把她当眼珠子?可结果如何?如果她有文秀两人一星半点本事,又岂会被拐子一家所欺,任意打骂作贱?更何况伴君如伴虎,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谁又能安保其家常盛不衰?”

    林如海听了苦笑道:“我知你自幼随岳父大人习过拳脚弓马,现在又如何?你也知道,玉儿先天不足,体质瀛弱,不可劳累,否则你早忍不住教她弓马拳脚了吧?”

    贾敏道:“文秀她俩所学与我娘家不同。我家祖上所传是长枪大戟,弓马战阵之道。文秀同她小哥哥学的,却是道家炼气术及内家拳脚,具有强身健体,养生延年之效。”

    林如海一听,笑着道:“敏敏,你怎么知道她们所习功法之效的?刚才你也未曾问及吧?”

    贾敏道:“我虽未曾问及,但是听莲儿讲了她们同那妖道打斗情形,我就猜到了?”

    林如海惊讶的问:“敏敏,没听你谈及懂道家养生之术?”

    贾敏微微一笑道:“因为我幼时同堂兄贾敬,随大伯父一次出游,遇到过一位高人,同大伯谈起道门内家功法,健体养生之道。可惜门规所限,概不外传。因那次所遇,大堂兄才陷入了求道迷途,却不得其法。现今走上炼丹歧途。”

    林如海听了沉思片刻道:“既然门规森严,连你伯父堂堂国公都求之不得,她们又岂敢私传玉儿?”

    贾敏道:“咱们又不求玉儿成为内家高手,只求玉儿能健体养身就好。善待她们,应该是不难吧?你不见李文秀与她初次相遇,素未平生,她不仅仅是救了文秀,还传她心法。可见她并不受门规约束,可能收养她的老道是散修高人,并无门派限制。”

    林如海听了,沉思着道:“如果能让玉儿身体变好,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舞刀弄剑,飞檐走壁就不必了。更不可让她学成什么闯荡江湖的女侠!明日可叫那李文秀来,讨要修习之法。”

    贾敏听了,娇笑道:“夫君,你想多了。你就是想学,人家还不教呢!玄门秘传,岂是易遇?非大机缘,不可得也!否则,富贵人家何其多?秦皇汉武何其诚,不也难求真经么?但愿玉儿能有一丝机缘,万万不可强求。否则,一字之差,就会反受其害。我敬堂兄现在情形,不就是强求的结果么?”

    这时,上岸搜捕妖道之人,打着火把归来,面露恐惧的向林如海禀报:“老爷,我们上岸之后,绕到上面仔细查看,却发现上面留下的血迹,并非是人血。随着沿途血迹也不是人类行走留下的脚印,反到象长有多脚的蛇虫。一直爬入深山峭壁的缝隙消失不见了。而缝隙狭窄,连小儿都不能通过。只怕那道士是妖邪所化,并非是人类。”

    林如海一听,猛然站起,脸色大变。贾敏更是脸色刷白,手中茶杯,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过了良久,贾敏才颤声道:“夫君,没成想不是邪门妖道,而是妖怪做祟,这可如何是好?”

    林如海定下神来,下令道:“让所有知情之人,一律禁口,不得谈论。如若有人胆敢提及,严惩不怠。让所有人上船,立即开船,连夜离开。另外对救上来的几位姑娘要好生对待,不可有丝毫怠慢。”

    管家听了,应诺下去传话,准备起程。

    林如海对贾敏苦笑道:“敏敏,这两位姑娘,比想象中的更重要。看来咱们要全力救治,尽可能留下她们,好生对待了!”

    贾敏紧张的问:“如海,你说妖道此次行动,会不会也是冲着玉儿来的?”

    林如海面色疑重得道:“我也有这样的担心。要不然怎会选择咱们也在附近时动手。只怕得手之后,就要对玉儿下手了。幸好遇到文秀她俩。没想到她两小小年纪,末及十岁的女孩子,竟然能把妖怪打的重伤逃走,实在是不简单啊!还是玉儿心善,夫人识人啊!”

    贾敏道:“这里出现妖怪之事,要不要上报朝廷,由官府辑拿?”

    林如海低声道:“万万不可,与外人提也不能提及。如若上报朝廷,定会认为是妖言惑众,恐有不测之危!俗话说‘国之将亡,必出妖孽’。陛下岂不认为上报之人,必是咒诅当朝,心怀不轨?所以要严防消息泄露,以免有人用来祸乱天下人心。”

    贾敏道:“哪文秀她们呢?”

    林如海想了想道:“莲儿不必知道,另一个生死不知。文秀却是要告诉的,以后还要依靠她来防备妖孽,守护玉儿呢!但愿那位姑娘能醒来,她才是主力大能!”

