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留不住
繁体版

一个温暖的人1

    第一次见到大嫂,我就见识了她的厉害。

    那年冬天,我跟江左从燕州回他老家,冀州的一个县城。

    江左是我爸带的博士生,彼时,他已经博士毕业,在一家环保公司做项目经理,我则刚刚入职一家国企做行政。

    初次见面,公婆家就用接贵宾一样的规格接待了我。

    他们家在城中村,担心我住不惯,安排我住在当地最好的宾馆。

    早上七点,一行人陪我去喝当地最有名的驴肉汤,随后包车去白洋淀吃喝玩一条龙。

    路上,江左乐呵呵地说:“我妈从早上就开始忙活了,今晚给你接风。”

    家宴准备得非常丰盛,但一家人忙前忙后,眼看到了晚上七点,天都黑了,大嫂还是没有出现。

    大哥不停地给大嫂打电话,始终没打通。

    他不好意思地说:“妈,咱们开始吧,不等她了,琪琪第一次来,不能慢待了人家。”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我连忙表态说:“没事,再等等吧,人齐了一起吃,我不饿。”

    一直等到快八点,大嫂才姗姗而来。

    大家赶紧把她往上座让,她却一下歪在门口的沙发上:“我早吃过了,你们吃,你们吃。”

    她一边甩着手里的瓜子皮,一边斜睨的扫了我一眼,那眼神分明在说:还算识趣,我不来,没敢开席啊!

    公婆明显都黑了脸。

    其实我也饿了,但在大嫂逡巡的目光里,我吃得一点也不香。

    我早听江左说过,他们一家人都忌惮大嫂,当然是有原因的。

    江左兄弟三人。

    大哥高考那年,恰逢婆婆患上慢性肾炎,为了帮公公养家,大哥撕掉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为一名邮政储蓄员。

    大嫂是大哥的小学同学,在县酒厂上班,她从嫁过来开始,就帮衬两个小叔子念书,供他们念完了大学。

    后来,大哥做起了食品批发生意,收入还不错,二哥毕业后回老家做了教师,买房、成家,都是哥嫂在帮衬。

    基于他们对家里的贡献,加上大嫂个性泼辣,动不动就拿大哥的贡献说事,公婆一家对她总是高看一眼。

    所以,当江左带我回家受到如此隆重的接待时,大嫂不舒服了。

    她那晚的举动,纯粹是为了给我一个下马威。

    大嫂的这些心思,并没有掖着藏着,相反,还唯恐我没领悟她的意思。

    在我们返京的送别宴上,她倒满了两杯白酒,说:“苏琪,你爸是大教授,又是小左的老师,你也算是下嫁,以后要多罩着我们小左,纪家光宗耀祖就指望他了。”

    接着,她就将起了我的老公:“不管你是什么金枝玉叶,都要入乡随俗,咱们第一次见面,干了。”

    一杯白酒足足三两,对于滴酒不沾的我来说,根本不可能喝下去。

    然而,我越推辞,大嫂越来劲:“哎哟,你现在可是爸妈的心头肉,怎么这么不痛快,小左,我看你这媳妇不保险呀,小心飞了。”

    江左的脸色早就黑了,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大嫂,我替她喝了,您别为难她了。”

    大嫂哼了一声,端起酒杯,把满满一杯酒一口喝了下去。

    借着酒劲,她喊着大哥的名字发起酒疯来:“江强,看人家多会护媳妇,就你是个窝囊废,对纪家没用了,就被晾到一边了。”

    公婆黑着脸一声不吭,大哥脸上挂不住了,冲大嫂吼道:“你给我回家去。”

    大嫂一半醉酒,一半被激怒,索性哭闹起来:“小左,你念大学的时候,连袜子都是我给你买的,你谈的第一个女朋友没钱交学费,是不是大嫂出的?你现在攀上高枝,就摆起谱来了。”

    江左又急又气,冲上去和大嫂理论,婆婆拉住他,大声道:“人家琪琪第一次上门,你们丢不丢人?”

