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是为哪般
繁体版

第三十节.黄粱梦断 拜师求仙

    南宫宇雷来到偏房,小小偏房里摆设简洁,打扫的非常干净,明显是有人经常清扫。但是,进观的时候南宫宇雷还是谨慎的观察了一会,并没有发现还有其他人,就这么一个看起来有七、八十岁的老人真的能操持这么一间道观么。这一天的经历让南宫宇雷是又累又饿,心力交瘁,终究一阵疲倦袭来,还强撑着一口气的南宫宇雷,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这一睡就是三天三夜,第三天的旁晚,南宫宇雷终于被肚子里“咕噜咕噜”叫唤声给饿醒。缓缓的醒来,慢慢的爬起床,之前的虚浮感已经消失,腹部的伤口也已经完全愈合,丹田中的内力也已经恢复了一小半,最少现在已经有了自保之力。

    “我这是睡了几天了,肚子饿的感觉真难受,既然恢复了些内力,去山中打点野味应该没问题。”

    双脚站在地上,适应了一下,就朝观外走去,没看到老道士,本想着打个招呼,只好出观去寻找吃食。在山中一阵寻找终于发现五只山鸡,拔毛、清除内脏、去头在用泥土包裹,没有调味品只好将就着做五只叫花鸡,这也是在没有条件下最好的烹饪办法了。拾材生火,架起五个用树叶包裹着的泥团就开始烤了起来,没多久,一阵阵的肉香味就传了出来,突然一个身影就来到了身前,南宫宇雷手抓树枝就想反击,这时才发现来人是老道士。

    “道长,人吓人会吓死人的,你就这么突然出现,一点声响都没有。”

    “抱歉抱歉,贫道也是闻到香味,正好肚子饿了,闻着味就寻来了,没想吓到了小施主你。正好贫道这里有酒,小施主你出食物,你看如何?”

    “当然没有问题,道长尽管动手便是,本来就是山中之物。道长,晚辈这是睡了几天?”

    老道士抛给南宫宇雷一个酒壶,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树叶球,拨开树叶,敲碎泥块,露出里面枣红色的山鸡,油润光亮,鸡香浓郁,立马撕下一个鸡腿放入嘴中,肉质酥烂。

    “三天,唔...香,想不到你小子还有这手,咱们也不要咬文嚼字了,卖弄斯文。我就是山中一野道,你是一落难江湖客。来来来,开放手脚大吃大喝。”

    说完,老道士一口鸡肉一口酒,那叫一个痛快。反观南宫宇雷,小口吃鸡小口喝酒,心中想起了父母,满脸的悲痛,却再也落不下一滴眼泪。

    “唉,痴儿,失去的就以永远失去,那片刻美好的虚幻,不过是深渊之上的浓雾而已,你若不舍,就会陷落。”

    “道长你说的轻巧,几日内,全府上下一百四十五口尽皆被斩,这里面有我的父亲、母亲、二娘,有看着我长大的仆役和丫鬟,有经常驾车带我到处游走的张伯,这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就这么都没了,有我信任的人背叛,有我当作亲人的背叛,人生在世就只有利没有情吗。”

    “人各有命,上天注定,有人天生为王,有人落草为寇,脚下的路都是自己选择。你的路也好,他们的路也好,既然已经选择终点也就注定。走好选择的路,而不是选择好走的路。”

    “我们一家都与人为善,结果就落得如此下场,我也一直以为一颗善心总能换取别人的好心,结果我现在很后悔。”

    “人啊,在最悲伤的时候不能失去信念,在最幸福的时候不能忘记挫折。生活自有其因果循环,它不满足于任何人的私心贪欲。顺着自己的心意下去,只问自心,不问得失。善也罢,恶也罢,老天不会在意这些。别老对自己做的事感到后悔,因为它曾经一度就是你想要的。后悔没用,只能选择忘记。”

    南宫宇雷起身对着老道士作了一个揖:“多谢前辈开导,晚辈身边没有调味料,也只能简陋的做这叫花鸡,还好这山鸡还算是肥美。”

    “再简单的食物都有自己的灵魂,人生有很多味道无法复制,原汁原味挺好挺好。别光顾着说话,吃啊吃啊,你的身子还虚弱,伤势也未痊愈得多吃肉食。”

