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多少事
繁体版

第七话:君子归国都,捷报传上京

    七月十九,过了中元节没几天,这天中午,离洛河还有十里地的郊外。“大人。不必送了,我二人这就回去了。”“恭送太子殿下,恭送世子。”洛河郡司马送两位钦差到了洛河边,太子给人拦住了,再送可就出辖区了。司马也没坚持,朝二人深施一礼,就目送二人远离。

    这一回是归程,不必急着赶路,信马由缰,过了将近两刻钟才走到洛河边,二人这一回轻车熟路,还找着来时的渡口,这一回不必再花大价钱,就跟着这些个要渡河的人一块,一人交了四十文钱,连人带马上了船。本来,走水路马匹也是算钱的,但这船夫可亏着心呢,上回宰了这俩人一顿,虽说两个人还没察觉,可船夫们脸色可就不自然了,又怕这两人已经知道被宰了,更怕原先不知道,路上跟人一聊天意外知道,这跑水路的生意人,卖的苦力气,挣的血汗钱,万一让人知道了他们宰了,还是宰的两个孩子,这生意就不好做了。“两位小公子,这是要往回赶呐。”“嗯,我跟我家公子往京城去。”“京城啊,那厉害啊,去京城是个好去处。两位这一去,能在京城落了根了?”“嗯,我家老爷在京城置办了房产。叫我家公子去上京。”“哎呀,那好啊,那好啊。”船夫旁敲侧击着问话,知道二人不会再过这洛河,放心了些。这亏心钱,下次打死也不赚了。

    一路无话,这二人也不耽搁,虽说比来的时候稍微慢了一点,但到了七月二十四这条傍晚,二人已经过了雪岭,离上京只有不到一百里路了。快马加鞭,赶在半夜也能回去,不过没有这个必要,二人又往前赶了点路,到了驿站,简单吃了点东西,要了盆热水洗脚,就睡下了,明天就该回京复命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还没到正午,两人走到一处河流边。河流不深,约摸七尺,太子殿下来了兴致,不走桥,骑着马。就要从河里趟过去。朱旭赶忙给拦住了:“殿下,您是千乘之尊,要以自己的安危为重。”“这能有什么事?”“殿下,这是军中丙级的普通马匹,跟咱们自己家里的不一样。还是不要冒险。”“怕什么,大不了让他们捞我们。”“殿下君子不立危墙,还是小心为上。再有,就算人没事,马上要到京城了,湿着衣服也不像个样子。”“太阳这么大,路上就干了,就算干不了,咱们可以走慢一点等衣服干了再回去。”“殿下,文武群臣可都等着殿下呢。”朱旭执意拦着,太子拗不过他,也就作罢了。

    再往前行了不到半个时辰,总算是看见城墙了。等二人走近,早走文武群臣等候太子归来。八贤王没在,当然,皇上也不在。王妃来了,还有三个比朱旭还小的小女孩挤在王妃身边。“恭迎太子殿下。”群臣高呼千岁。朱旭也就完成了他随从的责任。侧着身子往边上一躲,就挤在了自家阿娘身边。打声招呼:“阿娘,我回来了。”

    边上那三个孩子,有两个跑到太子身边叽叽喳喳,还有一个留在王菲身边,这会儿站在朱旭身边,抬头怔怔地看着朱旭。朱旭拉着女孩的手:“阿妹,我回来了。”女孩正是朱旭的妹妹,楚国的郡主,朱雪瑶。“阿瑶,哥哥跟你讲话呢。”王妃拉了拉女儿,想让小丫头回应哥哥。“哦。”小丫头有些不知所措,拉着朱旭的手,只轻轻答了一声。朱旭心里可难受了。这一趟出门为了灾民受再多苦他都不怕,就是怕跟阿妹疏远。

    “恭迎太子殿下。”这边王妃也不好说什么,先带着闺女往前跟太子打了个招呼。“王妃不必客气。”“恭迎太子殿下。”虽然只是六岁的丫头,礼数却有模有样。“阿瑶也在等我吗?”太子笑着问雪瑶。哪知道小丫头心眼实在,摇了摇头:“阿瑶在等哥哥。”这话说出来太子倒是没当回事,朱旭觉着松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才落地。“等到了吗?”屁话!边上这不是?你是故意找茬的是不是?朱旭本就郁闷着呢,听着太子这么问更郁闷了。“嗯。”“那就好,我跟你说,你哥哥啊,路上还跟我说,说怕跟阿瑶分开久了阿瑶不要他这个哥哥了呢?”“要!”阿瑶下意识地紧紧抓住朱旭的手,另一只手抓住朱旭的胳膊,“要哥哥,阿瑶要哥哥。”朱旭能说什么,好兄弟,刚才是我不对,不该这么想你,果然果然你最懂我!

