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上青云!
繁体版

爹,闺女,雅量

    媳妇?

    爹?

    那这小女娃定是我闺女了?

    看着四五十岁年纪的老头儿,和珅胸口憋闷,无缘无故多出个爹。

    爹爹,娘被刘员外抢走了,你快去救救她。

    小女娃抓住和珅的手,眼里噙泪,央求道。

    春子,我闺女叫啥来着?

    老头儿跟小女娃顿时傻眼,仔细看看和珅,除了这华服,是王三啊。

    哦,王爷爷,妞妞,大叔这几天精神不大好,有点儿健忘,累得。

    春子连忙解释。

    我是玲儿啊。

    女娃焦急地说。

    王小玲,我想起来了。

    王玉玲。

    女娃更着急了,娘被人抢走,爹爹又傻了,这可怎么办。

    对,是玉玲,瞧爹这记性,越来越糊涂咯。

    爹爹咱们去找大夫瞧瞧吧!

    玉玲目露关切。

    不用,休息几日便好。

    走吧,既然你娘已经被抢了,咱们先吃饭。

    四人离开,掌柜的吩咐伙计看好铺子,匆匆向东家大宅跑去。

    德云楼,张家镇排面最大的酒楼,和珅领三人进入,叫了个雅间,小二奉上茶水果盘。

    伙计,上好酒席一桌。

    听见要上好的酒席,小二眼睛放光,再看看和珅衣着光鲜,立马露出满脸笑容。

    爷,上好酒席共二十八道菜,怕您四位吃不完啊。

    无妨,尽管上来。

    得嘞,爷稍等。

    大叔,听说这德云楼上好酒席要二十两银子一桌。

    春子提醒道,有点胆怯,不是怕大叔没钱,而是这样的酒席,一桌能顶他家一年的开销,还绰绰有余。

    老头儿更是惊骇,打出生起就没有吃过这么贵的席面儿,暗道这儿子是真傻了。

    相比之下,他更担心吃完拿什么付账,家里那头牛和几亩薄田也卖不出二十两银子。

    三啊,咱们换个地儿吧,外面街上,吃碗面条啥的。

    老头儿怕儿子花不起银子又抹不开脸,推诿道,

    闻言和珅觉得这王家人还算厚道,父慈女孝,心中算是认可了二人。

    爹,那刘员外为啥抢我媳妇?

    唉,还能为啥,他早就瞧上你媳妇了。

    哦?

    和珅看了看玉玲,这女娃十岁不到,生得确实清秀,是个美人坯子,难道他媳妇是个美人儿?

    和珅心里合计,完全没想到,虽然这王三跟他没啥关系,但那也是他名义上的妻子,被人抢去,让王三以后如何见人。

    我媳妇叫什么来着?

    和珅看向春子。

    高翠兰。

    翠兰?

    名字好像有点耳熟,以前和府里好像有七八个叫翠兰的丫鬟。

    说话间,凉菜热菜开始往上端,三人看着和珅,各有所想。

    和珅见这菜做的比和府里还强,色香味儿俱全,果然是什么样的地长什么样的瓜,二十两花得值。

    来跟着我一起念.

    锄禾日当午。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这王三真是病得不轻。

    念啊。

    几人不敢违拗,跟着和珅把悯农二念诵一遍。

    爹,您先起个头儿吧。

    和珅看向捡来的爹。

    老头儿拿起筷子,手都有些哆嗦,最后好像下定决心,大不了吃过这顿,以后就不吃饭了,活大半辈子,也尝尝这山珍海味是个啥滋味儿。

    见老头开动,和珅夹起一块驴肉,放到玉玲碗里,又掰下一只烧鹅腿,递给春子。

    玲儿,春子,吃吧,别愣着。

    说完自己夹上一筷子青菜放入口中,细细品尝。

    这德云楼厨子手艺确实不俗,能把青菜做到这个境界,比御膳房的御厨都要强上许多。

    爹爹.

    嗯?。

    你不会把玲儿卖掉吧。

    玉玲有些怕怕,吃得有些勉强,老头儿也想到什么,脸色一僵。

    见二人这脸色,和珅心中一叹,这穷人家的孩子永远活得那麽战战兢兢,吃顿好席面儿都会想到这些问题。

    有甚莫有病,无甚莫无钱,刘全这话说的,绝了,这天下啊,还是穷人多。

    三儿,你不会真要把玲儿卖掉吧。

    见和珅神游物外,老头儿有些焦急。

    爷爷,妞妞,别急,大叔怎么可能把妞妞卖掉,大叔有钱。

    春子连忙起身,指着自己的衣服。

    十两银子一身,大叔买的。

    这麽贵?

