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多少事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校场演武,官场起飓风

    “两位将军,闲话少说,这两位将军作为东道主,不给本官露一手看看?挑几队骁勇善战的,练一练看看?”

    “哈哈,大人代天巡狩,我等奉命镇守,何来东道主一说。既然大人想看,那就让手下来一场。”

    哎呀,都说了,这都到军营了,别在乎这遣词造句了。

    “好啊,本官虽然不善战事,不过,对于弓箭,颇有些心得,让我来跟大楚的好男儿同台竞技如何?”

    “大人有此雅兴,我等自然从命。”

    快来吧!赶紧的,安排人,比射箭。我等不及了。

    不多时,朱旭跟三个壮汉站成一排,张弓搭箭,瞄向十步以外的靶子。“着!”四人齐齐正中靶心。“好!”朱旭心中暗叫一声,今天状态不错。张弓搭箭,第二发,又是正中靶心。四人不分胜负。第三发,仍是正中靶心。

    “好!”朱旭放下弓箭,赞叹一声,“不愧是我大楚的好儿郎,技艺如此精湛。”

    洛副将一挥手,那三人也收起架势。“大人才是文武双全,国之栋梁啊。”

    双全个屁!朱旭明显能感觉到,单论武力,自己比不过这三位。更别提这骁勇善战的两位将军了。自己那点武功,也就在京城里欺负欺负纨绔。

    在这军营之中,朱旭总算能稍微收起些心思,顺顺当当地巡查了一翻,十分满意,少不了对两位将军赞赏几句。两边都挺客气,相处得还算不错。

    暗处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朱旭代天巡狩,各路妖魔鬼怪大显神通。莫说是朱旭到哪儿,见了谁,说了什么,对谁是什么态度,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就是阿姐阿妹甚至老宋的喜好,都有人调查。这不,朱旭这从军营里回来,就看见家里这三位神色异常,等着他回来做主呢。

    “怎么了?”

    “哥,有人送了我好多珠宝,有安宁县县令送的,还有回马县县令的,凤息县县令的,还有些商贾的。我先收着了。”阿瑶先开口说了自己的情况。

    老宋点了点头:“我这边也差不多。”

    朱旭转头看向新新:“阿姐那边也是?”

    “嗯,是司马夫人亲自送给我的,我不好推脱,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就收着好了。反正这一趟下来,也没打算拿他们怎么样,只管收钱,收了钱,不给他们穿小鞋,也就算对得起他们了。”

    老宋和新新点了点头,也就没多少什么。这种事儿,老宋常年看大门,经历的最多。新新跟在朱旭身边这么些年,老实本分,许多要通过她扯上世子的,她一概不敢收。不过虽说回绝了大多贿赂,但也收过一些,正如朱旭所说,有许多人塞钱,,不是要自己帮他,只是要稍微尽心尽责一点,不给人家使袢子就好了。这世道,就是如此。

    朱旭看着阿姐,有些出神。阿姐这些年收到的好处应该不多,朱旭是知道的,要说为啥知道,那当然是因为,阿姐的秘密小金库被朱旭发现了。这小丫头,连藏钱都藏不好,只听说人家家里有机关的,藏在砖瓦下面,哪有她这样藏在砖缝里头的,就拿个桌子挡着。幸好是自己发现了,要是别人进她屋,起了歹心,给她偷了,看她哭都没地儿哭去。不过话又说回来,她那屋,除了自己和妹妹还有阿娘会去,好像也没别人。自己那院子,以前也只有新新一个人,这回有个人陪着她一块儿也是好的。

    朱旭摇了摇头,收拢思绪。

    隐藏在暗处的人,给朱旭身边人都送了礼,稍微松了一口气,还没过两天安稳日子,一条消息传出,可就让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郑寅死了,死得明明白白,罪名是侵占土地,死在了尚方斩马刀下。郑寅名下不纳税的土地数目,足有十万亩。而这个数字,还不是这些官员里面,最高的那个。

    这个消息如同狂风一般席卷整个楚国。郑寅死了,朝廷重臣,死在侵占土地的罪名之下,一时之间,贪官污吏人人自危。谁也不知道这钦差大人抽的什么风。也有人说,郑寅之死背后另有原因,但不论如何,这侵占土地的罪名既然亮出来了,那就只有一个选择——向皇帝施压——要他们乖乖收手是不可能的。

