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花间有佳人
繁体版

21 金陵旧梦

    梁子宁上报了自己为报私仇擅杀马英之事,随后等待回复,部队也就暂时停在了舒州。

    梁子宁带着马英的人头再次祭拜了齐氏,对于这个萍水相逢却舍命相救的女子,他这一辈子恐怕都还不清她的情了。

    “姐姐,我一定会帮你好好照顾罗廷的,你放心吧。”梁子宁还记得罗廷和罗员外的正妻一起去了金陵,他想着等到了金陵,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二人,以报答齐氏的恩情。

    文书很快下来,梁子宁并没有挨处分,也许是考虑到临阵换将不大合适吧,但同时也下了命令,务必赶在东路军之前抵达和州,不能让东路军强了头功。

    有人的地方就有勾心斗角,北梁也不例外!

    接到命令的梁子宁不敢耽搁,赶忙收拢部下,守城的事不用他们,后面的主力已经到达,作为前锋,只需要攻城掠地。

    不得不说,齐氏说的真准,吴国在李昭的“精心治理下”,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对于北梁大军,不乏大规模迎接的,甚至有不少人要求加入北梁大军,为灭吴贡献力量。

    对于这种“炮灰”,梁子宁来者不拒,部众很快扩大到五万人,到了庐州城下一围,吴国守将估计是听说了梁子宁的神话战绩,竟然主动开城投降,梁子宁不费兵不血刃再下一城。

    过了庐州,前面离和州就只有二百里不到的路程了,梁子宁派人联络了东路军,他们主力已经包围了杨州,前锋已逼近和州东面八十多里的地方。

    梁子宁不敢耽搁,迅速带着精锐部队赶往和州,一路紧赶慢赶,总算是和东路军前锋几乎同时到达了和州城下。

    和州城是金陵的门户,吴国此时也明白北梁这次是要发动灭国之战了,已经将金陵附近所有的军队集结到了一起,一部守卫金陵,一部守卫和州,同时与东面的润州形成犄角之势,以此抗拒北梁军。

    色心不改的李晔被李昭派到和州防守,临走前还不忘跟潘素素春宵一刻,三年过去了,他俩连个孩子都没有,明眼人都知道,应该是李晔不行。

    沉迷酒色的李晔身体比三年前更加瘦弱,连骑个马都有些费力,只好坐着马车出了金陵城,然后乘坐小船,偷偷来到了和州城内。

    李晔刚刚进入和州,北梁东西两路大军近十万人就包围了和州,然而此刻和州城只有一万多的守军,双方兵力对比悬殊。

    面对如此情形,梁子宁也不客气,直接招呼大军攻城,北梁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昂,反观吴军多年来疏于战备,士气低迷,哪里是北梁军的对手,只用了两天时间,北梁大军就攻破了和州城,李晔仓皇失措,独自逃回了金陵,随即被李昭下狱。

    和州被攻下,北梁军暂停了攻势,等待水军的到来,北梁军士兵多为北方人,大多不习水性,因此主帅王植向皇帝王建献了一策,由水军将战船依次相接,形成一道浮桥,这不就解决了渡江问题!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妙计,吴国水军在三年前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到如今还未恢复,大大减轻了搭建浮桥的阻力。

    又过了几日,北梁的水军终于来到了和州城外,很快便组织浮桥的搭建,这种战术他们已经演练多次,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搭建浮桥的同时,北梁也组织了大批水性尚可的士兵送到对岸,抢占摊头阵地。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一度让北梁将领觉得是不是有什么陷阱,这一切当然不是陷阱,就看李昭在崇德殿内的咆哮你就知道了,吴国的大部分手握军队的将领对此次战争都持观望态度,他们明白,吴国的军队根本不是能征惯战的北梁军的对手,这次王建发了檄文,摆明了就是要灭吴国,谁这时候上那就是跟自己的前程过不去,吴国没了不耽误他们做北梁的将军!

    正因如此,北梁军才能势如破竹,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兵临金陵城下,除了几个李家忠臣在组织人员防守外,其他文武无一例外都在看戏。

    金陵城外的李昭管不了,但金陵城内的他可管得了,随着北梁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他开始疯狂屠戮抱着看戏心态的大臣,一时间整个金陵城血雨腥风、人心惶惶。

    对这种自挖墙脚的事情,李家忠臣冯敬和和弘远二人有些看不下去了,先后上疏劝谏,然而结果竟然是冯敬被下狱,和弘远被免官。

    三年前吴国主力在北楚惨败后,楚州军就成了金陵的保卫者,楚州节度使杜义德如今官拜前将军之职,统揽整个金陵城的防卫。

    按理说像杜义德这样的反复小人李昭应该防备才是,为何会受到如此重用呢?还不是当年杜义德反水害了梁季孟,现在全金陵城谁不知道对方前锋将军叫梁子宁,杀父之仇,杜义德只能死撑,不然就算降了北梁,也不会好过。

    越来越多的北梁军士兵渡过大江,金陵城外已经云集了二十万人,由于攻城用不上这么多人,很多部队已经开始向吴国腹地开进,到了此时,就算金陵继续坚守,吴国也算是亡了。

    李昭已经几天没合眼了,黑眼圈有拳头那么大,他不是不想睡,是不敢睡,他担心一旦闭上眼就会被部下一刀解决,然后提着他的脑袋去北梁军请赏。

    北梁围而不攻,金陵城二十多万人很快没了吃食,潘家小门小户自然也断了粮食,王氏自从潘素素被迫嫁给李晔后就郁郁寡欢,半年前更是直接病倒了,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也不知还能撑多久,如今断了粮食,更是雪上加霜。

    潘显和潘文彻父子俩急的团团转,好在此时潘素素从庆王府带了一些粮食回来,这才算救了老太太一命。

    望着骨瘦如材的王氏,潘素素眼泪汪汪,趴在王氏身上小声哭泣。

    王氏抚摸着潘素素的头发,也是悲从中来,一想到自己的不知什么时候就没了,她决定将一件埋藏在心间二十年的秘密说出来。

    “文彻,你去门口守着,为娘有些话要单独跟你阿姐说。”

    “是!”潘文彻已不是当年那个毛头小子了,如今懂事多了。

    “娘,您有什么话?”潘素素有些疑惑,会是什么样的话还要背着家人呢?

    “咳咳!”王氏咳嗽了两声,又纠结了一阵,这才准备开口,不过就在此时,潘显冲了进来,对潘素素说道:“不好了,北梁军进城了,你赶紧跟我走,我给你找个地方先躲起来。”

    “怎么这么快就攻破了?”潘素素有些不可置信,刚才来的时候还好好的,大街上还那么多兵丁在巡逻呢,这怎么说破就破了。

    “唉!”潘显长叹一声,说道:“不是北梁军攻破的,是国主降了!”

    “什么?!”所有人都不可置信。

    李昭到底还是怂了,面对王建开出的封侯诱惑,他放弃了抵抗,手捧国玺开了城门,正式向北梁主帅王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