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个农家小院
繁体版

第3章 以后的饭菜都你做

    “很好,以后的饭菜都归你做了!”

    周娣虽然在“父子PK”战中判负了王安,但转头便又给王榭一个“关照”。

    王安听到周娣的话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他在琢磨着怎么就能输给儿子了呢?难道这小子以前在省城打工跟家里人联系时说自己开火做饭是真的?没理由啊,外卖它不香吗?

    归我便归我呗!王榭现在是系统在手,天下他有。能种出超越常识的高品质蔬菜,还能做出国宴水准的料理,多做点家务算不得什么。

    至于王安的困惑,他没法解释。现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金字塔尖上的那一小撮顶级厨师可以用翠盏生做出跟王榭平分秋色的料理,很可惜,王安并不知道厨界的埃及在哪,更遑论登塔拔尖了。

    “我们养多几只鸡鸭吧。”

    “谁养?”

    “我养啊!”

    “你养?鸡养你还差不多!”周娣数落着儿子。

    想到自己回来后,周娣在屋后几间平房里圈养的鸡便整日提心吊胆的,王榭也觉得不太“人道”,尴尬笑了笑,嘴里还狡辩着:“养鸡不就是养来吃的嘛。”

    “我是养来下蛋的!”周娣不满道,全然不顾每次都是她自己提议要杀鸡,王安才烧水宰杀的,也没有王榭什么事,虽然他吃得最多。

    “哦,正好正好过几天东林墟,既然说要养,我再去抓些鸡仔给你养。”周娣凭借农村人对农历日期的敏感,发现三天后是农历初五,麓县的东林镇逢五墟日,届时周边山村的村民都会到墟市出售自家产品。

    不同乡镇的墟有自己主打的特色“产品”,像是东林墟便是家禽比较多,从成年体到种苗到蛋卵毛羽等副产品都是麓县比较出色的。再比如,西乡镇的墟便是家畜类比较出名。

    初五这天一早,王榭便骑着周娣电动车载着她去趁墟了。

    虽然现在乡镇墟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但是该有的货物品种不会少。哪怕是早就被工业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取代了的手编鱼篓斗笠蓑衣这类,王榭在逛墟时都还能见着。

    想着自己要是打造农家小院,这些过时的老物件似乎可以拿来当装饰。

    “买……”

    “买来干嘛,碍地方。以前家里的才扔了,你现在还往家里带。”

    王榭都还没有开口询价,周娣看他往那摊位走便喝止道。

    啊?才扔了?

    王榭这才想起自己跟老妈子清理老房子的时候确实是扔了一些破破烂烂的老物件。而就在这一会,那个摊位上的蓑衣和竹编斗笠便被一个举着手机貌似在直播的帅哥买走了,还现场穿戴起来:“家人们,你们看……”

    哎呀可惜了。

    “妈,你说把旧屋也装成老旧乡村风情的,会不会能招徕客人?”遗憾之余,王榭不死心地给周娣建议道。

    “什么风情?”

    “就是在客厅房间,摆放些农具、老物件……”

    “我看你要发疯,你把自己摆进去得了呗最正宗农村展品。”周娣用犀利的吐槽打断了王榭的设想。

    不带这么骂人的。

    王榭最终还是买了一个竹编的捕鱼篓,拿在手上,饶有兴趣的把玩着。

    周娣嫌弃道:“花这个冤枉钱,都不知你拿来干嘛?”

    “回去扔家里的鱼塘试试。”

    “这么多年没放鱼苗了,哪还有鱼。”周娣说道:“再说你要这玩意,让你舅公做一个。“

    王榭家是有两方鱼塘的,其中一方还是过水塘,就在院子外面不远,有山上的溪水注入、流出。

    以前村子里还多人种田的时候,这一方塘是很重要的“水利设施”。后来王安自己也不种田养鱼外出打零工,便没有往鱼塘放苗,相当于放荒了。不过因为鱼塘常年蓄水、加之漏网之鱼的自然繁衍生息,节假日时王安撒上几网运气好的话能捞上一两条鱼加菜的。

    王榭被周娣这么一提醒,觉得自己应该可以重新把鱼塘弄起来!

