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故事的人是故事里的人
繁体版

第2章心疼(2)

    有句古诗叫什么来的?

    等下,我去找下“度娘”

    ——

    哦,就这个————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嗯嗯,就这句,很有意境。

    话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痛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忧愁。

    如果说人生就是一趟旅行,那就是时间赐予每个人的一场修行。

    嗯……

    岁月漫漫,教会我们的只有两个字,叫做——释怀!

    ——————

    我还是挺佩服我的“母后大人”,亲情那么寡淡,她还是依然笑面春风。

    只要我外婆一句话,我妈便会丢下所有事,过去帮她。

    以前,我是不太懂这些,现在,能理解了。

    亲情再淡,亲情就是亲情,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丢不掉,忘不了,扯不断,离不开。

    唉……仔细想想,被绑架的亲情何尝不是一种心酸。

    唯有释怀,方能心安。

    ————

    转眼就是寒冬腊月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着要过年了。

    反而我们家不用忙,反正就我和妈妈两个人。

    冷冷清清,冰冰凉凉,安安静静。

    两个人坐在堂屋里,一个纳鞋底,一个坐饭桌旁读书写字。

    “妈,今年……爸爸会回来吗?”虽然知道问了等于白问,但我还是想问。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

    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

    蚕豆花儿香呀

    麦苗儿鲜”……

    我妈一边纳鞋底,一边哼着小曲儿,压根儿不理我。

    我放下手上的书本作业,走过去摇了摇我妈的针线篮子:“妈,我问你话呢?今年又我们两个人吗?”

    我妈倒是不哼歌了,反倒是斜了我一眼说:“怎么?就我们母女两个就不过日子了?你管他回不回,你爸,他爱怎么样怎么样,你二哥回来就行。”

    我气鼓鼓的推开我妈的针线篮子,继续回饭桌写作业去。

    不怪我生气。

    因为我不喜欢我二哥。

    起初是喜欢这个哥哥的,但是,后来,越来越不喜欢了。

    因为他居然在学校谈恋爱了。

    那时候妈妈省吃俭用给他交学费,就希望他争气点儿,好好考个学校。

    他倒好,还真是考了个好学校,考了个体校,还是我们县城那种要住校的学校。

    学费多少我不知道。

    但不管多少。

    我就再不懂事我也知道,那好好学习的时间,都谈恋爱去了,其他什么,能搞好吗?

    我更生气的不是我妈高兴我二哥回家过年,我不是吃醋,我气的是,我妈不仅没有反对我哥,她居然还偷着乐。

    去年我哥在家就没呆两天就走了,今年估计也就是回来拿钱的。

    我心里郁闷得很。

    简直一句话也不想跟我妈多说。

    “嘭……咚……啪……”一阵巨响。

    “啥声音?”我妈第一反应是站院子里瞧一瞧是不是房子哪里塌了。

    接着我们便听见了喊声。

    “罗二娃,你在不在?快过来,快点,快滴呀。”我刚站院子里,就听见勇勇的奶奶在喊我妈,焦急得声音都破音了。

    我妈连忙跑了过去。

    我们家和勇勇家就隔一条马路。

    近得也就是一竹竿子远的距离。

    我在纳闷,什么事需要喊我妈这么急?

    我连忙也跟上,出了门。

    我妈刚一过去就被勇勇奶奶拉走了。

    我过去的时候,就看勇勇一个人蜷缩的躲在屋檐下。

    我过去一把把他拉起来。

    结果他一抬头,把我吓了一大跳。

    “哦哟……吓人吶,丑死了。”

    他满脸泪痕,一脸悲切,脸上还有一个巴掌印,红艳艳的“还挺新鲜”的巴掌印。

    我小心翼翼的问他:“勇娃儿,你咋子了?谁打你?”

    他一把鼻涕一把泪,胡乱在自己衣袖上趁了一下,哽咽的说:“阿公(爷爷)从房顶摔下来了。”

    震惊!!!

    震惊的同时,我忙看了看四周,刚刚还不觉得,现在才发现,勇勇他们家院子里站了好多人。

    听勇勇断断续续的描述我才知道,崔铁匠想着要过年了,搭着楼梯上房盖一下瓦。

    因为大家都在忙,就叫勇勇这个小孙子帮忙扶下楼梯。

    结果没想到,勇勇不仅没有扶楼梯,反而坐在楼梯上吃东西。

    结果崔铁匠一脚踏空,从楼梯上直接摔了下来。

    勇勇奶奶跑出来看到崔铁匠躺地上“啪”的一声扇了勇勇一个大耳刮。

    然后就急得叫我妈,随后的人就连忙抬人进屋,有人主动帮着叫医生来。

    现在情况很紧急,大家都很担心崔铁匠,因为摔得挺重的。

    如果摔得不重,勇勇奶奶那么疼这个孙子,也不会下狠手扇他一巴掌。

    我看见我们那儿的“赤脚医生”背着他的药箱都走人了。

    估摸着应该没救了。

    “你们去准备准备吧,应该快了……把寿衣(死人该穿的衣服)拿过来,我先给他换上。”说这话的人是我妈。

    我很想走过去问我妈崔公公怎么样了。

    可是我妈像是很忙一样,被崔家人簇拥着进了里屋。

    接下来的时间我和勇勇两个人都躲在屋檐下发呆。

    我们隐约听到里屋有人悲悲戚戚的在哭。

    勇勇看了我一眼,把头埋着也哭了。

    我又不会劝人,只会说三个字:“别哭了”。

    说完,除了发呆,还是发呆。

    看见大家伙都在忙,有人去请道士去了,有人往勇勇家帮搬桌椅。

    有人帮着搭雨棚,有人帮着起露天灶台。

    有人帮着杀鸡杀鸭,有人帮着挂起了鞭炮。

    傍晚的样子鞭炮响了,屋里哭声也突然大声了。

    人,没了。

    我看见我妈从里屋出来了,我想过去拉她。

    结果她不理我率先回家去了。

    我连忙跟了回去,就看她在洗手。

    “妈……”我轻轻的唤了她一声。

    她若无其事的说:“没事,就是帮你崔公公穿了一下衣服,其实,也不是我穿的,我教他们后人跟他穿的。你不用担心,妈妈去换件衣服,一会儿我们过去吃饭,等拿了红钱(红包,帮忙张罗了丧事,主人都会给红包。)妈妈到时去给你买过年衣服哈。”

    我那时听到过年衣服的时候,是笑逐颜开的。

    可现在想想是心酸的,我时常想,那时候,我妈到底是有什么她不会的?

    感觉她像是万能的一样。

    因为太强,注定受苦吧。

    也许正因如此,我妈看惯了生死,她才会对所有事情看得那么淡,什么事情在她眼里也就显得都不是那么困难。

    一切也就都能想通了,把生死都看淡的人,什么事不能释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