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之王
繁体版

第七十章:与十六结婚

    那匪里有好些确实是无奈做了土匪,而见着鲁息少年英雄,衷心敬佩,便要跟着他一道,回那观塘营生。

    一时,跟来几十人,那些人见着观塘旁边正在建房,哪有不出力的?

    于是,众人齐心协力,不出两个月,便建起了一座两层楼房。在这荒凉的观塘,很是威武。

    此楼背靠青山,面向碧波,楼上既可赏天上月,湖里亦可赏水中月,郑十六见之,甚是喜欢,为其取名观月楼。

    又叫人在湖面上建了个小亭,名叫捞月亭。因为见着塘里有龙,怕再有邪祟,便沉了一支宝剑在亭脚下镇压。

    春天,迎着和风与丽日,看那湖边柳树吐绿,围着湖边走一圈,心旷神怡。

    到夏天,便可拿着酒,在那捞月亭里对酒当歌,话人生几何。

    那些跟来的人洗心革面,也与那些楚宫来的下人们,一起在湖边围堰种粮,在湖里打鱼。不出多久,观塘边上,便形成了一个小村落。

    日子倏忽而过,转眼又到了冬月。这近一年来,十六不仅将先前自己练着的无极剑法练到极致。且在鲁息的悉心指教下,把他教的飞花逐月剑法也练得无可挑剔,在与他齐使时,已达到那珠联璧合的境界。

    一日,鲁息与郑十六正在院子里喝酒论剑,忽听下人传报,说那老樵夫来拜。

    两人不知他为何事而来,忙请进来。

    却见樵夫不是自己独自而来,还带着自己女儿也来。进院后,将自己在山上打的一些野味先送上,又叫女儿拜谢了相助之恩。

    鲁息见樵夫来得殷勤,也不当回事,只叫他坐着,向他嘘寒问暖。又叫十六与他那女儿说话,以免冷落。

    老樵夫对问话都一一答过。

    鲁息见他心不在其话上,似有他事。便直接了旦问道:“老伯有事请说,在这,无论何事,都不成事。”

    老樵夫听了,用眼看下四下,带着怯意轻声说道:“小人家道贫寒,只靠打柴为生,常叹养家艰难,亏待两子女。目前,家中女娃渐大,终要成人。小人环顾四下,都是赤贫之家,不足以添丁加口。而我那家中女娃,因官人英雄事举,异常仰慕。因此,老朽心怀不情之请,看能否让她跟到府中,替你二位端茶递水,执帚守门?也算圆了小人为父之心。”

    此不是分明要将女儿送与自己作妾吗?鲁息听后大窘,忙借故将两人送出门去。

    回头正要找十六说笑,见她早已走了,便也不当回事。

    午饭不见她来吃,鲁息叫人端到她房里。等到晚饭时分,还不见她出来吃饭,这时,他才感觉不寻常起来。忙去东厢敲她房门,敲了半天,听里面没人应答,亦没声响,情知不在,便问下人。

    下人答道:“公主在楼上吹风。”

    鲁息心里一愣:“这冬月里,风像刀子一样,吹什么风?”

    走上楼去,在最高处,果然见着十六一身单薄衣服,临风向塘,衣带飘飘立着。明月照在她身上,似有无限心事。

    他见她已经欢欢喜喜近一年,不知她今日为何突然闷闷不乐,大惊,在身后说道:

    “十六,可是三哥哪里做得不好,惹你不欢喜?这天大冷,楼上风又大,不如下去惩罚三哥。”

    十六也不回头,幽幽的说:“拿什么理由为难你?你又没错处。早知道也不来这伤心地方。”

    鲁息实在不解,又说:“这观塘有山有水,不正是十六的最爱?”

    十六依然不回头,道:“我有什么最爱?哪里不是一样?”

    鲁息更是纳闷,不知她的郁闷从何而来。走近去,将自己身上大衣给她披上。

    不料,她也不说话,肩一抖,将那身上衣服抖落于地,也不理它。

    鲁息心急了,捡起衣服,强披上她身,搂紧她肩,不让它滑落。说道:

    “三哥有许多对不起你的地方,应该受罚的是三哥。”

    见她不说话,肩却在不停抖动。便转到她面前想探个究竟,一看那脸,已是满脸泪花。

    他心一颤,怜惜之情顿起。忙用手去拭她脸上泪水,说道:“什么伤心事,又惹十六泪水滔滔?”

