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修仙客
繁体版

第二章 少年

    张木今天起的很早,大概也就寅时快过了被喊起来的,张大山领着张木到了村口。

    叽叽喳喳,二十三个小孩,从五六岁到十三四都有,坐在三辆牛车上,除了赶车的大人和村老,其他都人都是走着。

    年龄小的还在打盹,稍微大点的很兴奋,左顾右盼憧憬着城里,反观大人们面无表情,时不时在叹气。

    天大亮了,路上行人多了起来,有挑着担子的,赶着车的,都是进城讨生活的。

    城门口有官家的人把守,三四丈高,张木一行人远远就看到了这座城池,这是个卫城,同样的城池还有三座,拱卫连山郡郡城。

    “快到了啊”,村老抬头看着前面的城墙喃喃。

    城北,有一座大庄园,这也是灵缘斋的地方,不同于城中的大型铺面,这里算作平时储物和居住的地方。此时,村老带着两个人守在西边的堂屋,等着灵缘斋管事,其余人还在前院等着,那里还有从别的村寨或城里来的大人小孩。

    “咳咳”,一声轻咳,只见一个身穿青袍身高七尺有余的中年人走了进来,留着短须,两鬓微霜。

    村老三人赶紧上前,微微躬身:“管事大人”。中年人颔首,示意坐下,“你禀报说那株桃树死了?”中年管事语气发冷,有些失意。

    “大人,就是前天发生的事情,那棵树就跟死了好久一样,枝干完全腐朽了,也没看到结的那两枚青果”。

    村老把看到的说出来,心里有些畏惧接下来可能面临的责难。

    “你们村从几代之前就和灵缘斋有交集,这棵树,从凡木脱变为灵株,本来就是搏一缕天运,最后一刻失败也在预料中,即使成了,也只是得到最低等的灵桃种,种出来不说需要多少时间,最后也只是最低阶的灵果树,罢了,罢了,天意吧”。

    中年人面色发暗,说到最后又有无奈的情绪,村老不敢确认这事情就这么结了么?自己等人终究是山民见识浅薄,不懂大人们的想法。

    “大人,村里适龄的孩童都带来了,知道接下来如何安顿呢”,村老开口小心询问。

    中年管事抬头瞥了一眼外面,“我家几代管事,本想着……。算了,你们出去吧,前院有人会和你们交代此事的”,说完摆摆手,村老三人只能退了出去。

    “快二十年了,这卫城不仅没找到一个修行种子,如今进献灵桃种的梦也破灭了。也是,凡木就和这凡人一样,哪里那么容易登仙。不过,今年把这些不入籍的山民也加上,虽然希望渺茫,但好歹人数是多了,万一找到一个,我赵某人也能鸡犬升天了”,中年管事又像是焕发了生机,一时期许起来。

    前院地方宽阔,有几个主事的在和各村寨的老人说着什么。张木待在孩群中,一群不到半大的孩童好奇的四处瞅着,这里有可能是自己以后学本领讨生活的地方。

    张木等来了自己父亲,发现他们脸上有了些笑容,比来时的愁容好多了。

    “小木,一会儿有老师傅来领你们,你从小就懂事,好好学,争取能留下来,好过回村子里整日奔波山野”,张大山摸着儿子的脑袋,叮嘱着。

    那天之后,所有半大少年都留了下来,庄园后面有整齐一排屋子,大通铺,住的下这一百来个人。

    张木听带他们的老师傅说过,能留在灵缘斋的都会有一份生计,或跑商路,或各地采买,又有各处的农庄、店铺,衣食住行都有生意,还有自己的学文堂,武艺堂。

    他们这些被筛选下来的最小都是八九岁起,太小的都被拒绝了,大家多是穷苦家庭,知道生活不易,都不想中途被赶回去。

    灵缘斋前期会供他们吃住,学习粗浅的文字武艺,看成果,决定最后的去处,签下契约。

    张木每天学的很认真,因为身体偏瘦弱,打武艺基础时很吃力,但也努力跟着教头学,平时伙食不赖,他也尽量吃的多些,想把身体养壮实,文字武艺都不想丢。

    按照老师傅的说法,他们有三年的时间,每天只需要打好基础,时间一到,论考核成绩定不同的司职,就往各处效力。灵缘斋就是这么一代代培养接班,并继续扩张的。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小半年来,张父张母每隔段时间就会来看看张木,直到张母有了身孕,张父才一个人来探望。张木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将攒的赏钱都给了张父,让他买些细粮和棉布带回去,反正自己用不上。

