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凌寒传奇
繁体版

第二卷:暗香凌寒 第一章:紫衣神刀

    黑夜,一片杂草丛生的空旷地带,两个黑影,正在狂奔。

    二人不敢回头,也不能回头,因为一回头,速度自然就慢了。

    突然,二人停止了奔跑,两双眼睛看着前方,露出不敢相信的神情。

    一棵光秃秃的树上,一个青年,身穿黄色长袍的青年,侧卧枝头,手里提着一壶酒,正在对月独酌。

    “小子,你到底是谁。”一个黑影颤声问道。

    “暗香幽浮,凌寒而开。二位,喝一杯乎?”

    青年跳下枝头,身法轻盈,落地无声。

    那两个黑影此时额头已是冷汗冒出。他们高估了自己,也大大低估了这看似花花大少一般的青年。

    “东西还你。”一个黑影将身上一包东西扔向了青年。

    青年接住那包东西,在手里掂了两下。

    “我有一剑,誓破天下不平,你二人看不到了,也不配看到。”

    青年目露寒光,身影一闪,已出现在了那两个黑影身后。

    夜风袭来,一片杂草丛生的空旷地带,只见两个黑色身影,站在原地,眼神中只有无限的恐惧。

    清晨,河间府城门广场处,不知为何,围了很多人。

    “两个鼠辈,狗胆包天。偷我东西,真是该死。梅凌寒字。”

    人群中央正有人大声念着什么。

    不远处的一个火烧摊子,一个身着黄色长袍的青年正在吃着驴肉火烧。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果真是美味至极。老板,再给我来碗胡辣汤,加辣。”

    就在这时,一群衙门里的捕快,从摊子边火急火燎地跑过,正是朝着那城门广场而去。

    “不知是谁,夜里挂了两个死人在那广场的石柱上,尸体上还留了两块写了字的布条。”老板看着那跑过去的捕快,端着那碗胡辣汤放到了青年面前。

    青年看着面前这汤汁稠厚,浓香扑鼻的胡辣汤,拿起碗中的汤匙,美美的喝了一大口。

    “老板,你这胡辣汤两个字,地道。”

    刚刚发生的一幕青年似乎没有看到,老板的话似乎也没听见。在他眼中,此刻什么事情也比不上享受这面前的美食。

    吃完了火烧,喝完了胡辣汤,青年抹了抹嘴,丢了几枚铜钱在那桌上。

    “客官,您不去凑凑热闹。”

    “闲事莫管。管的越多,麻烦越多。”说完,青年起身径直离开,留下了老板眼中那潇洒的背影。

    日近晌午,城门口的事情已在城中传得沸沸扬扬。

    四海酒楼,城中最大的酒楼,最好的酒楼。

    此时,一楼大厅北边靠窗的一张桌子旁,一个黄袍青年正在那里喝酒。在他身侧放着一柄剑,剑身完全被灰布包裹,连剑柄处也不例外。

    满座喧哗的映衬之下,这个角落倒是显得有点僻静。

    他本就是喜静之人,桌上的酒壶已经空了好几个,可面前的菜却是没怎么吃过的样子。

    青年坐在窗下,一杯接着一杯,安静地喝着酒,似乎这大厅中的一切与他都毫无关系。

    “听说了吗,今早城门那里挂着的两个死人,好像是官府通缉了很久的江洋大盗。”

    “我也听说了,好像叫什么淮北双鼠,不知道多少好人家遭了他们的毒手。”

    “好啊,好啊。这梅凌寒也不知是什么人,为我们百姓除了这为祸一方的大害。”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正聊着清晨城门口的事情。

