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信列传
繁体版

一百二十二、雨中杀

    从上郡到并州城,普通马车沿着官道需要走几天时间。第二天午后,乌云四合,眼看大雨将至,崔羽彤命车夫加速赶往最近的旅店。坐在上下颠簸左右晃悠的车厢里,太史信直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快被震出内伤了,想来被传说中的“金刚波若掌”打一下受的伤也不过如此。太史信尚且如此,其他人情况可想而知。李霜经过休息,又回到这辆马车与大家坐到一起。她靠着车厢闭目养神,虽然有轻纱遮脸,但眉头紧蹙,想必身体不太舒服。秦惠卿呆呆地看着车窗外,目光中满是疲惫。墨儿抱着头晕脑胀的小羽,自己服下一颗丹药,也在小羽嘴里塞上一颗,用丹药的清凉压制心中的烦闷。崔羽彤脸色青紫,在车窗边上大口喘气,硬挺着指挥队伍前进,倒是让太史信刮目相看。

    自全戎上任并州牧,即多方筹款,整修官道。鉴于原有的土路雨后泥泞不堪,难以通行,全戎要求各地就近寻找石材,铺装路面。限于成本,各地铺路的材料差别很大,条件好的地方用整块石板铺就路面,在石板接缝处用“白泥灰”等防水建筑材料抹平,即使遭遇暴雨冲刷也能保证路面平整;条件一般的地方就用大石块打底,再用其他材料铺平地面,平整度要差一些;条件不好的地方就只能用石子混着其他原料铺路,在没有现代工程机械的新汉帝国时代,平整度就成了玄学。不过无论怎样,并州的官道经过全戎的修整,基本解决了雨天泥泞的问题,保证商队可以源源不断地把各种货物运出运进,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商人前来做生意。

    崔羽彤带来的这几辆四轮马车有个响亮的名称:龙飞一号。这是为了表扬马车的发明者范龙飞(对,就是那个在紫金港读过书,帮着全戎开发暗器、研制连弩、改进火炮还推广流水线生产法的技术男范龙飞)。一直以来,新汉帝国极少有四轮马车出现,两轮马车占据绝对主流,市面上能跑的四轮马车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比如沁河公主秦晚那辆天下无双的马车)。这一方面是因为新汉帝国许多地方都是丘陵和山地,不利于四轮马车行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新汉帝国此前没有四轮马车必须的转向架技术,造出来的四轮马车转弯困难,不堪使用。范龙飞依托于自己在西洋留学时接触的四轮马车结构,结合新汉帝国的实际需要,制造出了“龙飞一号”这一款四轮马车。这一马车车身宽大(容纳崔羽彤、秦惠卿、小羽、墨儿、李霜和太史信六个人还很宽敞,每个人都可以躺下休息),结构坚固(多处加强),价钱相对便宜(车身只要200两银子哦,太史信不吃不喝四年就能买一辆了),载货能力强,非常适合往来并州与鲜卑汗国的商队购买使用。但是甘蔗没有两头甜,“龙飞一号”相比价格昂贵的国外同类产品,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减震、隔音效果不好,无法满足达官贵人的需求。当然,范龙飞后续根据“龙飞一号”的缺点设计了换代产品,比如“龙飞二号”、“龙飞三号迷你版”、“龙飞五号专业版”、“龙飞六号青春版”——这都是后话。此时此刻,这马车在上郡这边原本就不平坦的官道上快跑,着实让崔羽彤一行人吃了苦头。

    好在全戎在整修官道的同时,鼓励商人在路旁开设客店、酒家,往来商旅免得风餐露宿。崔羽彤一行人也能够在大雨倾盆而下的一瞬间赶到最近的“别来客栈”。在古代,客栈最常用的名字似乎就是“悦来客栈”和“龙门客栈”,这家客栈居然叫“别来”,估计老板是个挺有想法的人。

    马车一停下,太史信环顾车中众人,冲崔羽彤一拱手:“外边雨大,我先去招呼一下,安排好了,诸位再下车。”

    崔羽彤点点头,扔给太史信一个钱袋。

    太史信接过钱袋,和侍卫们一起把车拉到一边停好,吩咐侍女们从别的车上找到蓑衣草鞋拿给崔羽彤等人,然后自己举个破伞去客栈订房。他挺拔的背影搭配着一把漏雨的破伞,看起来着实有些喜感。

    “别来客栈”上下两层,下层吃饭,上层投宿。太史信请侍卫们在马车旁守护,自己伸手蘸了一下地上的泥水摸摸脸,一个人走进客栈。一个脸上有刀疤的光头汉子站在柜台后边,一看见太史信,嘴里嚼着东西,念念有词:“别来,别来。”

