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信列传
繁体版

一百一十八、江湖势力

    并州城,全戎的府邸。

    对于消暑降温,全戎显然比太史信更有想象力。他请来能工巧匠,在后花园引了一条活水:郦河的水从东边进园子,绕着花园大半周,注入荷花池,再从南边流出园子。荷花池赏花是不错,避暑效果有限,因而全戎专门在后花园建了一座“柳霏亭”:一泓活水被水车抬到高处,顺着竹子搭成的水道流到亭子的顶部,顺着屋顶的纹路形成纷纷扬扬的落珠。潺潺流水带来丝丝凉意,坐在这“柳霏亭”里,即使三伏天也不觉得燥热。

    “全大人当真是别出心裁,居然想到建这么一座亭子,让小女子有幸在这三伏天的烈日下,感受到‘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的意境来”。燕记杂货铺的掌柜燕坐在“柳霏亭”里,冲对面的全戎笑道。她今日穿着一身蓝黑拼色的男装,更显得俊俏。新汉帝国风气较为开明,许多女子都会偶尔穿着男装,展现出英姿飒爽的一面,也有男子有穿女装的癖好,甚至一直有人希望看到全戎穿女装的样子。(全戎:谁敢让我穿女装,我就杀了谁。)

    两个人中间摆着一个围棋的棋盘。全戎执黑子,燕乔执白子。

    全戎低头看了一下棋盘,手中黑子落下。

    “全大人有心事呀?”燕乔浅笑着问。

    “燕掌柜为何这么说?”全戎拿起茶壶,为对面的茶杯里添上茶水。

    燕乔没有回答,纤纤玉手中白子一落,便“吃掉”了一片黑子。

    全戎又看了看棋盘,刚才还旗鼓相当的形势,现在竟然显出一边倒的趋势,只好承认:“我确实有心事。”

    燕乔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是因为陛下派人来并州的事?”

    全戎点点头。

    燕乔若有所思:“是哦,若是有人趁着陛下的人在并州而兴风作浪,陛下可能会觉得大人这并州牧当得不是那么好。”

    出乎燕乔意料,全戎竟然笑了:“燕掌柜,我并不担心此事。地方官原本就事务繁杂、责任重大,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陛下怪罪甚至送到廷尉那里治罪。若是因此畏首畏尾,只想着当太平官,也太辜负了一方百姓。不如谋事之时谨慎小心,干事之时顺势而为,做一些实事。”

    燕乔不置可否,饶有兴致地看着全戎,等着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全戎起身,伸手接住亭子上落下的水珠:“我担心的是太史信。”

    燕乔“嗯”了一声,问道:“为何担心他?太史信深得皇上恩宠,在上郡甚至有禁卫军保护,我听说这次陛下安排了颇有西域风情的美人李霜到太史信身边侍奉,还要让两个美女侍卫常伴太史信左右,只是太史信不知道因为什么婉拒了。”

    全戎听到燕乔的话,看向自己掌心的目光一凛。他当然知道燕乔不仅是经营着出售名贵药材、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等高价物品的“燕记杂货铺”掌柜,更是能够掌握各方消息的江湖豪杰,甚至有传闻说她还是刺客组织的头目。全戎此前也通过燕乔打探过一些情况,收集过并州万家的罪证,但是他当真没想到,燕乔居然连女皇派来见太史信的人都打探得这么清楚!全戎自己也是通过太史信“通风报信”才对这些人有了一些了解,莫非,女皇身边有燕乔的人?!

    全戎转身看向燕乔,目光如常:“我担心的正是这个。燕掌柜可知道那李霜是什么来头?”

    “听说她是阿瓦尔古丽大师的弟子,擅长西域舞蹈,一颦一笑,娇媚倾城,”燕乔看了一下全戎手上的水珠,笑得有些促狭,“怎么,全大人是想问我李霜能不能做太史信的夫人?这我就不知道了呢。”

    全戎倒是没有开玩笑的语气:“陛下把她安排在太史信身边,这李霜必有过人之处,她的过人之处只是这媚术吗?她到太史信身边,到底想要什么?”

