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多少事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游人落雪时当归

    “在下,奇泽。”

    正是从赵国赶回秦国的奇泽,倒是巧了恰好与朱旭相逢于此。

    “奇兄,多谢。”

    “举手之劳而已,不必客气。”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他若是没遇见也就罢了,今日既然遇见,他没有不管的道理。

    “不知奇兄哪里去?若是同路,不妨结伴而行。”

    “我往秦国去,同路吗?”

    “那倒是……”

    奇泽挥了挥手,转身进了屋,没再与朱旭多交谈。

    朱旭一脚一个,把这还留在二楼颇为碍事的三位踢下大堂,虽然这几位都还活着,但也都伤筋动骨,就算好好修养,没个月把功夫是没法下地的。朱旭正欲回屋,又止住了脚步,下到大堂,翻箱倒柜找出绳子,把他们几位都结结实实地绑了起来。

    嗯,打个架不仅亲力亲为,还会自己妥善处理好后续事宜,自己真是太棒了。

    既然这样想着,朱旭又返上楼,敲了敲对面奇泽的房门:“奇兄,方才那贼人,可有处理妥当?打倒在何处?我去处理一番,省的出差错。”

    “那位叫我卸了骨头,动不了的,等明日顺路上官府报一声叫官差拿人就是。”

    “如此便好。”

    朱旭答了一声,也就退回房去。

    比起这归心似箭的三人所经历的些许波折,另外一伙目的地同样是楚国都城的三人组的经历就要曲折得多了。

    不知是不是李岳一语成谶,陈玉竹这体质还真是爱惹麻烦。这几个月不是精怪就是妖魔,不是山贼就是土匪。那其中也不乏身手不错的好手,甚至有些也能在唐陈二人手下走上几十合,叫李岳颇为无奈。

    若单是秦国便罢了,不料想前些日子在晋国地界,这些日子在楚国地界都是频频遭受灾祸。再这么走下去,飘雪山庄周老庄主那驱邪除妖第一人的头衔就要被自己这伙人顶替了。

    陈玉竹踩着脚下已经化作烂肉的讹兽也是一脸无奈,这玩意儿总不能说是我引来的吧?陈玉竹把目光投向唐墨:你引来的吧?

    唐墨也有点心虚地低下头:也许吧。

    李岳也是无奈,从最先的鯥妖,到今天的讹兽,这一路上遇上的有恶意的妖兽恐怕要超过两掌之数了,虽然不知道是三人中谁的问题,但他知道:今日犯忌,不宜下山。

    陈玉竹率先示弱:“好啦好啦,最多再有一两日,就到楚国都城了,到那时,总不至于有这些纠缠不休的麻烦了。”

    李岳轻叹一声:“但愿吧。时候不早了,恐怕又要露宿了。”

    陈玉竹眼尖嘴快,看见前方隐隐约约有人家点灯:“哎,你们快看!快看!前头有光亮!”

    “走吧,去看看。”

    有李岳和隐藏在暗中负责保卫陈玉竹的力量,他们这伙人是不知道害怕两个字怎么写。

    灯火处本就不远,三人盏茶功夫就走到近前。还不等三人叩门,门里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三位请进,我奉家师命特地在此等候。”

    三人面面相觑,完全搞不明白自己在这异国他乡,怎么还能有一位熟人专门派弟子等候。

    李岳年纪最大,自然由他开口:“不知尊师姓名?”

    “家师说了,时机未到,不便透露。到时候自然知道。”

    李岳谨慎地选择了拒绝:“既如此,我三人不敢叨扰,告辞。”

    说完,也不管那童子是什么反应,径直带着师弟和龙虎山的丫头快步离开。

    那童子在原地冲着他们的背影施了一礼,也并未阻拦,任由他们离去。

    三人又走不上二里地,就叫前方灯火忽明忽暗,影影约约,是一户人家,及到近前,正见方才那童子出门来迎接:“我奉家师之命在此恭候三位贵客。”

    唐墨和陈玉竹二人只觉诡异危险,李岳更是汗毛倒竖。依他的实力,就是对上大师兄也不会有这般无力恐怖的感觉。

    御剑腾空,再次无视童子的邀请,带着两人飞速远去。全力之下,只片刻功夫,就行了几十里。低头看时,又见那房屋灯火昏暗,挡在眼前。

    “喂,陈姑娘,你能喊人来吗?”李岳真虚了,这会儿他连自己全身而退的把握都没有,更别提还带着两个人。

    “我,我也不知道,我试试。”

    陈玉竹话音未落,半空里刺出惊雷,砸向那灯火中的房舍。

    那童子悠悠然飘身后侧,玄之又玄地躲过这一击。

    那童子身后传来笑声:“你这老家伙也太不要脸,小辈们玩闹你也要管。”

    一袭黑袍现身在陈玉竹身后:“老家伙,是你?你这会儿还有闲工夫在这儿跟我装神弄鬼?”

