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多少事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教天下知我义。

    “我以为:为今之计,不论是否要陷于不义,最重要的是要提防旁人打这孩子的主意。”

    “陈都尉的话不无道理,我自己的实力,我自己明白,这孩子完全值得那些棘手的老家伙出手,到时,我恐怕也无能为力。”

    刘先生摇了摇头:“诸位若是没有贪欲,自然不必担心。”

    “先生有何妙计?”

    “方才陈将军已经说了。‘纸包不住火’,‘天下人声讨’。这两点,足以。”

    “哎呀,你这老家伙这会儿还在这扯东扯西的,有什么办法赶紧说啊。”李磊可没性子跟他猜谜语,催促他赶紧把话说明白。

    “方法也简单,布告天下,令天下人都知道这孩子的境遇,并告知天下人我们要把这孩子送到六圣手中。之后,就可以大摇大摆地带着这孩子赶往周王城。我们惧怕天下人的声讨,天下又有谁人不惧怕呢?叫天下人都知道,到时别说有人敢暗中下手,恐怕各方势力的老家伙们在这段时间都不敢隐身遁世,生怕万一我们出了事,他们就要遭人怀疑。”

    “这法子好是好,可是如此重要的事,我们是不是该报与陛下?如此自作主张,恐怕……”赵副将心里犹豫,害怕此举有违圣意。

    刘先生并不同意拖延,开口否定了赵副将:“事急从权,我相信圣上明断,自然会体谅我等。”

    冯宝最后拍板:“好。就依刘先生所言。赵将军,你即刻安排,尤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叫秦楚赵齐几国知道,李将军,人是你带来的,你就负责到底,过两日你就带着这孩子赶往周王城,不必回京。事急从权,陛下怪罪起来,我一力承担。”

    既然安排好了,那就各自散去了。李磊跟在冯宝身后出了营帐,冯宝捎待给李磊附带了点私货:“你后天就走。到时候带着小宝一起,我回头会叮嘱小宝。一则,让他跟你去周王城,为下一回茶道会造势;二则,让他一路上放机灵点,跟这姑娘打好关系。”

    遣走了李磊,进了自己营帐,一幅没怎么出乎冯宝意料的画面展现在自己面前:自家一向稳重的好大儿泣不成声地跪坐在床前,拉着人姑娘的手说不出话来。

    若说惊讶嘛,还是有的。这孩子来边地虽说还不到一年,也没真上过战场见识过。但也不是没吃过苦,也不是没见过死人,一向稳重。能哭成这样还真是稀奇。

    “你这孩子,让你看顾着人家姑娘,你怎么还哭上了。”

    冯小宝赶忙擦干净眼泪,站起身来让开位子:“阿爹,你们不要为难月儿姐姐。”这孩子是真走心了。

    “你叫月儿吗?”冯宝学着儿子的样子,跪坐在床边跟月儿说话。

    “嗯!月亮的月。我娘说,天上的月亮,年年岁岁总都在天上,给我起名叫月儿,希望我也能长长久久,长命百岁。”能跟别人说起自己的名字,月儿似乎很开心,声音似乎都要比刚开始的时候大了些。

    “真是个好名字。你听说过六圣吗?”

    “听过呀!是六个最了不起的人!我娘跟我说过!”月儿似乎很喜欢跟人聊天。

    “这样啊,那你看,我让带你回来的那个叔叔带你去找六圣好不好?你跟着六圣,就不会再有人欺负你了。”

    月儿有些奇怪地用空洞的眼神望向冯宝的方向:“没有人欺负我啊。”

    “是吗?那月儿真是个好孩子。”冯宝并不打算否定她,只是哄着。

    月儿却显出不高兴的神色:“你把我当小孩子了吗?我才不是小孩子!我已经十六岁了!”

    这也不怪冯宝看走眼,瘦弱矮小的身躯,让冯宝误以为她和自家儿子是同龄人。

    正说着话,李磊张罗着端着午饭过来了。这会儿都快过饭点了,李磊自不用说,跑这一趟哪里顾得上吃饭。先前因为忙着商谈正事,冯家父子也还没吃上饭呢。

    如今要招待这样一位特殊的客人,午饭自然要丰盛些。好米好面没有,好酒好菜也是没有的。不过好歹有些许肉食,也算说得过去。

    冯宝看着李磊端上来的满满一大盘肉食,取笑李磊:“我这倒是沾了月儿姑娘的光了。”

    一旁冯小宝跟月儿两人兴许混的熟络了,小声说着话。月儿目不能视,夹菜不方便,都有冯小宝代劳。

    吃饭的间隙,冯宝也大致把方才商议的结果跟冯小宝通过了气。吃过了午饭,冯宝给自家儿子下达最高优先级任务:“你这两天日夜不离守在月儿姑娘身边,后天一早,你就随李将军一同赶往周王城,务必好生看护月儿姑娘平安抵达。”

