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格何方
繁体版

第八章 抢我银子

    仙师脸面轻易丢不得,方仙师自然不会就此罢休!

    好话好说便也罢了,居然用了如此不体面的手段。实在想不通,堂堂数百年底子的一府巨族,如何做出如此失心疯之事?莫非是别有倚仗?

    那有如何,无非是刀来火来,我自背手坦然受之而已。难道还能比,那小魔物的魔咒强?

    多支出一百五十文一坛,一天至少就是三百文,一月至少就是九两大银,一年至少就是一百单八银,十年至少就是一千又八十银!那可是整整三万六千斤爱物小豆的军粮,差不多可以从炼气四层提升到五层。

    哼哼这还是往小了算!抢我银子,阻我道途,休说万府便是万岁府,方仙师都想多得一点。

    既为同府同行,又姓氏八字相冲,方静斋只能早做准备。既然两峰对上,从此不是虎踞,就是龙盘。

    第二天,方仙师便上了“太白居”东家范府,递上了拜帖,拱手直言一二三四。

    范府当代老爷年约七十,白发白髯井井有条,却是刚正儒将出身。为官二十八年,早已洞悉天命,转而醉心薪火之道。如今辞仕十一年,更是立命藏书、烹饪酿酒无所不精,自信“阗城花月拥笙歌,仙客何当结軫过”,倒是过了接席呼堪卢一醉的年纪。如今致力于藏书阁,对“太白居”小赢小利未免不甚上心。不过见了一百银,到也值多换得几本孤籍。对方静斋所求无允无不允,随意应了。

    无非是仙酿酒楼约定,延后领取来年范氏三年陈,到时每年,以一坛八百文预定八百坛五年陈。每年此时,一百银算是定银,每六月后再付一百定银。

    …………

    出得范府,方仙师直觉心里发苦。这次,仙酿酒楼算是倾囊而出。前日早已算过开张两月收支:

    龙虎小酿,贩售九十二坛,得利两百七十六两;

    赵府送酿四坛,得利两百八十两;

    堂吃宴席,每日倒有三四两利,得利两百十六两;

    ……

    合计得利七百七十二两。

    一周二赵,每人月俸十五银,合计九十两;

    伙计月俸三两,笼计六两,辞伙计另补耗二两,合计八两;

    自家弟兄五人,龙虎大酿前后置购十二坛,合计一百二十六两;

    龙虎大酿药材,提前外购十份,合计一百单五两;

    龙虎小酿药材,提前外购四十份,合计两百两;

    三年陈龙虎酿藏酒,四十八坛,合计两百四十两;

    ……

    仅这些已合计支出七百六十九两,杂费另有小帐数两。

    居然收支相抵无所盈利,幸得开张当日,共得了赵府十一二个同僚三十六两贺礼。除了大头徐头领十五两外,赵二管家居然贺了十两,倒是有心了。

    不过若非赵府打秋风的两月月俸八十两,却还是拿不出今日这一百两。待得赵正领完来日急需米油粮杂所费,此刻账上仅余五两碎银。呵呵万府居然还要我仙酿酒楼,一年就多开支一百单八两?

    平时大手大脚惯了,方静斋甚是不适应。三弟兄各取了十两银过来,静斋摆摆手都推了。算日子,赵府送龙虎酿倒也在这几日。

    如此修仙实在全是烟火气。方静斋难免气短。却也有喜讯连传。向日大舅曾言,九转游风炼至高深处,一个时辰全力可达百余里。

    自得入道后,却有新发现,此技或许颇合玄武妙理,方静斋使将开来,端的是微波凌步仙人风姿,入炼气二层后,居然已可一个时辰六七十里,着实比九转大肠都有味。

    还有一个却是关于小豆。

    内厨重地,自然闲人免进,赵荡大将军把门。自从赵荡知晓方仙师寿达二百多载后,端的老实,但求仙师提携。

    这几月来,自从和红烧肉实实在在不离不弃外,方静斋蒸蒸切切,端了不少各式鸡鸭鱼羊、九转大肠、爆炒腰肝等内料请君临朝后,没白花心思,果然发现新出锅白肉也有奇效。

    只是奇怪,约两三斤白水煮肉,才抵得一斤红烧。当日方静斋不信邪,非得揪出这小豆底细,结果给小祖宗,一口气供奉到七十二斤胙肉,才得出消息。哎,如此大本钱,不过,总算是好消息。

    …………

    此行赵府送酒,仙师颇为腼腆,毕竟仙酿酒楼能自立门户,坚挺至今,赵府功劳不小,不过倒也没输阵仗。

    方师大驾光临,赵老爷益发清健。经方师指点后,当场拍定了来年,农庄再匀出二十亩,扩种“白术”和“藤三七”两种小花,到时自然全数售于“仙酿酒楼”。当然如此秘事,思虑再三,便仍由赵二管家负责。

    一晃又过了半年。

    三个半月前,方仙师就已是三层炼气士,再待得半年,更是中期炼气仙人。九转游风诀身份,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这年正是观武三十一年,却忽然听得皇上驾崩,明府全城禁酒百日。

    这几日仙师静斋自然仙气大减。如今龙虎小酿威名远播,每月可贩售百坛,虽每坛多了一百五十文成本,每月仍可得利二百八十五两,却遭此劫难。虽有私贩私饮,已是拦腰而断。其它各利皆是如此,只剩赵府照旧。

    忽见得赵荡拉着赵正匆匆跑来,直言万香楼欺人太甚,偏偏给我家三年陈倒似二年陈,刚刚偷偷买了一坛试了,正是如此。简直岂有此理!

    莫非范府之事漏了?静斋大为警觉,这几日却是按约,方又送了一百定银去范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