    有个弟弟或妹妹挺好的,曾经他就有个妹妹。

    同屋的高虎家里就是本城的,有父母生了三个,都是男孩,高虎排老幺,送来了灵缘斋,希望能有个好前途,以后顺带着照顾家里。

    “张木,先生留的问题你会吗?”看着高虎一脸便秘的样子,再看看其他人,一个个都低着脑袋,在那里写写画画,不时抓耳挠腮,张木真觉得难为这些人了。

    刚开始张木以为,学文就是单纯的文字,认字就行,结果开始学习才发现不止如此,还要学习算学,细分一下,里面还有什么统计,规划,账目等等,最后一想,也是,以后就是要干这些活的。

    这次就留了个题目,说下面有间米铺一月盈利六十七两银钱,接下来每个月在上月基础上都多半成的利润,问年末的时候,这个铺子要上缴多少银钱给管事大人。

    可怜一群半大小子,什么时候见过这种问题,本来识字就慢,好多人才刚会一些简单的算学,这种题目读都读不明白。

    不过还是有那么几个人,不同于张木列个式子直接出答案,有几个有毅力的,真的把每个月的利润一步一步给算出来,然后加起来。对于这个年纪,又要学那么多东西的少年来说,能到这种地步已经很厉害了,张木可看到过那几个得意的样子。

    高虎是张木为数不多的小伙伴之一,因离家近,常带张木去他家玩,高虎父母见张木少年持重,嘱咐过高虎多跟张木亲近,所以平时两人关系很好。

    “我已经算出答案了,看你这样子,又不会了吧”,张木拉着高虎,把其余几人那种法子给说了好几遍,这才让其想通了,“张木,还是你厉害,不像他们那么小气”。

    一听这话,张木就明白了,那几个有点心眼的人又开始收费教学了,不愧是打定主意要当掌柜的人。

    少年人,抛开初来乍到的谨慎,时间久了难免一时上头。偶尔的摩擦就变成了武行,甚至是两帮少年的斗殴。一般这种事情,张木都躲得远,教头和先生们不管,认为这很正常,还能检验平日里武艺是否学的扎实。

    张木至今只和别人动过一次手,从开始的练习站桩,到后来的拳脚功夫,他学的认真,以成年人的毅力要求自己,教头曾多次夸赞他,也让有些人不服气,下来后约过架,为了以后安生,张木当着众多同龄人的面,将对方揍了一顿,鼻青脸肿,手臂还脱臼了,从此就没人招惹他了。

    大家几乎都觉得,张木将来一定会被管事安排到有前途的地方。有些早熟的少女甚至觉得张木是个潜力股,值得留意。

    时间也过的快,转眼就到了年尾,按照规矩,大家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等过完了正月半,再回来。

    这次回家,张木是和村里的孩子一起被接回去的,来接人的依旧是村老,带着两个村里的大叔。

    看得出来,村老好像更老了,但脸上的笑容没断过,一直询问在灵缘斋有没有好好学东西,有没有不听话,少年们一会点头一会摇头的,都说张木是学的最好的,无论先生还是教头,都夸他。

    张木只是尴尬的笑,刘柱他们说的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村老看着张木,很慈祥:“木哥儿好样的,争气。今日,你爹在家照顾你娘,没来接你,估摸着这几日你就做兄长了”。

    “啊!”张木这才反应上来,母亲快生了。

    循着汤山的方向,在金乌落下前,一群人赶了回来。张木看着远处的丘陵,已经重新种上了作物,听村老说是专门花钱请教了灵缘斋的师傅,最后选种了好几种药材。

    在村口,大家就都分开了。张木往回走,看见父亲扶着大肚子的母亲在院子里冲自己招手,半年多没见母亲,此时鼻子有点酸,眼睛有泪花在涌动,“娘,我回来了”,迈开腿跑向父母。

    此时,灵缘斋在城北的庄园内。赵管事接过一封信件,边拆开边询问:“郡城那边有何事,为何不等过几日我去述职的时候再示下呢?”

    只见下方有一人喝着热茶,说道:“听闻有其他郡城发现了修行种子,主家很高兴给予了重赏,包含了一颗养身丹,那可是能延年益寿的好东西。所以咱们郡里的李总管眼热呗。”

    赵管事看着手里信的内容,果然,里面大意是要求本次述职内容加一项,呈报适龄少年数目,并尽可能寻找更多,以备两年之后的专人遴选。

    赵管事收起信件,脸色不好看,“知道了”。

    下方那人一看赵管事的样子,嬉笑:“也别想太多,这凡俗世界,想寻一个修行种子,哪里那么容易,咱俩当年还不是抱着奢望,最后果不其然,没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