    西边角落里的一张桌旁,一个紫衣人被众人的交谈吸引,眼神中露出一丝钦佩之意。

    江湖侠义之人,往往便是如此,虽未曾谋面,但总惺惺相惜。

    紫衣人相貌堂堂,一副燕赵豪杰的模样。他左侧放了一口宝刀,刀鞘上嵌了七颗红色的宝石,呈北斗七星状,刀柄处也镶嵌了一颗黑色的宝石,与那刀鞘上的北斗七星遥相呼应。

    这时,门口走进来一个人,同样是一身紫衣,那人进了大厅便四处张望,看到紫衣人时,那一脸的焦急才稍稍缓解。

    那人来到紫衣人身边,在他耳边不知说了什么,只见紫衣人脸色忽然凝重了起来,似乎出了什么大事。

    那人说完之后,紫衣人掏出了一锭银子放在了桌上,随后二人便一起匆匆离开。

    “紫衣神刀,真没想到,刚到这里,就遇到这号称北边第一的门人。”

    黄袍青年似是漫不经心,可大厅里的一切他却了然于心。

    看着那两个身着紫衣的人匆匆离去,他也是眉头紧锁。

    “淮北双鼠,紫衣神刀,这小小的河间府怎么忽然来了这么多武林人士。”

    就在青年苦思冥想之际,门口又走进来几个人,当先的是一个家丁打扮的下人。

    “哟,赵公子,您光临小店,真是蓬荜生辉。”看到那家丁后面一身锦衣华服的公子哥,酒楼的掌柜竟是亲自出来相迎。

    那公子哥长相俊美,满脸笑容。

    “郝掌柜,河间府出了这么大的好事,本公子很高兴。今天这里的一切全记在本公子账上,让大家务必尽兴。”看他那一脸得意洋洋的样子,似乎那淮北双鼠是死在他手上一般。

    “诸位,诸位。赵公子仗义,今天这顿饭,赵公子请了。赵公子有言,各位无须客气。”

    此话一出,满堂叫好。

    掌柜心里也自然高兴,无论吃喝多少,都有那大财主结账,今日肯定是能赚不少银子了。

    “河间赵家。有意思,当真是有意思。”看着赵公子那一脸得意的笑容,青年嘴角微微上翘,喝完了手中最后一杯酒。

    “小二哥,算账。”

    这清亮的声音似乎极有吸引力一般,引得大厅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众人看到,北边角落的桌旁,一个黄袍青年,面容俊朗,气度不凡,正在安静地看着窗外的人来人往。

    “这人怎么这般不识好歹,这不是不给赵公子面子嘛。”

    “看他那模样,指不定就是个绣花枕头。”

    有人已经开始小声议论。

    赵公子听到这声音,脸上依然带着笑容,可这笑容却没有刚才那样自然,那样春风拂面。

    小二哥站在原地,看着那黄袍青年方向,是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正在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那青年已向他走来。

    “我这人有两种酒不喝。第一来路不明的酒不喝,第二无功而受的酒不喝。”

    说完,递给小二哥一锭银子,潇洒离开。

    看着青年远去的身影,赵公子此时脸上已没有一丝笑容,这河间府还没有让他这么丢脸的事情。他一脸阴鸷,看着身边的家丁,给他使了个眼神,那家丁随即便追着青年方向而去。

    大厅里忽然静了下来,甚至有人连举着筷子的手都不敢放下。

    赵公子看到众人的模样,心里一阵不屑,不过脸上却依旧露出了那善意的笑容。

    “诸位,没必要为一个不相干的人扫了兴致。开怀畅饮,不用客气。”说完,便带着其他人向二楼走去。

    众人看他离开,心里这才安定。没一会儿功夫,这大厅内就又热闹了起来。

    城门口,广场上那两具尸体已经不见了。

    一个身着黄色长袍的青年此时正向城门口走去。他似乎故意放慢了脚步,生怕后面跟着的人一不留神便跟丢了自己。

    出了城门,过了吊桥,青年忽然加快了脚步。那后面跟着的人赶到之时,气喘吁吁,可哪还看到刚刚还在眼前的那黄色身影。

    赵家家丁站在青年消失的位置,四处张望,一脸凶相。

    就在他准备转身回去之时,背后忽然一阵风吹过。

    “回去告诉那位赵公子,他印堂凹陷,眼神飘离,左耳似有破相,小心提防血光之灾。”