    燕乔似乎不以为意:“陛下把李霜放到太史信身边,显然是想让美貌动人的李霜震慑那些想要染指太史信的莺莺燕燕。”

    全戎点头,进一步问:“燕掌柜可曾听说过,用黄泉草混合其他毒药,可以治跌打损伤?”

    见多识广的燕乔自然知道这个东西:“那是隐秘帮派‘黯灭’的独门良药,常人连名字都没听过。”

    全戎诡异地一笑:“燕掌柜猜猜谁有这东西?”

    燕乔冰雪聪明,她迅速分析了一下已经掌握的信息,大吃一惊:“什么,李霜有这个?那李霜岂不是……”

    全戎表情严峻,没有再说话。

    历朝历代,除了官府衙门,还有形形色色的江湖势力。这些江湖势力和官府衙门或对抗,或合作,或相安无事。一些朝堂中人甚至会利用江湖势力,去达到各种目的,比如打探情报,比如绑票刺杀。“黯灭”是新汉帝国历史最久也最神秘的江湖组织之一,据说由前朝鲜卑皇帝慕容返的宫廷侍卫演变而来。鲜卑皇帝慕容返逃出帝都后,未来得及一同北逃的侍卫在统领秦舞阳的指挥下改组为“黯灭”,宗旨就是继续忠于大燕。“黯灭”成立后进行了多次刺杀新汉帝国高级官员的活动,甚至行刺新汉帝国的开国皇帝秦平燕。在新汉帝国官方的多次打击下,“黯灭”转入地下,后来为了生存逐渐成了收钱办事的刺客组织。传说“黯灭”有一些外围人员负责与主顾联络并提前收取全部报酬,核心刺客则基本不露面,直接动手之后走人。隐秘的行事风格让外界对这个刺客组织了解甚少,完全不知道统领是谁、规模多大、组织架构如何。

    女皇秦峻交待的差事是让太史信跟着崔羽彤一行在并州探察各主要城池,了解民风民情,尤其是当地官员治理辖区的情况。近水楼台先得月,崔羽彤一行就从太史信任县令的上郡开始。

    崔羽彤一大早就安排小羽和墨儿护着秦惠卿去集市上了解物价,自己和太史信、李霜去上郡县城西边的官办学馆。为了避免引人注意,众人都是布衣打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馆正是早课时间,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从院子里传来。这个院子原本是上郡县城里一处荒废的旧宅,太史信安排把它打扫出来,请了上郡的儒生王陵玉在此讲学,还找了个老妈子给师生做饭。

    “干嘛呢干嘛呢,这儿不能瞎逛。”一个魁梧的大妈看到崔羽彤径直往学馆的院子里走,拿着手臂粗的擀面杖出来赶人。

    “梁大娘,是我。”太史信怕伤到崔羽彤和李霜,连忙给那个大妈打招呼。这个梁大娘就是太史信雇来给学馆师生做饭的老妈子,身高七尺,体重两百斤,扛着一麻袋小米跑个五里地腰不酸背不疼退也不抽筋。有梁大娘镇场子,一般小偷混混也不敢来这里捣乱。

    “呀,是县令大人,”梁大娘认出太史信,立刻把擀面杖扔到一边,“吃早饭没呢,锅里还有热乎饭,吃点去。”

    “吃过啦,”太史信笑笑,“和两个朋友过来看看。”

    崔羽彤冲梁大娘点点头。李霜冲梁大娘微微欠身:“奴婢是太史公子的侍女,见过梁大娘。”

    梁大娘看看崔羽彤,又瞅瞅李霜:“这俩姑娘长得好俊呀,是县令大人的夫人和爱妾吧?”