    乡镇墟市就是热闹,东西都是很普通的农产品,偏偏就有很多人。平日里这些东西在市场上哪怕同样的价格估计都不会有多少人问津,凑到墟市了,那可就成了抢手货。王榭发现还有不少人都是在直播或者拍视频,穿戴着设备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自顾自地说话。

    王榭想到自己常刷视频的碰杯网上有不少博主是拍乡村生活的,便立马一边走一边操作,给自己也注册了个账号,计划将自己从零打造农家小院的过程记录下来。

    周娣陪着许久未趁墟的王榭在墟市里逛了会。看过了确实没有什么值得买的后,两人便去贩卖家禽幼苗的那段街道。

    摊贩是周娣熟悉的人,现在家里养的便是从她这买的。

    周娣在跟乡村大姨模样的摊主热络聊着。王榭发现这大姨卖的除了尖嘴小鸡崽,还有扁嘴的黄团团。便开口问道:“阿姨,小鸭子也是你家的吗?”

    大姨笑着说道:“这是鹅,旁边的才是鸭子。”

    “哦,那多少钱一只呀?”王榭丝毫不见尴尬,镇定的问道,仿佛自己一开始就是要买鹅一般。他也仔细看了看两个大澡盆里的黄色小毛绒,虽然体型长相都差不多,嘴巴那块还是有点差异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对方提示后的感觉。

    大妈笑着问周娣:“这就你儿子呀?真俊。”

    “哪有,都快三十了都还不懂事!”周娣嘴上嫌弃地说着,嘴角却咧开笑着。

    “鹅苗算你6块一只,鸭苗3.5。”

    “那么贵呀!”王榭还没说话,周娣觉得贵了。

    “不贵啦”大妈摆手认真说道:“我都是卖四块八块的。大姐你也不是第一次帮衬我啦,我不会卖贵了给你。我这是麻鸭长得快,很能下蛋的。”

    “那我要2只鹅,20只鸭。”王榭蹲下身,伸手去盆里捞起两只小鹅。盆里的小东西也不避开,反而围着涌上来啄他的手指。

    “诶,痒。哈哈!”王榭抬头看着大妈怀疑的眼神,不等她开口便说:“我是自己养着玩的,它们长大了是什么色啊?”

    大妈抬头看了眼周娣,见她也是一脸随他的样子,便开始帮王榭挑选鸭苗:“鸭子长大了都是灰色的,带麻点。鹅的话就是普通的大白鹅。我都给你挑母的咯,长大了能下蛋。”

    王榭问:“要怎么分公母呀?鹅给我一公一母吧,鸭子的话,养来下单的话公的要多少合适呀?”

    大妈笑着说:“二八分就合适,多了会打架的。”

    王榭看了看周娣,发现她也是不懂的表情。算了,这种事情听专业人士的便是。

    大妈见对方决定好后,便开始给客人挑选起来。看似认真其实就是随意从盆里抓起来看两眼便放进准备好的纸壳箱里:“这分公母很简单的,我看一眼就分出来啦!”

    大妈虽然嘴上说很简单,但却没有继续说道个一二,想来是她的“商业机密”不肯轻易告诉别人。

    周娣要了一百多只小鸡仔,王榭也要了二十多只鸭鹅,摊主大姨还给送了两只黑不溜秋的鹅苗,说是卖剩下的雁鹅。最后大姨还让她丈夫帮忙送货。

    “那麻烦你了。”

    “不麻烦,他去过认识路。我要多谢你们的光顾咧。”

    此番买卖,看起来双方都满意。

    但,王榭才是最满意的那个!当买来的家禽被安置院子平房里时,被王榭认为“不善言辞”的系统给出了提示:

    【检测到……,小院生机提升,奖励物产:白玉萝卜。】

    【白玉萝卜:富含……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促消化增食欲……】

    系统的提示很详尽,而王榭很善于提取关键信息,“增强食欲!好东西呀!”

    之前的“翠盏生”的系统描述有“利尿”这个词。周娣几天还吐槽王安夜尿多了,这让王安很沮丧,感慨自己年纪大了。

    这让王榭惊奇的发现,小院物产上的描述原来并不是单纯复制某度某科上的,而是功效的真实表述,这才是小院物产的最为神奇之处!

    从周娣吐槽的时间来看,王榭猜测很有可能是自己用系统奖励的物产配套料理方式才能实现物产实际功效,别人再怎么厉害,估计也是有其味而没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