    “殿下,我们这就回去了。”跟殿下也没什么好客套的,朱旭告罪一声,就要回家。“嗯,去吧,中午不留你吃饭了,晚上记得来吃饭。”太子也没留他,提醒他晚上有宴会,也就没管了。“阿娘,东海来了没有?”东海,朱旭养的宝马,这马的父亲,当年跟过他阿爹好长时间,留了这么一个种在家里,父子二人都喜欢。“来了,在那等着呢,瞧给它急得。”东海搁人群外边等着呢,老早就瞧见朱旭了,懂规矩,没乱冲。朱旭牵着阿妹的手,走到东海旁边,东海一附身,就想让朱旭坐上去。朱旭伸手一托,让自家阿妹先坐上去,自己再坐在后面,不用使唤,东海主动地往王府的方向回。这边可有人不高兴了,谁啊,王妃。这孩子刚回家,跟阿娘还没说几句呢,就带着阿妹跟一匹马,怎么不问问阿娘怎么回去?阿娘走着回去你管不管?

    气话归气话,总不能真走着回去,自然有马车等着的。这样身份的,平日自然是用轿子的,只是这回她想着跟自家要儿子闺女一块坐回去,才专程用的马车。也怪这东海,不知道个先后高低。这马也真有灵性。今天出门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肯老实,非要跟着一块来。倒是匹好马,跟着自家儿子她这个当娘的也放心。还能说什么啊,不跟阿娘一块就不跟呗。王妃上了马车,也往回赶。没走出多远,就听见自家儿子喊阿娘。王妃一撩帘子,朱旭隔着马车跟阿娘对望。“怎么了?不跟东海可了劲儿的跑,喊阿娘做什么?”你跟一匹马较什么劲啊!“没事,就是想看看阿娘,想跟阿娘说说话。”哼,算你有良心。“嗯,阿娘也想旭儿。”三人就这么一边走一边聊,王妃坐在马车上掀着帘子,朱旭带阿妹骑着东海靠着马车往前走,倒不是很像个样子,不过这一家三口可管不了这么多。

    这眼瞅着就到了王府门口。“快进屋吧,你阿爹也想你了。”“那阿爹怎么不来接我。”懂事不懂事的另说,这九岁的孩子,哪个不希望自家阿爹能多依着自己。可他也明白,就像他这一趟离开阿娘一样,他阿爹有跟自己一样的责任,这个责任叫天下百姓。朱旭不会胡搅蛮缠,非要问自家阿爹自己跟天下百姓哪个重要。他就是因此才会走这一趟。到了门口,朱旭带阿妹下了马,王妃也下了马车。王爷正在门外站着呢,等着他们回来。“阿爹,我回来了。”“嗯。这一趟,辛苦了,都瘦了,也变黑了。”“不辛苦,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嘛。”“走吧,快进屋,饿了吧,快来吃中午饭。”“嗯,确实饿了。”倒不是很饿,主要是馋了。除了来回吃过鱼以外,哪吃过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跟着进了屋,午饭已经吩咐人备好了,倒没什么大排宴宴。就炖了个老母鸡,烧了鱼,炒了些猪肉,还有几个素菜。坐上了饭桌,朱旭直往肚子里扒拉饭,又不住地夹着这几个素菜,韭菜鸡蛋、凉拌黄瓜、烩三鲜,烧白菜,只管往肚子里灌。“旭儿吃这个。”阿娘心疼他,往他碗里夹鸡肉。朱旭摇了摇头:“我肠胃不好,一个两月没吃,突然吃这大鱼大肉的,我怕受不住。等明天再说吧。”天底下哪个爹娘听得了这种话啊。起义之前,他们也是苦日子过来的,一年到头见不到几顿肉。王爷还好点,有一身功夫至少有点吃的。那树皮草根王妃也不是没吃过。照理来说,朱旭这点苦在他们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可知道归知道,难道就因为自己过过苦日子,所以子女就该过苦日子吗?现在不一样了,改朝换代了,自己原吃那些苦,就是为了自家孩子往后能少吃苦。

    话分两头,这边一家人团聚不说,太子回宫,这正有好消息等着他呢。“颜儿回来了,这一趟,辛苦颜儿了。来,起来让父皇好好看看。”太子跟君王这边也是父子团聚,不过,比起王府这一家,人家有正事儿呢。“对了,颜儿,我刚刚接到消息,没怎么打起来,秦军退兵了。”“太好了。”没打仗就是最好的消息了。“好,今天尽是好事。走。陪父皇去吃饭,跟父皇好好说说,你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