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禁止攻略
繁体版

第十七章 是个好时机

    朝堂之上,众人在被威慑住后回过神来,他们竟被一个女人给镇住了!

    “娘娘,不知陛下在何处?”

    昨日未曾出现,今天依旧是皇后接头,他们有些心慌。

    青宴闻言,嗤笑道:“你们的陛下去了哪里?本宫怎么知道,昨日与陛下共欢的是你们,本宫还想问你们要陛下呢!”

    哼,莫不是真以为她想来这里?

    若不是找不到人,谁乐意天不亮就起?饿着肚子听朝?就他们有意见吗?

    说的好听是后宫不得干政,其实不过是这些人大男子主义作祟,毕竟朝代大环境本就是如此,他们怎么可能甘心被一个女子统领?

    从得知要踏上朝堂那一刻开始,她便知道会有这番质疑。

    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那么大的青家都被她治理的井然有序,这朝廷,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了。

    背负骂名又如何?当一个人实力处于顶端的时候,骂名就会变成美名,青家也是如此过来的,不过是再一次经历这么个过程而已。

    青家有多大?

    就如同坠露所说,偌大的皇城,比不得青家后花园,并非夸大,青家位于青芒山深处,关于青芒山,整个游龙大陆的人都知晓,宁上昭天,不入青芒。

    神秘昭天城或许还有迹可循,但青芒山,却是上了便迷失的地方,那个地方已经不止是神秘了,更应该说是诡异。

    即便是青芒山下的人,也甚少去往深处,也因此,此处成为了天堑,抵抗了青芒山外的敌人。

    别人不知道,但青宴却对青芒山了如指掌,人入青芒,不过是因为此处有一天然守护阵,青家到了这里后,老爹便加固了一番,一来为了护青家,毕竟家大业大,窥视的人也不少,这些年若不是这阵法相护,只怕青家遭受的攻击就数不尽数了。

    二来嘛,她觉得,是老爹为了图清净。

    当初青家刚刚起步的时候,不少人猜测,青家来源于昭天,但她却觉得,昭天怕是还没资格让青家入名。

    从小时候开始,每每提起这件事,老爹总会破口大骂,大致意思呢就是,昭天在这游龙大陆或许是人人向往之处,但在他的眼中,那不过就是个小城镇,典型的山中无虎猴子称王!

    原本她倒是没把这话放在心上,但自从老爹失踪后,倾青家全族之力都无迹可寻后,青宴忽然就这么诡异地相信了,这天下还有比昭天更高的地方!

    话说回来,事实上,从大庆建国开始,就不断有人想要收复此处,但每次都以沉重的代价作为终点,直到几百年前,游龙大陆灵力枯竭,人类修为停滞不前,直至如今能修炼者寥寥无几,还都是些实力低下者,这才终止了想法。

    众臣闻言,瞬间便变了脸色,失算了,被皇后娘娘给算计了。

    参加婚宴的人都知晓,陛下早早便回了,可如今因为一句话,原本该是宫内的事情,便成了宫外之事。

    可偏偏他们反驳不了,憋屈的不行。

    “启禀皇后娘娘,我等谨遵娘娘吩咐。”第一个低头的便是周丞相。

    “谨遵娘娘吩咐!”

    ......

    于公公回到正阳殿,对着青宴耳语了一番。

    随后,看到她点头,才退往殿内。

    “祈雨殿众人拒绝入朝听旨,众卿以为如何?”

    下方,所有人的心都跟着一颤。

    要命哦,祈雨殿这些人还真是胆大,刚刚见识到了这位皇后娘娘的手段,怎么都有种要收拾祈雨殿的错觉?

    但却没有人这时候上来送人头。

    青宴示意地看了于公公一眼。

    于公公站直了身子,“退朝!”

    御书房。

    青宴没有坐下,而是站在正中的位置,看着上方的牌匾。

    中庸!

    有点意思,不偏不倚,公正调和。

    起初,或许是为了缓解士族与平民、皇权之间的矛盾,但如今看来,更多的是对各路权势的调和。

    很快,于公公便带着两位丞相及几位尚书走了进来。

    青宴转身,立于人前。

    “几位大人都是我大庆朝的肱股之臣,如今陛下不在,本宫处事还略显稚嫩,还望就此事,几位大人多多提点。”

    几人闻言,慌忙拱手行礼。

    “娘娘言重了!”

    “此次祈雨殿公然藐视皇权,弄虚作假,已然成为本宫心中之刺,不拔了难受,拔了又痛苦不已,不知几位大人有何高见?”

    “娘娘,祈雨殿有失,此次若是运用得当,是个好机会!”

    什么好机会,明白的人都明白!

    “莫卿以为,要如何运作?”

    莫致远略一思考,开口道:“首先,这未城的消息只怕是已经瞒不住了,倒不如直接将消息放出去,堵不如疏,我等发出联名罪己信函,一切真相告知大众,到时候孰是孰非,自由民众决断!”

    “而且户部已经安排新科状元尽快启程,暴乱之初,由不得我们犹豫,快刀斩乱麻才是最佳办法!”

    倒是一个办法。

    周丞相上前。

    “臣有补充,祈雨殿此次拒不入宫,虽说对我等有好处,但从大局来看,祈雨殿信徒不在少数,若是直接将矛头对准祈雨殿,只怕会引起骚乱,倒不如瞒去这一步,雨报是全城宣读,由雨官记录,如此,怀疑的人,只会是祈雨殿。”

    “再则说,祈雨殿有所隐瞒,娘娘旨意下达却抗旨不遵,当下情况更易于我朝。”

    一旁的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点头。

    虽对于周丞相的话极为诧异,但莫致远快速收敛情绪,与周政一道,将要点细点补充完整。

    青宴在旁,饶有兴趣地看着两位丞相你来我往地探讨,有谁能够想象,在朝堂之上针锋相对的两人,竟心平气和地共同解决问题?

    这位周丞相也极为有意思。

    皇帝亲政之前,太后一党把持朝政,其中权势最大的莫过于他,但当亲政指令下达之后,又第一时间交出手中权势,一心只为陛下,为皇权。

    这样的人,难怪皇帝会重用,不管放权的初衷为何,至少这一时期,他是向着皇帝的。

    倒是个聪明人,知道皇帝亲政,第一个收拾的便是他,只是不知道,太后对此又有何感想?

    “那就由几位大人经手写这奏报,即刻准备,有什么问题,本宫担着。”