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先生奇妙朋友圈
繁体版

第九篇 捕鱼(上)

    暮春时节,清晨依然有些寒冷。

    天边红彤彤的,太阳刚刚露出小半边脸。

    在鲜艳的朝霞映衬下,远处的群山渗透出一片灰青色,蜿蜒绵亘;近处的房屋、麦田,却欣喜的披挂上丝丝缕缕的金辉彩衣。

    一阵阵微风拂过,成片成片的麦子翻涌起伏,形成一层层绿色的波浪,追逐着奔向远方。

    一幅田园风光,景色很美,仿佛画家浓墨重彩的水墨画。

    河岸两旁,柳树摇曳生姿,杨树妙曲悠扬。

    宽阔的河面上,一条小船在波浪中微微摇动。

    船上,一个中年人屏息凝神,对周围美景毫不在意,他如同石雕泥塑矗立船头,眼光闪烁,警惕的盯视着河面,不放过一丝一毫异常。

    波浪在朝霞中反射着点点亮光,如同夜晚璀璨的明星。

    突然,波浪某处,亮光陡然放大,随即又暗淡消失。

    “去!”中年人敏锐的捕捉到这一丝变化,一声暴喝,高举的右手使劲一挥,手中钢叉已闪电般脱手射出,刺穿那片波浪。

    水花四溅中,带着一抹朝霞的嫣红。

    中年人嘴角上翘,露出一丝欣喜,双手交错,拉动手中绳索,收回钢叉,果然,钢叉前端,穿刺着一条三斤左右的大鲤鱼,还在垂死挣扎。

    “好厉害!”“我刚才什么还没看到……”“我看到一点,高师傅讲的我终于明白了!”附近渔船上,围观的人夸不绝口。

    将鱼扔进鱼篓,中年人再次进入静止状态。

    他叫高又壮,人如其名,身体高大强壮。

    高又壮是十里八乡公认的捕鱼第一人,一枚钢叉在水中使用得出神入化,“叉分白浪鱼满船”是人们对他高超捕鱼技术的认同和夸赞。

    他很勤劳,每天天不亮就会出船,加上精湛的捕鱼技术,每天的收获都是其他渔夫的两到三倍。

    人们非常尊敬他,对他的夸赞不绝于耳,甚至用他作为榜样教育激励子女。

    时间久了,高又壮逐渐有些骄傲自满,不过,他对捕鱼技艺的淬炼却没有丝毫懈怠,甚至更加用心,他很清楚人们的赞誉是为什么。

    他每天依然早出晚归,但捕鱼的目的之中却掺杂很多争强好胜的心思,他每天捕鱼必须得第一。

    七里八乡有许多人带着贵重礼品,向他请教学习捕鱼方法。

    但教不教,怎么教,教多少技艺,全凭高又壮的高兴。

    他做出规定,每个月的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是教学的时间。

    很奇怪,最近几次,不知什么原因,前来拜访学习的人数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将渔船停靠岸边,一群人走下渔船。

    “小石头,”高又壮招呼一个矮胖青年,随口问道,“最近一段时间,你邻居小田怎么没来学习?全学会了?还是病了?”

    “高师傅,他没生病,只是……”小石头吞吞吐吐。

    “捕鱼第一要素,瞅准时机一定要坚决果断,千万不能像你现在,犹犹豫豫。”高又壮有些不高兴。

    “是,我知道了。”小石头点头承认,说道,“河上游,邻村有个养水鸟的,……小田去他那里学习……”

    “学习养水鸟?不捕鱼了?玩物丧志!”高又壮有些恨铁不成钢。

    “不是玩,是学习用水鸟鸬鹚捕鱼。”小石头解释。

    “呵呵,喂水鸟的外行,会懂捕鱼吗?用水鸟捕鱼,人呢?等着饿死吗?”高又壮讽刺。

    用鸟捉鱼,他听都没听过,肯定不靠谱!

    “高师傅,我去看过一次,水鸟鸬鹚捕鱼很快,像下饺子一样,一会儿一大筐……”小石头兴奋的比划着。

    高又壮的脸色却越来越阴沉。

    他很生气,这些不懂捕鱼的家伙,用水鸟捕鱼这种古怪的把戏,把这些孩子引入歧途,这是在害人啊。

    “你去联系那个喂水鸟……鸬鹚的,我要和他比赛一场。”高又壮平静的吩咐小石头。

    既可以通过比赛当面揭穿“水鸟捕鱼”的真面目,又能当众展示自己捕鱼技术。一举两得。

    约定比赛的时间很快到了。

    河岸边挤满了观看的人群。

    两条船相隔几十米,遥遥相对。

    双方约定一个小时,捕鱼多者获胜。

    “开始!”裁判发出号令。

    高又壮立刻进入状态,手掌紧握鱼叉,稳稳的站立船头,双目如炬,盯视着水面。果然不愧捕鱼高手。

    反观另一侧,养鸟的渔夫却是不紧不慢,他轻轻放下手中的水烟壶,吐掉嘴里含着的一股白烟,慢条斯理的站了起来,伸手拿起一根长长的竹杆,在船头左右一划,两排原本静静站立,士兵似的鸬鹚便“咕咚、咕咚”纷纷钻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