    声止,风停。

    家丁回头望去,那身后除了一片空旷,耳中除了护城河潺潺的流水声,哪里还看到半点人影,听到半点人声。

    此时他已吓得寒毛卓竖,双腿发颤,哪还敢停留半刻,望着城门方向,撒腿就跑。

    不远处一棵茂密的树上,青年看着家丁惊慌失措的丑态,冷笑一声。

    “可惜了,走得太急,竟忘了买壶酒。”

    似是有点失落,青年从树上跳下,继续往北而去。

    日落时分,青年来到了一片农田附近。

    初春的落日余晖,照在他那身黄色长袍上,显出淡淡的蓝色。

    看着那修缮一新的田埂,看着一望无际的田野,等到了播种的时候,这里必定又是一番繁忙的景象。广茂的良田孕育的不仅仅是赖以生存的粮食,更是普通老百姓对生活无限的期盼。

    青年一路前行,在一个三间草屋的农家小院门前停了下来。

    “呵呵,又有贵客到了。”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收拾晒在院中地上的书籍。书很多,几乎铺满了整个院子。

    老者动作很慢,力气也不大,每收到十本,便要回屋内放好,才出来继续收其他的书。

    院中还有两人,一个和尚,一个道士。

    和尚瞎了一只左眼,道士戴着一个面具。二人都静静地站着,看着面前的老者,没有说话,也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

    青年此时也走进了院子,他也没有说话,如那和尚道士一样,看着老者,也没有上前帮忙。

    终于,老者收完了最后一摞书,这摞书只有七本。他佝偻着身子,颤巍巍的走进屋内,似乎这一地书耗费了他很大的气力。

    “没想到,我这小院许久没有人来,今日一下来了三位客人。”

    等了半刻,似乎老者在屋内休息了一番,这才又走了出来。

    院中三人,依旧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依旧没有说话。

    “僧不离道,道不离僧。”

    老者眯着眼睛,看着那和尚道士说了一句。

    “久闻贾老,足不出户,知天下武林诸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听到老者的话,那戴面具的道士恭敬地回了一句。

    “岭西自魏秋谷之后,出了两个杀人的魔王,一个大力金刚,一个鬼面道人。”

    老者说话的同时,双眼的余光从那青年脸上扫过。青年一脸淡然,似乎这三人的对话与他毫无关系。

    “贾老既知我二人身份,那应当明白我二人此行的目的。”

    “大力金刚,一年前被人打瞎了左眼。可你们查了一年的时间,连那仇人姓甚名谁都不知晓。”

    “还请贾老指教。”

    “老头子我做事是有规矩的。”老者依旧笑意连连,可言语之中却是不容拒绝。

    那瞎了左眼的和尚听到老者的话,从怀中拿出一本册子,恭恭敬敬地递到了老者手中。

    “二十四路伏魔杖法。值得,值得。”老者看着手中的册子,笑了一笑,转身又回到屋内。

    又过半刻,老者回到院中,此时手中已不见了刚才那本杖法手册。

    “巴蜀洛家。”

    简简单单四个字,老者便没再说话。

    “多谢前辈。”

    那一僧一道朝着老者行礼之后,转身便离开了这看似普通的农家院子。

    “气息内敛,深藏不露。这份修为,放眼当今武林,寥寥无几。”此时,老者看着院中的青年,眼神中竟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阴阳书生贾衡,一支细笔,写尽天下豪杰故事。”

    “呵呵,谬赞了,谬赞了。我不过一个无聊时候给小娃娃讲讲故事的山野村夫而已。”

    “最后收进去的七本书,应该是记录着这七年以来江湖上发生的各种大事,我想看那七本中的第一本。”

    冷傲!贾衡又一次感受到一股极致冷傲之气。

    这气势,七年前,他已感受过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