    太史信走南闯北,对眼前的一幕毫不在意。他拱拱手:“掌柜的发财。六间客房。”

    光头汉子“哼”了一声:“哪有这么多,四间房,每间客房十两银子一晚。先付钱。”

    饶是太史信见过很多奸商,也没想到这光头这么离谱,十两银子一晚,帝都自带温泉的高价观景客房也不过如此啊。他一脸苦笑,看向光头汉子:“掌柜的,我们做小生意,这刚出门就花四十两银子,本钱都没了……”

    光头汉子嘴角一抽:“方圆几十里只有咱这‘别来客栈’,嫌贵就别来呀,有的是不嫌贵的人。”他眼睛滴溜溜打量一下太史信,又说:“这样吧,都不容易,真住不起客房就在一楼桌上趴一夜,一个人算你300文钱好了。”

    太史信内心很清楚,绝对不能让崔羽彤等人在一楼大堂里趴一夜,立刻从钱袋里掏出几两银子作为订金递给光头汉子:“先让伙计收拾四间客房出来,我这就去拿钱。”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太史信身上钱没带够。雨这么大,带银票容易湿,而按照古代金银度量衡,十六两为500克,这四十两银子就是1250克,一般谁身上带两斤半银子出门……

    光头汉子嘴角又是一抽:“识相就好。”

    太史信顾不上搭理这奸商,又跑到马车那里拿够银子。侍女们帮崔羽彤等人穿好雨具,蒙好脸,下车。这几个姑娘都有出门赶路的经验,知道美女出门在外最好挡着脸免得引起麻烦,也按太史信的提醒,找块布蒙上脸,拿着自己的铺盖跟着太史信走进客栈。几个侍卫护在众人左右。

    太史信把房钱给光头男补齐,带着崔羽彤诸人来到二楼的客房。太史信的意思是,四间客房,几个姑娘住中间的屋子(明显有人要打地铺),侍女们住一间,几个侍卫住左边一间,太史信住右边一间,其他侍卫在马车上看着行李财物。崔羽彤听到这样的安排,冷笑一声:“你让姑娘们打地铺,自己独占一间客房,也真好意思。”太史信嘴角上翘:“也可以你打地铺,她们睡床上呀。”崔羽彤被气得头顶冒烟:“你!”秦惠卿对太史信的反应有些诧异,李霜连忙拉了崔羽彤袖子一下。太史信转身下楼:“两间房你们自己安排,我晚上另外找地方。”

    太史信下楼的时候,扫视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别来客栈”二楼是一个回形走廊,客房沿着走廊分布。一楼大厅摆着十几张桌子。就这一会儿功夫,大厅已经挤满了躲雨过夜的人。不少粗汉子吆五喝六,也有人和光头掌柜讨价还价,人声鼎沸。

    太史信收回不经意的目光,正要出门,被一个壮汉撞了一个趔趄。那壮汉连忙扶了太史信一下,看太史信没什么事儿,笑笑走了。太史信看对方是个大胡子,总觉得气质上有熟悉的感觉,但乍一下想不起来,揉揉脑袋,走入雨中。

    李霜目送太史信走出了客栈,回房报告崔羽彤:“崔姐姐,太史公子他出门了。”崔羽彤目光里显出一丝慌乱:“外边雨这么大,他要是有事了怎么办?”李霜意味深长地一笑:“崔姐姐也这么关心公子呢。”崔羽彤瞪了李霜一眼:“胡说什么呢,要是他有事了,咱们没法回去交差。”墨儿抓着佩剑一拱手:“我去找他回来。”小羽拉着墨儿的手:“我和你一起去。”秦惠卿看窗外雨大如瀑,拦住小羽和墨儿:“外边雨这么大,天也黑了,你们俩别淋着了。太史信怎么说也常年在外边跑,不至于干傻事。”听了秦惠卿的话,崔羽彤点点头:“小羽,墨儿,你们和秦姑娘去隔壁空房歇着吧。”听到这话,小羽开心地拉上墨儿和秦惠卿,去了隔壁的房间。(太史信画外音:所以我淋雨就没人管了是嘛……)

    崔羽彤看秦惠卿三人走了,把窗户开了个小缝,只见外边天黑如墨,无边的雨幕模糊了远近的景物,雨水“砸”在地上的声音震得人耳膜发疼。这样的暴雨……今晚注定不是一个好眠夜啊!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崔羽彤心生警觉,示意李霜远离门口,大声问:“谁啊?”