    夫妻二人,沉寂了良久,各自默默的想着心事。室内灯光摇曳,映射在窗户上,气氛显得静谧而诡异。

    忽然,贾敏感叹道:“你说咱们玉儿出生时,百花盛开,香气四溢。似乎有点来历。而妖孽纠缠陷害,会不会是宿世仇怨?”

    林如海苦笑道:“谁知道呢?不过万万不可同人提及此事!还好这次来的,只有瘸腿妖道一个。如果赖头妖僧同来,那就危险了。”

    随着下人忙碌着上船起锚,船队再次连夜掌灯起航,星火点点之中,船队悄然划入江中,逆流而上。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贾敏带着女儿,前去探望孟成真伤势。大夫把脉之后,脸上浮现喜色道:“人虽未醒,但是脉搏却比昨日强多了,好生看护,暂时应无危险了。”

    贾敏关心得问:“那这姑娘何时能够醒来?”

    大夫沉吟着道:“要么三日,要么七天。如果伤者超过七天未醒,就算是不死,也不会再醒来。只怕会昏睡一辈子。”

    李文秀听了,心里十分紧张,紧握双拳,心里默默的祈祷,小哥哥,你可一定要醒来。不要丢下文秀不管了。

    贾敏对丫环一摆手,捧上一个锦盒来,打开对郎中道:“宁大夫,这是我母亲送我的关外野山参,你帮我看看,是否适合给这位姑娘使用?”

    宁大夫接过盒子,小心翼翼的拿出仔细观察,良久之后,才赞叹道:“林夫人真是舍得,给无亲无故的女孩子,竟然拿出上百年的老山参。这可比一般的参强多了。正因药性更强,每次喂时要减少用量,不可多用,否则有害。足够七八天的用量。”

    李文秀见了,赶紧上前行礼道謝。莲儿见了,更是跪在贾敏跟前,嘣嘣的磕头。感谢林夫人康慨大德。

    贾敏赶紧让人扶起道:“因着我家老爷奉朝廷旨意,前去杨州接任巡盐御使,所以不敢耽搁。而这位姑娘伤势太重,不能移动,只好带你们一起前往杨州赴任。等这姑娘伤势好了,你们再做打算如何?”

    李文秀两人听了,自是大喜过望,对林家恩遇,心存感激。

    贾敏对莲儿道:“说起来咱们还是姑苏同乡,我们也是苏州人氏。只不过祖上做官得爵,甚少回乡。此次替玉儿祖母守孝,才回乡守制。丁忧刚完,又蒙朝廷重用,离乡赴任。到了杨州后,我们会派人回到苏州,帮莲儿姑娘打听父母家人,如有消息,自当告知姑娘,送姑娘与家人团聚。”

    莲儿听了,更是感恩不已。直称林太太慈辈,简直是活菩萨。莲儿一生不忘太太的大恩大德。

    贾敏听了,摆手道:“不用客气,举手之劳罢了。尔等年龄与我家玉儿相近,虽身世孤苦,却颇知恩义。能在如此逆境之中,彼此扶持,实在是难得!我家只有玉儿一个,又没有合适的玩伴,甚是寂寞。她又甚是心悦尔等,对你们之间可托生死的情意,甚是羡慕。希望与你们真心相处,成为知心玩伴。不知可否?”

    贾敏说完,双眼看着李文秀。

    李文秀听了,也仔细的打量着依在贾敏身边的林黛玉。只见她清澈的眼眸中,流露出真诚希翼的目光。

    李文秀起身道:“我等飘零之身,承蒙林家活命大恩。林姑娘不嫌弃我等粗鄙,肯折节相交,我们岂敢不以诚相待?只是我与小哥哥幼失庭训,四处飘零,所行所遇若为人所知,只怕会对林姑娘闺誉有所妨碍,那文秀万死亦难辞其咎。”

    林黛玉听了急忙道:“文秀姐姐过虑了。黛玉自幼被父母当男孩子养,又岂怕那长舌之人,说三道四。姐姐大可无需在意他人之言。”

    贾敏听了,沉思片刻道:“文秀姑娘所虑,不无道理。我会吩咐下人,只言尔等是故人之女,托付我家看顾。至于你所担忧的言谈习性,平时有玉儿随身妈妈指点一二即可。等到了杨州,也该为玉儿请个先生了,到时你们一起入学,做个伴读可好?你等也可一起学些闺阁女红,为人处世与持家之道。你们总会长大的,总不能流浪一生吧?待你等身体康复,若想离开,我林家绝不强留。文秀姑娘意下如何?”

    李文秀听了,心里想着:“小哥哥伤重,即使醒来,若要完全康复,恐怕颇费时日,耗费巨大却又身无分文,天下虽大,却无自己等安身立命之地。受此大恩却无以回报。看她们似是诚心相待,莫若暂且安身,等小哥哥恢复,再做打算。”

    于是上前行了一礼道:“大恩不言谢,既然林姑娘不弃,文秀就厚颜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