    婆婆发了火,大家才算消停了,好好的聚会不欢而散。

    回燕州的路上,江左郁闷地跟我吐槽:“让你见笑了,其实,我们家平时挺和睦的,大嫂对我们家也确实做过贡献,但以后也不能由着她这么闹腾了。”

    接着,他支支吾吾地跟我解释前女友学费的事:“人家当时遇到点困难,钱是跟大哥大嫂借的,后来都还上了。”

    那个时候,大嫂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差,我觉得她个性粗鄙,泼辣无礼,她的话根本就不可信,所以不但没介意,还和江左一起吐槽起她来。

    “对啊,简直不讲理,都是你们惯出来的毛病!”

    不过,除了第一次见面,大嫂再也没在我面前撒过泼。

    一来,我和江左结婚后,两人工作都很忙,回老家也是来去匆匆。

    二来,我和二嫂成了不错的朋友,我们俩对付大嫂一个,她孤掌难鸣,态度也缓和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我们婚后第五年,大嫂家的女儿小雪来燕州念大学。

    小雪性格内向,身体也比较孱弱,大嫂牵肠挂肚,经常过来探望女儿,对我越来越客气。

    “小雪打算以后就在燕州发展,指望着你和小左呢,大嫂那人,无利不起早。”二嫂提醒我。

    其实,不用二嫂提醒,因为大嫂已经跟我们挑明了。

    “你大哥这辈子为老江家,为小左尽心尽力的,不图回报,你们多关照小雪,就算扯平了,小左,以后小雪的工作就托付给你了。”

    其实,大嫂的要求对我们来说并不算太难。

    江左有我爸的人脉相帮,加上吃苦能干,几年后就成了一家环保公司的副总,年薪百万,成了纪家人的骄傲。

    然而,大嫂对江左还是一点也不客气,经常拿话刺他,让他难堪。

    只不过,她说话的口气变了,总是站在我的立场上:“小左,官做大了,别忘了本,你现在的一切,都是靠人家琪琪得来的。”

    这话着实刺耳,不光江左听了不高兴,连我也觉得大嫂太过分了。

    我直接怼回去:“嫂子,你想多了,小左不是这样的人,再说,他能有现在的成绩,也是他自己有能力。”

    大嫂讪讪地笑了几声:“我就是提醒提醒他。”

    那时,我和江左感情很好,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们没靠父母,自己买了车房,江左事业有成,我也不差,成了公司的骨干。

    但生活从来善妒,总会时不时掀起风浪。

    结婚后的第六年,我被确诊为先天性不孕综合症,双侧输卵管发育不良,极难自然受孕。

    双方老人都盼孩子,公婆此前一直以为是江左的原因,一听是我的问题,他们也不敢吭声了。

    老人的隐忍和包容,让我越发愧疚,自责不已。

    因为和大嫂一直有芥蒂,我以为她会趁机奚落我。

    然而,她的表现却让我着实意外。

    自从我确诊后,她每次来燕州看女儿,都带着土特产来看我。

    在我们家留宿时,也会开导我说:“晚几年生正好,咱婆婆那身体肯定带不了孩子,过几年等我内退了,我来帮你带。”

    我不置可否地笑笑。

    我爸担心我有压力,装作看穿了我的心思:“不急不急,多玩几年再生,我还想多干几年呢,你那个大嫂带孩子,你也瞧不上啊,你要想指望我带外孙,就得耐心等着。”

    然而,爸爸没有等到这一天,2014年冬天,他因为突发脑梗去世了。

    在整理爸爸的电脑时,我偶然发现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他下载的各种婴儿房的装修图片,我的眼泪簌簌而下。

    妈妈在我15岁那年去世后,我和爸爸相依为命,感情深厚。

    如今爸爸骤然离世,临终未能给我留下只言片语,遗愿我已无从得知。

    但作为一个超级爱女儿的父亲,没能看到外孙的出生,应该是他生平最大的遗憾吧。

    我哭着对江左说:“无论如何,我都要生个宝宝,让我爸放心。”

    江左也红了眼圈:“琪琪,爸不会怪你,他明白你的孝心。”

    这之后,我开始了艰难的求子之路。

    在那两年间,我做过两次输卵管手术,却依旧没有好孕。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婆却越来越着急……

    PS:借用了大神雨下的好大的人物名:江左、苏琪,致敬《我家可能有位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