    门外的人回答是崔羽彤带来的侍卫,说是太史信不放心,让守着马车的侍卫拿上车里的贵重物品,都来守在几个姑娘的门外,太史信自己去守着马车。

    崔羽彤开门,嘱咐了侍卫几句,又把门关上,和李霜一起坐在床边,松了一口气:“还好,马车能挡雨,太史信也不至于淋坏了。”

    李霜笑意盈盈:“公子还是挺为别人着想的。”

    崔羽彤伸出食指,勾起李霜的下巴:“看这娇俏的小美人,用不了多久,就会把太史公子的魂都勾走啦。”

    李霜俏脸含羞,抓住崔羽彤的手,使劲一拉,两个人顺势都躺在床上,说起女孩子的悄悄话。

    就在此时,一道闪电在雨中现身,照亮了万里夜空。几乎同时,骇人的雷声在空中炸响,小小的客栈似乎都随着雷声震颤起来。

    惨白的电光,映照出谁的面孔?

    震耳的炸雷,掩盖了谁的惨叫?

    无尽的雨水,冲刷着谁的鲜血?

    客栈里的人,庆幸着自己免于在雨水里瑟瑟发抖,根本没有注意到,仅仅几十步之外,在暴雨的掩盖之下,一场殊死对决正在进行。

    十几个黑衣人,借着暴雨的掩护,趟水走到太史信一行人的马车旁。马车共有三辆,黑衣人不知道太史信在哪一辆车里,于是分为三组,分别围住每一辆马车。

    三个黑衣人走到一辆马车的车门前,一手握着刀剑,一手猛然掀开车门,冲了进去!

    车厢空空如也。三个黑衣人在黑暗中劈刺好几下,什么也没刺到,又伸手小心翼翼地摸索了几下,没有发现任何人。

    那三人跳下车,更提起十分精神,走到第二辆马车旁边,调整好气息,掀门而上!

    三个黑衣人又是一阵劈刺,手中刀剑依然没有碰到人体的感觉。他们生怕遗漏了什么,壮着胆子在车厢里摸索了一遍,跳下车。

    一想到那个武功高强、杀敌众多的将军正在第三辆马车里等着他们,三个黑衣人握着刀剑的手不由得微微出汗。他们在第三辆马车的门前等了片刻,包围马车的黑衣人也都再次提高戒备。

    三个黑衣人感觉自己又行了,猛然掀开车门,冲进车厢,对着前方的黑暗使出了杀招!

    车厢里依然一片寂静。

    三个黑衣人楞了一下,汗水混合着雨水洒落。其中一人想起了什么,抬头看向车顶……

    “啊”、“啊”,几声惨叫从不远处传来。这声音如此惨烈,以至于在暴雨的背景噪音之下仍然清晰地传到那三个黑衣人耳中。他们立刻跳下车,和车边的黑衣人一同分辨着惨叫传来的方位……应该是第一辆马车那里。

    领头的黑衣人吹了一声口哨,近处的几个黑衣人都靠到他身边。同时,第二辆马车那里又传来了一声惨叫。领头的黑衣人清楚地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握剑的手心有了更多的汗水。原本想着聚集十几名高手能对太史信一击必杀,没想到太史信竟然在暴雨中消失无踪,杀手们反而成了猎物。领头的黑衣人心下一动,让同伴以自己为圆心,刀剑向外,站成了一个刺猬型的剑阵。

    忽然,有个黑衣人感觉一道黑影扑来,连忙刀剑齐出,直接把黑影刺穿了。他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杀死了太史信,伸手去摸刀上的物体,当他想明白自己刚才刺中的是什么,大叫一声,不顾一切地趟着水向远处跑了。

    其他黑衣人不明所以。黑衣人头目正要命令其他人堵上剑阵缺口,只听身旁一声惨叫,一个剑阵中的黑衣人慢慢倒下,可其他人并没发现有人来袭。

    又是一道炸雷响起。借助闪电一瞬的光亮,黑衣人头目终于发现了这次刺杀的目标:太史信站在他左前方大约二十步的地方,手中持剑,阴测测的脸上流淌的不知是雨水还是血水。

    黑衣人头目也真是硬气,他大喊一声“杀”,带着几个黑衣人冲向太史信。另有几个黑衣人转身逃跑。

    黑衣人头目冲到太史信刚才站的位置,发觉此处早已无人。他正凝神戒备,忽然感觉从胸口、脖子和腿上都传来了剧痛。黑衣人头目倒下,恨恨地说:“好,很好啊……”

    其余黑衣人把头领丢下,四散逃命去了。

    (这段对决场景我没有写那么详细,是不想让读者看到太多血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