    童子身后亦是一道身影浮现,虎背熊腰,年约四旬,脸上挂一片黑刚髯,额头添一抹伤疤有两寸长短。展开笑脸,是一排铜牙铁齿;拧眉瞪眼,入两道剑气凛凛。

    陈玉竹挪到黑袍人身边,轻声问询:“赵叔,你们认识?”

    被称作赵叔的黑袍人毫不客气地回复:“这家伙,早年间是飘雪山庄的座上宾,这两年给楚国朝廷当差,就没了踪迹。”

    “你既然晓得我是给朝廷当差的,不如跟我说说,这大张旗鼓的,是要做什么去?”

    黑袍人似乎跟他有什么过节,句句呛人:“我赶着刺王杀驾。”

    粗犷大汉对黑袍人的态度视若不见,转头问陈玉竹:“我叫许行,你们叫我老许就行。小丫头你们做什么去?”

    “去楚国都城。”

    “去做什么?”

    “他们要拜访楚国世子,我就跟着他们一道。”

    老许看着陈玉竹身边的师兄弟二人:“两位公子是?”

    “在下玉剑宗,李岳。这位是我师弟,唐墨。”

    “哦,原来这位就是唐小公子。”

    “不敢,不知前辈有何指教?”

    老许指了指他们身后的黑袍人:“有太一高手往国都来,我总要来探一探。”

    黑袍人是一心跟老许杠上了:“见也见了,可还有事?”

    “无事无事,龙虎山跟玉剑宗的嫡传一同为咱们世子而来,咱们世子真是好大的面子。”

    陈玉竹确实是顶着龙虎山少主的名头,唐墨却完全没有半分什么嫡传、少主之类的名头,不过天下人似乎都理所当然地这么认为。李岳对这样的称呼,也没有任何异议。

    “既如此,恕不奉陪。”黑袍人说完,就要带着三人径直离开。

    “你要如何便随意,不过我好心提醒一句,近些天要见世子是不成了。各位要是得空,就小住上一两旬时日,世子就回。”

    唐墨发问:“世子现不在京中?

    “不在的,大抵在有个十天半个月就回。”

    唐墨看了看身旁一路同行的同伴,询问他们的意见。

    李岳很乐意支持师弟:“几个月都走过了,也不差这半个月。”

    陈玉竹也点点头:“这一路可辛苦了,不如好好休息些日子,也顺带好好逛一逛这繁华之地。”

    老许丝毫没有阻拦的意思,只道了一声“几位请便”就连同童子一齐消失不见。

    “赵叔,你……跟这位老许很熟吗?”

    “不熟。”

    骗人!这可不是跟不熟的人说话的样子。陈玉竹心中不忿,不过见赵叔丝毫没有想说的兴趣,也就只好放弃追问了。

    虽然让这一出没头没脑的闹剧耽搁了些,但也得了这无主的房屋。在赵叔的示意下,几人自然不必客气,就在这屋里将就一晚,好歹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一夜无话,转眼天明。

    三人又赶了大半天路,就望见了楚京城的城墙,跟秦国都城比起来,也不遑多让。城头三个斗大的字:丹阳城。

    三人又无路引,又携兵刃,便是凭着玉剑宗和龙虎山的身份证明,过城门时也颇为麻烦。折腾了一炷香的功夫,又塞了二两银子,总算是进得城来。

    正是八月上旬的好天气,进了城才见熙熙攘攘。有富贵人家八抬大轿;有寻常百姓来来往往;有贩夫沿街叫卖;有商铺生意兴隆。人来人往,都道天子脚下安居乐业繁华入眼;炊烟袅袅,不知哪里客栈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随意找了处客栈落脚。虽说是寻常时候,但毕竟是天子脚下寸土寸金的地界。两间房二十天的费用,只带一日两餐最低等的伙食,也需五两二钱银子。三人自然是不必节衣缩食的,只不过伙食不要,银钱不退。五两二钱银子,一文不减。

    三人自北向南,落脚丹阳城自然是好去处。不像那自南向北回还的游侠,中秋未至,已是满身披风雪。

    此时的奇泽,何止是满身披风雪,已经是逆着凌冽的北风顶着鹅毛大雪行了两日了。所幸这一路紧赶慢赶,总算见着了落仙池外这大片竹林。

    还不曾近前,就瞧见一位双十年华的女子立在雪中远望,眉眼如落叶轻点池唐,星点清秀几层波纹,尽显忧愁;脸上似羊脂又染江南雪,白嫩红润十分可爱,满是生气。牡丹头垂红玉;远山眉藏山河。里裙绣点点粉花如同赤狐窝白雪;外衣束一条素带正像翠玉截青山。也不撑伞也不披棉衣,就瞧着漫天寒风款飞雪,半点不得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