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路不由己
繁体版

第一章 一切的开始

    李家湾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跟中国千千万万个村庄一样,这里偏远闭塞,人们勤劳,淳朴,又愚昧无知,到现在也处于中国交通网的神经末梢。

    如同中国千万个小村庄一样,因为住在这里的人家大多姓李,这些李姓人家也都是同宗族,因而得名李家湾。

    村里有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孩子们站进去河水也才将将没过小腿,那个年代的孩子大多都是放养的,大人们去干农活的时候孩子们就在小河里玩水,捉小鱼小虾,当然春秋时节玩水感冒了回家也免不了一顿打。

    但它又和其他村庄不一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于备战需要,这里建设了一个军工厂,70年代后期建成投产的,有上千工人,都是附近几个城市里响应时代的号召,拖家带口来这里支援建设的,他们操着各地口音,聚集在这里。

    村口有棵大树,茶余饭后聚在大树底下家长里短,厂子落成以后,合作社也建在大树旁边,这里就成了整个村子和厂子的中心,每天从早到晚的热闹。

    厂里有内部的幼稚园、学校、技校,供厂里的子弟接受教育。这些曾经也是大树底下热聊的话题,工人的孩子接受厂里学校的教育,上完中学进技校,又去接父辈的班。村民们也不止一次义愤填膺地说道,工人的娃子们以后还是工人,农民的娃子长大还是农民,回家对着自己家孩子一顿教育,不好好读书,以后也是种地的命。

    这个厂的存在极大地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工人们并没有地,村里自产的瓜果蔬菜就有了销路,虽然买不上多少钱,但在那个时代除了种地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经济来源。

    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丁兴旺就代表家里有足够的劳动力,有劳动力家里才能有余粮,李家湾最富裕的家庭自然是李家,为了方便开展基层工作,那个时代的村干部都是这样的家庭里的当家人担任。

    郭平是李家湾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郭家原来并不住在李家湾,郭家老两口接连生出两个残疾的孩子以后,怀疑老房子风水不好,才搬到这里,搬过来老二夭折了,又生了一个看起来不太聪明的女儿,郭平这个各方面都健全的小儿子就成了这个家唯一的指望,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郭平被养的白白净净,身高一米八,春分的妈妈就是看上了郭平的高大帅气。

    比起郭家,谢美珍家条件就好太多了,谢美珍是家里最小的女儿,跟两个哥哥一个姐姐相差着十来岁,谢家老来得女,家里又不缺劳动力,自然如珠如宝,谢美珍从小没吃过苦,大哥是中医,二哥是村干部。

    谢家在大龙村是大户,大龙村大半人姓谢,都是谢美珍的伯父和已经结婚分家出去的堂兄,据说有次发大水冲出来一条大蟒蛇,当地人都说这是蟒蛇要化龙,渡劫才发的大水,这个无名小村落得名:大龙村。

    谢老爷子以前是生产队队长,现在村干部也是谢家人,谢美珍才几岁的时候俩哥哥就陆续娶亲,嫂子进门以后更不需要她这个小姑子干什么活了,谢家不缺吃穿,在谢美珍那个年代,穷人家的女娃子一般是不会送去读书的,但谢家人还是送谢美珍去读书,识几个字也是好的。

    十岁那年谢家人合计女娃子不需要读多少书,还是有个手艺才好,以后嫁了人,有个吃饭的手艺也不会被婆家欺负,谢家人备上了丰厚的拜师礼把谢美珍送到了乡里最好的周裁缝那里学艺。

    谢美珍一开始是愿意的,照那个年代人的观念,她好吃懒做,不会干农活也不会煮饭,干啥啥不行,但她爱美,学会了做衣服她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自己做好看的衣服穿。

    很快她就后悔了,师傅收徒弟就是收了个丫鬟进门,除了学手艺,师傅家里洗衣煮饭洗碗带孩子都是你的活,当然,谢美珍确实没什么煮饭天赋,煮的东西太难吃,煮饭这件事就不用她干了,一直到后来谢美珍嫁到郭家她都不煮饭,这是后话了。