    生活总要继续,自己未来还有很多事需要自己去做,哪怕是道路在坎坷也得走下去。放下心里的包袱,南宫宇雷于是大口的吃肉大口的喝酒。很快五只山鸡,两壶烧酒被两人干光。

    吃饱喝足的老道士打了个饱嗝,站起身来,一边掐动手诀一边说道:“这一身一手的油渍,你小子也是一身的泥和油渍,老道给你清洗清洗。”于是一个去尘诀打出,顿时老道士和南宫宇雷一身如同焕然一新。

    “这是...这是,术法?道长你是修行者?这个世界不是凡人的世界?”南宫宇雷满脸的激动,穿越到这个世界还以为就这么简单的过去一生,没想到遭遇大难又遇奇遇,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嗯啊,贫道什么时候说过我是凡人了,要是凡人如何将你从法场救下来,还能转瞬之间把你带到百里外的翠屏山。”老道士满脸得意的回答着。

    “那道长要收我为徒是要传授我仙法?听说想要修仙必须要有灵根,我也有灵根吗?”

    “你不仅有灵根,还是克制天下诸邪,志刚至阳的雷灵根。”

    “雷灵根...难怪,配合我的家传功法,平时运功都有电弧闪烁,那南宫这一脉血脉中就具备着雷灵根。师傅在上,弟子南宫宇雷诚心叩拜。”南宫宇雷赶忙下跪叩了三个响头。

    “好好好,先随为师回大殿。”老道士又是掐动手诀,两人转瞬就来到了观内大殿。

    “为师道号平阳子这一派叫白云观,传到为师这里已经是二十六代,你也看到了,宗门凋敝,只有为师一人,很多东西已经失传。传闻千年前发生一次大战,千年时间运转下来,整个世界灵气逐渐变的稀薄,而千年前引发大战的前辈们也都消失无踪,修炼难度也是越来越高,很多宗门也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平阳子把门派的状况和这个世界发生的事件都告诉了自己的徒儿,“修仙也要修心,而有些宗门为了不想泯灭消失不得不选择进入到凡俗之中,其中有道门玄妙观,佛门广法寺,到是儒门本来就是来自于凡俗中。这些宗门虽然广收弟子,真正有灵根修习仙法也就寥寥数人,将来你入世要小心。”

    “弟子明白了,咱们宗门有什么规矩吗?”

    “观内没什么太大规矩,只要不欺师灭祖,不背叛师门。至于你以后是顺应天道还是逆天而行,宗门只负责传法,道路要你自己走,一切由心。为师这里有两本册子,一本是功法,一本是心法,都传授给你。宗门没有专门的雷系功法,只能传你一种曾经大众化的练气引导,任何灵根都能修炼,只是比针对性功法修炼起来要慢些。而心法是上古传下,为师也无法看懂。”平阳子从怀中掏出两本册子递给南宫宇雷。

    南宫宇雷接过册子,第一本上写‘练气导引术’,这应该就是师傅说的功法。看到第二本册子,上面写着‘太上忘情章’,顿时内心无比复杂起来。

    “这不是那位所著的心法吧,这可是在仙界鼎鼎大名啊,没想到一个灵气稀薄的世界里,一个小小道观竟然会有此心法,以后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了。”南宫宇雷心中想到。

    “你现在就在这大殿中按照册子记录的运转功法,看看能不能引气入体,有什么疑问也可以问为师。”

    翻开册子,上写先要清心寡欲、排除杂念,通过“意守”达到“入静”状态,进而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按照册子上所写,南宫宇雷盘坐于蒲团上,开始先运行一个“小周天”,一呼一吸之间,已经有丝丝灵气进入体内。

    平阳子目光明亮,感叹道:“不愧是那位仙人看中之人,这悟性这资质。当初老道我用了三天才能引导灵气入体,这小子就这么一呼一吸之间就成了,唉,自愧不如啊。”

    灵气入体,这些灵气不断的游走全身各处穴道,感觉浑身舒畅,从来没有过的舒服。一个“小周天”完了紧接着又是一个“大周天”,就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随着灵气不断洗刷全身,曾经吃五谷杂粮的身体不断有杂质被排出,身体被一层黑色泥浆样的物质给包裹。眼看着修炼差不多结束,平阳子一个去尘诀打出,南宫宇雷一身的泥浆被清洗了干净。渐渐睁开了眼,感觉身体变得更加轻盈,就像是少了很多多余的东西。

    收功后的南宫宇雷兴奋的问起了平阳子:“师傅,徒儿这算是成了吗?”