    她望着他只管流泪,他拭也拭不干。

    良久,只听她喃喃问道:“三哥,十六替你端茶倒水,执帚守门可好?”

    鲁息听着一怔,方才想起早上那老樵夫之话。这时才知,她只为那句话伤心一天。

    一时叹道:“十六金枝玉叶,怎么说出这句来?三哥哪配?”

    十六见答,低下头来,转过身去,嘤嘤说道:“十六自知不如那砍柴人的女儿。早知如此,何必还要帮她杀匪?”

    鲁息见她越发不讲道理,又走过去劝道:“别说胡话,让下人听了也要笑你,我们下去,这楼上太大风。”

    强搂着她要下楼,却遭她推开,独自走下楼去了。

    鲁息以为她一时伤心过后,便与平常一样,也不计较。

    跟着她下了楼,他往餐室走,却见她反向楼外走。

    鲁息想着:“该是她还没恢复过来,且让她再去外面散下心就好。”便也跟着。

    只见她径直走到那湖面上的捞月亭里,也不说话,只怔怔的望着湖里那轮明月。

    鲁息见她还在滔滔的流着泪,就笑道:“十六上辈子是湘妃,喝了一肚子洞庭湖水,如今从眼睛里全流了出来。”

    十六也不答话,眼泪流得更欢,还是看着那轮湖中月。

    那种沉默让鲁息发了慌,因为他从来没见她如此深沉的伤心,便伸手来拉她回楼里。

    却被她反推一把,叫道:“你退后!”

    鲁息不知她想法,见她仍然伤心,只得退后。

    她见他退得不够,又叫退后,直退到亭外廊桥上方才算数。

    鲁息边退边伤心想道:“我自是配不上你,要是这件事真能让你将我赶走,也算不枉你伤心一场,我今夜离开就罢了。”

    正在沉郁之中,突然见着十六一转身,大哭一声,身子朝湖心投去。

    鲁息眼见,哪里还顾得上去想自己的心事?一个健步如闪电掠去,将那刚要落水的十六抱起,再使个蜻蜓点水,踩着波纹复回了捞月亭里。

    十六在他怀里紧拍着他胸哭道:“三哥,你娶那砍柴女吧,十六死了算了,将那观月楼留给你们。”

    鲁息这时才知,在她心里,有的东西比生死还要紧。千篇往事,万般滋味涌上心头,他心一横,抓住她手道:“我娶你。”

    话一出口,她骤然停住哭。那积攒了十六年的泪水,因他这一句话而关上了闸门。

    .......

    婚期定在十天后的此月十八。

    观塘的人家都知鲁息要与郑十六结婚了,奔走相庆。

    大家虽穷,但却舍得,尽量将家中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当作贺礼送来。

    那些实在拿不出贺礼的人家,便来出力帮助布置婚庆现场,男的做粗重活,女的做细致活。

    人们打心眼里想要把这场婚礼办成观塘里最好的婚礼,以便配得起他两人的身份,也借此来酬谢两人将观塘变成一个清平世界,使他们从此可以安居乐业。

    此时的郑十六,再不像原先一样大大咧咧在外乱走,她住东楼,鲁息住西楼,两人只一堂相隔,她却再也不去见他,像淑女一样,只成日躲在她那闺房里,梳妆打扮,以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在拜堂之日,呈现给他。

    到十六日时,观月楼里里外外尽是红布镶裹,极尽喜庆。嫁衣、婚衣、窗花、红烛、喜花,喜糖等一任婚庆用品,都已准备妥当,只等着吉日到来。

    当日夜里,十六耐不住渴思,从窗缝里悄悄看对面的新郎,见着他亦开窗在看自己,不禁羞怯而退。

    退下又舍不得,坐立不安之下,又从那窗缝里看他,却发现这次他没在看自己。怅然若失看了良久,没见着他再次打开窗户,反见着一个陌生人鬼鬼崇崇从那房里出来,一时让人感觉好生不舒服,便吩咐一个下人去盯住那人。

    因大喜在即,也不去多想,只催促着下人将那最好的嫁衣与婚衣备好。还有那顶红盖头,她要等着他亲手将它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