    有转头跟月儿说:“月儿姑娘啊,你这行动多少不便,让这小子陪在你身边,晚上睡觉的时候就让他守在帐外,这小子敢欺负你你就告诉我,我替你揍他。”

    “不要紧的。小宝弟弟人很好。”

    冯宝听到这一声弟弟才反应过来,忘了问这姑娘家里还有什么人,该妥善安置才是。要是能在宋国安置,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人情和软肋。

    父子连心,冯小宝看出父亲因这一句话动了心思,赶忙抬手示意父亲不要说话,轻轻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冯宝也就没再多问:“好吧,既然没什么事,就让小宝带你去他帐里去吧,有什么需要的就跟小宝说。”

    月儿姑娘这性子,真不知道该说是随遇而安还是处变不惊,骤然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脸上也没有一点为难的神色。你是没见过人牙子啊!不过想来也是,如此特殊的人,说成保护也好,监禁也罢,原先那些同村人肯定对她严加看管。恐怕今儿是这姑娘头一回见过外人吧。

    三人并肩往外走,月儿在最左边,小宝在右手边搀扶着,冯宝走在最右边,吩咐小宝:“你就老老实实守着,旁的一切有我。一会儿我就遣军医过去,给月儿姑娘看看。”

    像这般太一境武夫,民间说法,称得上是散仙天官。虽说不会治病,但看病还是多多少少能有些许触类旁通的。冯宝比那些个修为弱些的下属们看的更明白,月儿这副身子,说是千疮百孔也毫不为过。普通人到这般地步,恐怕也就剩一口气吊着了。亏得她体质特殊,本就快马加鞭一路颠簸回来,还能像这般饮食言谈行走。

    就这个情况,别说军医,就是太医都白费,叫军医来看诊,也就落个人情冷暖了。

    送小宝陪月儿回帐,又上赵副官那儿打了一头,确保消息都传了出去,也尽量确保自家皇帝是第一个知道的。宋国比起秦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地方要小得多,从这里到皇宫也不到一千里,不考虑机密性,飞鸽传书今天晚饭前就能把消息传给宋皇。至于秦楚乃至更远的赵齐等国,即使飞鸽传书,等后天一早自己一行动身的时候他们也不一定听得到信。

    当然,冯宝既没有把飞鸽传到几个大国皇宫的本事,也没有打算动用自己隐秘又重要的底牌傻乎乎地给人家尽心尽力考虑。只要把消息传到他们国境内,其余的——冯宝相信他们的消息网比自己的更便利。

    事情也确如冯宝料想的一般,少女怀神迹的消息乘上双翅,赶着廿日的尾巴,出现在了距离最近的秦楚两国御前。

    秦国,秦皇宫。须发皆白的老秦皇和明明年纪更大,面相却更年轻、身子骨也更硬朗的龙虎山老天师对俩人面坐着。俩人对着自己手中的情报,一时谁也没有先开口。

    终于是身子弱又担子重的皇帝沉不住气,先是长叹了一口气,才感慨道:“没想到宋国能有如此气魄啊。老天师,寡人也不瞒你,寡人几乎是前后脚的功夫,收到了两份文书。一份,是探子冒死传回宋国边军有少女怀神迹的消息,另一份,就是老天师知道的了。”

    “是,臣刚得到消息就接到陛下召见臣的口谕。宋国有这样的说法,人交出去便交出去了,为今之计,我们也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老天师附和着说了些没意义的话。掏出一个小瓷瓶:“陛下,这是臣师弟新炼的一批丹药,益寿延年,强身健体。”

    “老天师有心了。”

    大凡太一境的修士,极少数要依靠丹药来提升自己。甚至就连老天师口中的师弟、丹道第一人空山道人也几乎不吃自己炼的丹药。

    秦皇对这些丹药却来者不拒。原因无他:秦皇嬴喜,一生不曾修武。如此大争之世,赢喜一代雄主,以孱弱之躯执掌天下第一大国二十余载,即使是深受其害的齐国太子也对秦皇之手段大为赞赏。

    对于这顺其自然无可奈何的事,秦皇并没有过多纠缠,转头才说起了今天召老天师进宫的另一个目的

    “老天师啊,你觉得,朕的太子如何?”

    “太子勇武刚烈、胸怀大志、心思缜密、宽仁处事,自然是极好的。”

    “你的意思是,和儿残暴、贪婪、阴沉又虚伪?”

    “臣不敢。”纵然是老天师这般江湖朝堂皆无二的人物,面对如此诛心的话也得恭恭敬敬地起身请罪。

    “哎,朕的儿子,朕自己心里清楚。也罢,这些事,原也不是想让人掺和。宰相估计再有一会儿就到了,夜深了,朕就不留老天师了。”

    “臣告退。”

    “哦对了还有,老天师记得顺带把宋国的这事儿通知晋国,晋宋关系紧张,晋国恐怕要晚许多才能得到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