    平阳子微笑的看着这个白捡的便宜徒弟:“成了,你这已经算是入门了。本来要练气先最少需要三年锻体,而你武功扎实,内力深厚,更难得是筋脉已经比常人扩宽了很多。要是寻常人直接灵气入体洗刷全身,不管是肉体还是经脉都无法承受灵气那股能量的冲刷,轻则经脉碎裂,重则爆体而亡。记住,欲速则不达,以后运转功法早课和晚课各一次就行,尤其是正午太阳正空之时千万不能练习功法,那是一天里灵气最为暴躁的时候,容易走火入魔。”

    “弟子明白,那师傅,这个太上忘情章的心法是做什么的?”

    “所谓心法就是练心的法门,用心去感悟天道,感悟自然。具体的师傅也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去表达,为师的师傅当初只是让我游历红尘去体会凡间五味的酸甜苦辣咸。而你手中的册子里最后一页有人用文字注解了一段,你回房后可以自己好好领悟一下。”

    “弟子明白了,那弟子现在就回房去好好参悟这本心法了。”

    “去吧去吧,以后我们的伙食就由你包了啊,嘿嘿嘿。”平阳子露出邪邪的笑声。

    “师傅你这笑声太不正经了,以后想吃的更好师傅你得去买些调味料回来啊,徒弟这身份估计现在也不适合乱跑,但是手艺还是可以的。”

    调侃了一下师傅,南宫宇雷回到房中,拿着太上忘情章翻到了最后一页。

    “炼心就是炼神,而神的修炼,有形的神识或许还有各种具体的法门;但无形的神,或者说心、心境、意识这类;其实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体悟自然,正所谓道法自然!而自然就是环境。而炼体既可以走纯肉身之道,即体修之道。也可以走灵气入体的练气之道。”

    “这不就是修炼的三种体系吗,精气神,神就是神识也是识海,炼心就等于修炼神识。精等于精血也就是炼体,气就是引灵气入体的练气之道,那要是我三者同修呢...”

    于是南宫宇雷又把册子翻到了第一页。

    “身心调摄入空明,心斋坐忘复撄宁,身受祛病强炉鼎,五气调和入门径,无欲之刚守灵台,色欲勾牵炼定心,节节破关龙虎汇,内照自省得清明,长生玉液方巡行,亦真亦幻现魔境,流转无碍绝妄心,不堕不失真为人,混天星斗齐搬运,飞檐走壁御物行,星斗绝迹见宇宙,真空之中淬神行,换骨新生炉鼎胜,婴儿具足神识明,内外交感如常在,神通妙法信手成,苦海岸边观众生,众生与我本一人,重历轮回几生死,堪破方得自在心,阳神出现可驾云,如何自处化分生,化生五五无穷尽,参悟玄机入道门,一世业力天刑偿,无边玄妙方广境,真仙同于天地寿,不起愿心难精进,愿心妄心本难辨,或堕他化自在天,造化天地称物化,在行一步历化形,化形后可斩化身,所造天地方容人,求证极致合天地,身心方可谓超然,世间劫起无可避,红尘中证忘情境,三生万物不可见,以身合道入秒境,攒聚五行知生克,观得天命可忘情,太上忘情为有情,羽化升仙道无极。”

    连续读了三遍,还是不太明白其中的含义。

    “如果是那位所著的心法,那身为其分身的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用来配合会不会容易理解一些。”于是南宫宇雷在心里翻找着前世读过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在两相对应之下,南宫宇雷渐渐的领悟了太上忘情章的含义,进入了入定状态。识海中,太上忘情章的不断运转,结合南宫宇雷这十三年所经历得人生‘酸甜苦辣咸’,心的境界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