    但谢老太太跟她说你现在忍一忍,就是这几年的事,等你学成出师就好了,你没个手艺在身上,以后嫁了人,下半辈子你都得干这些,还要下地干农活,你看看你两个嫂子,让她们干什么她们不得干啊!但凡她们有个手艺,能这样?谢美珍看了看两个嫂子,深以为然。

    可是师傅教得很慢,四年过去了,还没让她裁过布料,每天也只是打打盘扣,锁边,那时候这些都需要手工制作,缝纫机那是稀罕物,只有打补丁这样的活师傅才会让她上手,谢美珍其实看都看会了,但布料当时也是很稀罕的,万一剪坏了,师傅几个月都白干了。

    谢美珍又打起了退堂鼓,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出师,她还没来得及跟谢老太太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听说嫁到别村的秀儿姐上吊了,这是她的一个堂姐,谢家都在一个村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互相也都足够了解,谢美珍知道秀儿姐勤快性格也好,谢老太太告诉美珍,堂姐的男人喜欢打老婆,一点不满意就把秀儿打一顿,娘家人也去闹过,没有用,闹过以后消停两天,过后打得更狠,前几天又为了点小事把秀儿打了一顿,秀儿一时想不开,找了个绳子就把自己挂在门框上了。

    这让谢美珍彻底打消了退师的想法,女人有个谋生的手艺以后嫁人了说话也有底气,一顿饱跟顿顿饱她还是能分清的,二十岁那年她出师了正好赶回家过年。

    家里人打算翻过年开始给她张罗婆家,谢美珍在那年头算个头中等,一米六还差点,五官周正,不用干农活让她看起来比其他姑娘好看些。

    年初三她上大伯家拜年的时候一眼瞅见了一米八大高个儿的郭平,主要是郭平长得也精神,大双眼皮,杏核眼,高鼻梁,菱形嘴唇,有点现代人说的微笑唇,让他整个人看起来非常温和,但他男生女相,这个长相在当时是不被人喜欢的,一个冬天没干农活没晒太阳,郭平这祖传的白皮肤也占了便宜,在谢美珍眼里这就是个美男子,起码在她这二十年里没看见过这么好看的小伙,而且这小伙也很老实,话也不多,谢美珍那是一见钟情。

    谢美珍也不怕羞,拉着大伯母就进了屋,张口就问这人是谁,娶亲没有,大伯母因为是个丫头,从小被送人了,那时候送人也送不远,后来亲生父母又生个儿子,这郭平就是她亲弟弟的孩子,还没有说上亲,又把郭家的情况跟谢美珍说了一遍。

    谢美珍当即表示让大伯母给她保个媒,她要嫁给郭平,虽然大伯母对这个事是愿意的,自己弟弟家日子太苦了,能有这么个亲家赚到了,但大伯母哪见过这样主动的姑娘,只说要去问问外甥的意思,主要是寻思这事谢家八成不能同意,这么个如珠如宝的幺妹儿,谢家不可能让她嫁到郭家这样的人家去,到时候自己再落埋怨,她几次想跟美珍妈开口,最后还是作罢。

    可谢美珍三天两头催,不屈不挠,缠得大伯母没办法,只说你家死活不会同意的,我都不敢跟你家提,谢美珍可不管这个,她让大伯母尽管去问郭平的意见,谢家不需要她来说。转头回去就跟家里说了这事,果然,谢家二话不说不同意,郭家自然是一百个愿意的,毕竟家里就这么一个健全的儿子,别人家都害怕他家有什么遗传病,谢家这样的亲家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

    谢家再强硬架不住谢美珍一哭二闹三上吊,不让我嫁给他我就喝药,我上吊,我不活了,谢家三天两头这么折腾根本招架不住,经过一年极限拉扯,最终只能随她去了,谢家表示以后你别回娘家来哭,谢美珍也很硬气,我肯定不会。

    1980年春天,谢美珍嫁到了李家湾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