    然而就在朱旭一行人刚离开雪岭,新任郡守刚刚捂热凳子的时候,朝廷的消息,令这些人都惶惶不安了起来。以皇帝为代表,王爷自不用说,宰相,兵部尚书,还有与王府交好的工部尚书,以及礼部尚书,还有武将那边的龙骧将军,骠骑将军,都态度强硬的表示支持处死郑寅一事。这些奸臣,误以为楚国和鲁国一样好欺负,他们忘了,楚国的天下,是一群农民打下来的。这九年以来,因为鲁国留下的创伤,楚国一直在努力恢复民生,也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管他们。让他们产生了自己可以任意作威作福的错觉。如今这当头一棒,才让他们如梦方醒。楚国的王,是天下少有的明君,明君在位,悍臣满朝,组成一把夺命的钢刀。以前,这把刀,指向天灾,指向外患,现在,这把刀指向了内忧,仅此而已。

    所有人都噤了声,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这一出下来,没人再敢在明面上搞什么幺蛾子。

    朱旭坐在马车上,看着渐渐被自己抛在身后的雪岭。郑大人呐,九泉之下,你可千万别怪我拿钱不办事,我多少还是办点事的。至少,你的妻儿,我可是尽全力保下了。朱旭以陛下仁德宽厚为名,只是抄没了郑寅的家产,没有追究郑寅家里人的罪责,而且,临走还找到了郑寅的几个儿女和正房,给了他们每人二百两银子,足够他们安度余生了。郑大人呐郑大人,再多的,本官实在是无能为力了。你且安息吧。

    “哥,郑寅是郡守,就这么死了,会不会太草率了。”阿瑶好歹是郡主,并不会只依着心性判断好坏对错,她也知道要考虑国家政治。

    朱旭摇了摇头:“有陛下他们在上面镇着,不会有事的。”

    杀鸡儆猴,敲山震虎。有了这么一出,之后的工作,就顺利的多。在各地跟官员们虚与委蛇一阵,敲点好处,没多久,跨过了洛河,一路向北,就来到了黑河郡虎头镇。这虎头镇以东。就是宋国,宋国地形狭长,东西纵深,只与黑河郡大半地方搁黑河相望。这黑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就将将隔开整个黑河郡。

    这一行,来虎头镇,于公,是重视边地。于私,是来见故人。他的师姐,周樱将军的义女,虎头镇副将周宇,前年被调来任职的时候,不过及笄,这两年,宋楚两国没什么战事,她好歹也借着自己干娘的势力,坐上了副将的位子。周宇在与朱旭的书信中,也常烦恼这位子来的不痛快,底下人虽然没有明说什么,但暗地里,总有些风言风语。不如给她调到漠北去,到那里,痛痛快快打上几场硬仗才算好汉。

    算算日子,还有不到两个月,就是师姐十八岁生日了。这些日子在外,也没什么好准备的,这会儿,朱旭正翻箱倒柜的,看看能不能从那些官员“孝敬”的东西里,找出点拿得出手的礼物。

    找了一阵,还没找到合适的,这也就到了黑河郡,郡守带着人,排班宿列,迎接上差。

    “下官黑河郡守叶辛,拜见钦差大人。”黑河郡守叶辛叶珍顺,纳头就拜。

    朱旭也不能干站着,弯下身子来扶:“叶大人快快请起。”

    “谢钦差大人。”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叶大人头前带路,咱们找个地方,才好说话。”

    “下官早安排了幽静住处,恭候上差。钦差大人随下官来。”

    “叶大人请。”

    “大人请。”

    一行人这就随着郡守到了住处,谈不上奢侈豪华,胜在雅致。有那一出敲山震虎,就是有穷奢极欲的好住处,恐怕也没人敢拿出来给朱旭瞧见,那不是嫌自己命长吗?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朱旭收了郡守送的一本书,轻车熟路的收下了随书附赠的一万两银票,也没多说什么。走个过场,俩人一块儿扯着无关痛痒的闲话,也就该散场了。

    “天色已晚,钦差大人早些休息,下官告退,但有吩咐,大人只管传唤下官就是。”

    “大人客气了,本官送送大人。”

    朱旭懒懒地伸了个懒腰,这个姓叶的,稀疏平常,实在是个没什么用的庸官,也没什么好查的,左右是这么些事。朱旭暗暗记下这位,等到下一轮官员大考,可要记得跟陛下进言,挑选个有能耐的,把这家伙顶替了。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一万两白银,换两年郡守,老登你就偷着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