    崔羽彤听到这话,又羞又气,有些恼怒地说:“大娘,可不要乱讲。”

    李霜俏脸含羞,低头不语。

    梁大娘没有理会两个姑娘的反应,直接看向太史信:“县令大人啊,不是大娘说你,你也老大不小了,真该赶快成家了,你看我儿子还没你大,娃娃都有了……”

    太史信听着梁大娘不知絮絮叨叨了多少次的话,感觉头脑发晕,拉着李霜转身就跑:“溜了溜了。”

    崔羽彤跟着太史信和李霜来到学馆的教室窗外,饶有兴致地看着孩子们听讲。讲课的王陵玉瞅见了太史信,微微点头,继续给学生讲《大学》。崔羽彤目光在教室里扫过,落在了那些女学生身上,小声对太史信说:“太史将军有心了。”太史信知道她指的是什么,小声回答:“这不是我的功劳,多亏了全戎大人。他兴办学馆,让平民子弟读书,凡是来读书的贫家孩子,包吃包住,每天早上都能吃个鸡蛋。凡是女孩子来读书,全戎大人每天给女孩的父母十文钱。”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贫民家庭来说,煮鸡蛋往往是孩子过生日才能吃到的东西,而每个月300文钱的女生补贴更是相当于给贫民家庭增加了一份收入,因而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都因此能够进入学馆读书。崔羽彤看着太史信的脸,目光里波澜不兴:“身为女子,我自然很敬佩全大人的做法,但他费这么多心思,投入这么些钱和人,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太史信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示意借一部说话。崔羽彤和李霜不明所以,跟着太史信来到院子里的一角,远离教室的地方。

    太史信冲崔羽彤行礼,神情严肃地说:“全戎大人鼓励女子读书上学,于国而言是为了将来能有更多崔大人这样才识过人的女官为女皇陛下分忧;于家而言是为了有更多大好女子带着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于这些女子本人而言,是为了有更多人可以挣脱桎梏,不用被父母卖出去换了彩礼。地方官吏,蒙皇上圣恩治理属地,自当以百姓福祉为重,岂能事事计较自己的得失?”太史信的话掷地有声,坚定的语气中蕴含着让人肃然起敬的能量。

    崔羽彤的声音十分平静:“若是如此,那真是并州之幸,上郡之幸。”

    李霜冲太史信行礼:“多谢公子,奴家受教了。”

    太史信连忙扶住李霜:“李姑娘,咱们朋友之间,说受教就见外啦,你温柔之下的坚韧,也是我欣赏的地方。”

    李霜深情地凝视着太史信:“公子,不见外的话,你该叫我阿霜~”

    太史信:“……”

    崔羽彤:“……”

    从学馆出来,太史信又陪着崔羽彤和李霜到上郡最主要的街道上晃悠。

    “那边好热闹呀。”李霜看着一群孩子围着一个小贩叽叽喳喳,好奇地走过去。

    “那是卖泥人的,‘泥人张’大叔。”太史信给崔羽彤和李霜介绍。

    “哦?”崔羽彤来了兴趣,和李霜一起凑了过去。

    “十五文,十五文了啊,”那“泥人张”大叔站在一个小桌子后边,努力叫卖,“十五文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只要十五文,好看好玩的泥人带回家。”桌子上这些泥人造型风格虽然和真人的长相差距明显,但神情十分生动,引得一群孩子纷纷抢着购买。

    “你这泥人样子真不少,都是十五文一个吗?”崔羽彤饶有兴致地问。

    “泥人张”大叔熟练的收下十五文钱,又把另一个泥人递了出去,抽空回答崔羽彤的问题:“个个十五文,整个并州,就我这儿泥人样式最新。你看那骑马射箭的是郭老黑将军,拿着大刀的是彼得大将军。”

    崔羽彤来了兴致:“哦?全戎和太史信的泥人儿在哪儿,我多买几个。”

    “泥人张”大叔摇摇头:“姑娘啊,我这小小手艺人,可不能给自己找麻烦。”

    崔羽彤装作不懂:“你怕他们多收你税?”

    “泥人张”大叔摆摆手:“我这小摊不用交税。但是做县令和州牧大人的泥人总是不太好。”

    一旁的李霜拍了一下太史信的手腕,笑笑不说话。

    太史信正打算解释,忽然看到不远处掠过一张熟悉的面孔,心下一惊:“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