    老头觉得脑子不够使,犹如在梦里。

    行了,别说那些有的没的,赶紧趁热吃菜,卖儿卖女的事儿,我还真干不出来。

    吃了近一个时辰,酒足饭饱,和珅付完账,又给伙计二两赏银,带三人到车行租了辆宽敞的马车,一路往大柳村飞奔而去。

    你确定是青云派通行令?

    张家大宅,张富贵问成衣铺掌柜。

    确定,以前在画册上见过,一模一样,难道是伪造的?

    不会,没人敢伪造青云派的东西,再说,仙人之物,哪儿是凡人可以造得出来的。

    知道那几人来历吗?

    已经打听过,是大柳村的,姓王,叫王三。

    这人许是青云派的杂役,一定要拉拢此人,既便是个杂役,对我等而言也是地位尊崇。

    听说刘书启那个老色鬼抢了他媳妇儿。

    这王三知道什么反应?

    带着几人去德云楼吃酒去了。

    那就对了,仙门杂役,又怎会在意凡人女子,不过这脸面上的事儿,谁都过不去。

    刘书启这个老东西,癞蛤蟆搂青蛙,长得丑玩儿得花。

    你去,带上一票人马,埋伏在大柳村,看看这王三怎么应对,如果他能应对,你去把这三千两银票送给他,就说张家想跟他交个朋友。

    如果他应付不来,在关键时候出手,再跟他交这个朋友,其中分寸,好好拿捏,千万别搞砸了。

    大柳村儿,回到家中,看着三间破旧的瓦房,和珅犹豫起来。

    山洞虽然清苦,但是纯天然啊,这破房子连刘全家的牲口窝都比它齐整,推开院门几根木条做成的木栅栏,一股子鸡屎味儿迎面而来。

    见他皱眉,玲儿连忙说道。

    爹爹,玲儿在家里养了鸡鸭,味道重了些,莫怪。

    老头儿心说这儿子以前也没这麽讲究啊,怎么脑子坏掉,人金贵了?

    深吸一口鸡屎味儿,和珅适应五分钟才觉得习惯,刚进屋儿,一股霉味儿袭来,差点没让他把吃的那几根青菜吐出来。

    扭头跑出院子,看见门口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的菜地,他连忙跑过去蹲下,结果悲剧了。

    菜地里上的都是粪便,味道更重,他哇得没忍住,吐了一菜园子,得,也不算是浪费。

    直到傍晚,喝了半葫芦月露,和珅才算缓过劲来,拿着葫芦,看着边上捶腿的玉玲,他将葫芦递过去。

    爹爹,我不渴。

    你尝尝。

    哎呀,爹爹,我还小,不能饮酒。

    不是酒。

    真的?

    玲儿接过葫芦,喝了一小口,顿时眼睛一亮,又喝上一大口。

    好喝吧!

    嗯,爹爹,这是神仙水吗?

    差不多,都喝了吧。

    我拿去给爷爷尝尝。

    说完玲儿跑进院子,和珅摇摇头,看向天边晚霞。

    辰时,天已暗下来,灶火昏暗的油灯下玉玲瘦小的身影忙碌着,不一会儿,她端着个小簸箕从里面出来,头上包裹着粗布头巾。

    爹爹,玲儿做了些烙饼卷大葱和几个煎鸡蛋。

    和珅在院子外十几米处榆树下坐着,家里那股味儿,他实在是受不住,见到吃食,肚子空空如也,着实是饿了。

    净手,默诵悯农二,就着大葱吃上几块煎饼,倒也惬意,玲儿就那样蹲着看他吃,眼睛里有异样的神色。

    玲儿,去把爹的旧衣服拿出来打打,晚会儿要用。

    他已经决定,趁夜色去刘宅探探,村东头儿那几进院子,很好找。

    这些日子月露使他身体强健很多,三五个人他自觉能够应付,并且五感也都增强不少。

    亥时左右,整个村子都陷入沉静,农村人也没有什么活动,大多数都早早睡了。

    和珅换上旧衣,打扮利索,找块破布蒙在脸上,又拿起玲儿做饭时用的头巾将头发包好,顺着小道去往刘宅。

    夜里刘宅灯火通明,有钱人家都这样,隔着十米远,就听到院子里有整齐的脚步声,应该是宅里的护院。

    过了几分钟,声音渐远,他纵身一跃跳上高墙,翻身进了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